当前位置 首页 兰陵风流 178 178:相会

《兰陵风流》178 178:相会

作者:君朝西 字数:4368 书籍:兰陵风流

  萧琰忍了。

  李毓祯又咬她一口。

  萧琰还是忍了。

  然后……不能忍了。

  一伸手将李毓祯推开, 瞪眉道:“你咬就咬,不能亲!”

  李毓祯幽幽的,“我咬了你,又想你了。”

  萧琰……头痛。

  赶紧问慕容绝——也是扯开话题, 省得再说到扬州疫病上去——“慕容绝,嗯,慕容二,晋阶成功了吗?”

  李毓祯半边身子又偎过来, 一手抱她腰上,萧琰忍了忍,没推她。李毓祯唇边一抹笑,说道:“她已经晋阶了, 正在稳固境界。大约过两天, 就会过来向你致谢。”

  萧琰一笑, 诚心说道:“我也要向她致谢。”

  若没有和慕容绝的生死一战,就没有刚刚对“有神无形”的道意领悟, 还差点让她进境一步, 虽然压制下了;而且她感觉到自己的领悟还没有断, 只是刚刚差点进阶打断了她的感悟。

  想到嘉国公主的卦,便又笑道:“我这是血光之后有后福。”

  李毓祯悠悠道:“乾卦九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不知是你玉汝成了她, 还是她玉汝成了你。”

  萧琰哈哈, “都成。”佩服道, “九姨母的卦算得真准。”

  李毓祯:“那我让九姑母算算我们什么时候结成道侣。”

  萧琰:“……”

  横着眉呵她一声。

  理所当然的无视了这一句。

  又问她,“慕容二在千丈崖瀑布下修枯禅心经,难道慕容家没有人护卫?”不应该呀。

  李毓祯眸光似深,“当然有。慕容家的二长老、洞真境大圆满宗师慕容屹亲自护着——但他那会正好不在千丈崖。”

  “啊?”

  “慕容二长老嗜茶。”

  李毓祯道:“圆光寺后山有一眼泉水,水质与惠山泉不分轩轾。但这眼泉水地理奇特,每年仅正月出水,而且仅上午巳时一个时辰,水即取即煮,烹茶最佳。圆楚法师也嗜茶,茶道在终南山寺观中极富盛名,他一年大半时间都在外云游讲经,只每年正月回山,就为这眼泉水。慕容二长老与圆楚法师有些交道,每日上午巳时二刻,他都会抽一刻的时间,从千丈崖出来,去一峰之外的圆光寺喝茶。

  “圆光寺与千丈崖相距不过十里,以慕容二长老的神识修为,完全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关注慕容绝这边的情况,出事了也能两息间赶回来。

  “但这一日慕容二长老喝了茶却突然入定了,等从入定中醒来,赶到这边,正是你落崖的时候。”

  萧琰呆了下,“……突然入定,慕容二长老这是被算计了?”

  难道那圆楚法师有问题?

  李毓祯坐直了身道:“靖安司过去时,圆楚法师已经被人扼死。侍茶的弟子性成失踪了。从迹象上看,是性成杀师逃逸。但真相如何,要待靖安司进一步追查。”

  萧琰不由吐出口气,心道:但愿圆楚法师也是受害者,否则,这样的高僧大德也是燕周人的谍作,那就太令人惊悚了!

  ……

  萧琰的伤在次日就好完全了。

  李毓祯昨日已经离开,东阳公主也不见了踪影,李翊浵笑说“不定又跑哪个高山深谷里,呼吸自然了”。对此,萧琰也颇心神往之,若不是陪着母亲,她也想到终南山深处好好呼吸一下自然,越是高山深谷,天地元气最充沛。

  不过,长悦别庄的空气也很清新,尤其凌晨,居高处更是清风扑面。

  萧琰卯时二刻都会在庄园北面的观星台上练拳或练刀。

  三层的楼台,每层都高达三丈,在上面觉得十分高旷。顶层是天台,卯时星子犹亮,繁星闪烁在头顶,仿佛伸手就可摘下。楼台下方是繁盛的花树,清新的草木香和淡淡的花香随风上楼台,与早春料峭清寒的风一起,令人身心沁着爽凉。

