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安卿 第三百二十三章 代君历劫

《长安卿》第三百二十三章 代君历劫

作者:若相姒 字数:2358 书籍:长安卿

  三清观,坐落在宫城的东南角,占地不小,更是修建于极高的高台之上,巍巍宫殿高耸在云雾之间,大有手可摘星辰之意,恍如蓬莱仙岛般,让人油然生出敬畏心来。

  当天子来到观外正命人叩门时,却发现门一碰自开,叩门的内侍意外地收回了手,杨崇渊心下沉吟,还是率先提步朝里去,却见两行灯火正朝自己分列而来,正是这观内的年轻小童们,此刻皆提灯走近,恭敬地行了一礼。

  “仙人可在?”

  一听杨崇渊问话,为首陪立道清身旁的十几岁道童来生不卑不亢,颇为沉稳地再行一礼道:“陛下,仙人正在静室手谈,等候陛下。”

  “等我?”

  杨崇渊闻言眉宇轻动,继而看向一旁的刘守成,刘守成却是更加惊讶地摇了摇头,忙道:“来的匆忙,奴婢尚未来得及告之仙人。”

  听到此话,杨崇渊也是信服的,从他得到天机石,到下令摆驾三清观,这其间不过一盏茶不到,他身边的人除了凭空长了翅膀,否则是万万赶不到这儿来的。

  而虞世暨向来沉稳,这天机石事关重大,既然他亲自送来,自是避人耳目,除了他无人能知,道清身处方外,就更不会知道了。

  “回陛下,今夜仙人夜观星宿变化,亲自占了一卦,过后便命我等开门,静候陛下圣驾至。”

  来生此话一出,来人皆惊叹不已,对这位神仙更是崇敬万千。

  杨崇渊压下心头千丝万缕的心绪,随着引路童子一路走至一花木深处,竹林水涧中的静室,因着引了温泉至此处,那静室外还有两只仙鹤正浅啄了啄羽毛,悠然行走着,对来人丝毫不畏惧。

  待走至静室外,来生亲自叩了叩门,轻轻一推开,便低头对杨崇渊行了个请的手势。

  温暖的室内简单却不凡,皆是按着易经八卦摆了个风水阵。因而当杨崇渊踏入其中,甫一闻到淡淡的老山檀木味,便禁不住心平了几分。

  “陛下。”

  只见原本坐于窗下手谈的道清此刻已起身,虽然年纪轻轻,一身深灰道袍却是穿的仙风道骨,仿佛连一根青丝也携着仙气,杨崇渊见了,竟也回了道教之礼,仿佛故人老友般熟络地看了眼棋局道:“仙人这一盘棋,可是不简单。”

  道清侧眸落于棋局上,一边邀请杨崇渊对座,一边道:“陛下慧眼,此天机之局,以二十八星宿、天地万物作棋,不可谓不难。”

  听到“天机”二字,杨崇渊的眸中暗流涌动,正当此时,来生也走了进来,亲自为其奉了一盏清茶,适才被道清唤退下去。

  “你们也下去。”

  听到杨崇渊的声音,侍立在侧的刘守成几人也连忙领悟地应声,鱼贯而出,将门小心翼翼关上,留下一片冬夜静谧。

  “陛下,是为天机而来?”

  对于这开门见山之语,杨崇渊并不意外,此刻二人眼神交汇间,才终于响起杨崇渊毫不遮掩的话。

  “仙人可能替我答疑解惑。”

  说话间,杨崇渊将身旁的匣子递过来,当道清打开匣子,看到上面的文字,喃喃轻念,不过是片刻间,眸底便有风起云涌后归于平淡之意。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这世间万物旦夕变化,焉知福祸亦可相转。”

  听到道清的话,杨崇渊的心内仿佛被点燃了一根火苗,烛火下眉目深邃道:“仙人之意,此事可见转机。”

  道清闻言并不回答,只是将天机石推至二人之间,侃侃而谈道:“荧惑守心,圣人出世,这是上天昭示天地之间或有大丧,且降圣人。”

  杨崇渊听了此话,眉目间低沉肃穆,下一刻便听到道清继续毫不避讳道:“福祸相依,国祚延绵。”

  “可见我朝将会降临一福一祸,若能平安度过,便能保国祚绵延。”

