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安卿 第六十二章 蠢蠢欲动

《长安卿》第六十二章 蠢蠢欲动

作者:若相姒 字数:2235 书籍:长安卿

  前世里,不过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她和杨延是李氏眼中笃定的一对,以至于旁的世家贵胄之女年过十三,那提亲求娶的人恨不得踩踏门槛,倒是她,年过十六从未有一人敢上门来提这一事。

  直至最后她以十六的年纪嫁给杨延,才算是理所当然。

  李氏轻嗤一声,将李绥思绪拉了回来。

  静默中,李绥悄然看了眼身后的念奴,念奴当即了悟地退了出去。

  “阿蛮是我杨、李两家的娇娇儿,他们那只知舞刀弄枪,不知礼乐为何的粗蛮人家,便是教阿蛮踩到他家门槛,都是亵渎。如今他们曹氏来了这一招儿,可见阿蛮的婚事也拖不得了——”

  话听到这儿,李绥和银娘点头示意,银娘领悟地颔首,随之恭谨出声:“夫人,郡主来了。”

  话音落尽,里屋静默片刻,只听得整理衣裙的窸窣声下,李氏这才平静道:“阿蛮快来。”

  李绥闻声走进去,只见李氏一见着她这才温柔了眼眸,招她过去,唯独眼角还留着未能消下的愠怒。

  “殿下如今可好些了?”

  说着话,李氏将李绥拉过来坐在身边,与李绥问了些杨皇后的情况,直至二人再次静默下来,李氏才终于摩挲着小娘子的柔荑,忽有些感伤。

  “从前我总想着将你留在府里,留在我身边儿,由我们保护你,却不曾想天不遂人愿,我私心里本想将你再多留一年,好好替你寻一门你阿耶阿娘皆能满意,我也能放心的婚事,可你方才也该听到了——”

  话到嘴边,透过身后的盈盈烛光,李绥察觉李氏唇畔骤然噙起一丝冷意,语意幽深道:“大郎如今奉旨平叛西南,立了头功,也不知是在谁的撺掇下,趁着今日宴上君臣同乐的兴致,竟提出求娶你之意。”

  见面前李绥静默未语,李氏以为小娘子是心下害怕,不由安慰般拍了拍李绥的手,温和道:“你放心,他杨晋若是求娶公主只怕咱们还能应,可若想求娶你,莫说我不答应,便是你父亲,咱们整个陇西李家,也绝不会答应。”

  听到李氏笃定的语气,李绥微笑着颔首,温柔如初道:“阿蛮相信姑母。”

  当李绥陪着用了饭离开,李氏坐在屋内,眉间再一次蹙起,搭在案上的手紧紧攥住,莹莹灯火下显得愁容更甚。

  “夫人,奴婢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一旁银娘出声,李氏未曾侧首,只眸中动了动道:“说。”

  银娘闻言小心俯身,凑至李氏身旁道:“奴婢看,三郎与二郎一样,与郡主也是青梅竹马的情谊,平日里连奴婢也能看出三郎对郡主有几分不同,倒不如——”

  还未待话说完,李氏顿时神情一凛,脱口道:“不可。”

  银娘闻言诧异,却见李氏深沉不再说话,便也不敢再提。

  此刻屋外秋风瑟瑟,李氏看着高几上缥缈的烛火,只觉得思绪也那般飘渺不定起来。

  二郎、三郎皆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子,她又如何看不出这两个孩子的心思。

  可正因为如此,阿蛮便更不能嫁给三郎。

  因为阿蛮这一生不仅仅属于她自己,她的背后还站着整个李家。

  阿蛮若嫁给二郎,自然能给二郎带来世族的支持,可这些一旦给了三郎,二郎便会陷入越发尴尬的境地。

  论军心,前有大郎杨晋;论人心,后有三郎杨彻。

  到那时,二郎还能有多少胜算?

  这个答案几乎无需去想。

  她不能眼看着三郎因着这些,生出与二郎一争的心思来。

  手足相残。

  决不能!

