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国演义系统 第394章 多事之秋与多实之秋—1

《四国演义系统》第394章 多事之秋与多实之秋—1

作者:金戈铁牛 字数:3804 书籍:四国演义系统

  “怎么样了?”

  “一切如同主公所料!”

  长安城里,苏宁的眼皮已经缓缓睁开,但在听取了关于拦截杨阜的报告之后,便重新缓缓地合了回去。

  荀彧荀文若在最后还是被那个喜欢看射雕英雄传的女孩子放走了,如今看来,他的历史轨迹很有可能会像原本的那样,投奔东方的曹操,毕竟他当年是和曹操一起来到凉州曲曲的,而这几天他们两个也过从甚密,既然有着当初的交情,那么时隔多年之后重新合作,也未尝不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只是这种选择,实在是有些便宜他苏宁了,但一开始的时候,他还真的有些苦恼,如何将这个王佐之才送到曹操那里去了?没有此人的辅佐恐怕曹操那个东汉末年版本的愤青,并不一定能够迅速的取得胜利。

  但如今看来,他当时的担忧实在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想到这里的苏宁,不禁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不过他刚刚扯动了几下嘴角,就发现胸膛上的伤口因为心情的剧烈变化偶尔发生了一阵剧痛。

  目前他距离健康状况实在还有太远。

  那一场经典的手术之后,他便已经不再受到炎症的困扰,金刚狼的体质为他带来了足够的伤愈加成,以至于现在的她已经可以在意识清醒的状况下参与政务的处理。

  不过,在如今这个多事之秋,他要面临的事情其实有很多。而在它周围的这些人,顾及到他的伤势,才刚刚有所好转,并不敢把泰国要紧的事情交给他来处理,更何况,具体落实各种政策的大本营,远在凉州汉阳郡,即便苏宁这里敲定了什么方案,也需要送到那边去执行,而苏宁距离汉阳郡又太远,制定策略的时候,难免需要派人询问那边的具体情况,如此一来一往就要在路上耽搁很多的时间,这对于苏宁而言,其实并不有利于政治决策效率的提高。

  不过他们很快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因为从汉阳郡到长安城的电话线正在铺设当中,虽然注意工程将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从发电技术出现在两周以后,这还是相关应用第一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有很多来自近代以前的召唤者们,都对这种叫做电话的东西非常好奇。而那些在近现代史上,贡献卓著的科学家们,更是已经摩拳擦掌,应为电话线的普及意味着他们已经打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门,这就意味着凉州的生产能力已经可以为他们进行更多的实验而提供足够的生产力支撑了。

  其实就连躺在病榻上的苏宁也知道,此时的凉州体系之内,正在进行的一场激烈的发明竞赛,由于大多数参与这场发明竞赛的人都是召唤者,所以他所制定的专利规则也非常有趣。

  首先,由于大多数生活时间比较靠后的人都非常了解前人的那些发明成就,所以他们在二次发明的时候,往往占据着巨大的优势,毕竟他们不需要像原来的发明者那样,挨个作出尝试,甚至他们还可能在上辈子的时候就总结过相关发明的思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能够占据的优势就太大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苏宁保证了上一个时空那些专利人的利益,在既有的发明当中,如果有个人能够在东汉末年,也就是这个试工成功的还原出来,那么他也只能享有专利权的流程,而另外的四成收益则需要交给上辈子的发明人,当然,如果这个上辈子的发明人还没有被召唤出来,那么这四成的收益就会被凉州体系所托管,如果。那为第一发明人直接就不在召唤名单上,那这项专利的所有收益将会划拨给这一时空的第二发明人。

  其实这个第二发明人在官方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做成功的复原了谁谁曾经发明的某样物什,所以他们一般被称作为复原者。

  既然是复原者,那他们当然就不能占据所有的专利收益。

  而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最后一位的宣传,因为苏宁在一开始的时候,将那些发明归功到了新鲜的头上,以至于现在东汉末年,凉州体系的大多数人都还不能完美的利用公元纪年法进行时间的推断,他们普遍的认为,他们现在所处的时空为编号为公元21世纪,那么那些生活在一八几几年的外国人就应该是200多年前的人物,所以他们现在应该已经死了,至于他们的发明,就更加不知道是否已经传播开来,反正凉中没有的东西,就只能指望复原者们制造出来了,对于这种从无到有的变化,凉州体系,将功劳归功于所谓的复原者,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拿到六成专利收益的原因。

  不过苏宁现在在做制定的这个政策,其实还有着巨大的缺陷,比如说同一个发明创造在不同的国家,是有着不同的专利授权人的。

  比如说,人们都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其实并非如此,至少电灯在英国的专利权并不在爱迪生的手中,或者说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在因为爱迪生是从一位发明家遗孀的手里购买到英国电灯的专利权的,当然他在美国的电灯专利问题上,也遭遇过不少法律上的问题,这就让苏宁在界定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因为搞不清楚谁才是那个第一发明人。

