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鬼王令牌 第21章 其罪有因

《鬼王令牌》第21章 其罪有因

作者:末家大少 字数:2892 书籍:鬼王令牌

  天津花旦杨翠喜的故事,在京津一带曾经流传甚久,在晚清时期也算是很多朝官和商贾谈之甚多的一个题材。

  很多当时的文人墨客也是为其中的很多人所触动,写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出来。

  当时杨翠喜的起起落落,也再次的印证了一句话.....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不正是写的杨翠喜和李叔同么?

  不过,人生本悲苦,难得有情人,来世如有缘,讳莫亦如深。

  其实小阎王听到我的回禀,而且看到杨翠喜和李叔同之后,一定会安排他们的再世姻缘的。

  我难道是骗人么?

  不看冥府,事实上权力大得很,断罪错,审恶人,阴阳镜,罚罪人......好人坏人到了这里,自然有个公断和去处。

  杨翠喜和李叔同自然会在后面以一个新的面孔和身份再出现。

  不过这是冥府的再生薄,不可随意翻,我本系小鬼,知悉也无妨。但是天机不可泄露,故事说到那里时,自然有得分晓。

  清朝皇室有内部潜规则,满汉大臣同时起用,但实权要握在满族大臣手中。

  洪秀全太平天国兴起时,是清朝没有办法,慈禧在垂帘听证前,一直就被满清的元老和大臣们诟病。加上她为了事实上打击这些满人的气焰,也是心里倾向于培植汉人的势力来牵制。

  被迫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还有张之洞,汉人能开始握有兵权,掌握枢密,也与慈禧用汉人来压满清皇帝家族有关,但终究对汉人是不放心的。

  而朝廷被迫立宪,随着官制开始改革,慈禧就在动心思,是不是光绪皇帝在复辟。在重新和自己对着来。

  这里面有满清内部中央集权,政权存在两级的问题,还贯穿始终。

  庆亲王府原是乾隆帝的权臣和珅的旧宅。嘉庆四年和珅被诛,没收其宅,赐给第一代庆亲王永璘作府邸。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再后,永璘之孙奕劻在咸丰二年承袭贝勒爵。同治十一年晋郡王衔。光绪二十年懿旨封为庆亲王,三十四年又以亲王世袭罔替。

  所以提到奕劻,庆亲王。背地里很多人都是说昏庸无能,而且什么事毫无主见。

  这其实是历代王府的贝子,贝勒爷们的一种通病。

  因为只有加法礼教约束,从小没有世外历练,治国之经验。

  但是这种人合乎慈禧的胃口。

  此刻杨翠喜的案件我帮着夜游查清楚了,也交了案卷,但是日游阿毛给我递来一卷。

  原来小阎王叔叔看到了杨翠喜和载振的故事,联想到了他手边积压的一个载振的父亲,奕劻,通敌卖国案宗。

  这些内情一直没有谁通透的了解过,积压甚久了,对一个罪人没有事实量罪处刑,这是不行的。

  既然看到我在那个时候的北京城,这阎罗殿的快递就到了。

  “看来小阎罗很看重小鬼王的办事能力,这案子很多小帅都不肯接,因为里面错综复杂,很多怕除了岔子,日后问起来吃阎王的板子。”

  “哦?我们冥府也有畏畏缩缩的帅帅么?查案子还挑挑拣拣的?”

  日游阿毛是摇摇脑袋说:“你是刚来不久,在你之前的小鬼爱了多少板子,被阎罗王训斥了多少,之前赶走了多少你可能还不知道吧。”

  夜游是叹口气说:“哎~!其实我们这碗饭也是不好吃,成天奔走四方,看多了人间的丑陋黑暗,然后自己一点劲头都渐渐的没有了......”

  我眉头锁紧,然后看着不远的紫禁城皇宫,“活着不能为好人鸣冤,难道他们死后也不惩办恶人么?这不是我的秉性啊。”

  “走,我们去庆王府。”

  北京街头,一乞,一猫,一条犬,突然的就消失了......

  庆王府深夜,书房里突然的一乞,一猫,一条犬出现。

  “我们先从这庆王府的家产统计开始,然后把这个赃官的一切都记录在册。”

  阿毛和阿黄也是点点头,各自奔着一边的藏宝室和钱库去了。

  要知道庆王府后院极大,三十几个大小院落,整个一大片如北京旧城区的胡同民居小宅里,全部是庆王府的家业。

  我挥手点亮绿松子油灯,这种灯只有小鬼能看见,凡人看见黑乎乎的。

  在书房的一个漆木箱子里找到了一些卷轴。

  这其实都是三代庆王加封晋级,封爵位的上谕和圣旨。

  一张张打开,一副副的影印,这都是拿回去作为物证的。

  同治六年以后,奕劻担任过蒙古督统、各旗满洲督统、及宗人府宗正。

  并且五次得到过崇文门正监督的肥缺。在后来满清开始创办海军时,他简直摸不到门槛,对军事更是一窍不通,但是却被任命为军事大臣......这是不是应验了,上司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的话?

