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 第73章 元日迫近与庐江三姓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第73章 元日迫近与庐江三姓

作者:公子灸 字数:2126 书籍:三国从白门楼开始

  庐江郡,扬州属地,南临长江。

  历史上各个朝代对于庐江变动非常频繁,但是至少在东汉末年,庐江还属于汉置,治所依旧在那舒县。

  庐江郡位于寿春东南方,路途大概有个七百天之久,但是因为寒冬已至,积雪满地,又是江南特有的低洼胡泽地形,给这一路行军也增加了不少难度。

  高云与吕玲绮等人并行,这几天他坐在马车里已经憋坏了,与身体舒展不开相比起来,高云更愿意忍受这天寒地冻。

  伸手扫去了落在吕玲绮肩膀上的积雪,高云便是笑道:“天寒地冻,玲绮不若回马车中休息一番?”

  “无碍,如此行军昔年与父亲行伍中也是常有之事,既为将军,自然要与将士同甘共苦。”

  看着吕玲绮的执着,高云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吐了吐热气,便是问了一声一旁的郭嘉。

  “依奉孝之见,我等距离舒县还要多少天的时辰?”

  马背上的郭嘉显得有些精神不振,奋力拉了拉毛裘领子,便是朦胧着睡眼说道:“如此行军,恐怕还有个两三日才能达到。”

  高云点了点头,心中已经开始算着日子,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下旬,自己还有两三日才能到达舒县,到时候要与当地世家对接,要交接太守公务,仔细算算也是要耗费几天的时间的。但是时间不等人,元日已近,作为来到三国之后第一次过年,高云怎么样也要舒舒服服的过完这个除夕。

  “子叹可是在想元日之事?”祢衡的面貌比郭嘉要好了太多,他带了一顶裘帽,面带笑容。

  “正平睿智,在下佩服。”

  “子叹说笑了,元日已经是迫在眉睫,子叹在此之前定能到达舒县,到时候坐拥太守之位,这元日的定是要设宴款待百官士族的。”

  高云被祢衡这么一说,才真正反应过来。也许是现代化的生活使然,高云觉得只要是过年必然是家中亲人相聚共享天伦之乐。可是在东汉末却不是如此,特别自己现在还是庐江最高的长官,如此良辰佳节,自己就必须背负着与世家官吏同乐的责任。

  可以说元日庆典是一场宴会,也是举办人脸面的问题。高云作为庐江太守举办宴会自然宴请庐江当地所有知名人士,但是正如袁耀所担心的那样,高云突然空降庐江出任太守分刮了那些世家的权利,再加上高云年纪弱,家室差等劣势,那些所谓的豪门望族会不会给高云这份薄面就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若是时间长,高云还可以慢慢用手段教化这些世家,但是如今日程已经是迫在眉睫,交接公务之后离元日大概也就一两天的时间,到时候这些世家决心要给高云一个下马威,堂堂太守的宴会之上空无一人,说出去可真的是贻笑大方了。

  “其实子叹,正平也不许太过担心。”郭嘉剧烈咳嗽了两声,便是说道:“既然世子已经交付子叹计策,那么世子肯定也为子叹去交好陆家打点了一切,到时候有陆家发声,那些与依仗陆家的世家定然不敢不出席。”

  郭嘉说完,祢衡也是眼前一亮,“奉孝真是好计谋!如此一来,这场元日庆典就变成了表明立场的台阶,子叹也不用去费过多的心神择选敌人,能不能出席就将这群世家的态度完整呈现出来!”

  大雪依旧,三人也是渐渐没了话题,郭嘉已经有些忍受不住寒冷回到马车之中了,祢衡放心不下,也随着郭嘉回到车中暂息。

  高云依旧愁眉紧锁,他本以为这次北援孔融之后,便是他困龙出渊之日。只要官居庐江太守,便是进可助袁耀夺得寿春大权,退可自保自立,不至于随着袁术葬身火海。

  但是现在他才发现,他将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世家之间的较劲远远比他想的厉害,想要靠这么一点兵权就在庐江站稳脚跟就是天方夜谭,在这个时代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少不了世家的支持。

  元日就要到了,无论在中国哪个年代过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本想上任庐江太守之后便是迎接元日,可谓是双喜临门,可是残酷的事实却告诉高云,自己想过个好年都不是那么容易!

  时间飞逝,三日转瞬即到,大雪还是不依不饶的散落人间,但是高云只需用撩开遮挡在眼前的积雪,便可以模模糊糊看清楚庐江郡那若有若无的城墙。

  虽隔数里,但归心似箭,高云知道这些将士们已经受够了寒冬的摧残,便是猛地一拍马背,下令下去,大军火速开往庐江!

  “嗯!?”就在这时候,高云突然看见前方出现了一对人马,二十来名穿甲之士手持武器整齐的在皑皑白雪之中站立。为首的有三人,自己却一个都不认识,大约看得出他们穿的都是汉制官服,缓缓向自己走来。

  “庐江校尉陆绩见过太守大人。”

  “舒县令贺辅见过太守大人。”

  “舒县尉张从见过太守大人。”

  为首的三人对着高云就抱拳行礼,马背上的高云也开始眯着眼睛打量起了三人。

  庐江校尉陆绩,年纪最为年轻,明眼人都能看出他还不过而立之年。但是高云却心中感慨,如今还没到公元200年,若是按照历史来说这陆绩不过13岁的孩童,甚至比他小一辈的陆逊还要年轻四岁,但是现在呢?俨然已经是一副成熟稳健之模样。

  狗血的历史偏折高云已经不想再说,便在脑中开始思索舒县令张从,经过一番思索高云确定至少三国之类的书上未有提及过此人,但是高云知道这个张从背后却有一个巨大的靠山,吴地四姓之一的张家!

  至于贺辅,高云则更是兴趣非常,贺氏在会稽丝毫不逊于张氏在吴郡的名望,与当时吴郡四大姓并存的便是这会稽四大姓,而贺氏正是这其中之一。

  贺辅此人中规中矩,其弟贺纯也算是会稽名士,博览群艺,最后做到了江夏太守的位置。但是贺家最为有名气的人物还不是贺纯,亦不是贺辅,而是贺辅的儿子贺齐。

  如今贺辅三十岁出头,那么贺齐应该还没有偏离历史轨道,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童,但是这个孩童在日后却是不逊于东吴十二虎臣的存在。

  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是江东那时候平定山越,平定叛乱起义的绝对性能手。当时就有戏称,只要平乱一事交于贺公苗之手,那么一月之内战事可平!

  这个人的能力肯定是有的,但是也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瑕疵,史书记载贺齐生性奢绮。这一点在军事方面表现的极其明显,他所领部队兵甲器械极为精良,所承战船也是奢华至极。

  有人说他铺张浪费,也有人说他正是因为军备精良才战无不胜,高云揉揉脑袋不想深究,毕竟历史人物谁又能说个透彻呢?

  随后,高云已经缓缓下马,带着身后众将便拱手回礼。

  “有劳诸公出城等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