  对于这老生常谈,杨崇渊并不喜欢,但面对道清,他依旧携着几分信任与忍耐。

  “吾有一解,仙人可要听听。”

  当道清看了过来,杨崇渊神色看似波澜不惊,但眸底的冷酷与猜疑,却是如凛冽刀锋般,即将出鞘。

  “东宫贤名在外,莫非就是这出世的圣人,至于福祸相依,福莫过于圣人治世,而这大丧,又什么比之国丧,更大——”

  杨崇渊此话一出,若是旁人听了只怕早已吓得跪倒在地,恨不得聋了一双耳。

  可此刻的道清听了,却是分外平静。

  方才这一番攀谈可见,天子对东宫的猜忌已是到达了顶峰,若说从前只是不信任,如今可谓是到了……

  而今此前种种萦绕胸前,犹如沉石压在心头,让杨崇渊吞吐不得。

  这天机石实在是由不得他不多想,若当真国丧为他,东宫坐上帝位,岂非正印衬这前三句。

  而国祚延绵,岂非是告诉他,杨“延”便是这继承天下之人。

  难道,当真是……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听到道清语中的沉吟,杨崇渊看了过去,只见道清毫不委婉地道:“圣者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之“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德,德行遍处施行。太子贤名在外,如今前二者兼备之,独独最后这统率魄力尚在积累,恕吾无礼,不足以“圣人”称之。”

  虽说这话坦率有不敬东宫之意,但此刻落在杨崇渊耳中,却是让他满意缓和了几分。

  “既不对,那仙人以为,此中何解?”

  话语平淡,但道清却从中听出了几分不平静的等待来。

  “自谶言而起,吾日日夜观天象,今日见天象变化,便知转机已生,卜下一卦,便猜到这天机石。与其说,这十六字天机说的是旁人,倒不如说,是集于陛下一人身上。”

  “我一人?”

  见杨崇渊忧心地皱眉,道清点了点头道:“这福祸,皆降于陛下一人身上,朝之国运如何走向,亦是系于陛下一人,如今堪当这三言重任的人,除了陛下却是再寻不出第二人了。”

  此话一出,杨崇渊一时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如此便是说,大丧也好,圣人出世也罢,皆是源于他一人。

  “古有化蛟为龙,凤凰涅磐一说,这世间百年才出的圣人亦要经历天劫,才可堪称为圣。下邽地动,谶言陡出,天降坠星,便是上天泄与陛下的无上天机,若此番平安度过,陛下必会成千古明君,泽被万世,他日更可羽化登仙。”

  听到这字句,听到羽化登仙,便是向来不轻易所动的杨崇渊亦是眸中闪动,透露出从未有过的期冀与傲气。

  当年连纵横天下的始皇帝尚且死在了求仙问道的路上,不得圆满,而他竟然——

  “可若度不过这天劫,恕吾妄言,这天下只怕必会生出一场国丧,震惊四海。”

  道清这一番话,可谓是当头棒喝,止住了杨崇渊的心底之喜,仿佛冲至云端那一刻,骤降悬崖。

  “仙人方才所言之转机……”

  听到杨崇渊适时提起此,道清却是颇有几分隐晦地道:“天下大丧,莫过于这世间德高望重,享誉当朝之人。”

  “若是有人替我担此一劫——”

  听到杨崇渊的话,道清未应,却也并未反对。

  不过电光火石间,杨崇渊眸光一亮,心中已是有了底。

  “以仙人之意,何人可堪此重任。”

  见杨崇渊主动问询,道清脸色变得讳莫如深,似乎有些泄漏天机的敬畏与犹豫。

  但面对杨崇渊咄咄逼人的目光,良久才委婉道:“能借陛下圣明者,自当出于一门——”

  那,便是杨氏人。

  “在内,德高望重,在外,有经世之能,唯有如此智者,方可。”

  听了道清的话,杨崇渊凝神静思,在脑海中一点一点从杨氏门人中寻摸起来。

  杨氏中德高望重,那么他的子侄们年轻不经事,自是不合。

  在朝堂上亦要经世之能……

  忽然间,杨崇渊眼中骤变,不过是闪念间,一个人便一点一点在他的脑海中凝聚。

  放眼内外,没有人比他,更要合适了。

  但也只是片刻,杨崇渊又是一沉,另一层担忧再一次覆上心头。

  可谓是一波方平,一波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