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第67章 庞氏骗局

  桌上放着的是赵全这段时间碰到的反馈问题,朱瞻墡看完愁眉难舒。

  “殿下,怎么了?”楚儿很少见到朱瞻墡这般愁容,估计事情很大。

  “我得去找一趟大哥。”

  来到了朱瞻基的院子,现在的他公务繁忙,太子爷是甩手掌柜,所以银行的很多事物得和他汇报,同时也安排了三哥朱瞻墉在旁边帮忙一下。

  但是三哥是个愣头青,朱瞻基也交代不了他太繁琐的工作。

  “瞻墡。”朱瞻基见到老五开心了起来,他终于来了,但是见到他愁容满面,在他的印象中最近都没见过朱瞻墡如此忧愁的模样。

  “怎么了?”

  “大哥,赵全递上来的折子你看了吗?”

  “看了,民间的钱庄正在大肆敛财,以定期储蓄将民间钱银存入钱庄之中,并且出现高息储蓄,对于银行来说不是好消息。”

  朱瞻墡点了点头,但这不是他最担心的,银行现在蓬勃发展,万事向好,少些民间储蓄也不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只是根据赵全所言,现在民间为了收拢储蓄已经出现了高额的利息,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

  若是钱庄都是守信的,储蓄就算是定期最终还是取得出来,只是现在各大钱庄发出了十年期,甚至二十年期的定期储蓄,二十年期的利息高的离谱达到了本金的120%,但是这种钱真的取得出来吗?

  没有管控和规则的市场经济,可能会走向极端,人的贪心永远是无底洞。

  朱瞻墡担心庞氏骗局的诞生。

  虽然朱瞻墡的经济学知识不是非常的充足,但是庞氏骗局还是知道的,毕竟电视上新闻上经常会出现,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身影,而且他身边也亲身经历过。

  二十一世纪初的传销骗局,后来的投资骗局,再后来的P2P暴雷。

  以低投入高回报吸引资产,拆东墙补西墙或以新投资者的资金来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和短期回报。

  天上掉了馅饼的事情会不断的在口口相传中发酵,直到幕后操作者无法支付出利息,或是得到了足够的资金。

  然后瞬间销声匿迹,找不到人。

  在现代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的事情仍然无法避免,更别说古代了。

  现在的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容易被骗,特别是面对高额回报的时候,会被冲昏头脑。

  先期的谨慎,会被看到身边人真的拿到一部分高额利息后被冲散,然后一股脑的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进去。

  而这些都是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啊,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庞氏骗局酿成了多少人间惨剧,偏偏到了最后无处伸冤,只能自己吞下苦果,钱回不来,家也散了。

  这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

  现在虽然还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庞氏骗局,但是就钱庄对于银行的过激反应,不断的敛财,让朱瞻墡不得不担心庞氏骗局的出现。

  这些骗局归根结底是人心的贪欲和恶念。

  不可能消除人心的贪欲和恶念,能做的只有在无序的市场来临之前,尽早的规划秩序。

  “大明中央银行司职粮票发行,同时也管控借贷存储利率,我们直接发布存储利率的限制吧。”朱瞻墡显然有些急了。

  朱瞻基思考后说:“不行,朝廷不能强压,银行刚成立不能落人口实,干预钱庄的经营,与民争利。”这次朱瞻基比朱瞻墡要冷静一些。

  确实也如此朝廷若在这银行刚成立的阶段就展现出高压政策,官逼民反,也违反了现在大明经济发展良好的势头,一番打压必然压制民间的经济活动。

  “五弟不必着急,你说的情况,现在还没出现,而且赵全折子里面说的江家钱庄等也是大钱庄,短期内不会出问题的,只是害怕钱都流入了银行所以做出的一些反应罢了。”

  朱瞻墡却没有那么乐观,他的直觉告诉他,旁氏骗局会发生一定会发生,他想阻止,但是内心深处知道这种事情他阻止不了。

  就算是现代都阻止不了,在大明朝就更加了。

  只是他小时候曾经见过自己的姑姑家陷入庞氏骗局被骗的家破人亡,姑姑跳楼自杀,这种恨意刻骨铭心。

  他不想无数的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换来一场空。

  只是人心的贪欲和恶念如何预防如何控制呢?

  朱瞻墡急切的想要在事情还未发生的情况下做出预防措施,这份焦急也让他失了方寸。

  对于今天朱瞻墡的变化,朱瞻基看在眼里,现在的他们没办法完全预防朱瞻墡预想到的事情,只能是好言相劝让他先回去,大家都一起想想办法。

  朱瞻墡一走,朱瞻基的脸色却变了,变得冷了些。

  “大哥,五弟平常跟皇爷爷都敢讨价还价,怎么今天这么慌张。”连耿直的老三朱瞻墉都看出了朱瞻墡的慌乱。

  “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老五这性子平常看着天不怕地不怕,万事好像都不关心,慵懒且淡泊,但是只要事关百姓他的态度都会变得坚决且棱角分明。”

  “他将来会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王爷。”朱瞻基不带任何表情的说出这句话,但是子民是皇帝的子民啊。

  “大哥,老五说的那个什么骗局真的会出现吗?”

  “之前我没想到过,或许会吧,但是对咱们银行来说却不是坏事。”

  “啊?”朱瞻墉不解。

  “商鞅立木建信,为了获得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们做银行也是一样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观望的人不少,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信誉,但是如果这时候外头的钱庄失了信呢,此消彼长。”

  朱瞻墉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看木讷的表情应该是非懂。

  朱瞻基望着院子里面渐渐黄了的树叶,随着风轻轻缓缓的落地,飘零的秋风有了形状。

  “若人们不再相信外头的钱庄,银行便可不费吹灰之力的就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有些东西就像是春秋冬夏,周而复始,少数人的教训是他们应为自己的贪心付出的代价。”

  朱瞻墉仍然听不懂自己大哥的话:“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瞻基微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伤春悲秋罢了。”

  姚广孝所言,太孙仁,霸,狠皆有,这便是太孙的狠。

  “对了大哥,母妃说要中秋吟诗,我找人给我写了。”

  “背熟了就好,别到时候忘词了。”

  “不会的大哥,只是往年母妃都弄得如此隆重,怎么今年变了形式。”

  朱瞻基会心一笑:“给你找媳妇呗。”

  听完此话朱瞻墉满面的愁容,朱瞻基不解:“给你找媳妇你还不开心啊。”

  “那些姑娘连面都见不到,也不知道多大。”

  瞧着朱瞻基面色不对,朱瞻墉立马补了一句:“我是说年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