  萧琰今日练拳,淬体拳。

  练刀也能淬体,但跟练淬体拳还是略有不同。

  练刀淬体在淬体的同时也能夯实刀道基础;练拳淬体则更适合调动全身每一寸肌肉骨骼,因为不会分心于刀意,淬体、淬神识就要更专注一些。萧琰一般是轮流练刀、练拳。

  她今日练拳,就是为了专注淬体、淬神识,同时内气在经脉骨骼中行运淬炼,对内气本身也是一种淬炼。她晋阶到登极境大圆满后,就要为突破宗师做积累了,这个阶段凝练淬炼内气就是很重要的。

  随着她拳路打开,身体上下所有的窍穴都打开来,天地元气就一股脑儿的涌入她体内,比登极境后期境界来得更加流畅,也涌入得更加疾速迅猛。这是她进阶登极境大圆满后,全身阿是穴又增开三十六处,且十二条正经的经脉都拓宽了的缘故。

  但今天拳路打开后又有很大的不同。

  周围的世界,渐渐清晰的映在她的脑海里。

  杏树红色的花苞上露珠缓缓滴落,迎春花的一叶花瓣在清风中打着圈儿落在泥地上,一根青草缓缓的抽出一丝嫩白的芽尖,一只红黑斑点的金龟子从蔷薇花下翻身上来,趴在脉络分明的叶片上……

  清晰得就如眼睛看见一般!

  这是她神识中的景象。

  但是,她练拳中并没有向周围放出神识。

  神识探测如同眼睛一样,要将视线投过去,才能看见。但长时间维持神识外放,会造成神识消耗而疲累。尤其远距离的施放神识,对神识的消耗更大。所以宗师也只是需要时才会用神识探测,不会随时都保持着神识外放。想来伏击萧琰的那些黑衣人就是算准慕容屹去圆光寺喝茶时,神识只会放到千丈崖下,不会关注千丈崖上,便趁着这空档翻石掘土洞,以龟息法之类敛去气息,所以萧琰直到出密林才察觉到他们——主谋者当然不知道萧琰在登极境就能放出神识,但为了防备慕容屹做的安排倒也算误打误撞了。

  此时周围的一切都清晰的映在萧琰脑中,不用去看,不用去听,仿佛这个世界就在她的脑中。

  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受!

  她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

  一种有又无的状态。

  有,是她人的存在。无,是她意识好像虚无了。

  不是虚无了,是她和四周的环境融为了一体,成了同一的存在。就好像一滴水落入水中,水滴存在,又不存在。所以她存在,又不存在。

  这一瞬,萧琰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但只是短短的一瞬!

  然后,天仍是天,地仍是地,萧琰从那个奇妙的境界中“醒”过来。于是,她又成了清晰的存在。

  她练拳的身形蓦然而停,呆立在那里,闭上眼睛,细细体味方才那一瞬的感受。

  洞世界若观火,无眼目而视界。

  那一刹的感觉,让她心神欲醉。

  萧琰睁开眼,又闭上眼。

  她就说昨天的领悟没完,原来是全在这里。

  神识探入灵台,她身子一震,蓦地睁开眼,“哈哈!”

  识海中央,金色琉璃的莲台,莲瓣的顶端已经变成光润的玉色。

  她喜不自胜,又哈哈一声笑。

  商七说,莲色如玉莲,就是“观如莲花,光如琉璃”的心境第三转——她的神识已经在迈向洞真境后期大圆满了。

  “哈哈哈!”