  更加不幸的是,那个叫做爱迪生的家伙,因为它的字母顺序囤积人才计划,而早早的出现在哪两种体系之内,在苏宁出击洛阳之前,他就已经弄出了很多项发明,并且申请了专利,有几中好几项都是他当年的作品,但也有那么几项是他利用自己的回忆,还原出了别人的作品,于是,另一场不大不小的官司就开始在凉州体系之内被争论起来。因为本身就拥有许多项专利的爱迪生,既是整个零售机器最为出名的第一发明人,也是最有能力复原出其他发明家发明的强横复原者,所以关于他的争论,尤其是专利收益的争论,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令人厌恶的是,爱迪生似乎格外喜欢使用法律的手段,甚至可以说适用法律和经济的协同手段,从那些人手中获得足够的专利数量,这虽然也是他在上辈子经常使用的手段,但是到了凉州体系以后,在苏宁的价值观影响之下,这种不去主动劳动,反而使用小手段去谋取发明专利的行为,很不受世人的尊重,尤其是这个家伙,在前些年还组建了一个实验室,利用自己培养的学生,为自己复原了大量的既有技术专利,而那些学生所能够得到的报酬,远远低于爱迪生的平均水准,这曾经一度引发苏宁的严重不满,甚至威胁他要把他告上法院,但后来一想,梁州的法院此时还没有成立,虽然体系至今已经有了很多伟大法学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法律专家们,如今所习惯使用的各种规条,与大汉王朝普通市民所奉行的道德观念,有着极大的冲突之处。

  是非价值的矛盾导致那些规条并不能轻易的在人群当中流传起来,而且苏宁也不敢让过分民主的浪花冲击到现有的体系,因为他还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来进行西线战场的继续扩张。

  不过后来的苏宁还是采用各种行政手段,尤其是行政处罚之类的方法,让爱迪生结结实实的领教了一番,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根据不完全统计,苏宁在过去的两年之间,为爱迪生开出的罚金就不低于300万,前者虽然谈不上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数额,但对于同样投资巨大的爱迪生来说,也足够让他感到肉痛了。

  看到爱迪生的丰硕成果之后,那些近现代的发明家们都无法在遏制心中的贪念了,他们纷纷投入到了发明事业的大军之中,不过绝大多数的发明专利还是被苏宁果断的买断,并且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授权给了其他的公司使用,如此以来,民众们将会用更低的成本,得到这些发明专利所带来的实惠。

  再怎么说,苏宁也是一个受到宏观经济深刻影响的优良接班人。

  虽然,他这位技术史专家,对于经济史不甚了解。但是薄利多销的基本套路,以及运用民间闲置资金来催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老掉牙套路,他还是略懂一二的。

  只不过他不得不吩咐手下们,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在这个过程当中留意这群人的那些小动作,尤其是他们可能会在法律层面上耍弄出来的手段,恐怕会让刚刚培养出来的那些学生们应接不暇。

  更加悲催的是,现有的情报机构几乎对这一点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而且就连相对应的教育也没有受过,而那些受过相关教育的家伙,此时却在更加专业的岗位上呆着,并不能及时的调过来支援他们,因为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实在太少,对于专业岗位的满足都不能完美达到,如果这个时候再把他们调走的话,恐怕相关的领域真的要出现一次大规模的人才饥荒了。

  倘若这场科研竞赛发生了再晚几年,苏宁说不定可以用更加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但不幸的是,他偏偏发生在了这个多事之秋里。

  就在凉州体系不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技术变革的时候,洛阳城里的争夺终于也尘埃落定,早就互相看不顺眼的刘岱和乔瑁,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最终乔某人被杀,然后这也仅仅是一场更大混乱的开始。

  别看洛阳城的线路与原本的历史上有着巨大的不同,但那块藏在井里的玉溪,还是被孙坚顺利的找到了,而且这个家伙和以前一样,不愿意把它交给盟主袁绍,而是准备带着他返回江东。

  孙坚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物,早在几年之前,他就曾经向皇甫嵩建议杀掉董卓,对于董卓这样实力彪悍的人来说。能够拿出决心来杀掉他的人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孙坚还是那个不准备偷偷动手,而是主动将话挑出来说明的家伙。

  这于她在北上讨伐董卓的路上,是如何把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一并处理了的,就更加不用苏宁再多加回忆了,像这样行事果断的枭雄,倘若心里没有对九五之尊的窥伺之心,那说出去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所以他拒绝袁绍的要求,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可惜的是这次袁绍距离他更近,而不是像原本历史上那样,远在被董卓击败而逃跑的路上。

  于是袁绍这个家伙就在洛阳城里动起手来,他纠结了几路,诸侯想要将玉玺抢到手中,然而孙坚早就有所防范,不带抢出城门,还意外地与南下的阿拉里克取得了联系。

  这一过程是苏宁最为惊叹的,原本只靠这行军速度来打仗的阿拉里克,在这一战争过程当中,充分考虑了政治上的因素,不但答应了孙金球员的邀请,还主动表示愿意掩护孙坚顺利的返回江东,于是他的军队在洛阳城外与袁绍的军队展开了一场厮杀,虽然说他劳师远征,难免会给人以逸带劳的机会,但袁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太过放纵士兵,以至于他们的战斗力迅速下降,结果被阿拉里克打了个大败。

  甚至目前的苏宁都无法确定,此时的元首是否还拥有足够的实力去夺取韩服拥有的冀州,如果这一点也发生改变的话,那他真不知道阿拉里克帮助孙坚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合理。

  不过,自从袁绍战败之后,洛阳城里的形势就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曹操不知何故一跃而成为联盟的当红之人。或许是因为只有他才会出现苏宁的凉州体系的缘故。

  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午和我联军就这样被阿拉里克包围在那洛阳城中,想要顺顺利利的突围,恐怕他们不得不答应苏宁的一大堆条件,然而苏宁对他们的谈判要求置若罔闻,反而忙碌去了另外一件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