  奕劻一再的升迁官职,其实在我们细细的揣摩看来,都是拉拢和罗织党羽有关联,慈禧深居内宫,外面的事也不可能通过宦官来递送,被抓到把柄,宦官和太监是要被主制给乱棍杖毙的。

  这宦官干政开不得玩笑。

  这安德海也是因为侍奉过两代皇帝(咸丰帝、同治),以为自己没有人敢动,私下给慈禧办事情,出宫还卖官受贿,不是就被仇恨他们的朝官处决了么?

  他就是因为有慈禧的怂恿才飞横跋扈,接着慈禧势力打压各路亲王,挑唆两宫太后之间的关系。

  其实这人的心思很简单,你们都闹起来,他才能使得人手,在中间干旋,拿使唤银子。

  所以小人不能得志,得到点信任就害死很多人。

  再说回来,抄到的任命书里还有......奕劻同时在兼任武备院、神机营、火器营、八骑骁骑得重要职务。虽然不懂洋务,不会看外文,确是总理各国事物大臣。

  很多人在这一段满清帝国风雨飘摇,农民运动不断迭起的岁月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很多朝官因为督事不利被罢了官。

  这里面有太平天国运功,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义和团反帝运动,最后还有武昌起义,袁世凯复辟......

  他都一直稳坐满清朝堂的王爷位子不动。

  奕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我能找到这屋里授予奕劻,军机大臣,总理外务部大臣,财政处大臣,练兵处大臣。这都是当朝一品大员的官衔。

  几乎是总揽了政治、军事、外交、财政于一身。就差一枚皇帝玉玺了。

  其实明着看不出来,暗中去思量,这奕劻其实就是木偶,身后牵着绳子的就是慈禧太后。

  实际上所有的一切,一切一切的作为,奕劻的身后有一个真正的话事人,慈禧。

  这才是我此刻才明白过来的事实。

  慈禧太后是自从进了皇宫大内,就在前朝政权争夺和后宫女人争风吃醋的人堆里,爬出来的女强人。

  她深谙于权谋之道,之道前朝和后宫的紧密联系。

  前面没有大的树撑着,后宫的位子随时岌岌可危。

  因此慈禧的一身,依赖的人说多也不多。但是奕劻,是她用的最舒服的一个。

  我突然的明白了过来,很多事情就好去查了。

  慈禧用的人必须得具备三个条件,一,听话好指派。二,贪得无厌有把柄拿在她手里。三,此人必定没有大的作为和野心。

  这奕劻就事实上符合傀儡三要素了。

  虽然别人丢官,丢爵,丢人头。

  但是后宫的慈禧不会把这些事给奕劻去做,去填坑。毕竟不用说白了去,奕劻就是她慈禧在宫外的肉身。

  奕劻罗织的党羽,就是慈禧的党羽。奕劻搜刮的财富,其实就是慈禧暂时存在他这里的财富。

  你奕劻敢反了去,慈禧还不立刻摁灭了你?

  何况奕劻虽然草包,却不会至于这样傻。

  要不然无法解释,满清王朝,即使是晚期时代,很多的学子和人才都不得志,唯独这奕劻,一个不懂军事的管军队,不懂政治的管外交,不懂洋务的管通商,不懂理财的管财政。

  难道皇帝和慈禧都是瞎子,看不到这一切?

  这种人一出,一总览大权,天下才子皆仆街......

  还搞什么搞?都回家去,洗了睡......

  这朝代完蛋了。

  好在奕劻能赌,会嫖,善贪,能索贿,这点朝廷没有给个正式的爵位。

  之前不是说慈禧因为和珍妃因为卖官一事,在后宫闹得婆媳不睦,导致最后大打出手么?

  其实这里面是有个故事的,我们切按下后面的《珍妃轶事》不表,先谈谈这里的奕劻卖官。

  事实奕劻敢卖官,是得了慈禧的暗许指令的。

  大家都知道,晚清四大冤案一出,朝野人等一半下野,为什么?

  其实几个民间的民事案子,还有刑事案子,至于数百朝官下野么?

  杨乃武小白菜冤案、名伶杨月楼冤案、淮安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涉及到的官员被降级的几十个,被罢免的十多个。

  为什么要这样?一来是但是朝官昏庸无能者多,二来每次慈禧的意图他们都违背。

  这些人也是合该如此,慈禧是有恩就还,有仇必报的主子,或许他们没有看仔细了。

  再说这些官不上下挪动一下,这些人的官职如何卖出去,给老佛爷来钱修院子?颐和园是继圆明园被烧以后,慈禧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

  她系一个女流,皇室宫归使得她被囚禁在紫禁城的深宫之内,好不容易有了圆明园偌大的养身之处,确是被八国联军给烧了。

  这可是历经数代帝皇的努力,一朝没有了,她能甘心么?

  一座大景观园子不住,猫在一座小宫殿里,成天都是面对四面围墙,人不闷死,也是几十年间看得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