  萧琰大笑,眉飞色舞。

  她心境上的圆融,已经远远超出了她修为的境界,这意味着她晋阶到洞真境大圆满的阶段,都不会有心境的阻碍,也就是说,不会有心魔。

  乾卦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她觉得要好好感谢慕容绝。

  萧琰嘿嘿笑了,纵身而起又落下,双臂伸展,迎着带着草木香和馨香的清风,仰望着远方天际的一线红日,觉得天地是是如此的美妙,旺盛的生机就在她身体内蓬勃,就好像大川大河,生生不息。

  ……

  辰时二刻,萧琰收拳,回了母亲的寝院,泡了淬体汤出来,换了身簇花袍,和母亲一起用朝食。

  李翊浵起得晚,向来是早点和朝食一起用,所以朝食多半是在辰正时分。母女俩用完朝食,李翊浵对女儿道:“今天我们哪都不去,在庄园里歇一歇。宝宝和阿娘一起莳花吧。”

  “好。”萧琰笑眯眯的,因为心境的进阶心情大好,抱着阿娘又亲了两下。

  母女俩便都换了褶裙袍,是上下通裁的长衣,分厚袍薄衫,四季可穿,上身右衽窄袖,下身是裳,如百褶裙,裳摆仅及膝,既美观活动也方便,是大唐士庶都喜欢穿的“便服”。侍女们端了胡床、茶具、花锄花剪、陶匜、香胰诸物,簇拥母女二人往花园去。

  庄园内布景匠心独运,五步一景,十步入画,处处可为花园,亭石园圃皆有名称,李翊浵带女儿去莳花的地方曰“花满楼”,与萧琰练拳的“星盈台”一南一北,遥相对称。

  “花满楼”其实也不是楼,是一座斜基向上的台子,高达九丈,台下四面种着四季花草,台面四圃也是四季花草。坐于台上,就可观四季花时,一方开花而一方谢,一方盛而一方枯,别有奇趣。而至春夏季,多数鲜花都盛放,那就是花满楼台了。

  早春的梅花、山茶、墨兰、迎春这些都当季开着,暮春诸花的花期都还没到,叶片碧绿,有的茎上结了小小的花苞,或许哪时一夜春风后,就欢喜绽放了。

  萧琰跟着母亲嫁接牡丹。这是李翊浵的新嗜好,说要培植九色同株的什锦牡丹,萧琰觉得这志向远大……呃,路漫漫其修远兮。打趣母亲说:“估计我修到先天境,阿娘您才植出三色牡丹来。”李翊浵立即戳她短处,“你给阿娘画的人像呢?”萧琰立败:亲娘真的难画啊!

  迄今为止,萧琰觉得,她对母亲神.韵的揣摩也只达到五六分,远远达不到作画的程度。她之前想错了,不是画出母亲的神.韵,就能领悟道髓晋阶到洞真境,而是:可能她要到了洞真境,才能有那样的道境,画出母亲的神.韵。

  想到这里,她咕的一笑,衷心道:“阿娘,您是真正的集日月之精华,钟天地之毓秀——不领悟高深的道旨,女儿真是画不出您呀。”

  李翊浵笑声清脆悦耳,勾勾手指让女儿倾脸过来,在她颊上啧了一下,笑眉笑眼道:“我家悦悦宝宝讨母亲大人喜欢的本事,已经晋入先天境了呀。”

  萧琰大笑。

  一众侍女也忍不住笑起来。

  欢笑间,萧琰“咦”的一声,耳中已听到动静,眸子望远去,对母亲道:“有人来了。”

  说着,神识放出去,却遭遇到了一道屏障被弹回来。

  她心中一凛,以她晋入洞真境后期大圆满的神识,能将她神识弹回来的——必是先天宗师!

  但对方没有恶意,否则就不是弹回来,而是震伤她了。

  李翊浵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起身笑道:“应该是你阿公来了。”

  萧琰怔怔,“啊!?”

  心口忽然怦怦的跳了起来。

  她就要见到母亲的父亲——当今圣人,她的外祖父了么?!