  至于如今曹氏这突如其来的一手,却也突然提醒了她。

  他们李家是百年底蕴的世家没错,但这些在兵权面前便削弱了许多。

  世家文人在盛世是国家繁荣兴盛的景仰,在乱世便如铁蹄下的尘埃。

  笔杆子如何能与冰刃寒铁相提并论?

  便是弘农杨氏如今的滔天权势,不也是因为杨崇渊的亲妹妹当年嫁给了世人向来不屑的将门之家,又有杨崇渊亲自上战场,立下累累军功所得。

  从前他们李家本居于世家之首,正是因为这些,才被杨家后来者居上。

  如今虽维持表面平衡、风光,却终究没有能让她们心安的实权。

  而这些实权,无不是从兵、将中所得。

  现在要从他们李家挑选培养沙场将才已是晚了,若要一夕之间改变这被动的局面。

  唯独,只有阿蛮了——

  待回到无竹苑,李绥在婢女的侍奉下散了发髻,洁了面,玉奴此刻正在里屋替李绥铺被,点上熏香,刚出来,便见念奴悄声进来。

  见念奴亲自上前侍奉李绥上床,婢女们便低头退了下去。

  “郡主,听闻今日犒赏宴上,酒过三巡后,也不知是怎地,众人提及二郎君婚事已定,便问大郎君可有中意的长安娘子,谁知大郎君竟然当众向圣人求取郡主您。圣人当时惊诧,一时未曾回应,幸得宴上的五郎君饮多了酒,不慎打翻酒碗,湿了衣服,这才打破了僵局,圣人命人扶了五郎君回院安置后,转而便封赏大郎君黄金千两,一处别苑,两处田庄,这事才算暂时作罢。”

  听到这里,李绥点了点头,在念奴的侍奉下躺了下去,随即轻声道:“知道了,你们也下去歇息罢。”

  但见念奴与玉奴从缠枝纹赤金挂钩上取下帐幔,朝床褥下掖了掖,这才手执小铜罩钟灭了屋内的烛火准备退下去。

  “探听一下,这几日谁与曹氏来往过。”

  黑暗里,李绥轻合双眼,她很清楚,以杨晋的心思不会莫名提出这样的请求,她可不相信杨晋是因为喜欢她,很明显,必是他背后的人在蠢蠢欲动了。

  而方才姑母也只是气急之语罢了。大郎杨晋和他身后的外祖势力,虽不及陇西李家盘根深厚,却也是与杨崇渊浴血奋战拼杀出来的朝堂新贵。大郎杨晋的生母曹氏向来得杨崇渊的信任与喜欢,否则如何能在姑母生下长姐后,率先替杨崇渊生下杨晋这个长子来。

  与杨延这几个弟弟不同的是,杨晋可以算真正意义上长在杨崇渊手边,由杨崇渊亲自教导的儿子,就连杨崇渊也曾多次夸赞杨晋颇有自己从前的模样,是所有孩子当中与其最为相像的。

  因而杨晋自出生,便以长子的身份得杨崇渊器重,不过十三就已随杨崇渊征战沙场,且军事天赋极高,又有杨崇渊的果敢勇毅之风,如今在军中已积攒了不少威望。面对这些,姑母看似不曾在意,其实早已视杨晋为巨大的威胁。

  现今杨延已是十八,却仍未被请封为世子,反倒是杨晋率先封侯,眼下局势,分明是杨崇渊有心抬举杨晋,一旁曹氏又虎视眈眈,这无不表明,在这场嫡子与长子的天平上,杨崇渊是偏向杨晋的。

  而今她李绥因今日的这份求娶,倒平白变成了天平上的砝码。

  只怕此刻就连杨崇渊,也对这门婚事多了几分默许。

  如果说她带着李家的势力嫁给杨延只会让杨崇渊百般忌惮,那么她反嫁给杨晋,于杨崇渊而言莫过于是打瞌睡替他送枕头。

  再好不过了。

  对于这突然横叉出来的是非,李绥多半也明白出来,必然是如今她与杨延再无可能,让一些人嗅到了几分利用,既然她都能重生一次,世事又有什么不会变的。

  可千变万变,曹家都不该把主意打在她身上。

  否则,便怪不得她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