  这一刹,她脑海中忽然飘过的是:李毓祯在长乐宫寝殿和她共浴时说到梵因容貌时那句——“阿公说,只比他不漂亮一点点。”

  她噗一声笑出来,兴奋又夹着紧张的情绪霎然而飞了,代之而起的是满满的好奇。见母亲抬眉看过来,便凑到母亲耳边将李毓祯那句说了。

  李翊浵噗一声笑出,容色嫣然,眸光流转道:“阿祯说的没错。”悄悄给女儿说道,“你阿公,是最爱美的。老了,都爱美。”说着又噗声笑起来。

  萧琰也哈哈的笑起来。

  母女俩就着陶匜洗了手,带着侍女走下高台,立在南面花圃下相迎。

  李翊浵特别喜欢迷宫径道,花满楼下面的花圃外围都是柏树为墙的迷宫径道,不一会,迤逦行出一队人来。

  萧琰注目看去。

  在内侍和控鹤卫的前拥后随下,她一眼就看见了圣人。

  或者说,她第一眼只看见了圣人。

  跟她第一次见到母亲时一样,除她之外,再无色。

  圣人周边,也无色。

  萧琰心中已经有着“圣人很英俊”的心理准备,但见到圣人那一刹还是呆了——心中想道:母亲的倾国色是有来由的!

  圣人已经六十有九,因为保养得宜,加之服了延寿丹的缘故,看似只有四十一二,正是男人成熟最有风华的年岁。容貌精致毫无瑕疵,肤白细腻如瓷,阳光洒下就似能滑落。迎着日光而来,英俊的脸庞又似带了神光一般。斜飞而出的眉毛比萧琰的浓,乌黑亮泽,如同上等的松烟墨染。漆眉下是一对纯黑眼瞳的丹凤眼,那黑深沉纯粹,如上古玄玉的黑,威严、高贵,又深邃不可测度。下巴优美,干净整洁,上唇两撇髭须,如紫毫濡墨挥洒撇捺,雅致俊整,须尾如蝶飞薄翼,飘然如袅,洒脱逸致,又透出温柔和多情。

  ——即使他不是天下至尊的皇帝,也会让这世上很多女人为他的一笑一个注目倾心荡情。

  但他气宇轩阔,踏步而行间就有一种恢宏气度,让人感觉到手掌杀伐决断的磅礴,是让英才俊杰甘心为其所用的雄毅君主。

  如果说萧琰第一眼为圣人的英俊而有些惊呆,那么紧跟着就让她清醒并深刻意识到:这就是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

  圣人才走出柏墙,清朗又欢悦的声音就笑开来,“神佑,又在编排你阿爹了。”

  ——控鹤卫宗师将母女俩先前的对话说给圣人听了。

  圣人哈哈笑着,就像天底下最宠爱女儿的父亲,脸上全是宠溺纵容的笑。

  萧琰眼中的圣人,又一下从“气宇轩阔,恢宏雄毅的君主”变成了“宠溺女儿的慈父”,觉得圣人可亲可爱了。

  李翊浵拉着女儿笑盈盈的,一边迎了上去,一边道:“阿爹,我是夸您长得好呢。”也没行礼,上前很自然的挽了大唐帝国最尊贵的皇帝陛下的右臂,笑嘻嘻道,“您看:我女儿、您孙女,长得好吧。”

  萧琰端然长揖行礼,“阿琰拜见外祖父。”

  圣人一伸手将她拉起来,上下仔细打量,十分满意,转脸对女儿笑道:“果然生得像咱们父女俩!”说着,净白修长的手掌抬起,在萧琰额头上轻拍了一记,纠正道,“要叫阿公。”

  萧琰抬眼见到阿娘笑盈盈的眸光,不忍让阿娘失望,却也不愿就此叫了“阿公”,急中生智下,采取了个折衷称呼,叫道:“阿翁。”

  阿公阿翁都是唐人对祖父的称呼,民间多是称祖父为阿翁,只是按士人的称呼,阿翁多是孙辈对非直系祖辈长者的亲昵称呼。萧琰这么叫,既表达了对圣人的亲近,又恪守了自己是萧氏外姓。

  圣人一怔,哈哈笑起来,捋着一撇的须尾,转脸对李翊浵道:“宝树长得好,心性纯粹又正,还聪明、伶俐,果然是你生的。”又笑眯眯道,“像我,哈哈!果然是朕的血脉。”

  这话夸了萧琰,中心意思却还是夸自己的女儿生得好,夸自己的遗传好。

  四位控鹤卫洞真境宗师暗里抽嘴:这话应该说——你这个心性纯正的外孙女真不像是你女儿生出来的,像你这个外祖父才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