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仙墨奇缘 第116章 殊死搏斗 险中胜

《仙墨奇缘》第116章 殊死搏斗 险中胜

作者:渊之龙 字数:3124 书籍:仙墨奇缘

  正月二十六日,黎明前的黑暗时分,驻扎在济生仙城外的吴、林两家三个仙城的军队,共计三万多人向济生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无数把云梯像空中飘动的小竹筏,快速向城墙靠近。两名化劲后期超级强者在前边开路,上万名全副武装的铁甲卫士,向城墙推进,济生城危在旦夕。

  柳青青坐在轮椅上,焦急地思谋对策,敌人是借助黎明前的黑暗的掩护,妄想冲进城来,夺下富可敌国的济生城。看来敌人是倾巢而出了,可是我们该怎么办?

  城墙上我方的守城军民,论单兵作战的能力,都不是林家、吴家铁甲军的对手。如果敌人突破防线,济生城就危险了,面对凶恶的敌人,守是守不住的,敌人攻破城池,只是时间问题。怎么办呢?柳青青一时之间,难以决断。

  敌人依仗的就是一万铁甲军而已,放进城来进行巷战,一万铁甲军人数太多,我方实力有限很难吃下。吴家铁甲既然来了,就要乖乖留下,一个都别想跑。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济生城伤亡在大,我们都要孤注一掷,将敌人留下。再说有百姓支持,举全城之力,鹿死谁手尚难遇料。

  敌人太疯狂,多延长一分钟,百姓就多一分危险,柳青青玉手一挥,果断发令:“小雪儿传令,济生城民众全部转移到龙王庙山上,龙门率上百弟子,与五千护城亲卫居高临下,凭借机关暗道守住石级,保护全城民众不得有误。”

  柳青青是把济生城的百姓放在第一位的,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的安全,不能让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笔剑峰上的龙王庙,“迷宫八卦”,就是龙大哥修的最后战斗堡垒。

  “赵城主,打蛇打七寸,放吴家一万铁甲军进城,亲率三万水军将吴家最精锐的铁骑,埋葬在济生城。”柳青青城主,签发了第二面令旗。这是要对吴家铁骑,施辣手了。

  赵城主欣然领命而去,对柳城主的军令,没有一丝异议。在皇城不可一世的紫衣公子,服过何人?在济生仙城对墨生这个红颜知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柳城主当统帅没有意见。

  “柳蝉儿听令,速率柳门上百弟子,一万护城亲卫和二万名水军将士,将吴、林两家拒之门外的二万余名敌军包饺子,不得逃脱一兵一卒。”柳城主签发了第三面令旗,看来柳青青是要将来犯之敌全部剿灭,胃口不小呀!

  柳青青气定神闲地调遣完毕,看着像潮水般涌进的铁甲军,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场血战,更是一场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肉搏战。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保住墨生的济生城。这人间仙境,不能断送在自己手里。

  敌人从东门蜂拥而入,也没有逃脱被浇成落汤鸡的命运。气势汹汹的铁甲军,挨了当头一棒,身上的盔甲变成了累赘。虽然水军不善陆战,但是善攀爬,善射箭。与吴家铁甲相比正好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在巷战中不落下乘。

  天渐渐地亮了,吴家铁甲不愧为军中雄鹰,在丢下了上千具尸体,二、三千伤员之后,在夜幕掩护下推进到济生城的中心广场。赵城主率领的三万水军,伤亡不小,但是士气正旺,对敌人的仇恨更深,战斗得更顽强,打得更巧妙。

  敌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如篁的利箭,从四面八方飞射而来,数百敌人在惨嚎中倒下。敌人发了疯找主力决斗,却屡屡扑空。水军依托民房工事,机关暗道与敌人相斗,以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的,不与敌人力拼,只求智取。

  九玄上人、龙家老祖与吴、林两家二名化劲境超级强者,在济生城上空飞来飞去拚死战斗,轰隆隆的击打声,就像无数炸雷滚过。激荡的真气使济生城都在颤抖,那场景真的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战斗进入了胶着阶段,化劲境超级强者的比斗最关键,是决定这场战斗胜负的杀手锏。

  柳蝉儿一身戎装,骑着火红战马,沉着冷静地指挥作战。三万多人马将二万余敌军团团围住。问题来了?围是围住了,吴家、林家的联军有二万多人,怎么一口吃得下呀!

  这二万多人虽然实力不如吴家铁甲军剽悍,但是也比赵家水军强啊!短时间还可以,长时间相持是困不住这只恶虎的。不行,到嘴的肥肉怎么能不吃?想溜可能么?

  柳蝉儿不是吃素的,急中生智,不能力敌就用智取,签发第一道军令:“柳如龙听令,组织民众将家里白酒献出来,浇在柴火上投到敌人阵中烧死他。越快越好!不得有误!”

  柳蝉儿签发第二面令旗,防止敌人,从破墙洞中逃脱:“柳如海掌门听令,带领上万守城卫队抓紧时间修筑工事,预防敌人狗急跳墙突围,决不能漏走一兵一卒。”

  柳蝉儿签发第三面令旗:“李副将听令,率领二万水军围而不攻,以已之长攻敌之短。用弓箭射杀企图突围的敌人,多造杀伤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柳蝉儿签发第四面令旗:“张副将听令,速带十数艘大船在江宁河上设埋伏,不能给敌人喘息之机,张网以待,对投河的敌人进行斩杀,不能漏掉一兵一卒。”

  柳蝉儿人虽然小,但是智慧过人,对战场洞若观火,调兵遣将,得心应手。将敌人围得水泄不通,想溜门都没有。在全城百姓的大力支持下,小蝉儿的火攻之计成功了。

  一个时辰后,东门外被围困的吴、林两家二万多人全笼罩在熊熊大火之中,烧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一个个像火球一样,争先恐后地往江宁河里跳。被埋伏的水军候个正着,一一射杀。侥幸不死的,也被赵家水军逮个正着,像灵猫戏鼠般。轻易就抓将起来,成了阶下囚,一个都没有逃掉。

  又一个时辰过后,东门外的战火渐渐熄灭了。吴,林两家的二万多军士全部被消灭。柳蝉儿像只骄傲的金凤凰,指挥军民清扫战场。及时将军队分兵两路,守住东门城门和西门水路。定叫扑进济生城内的,吴家铁甲军插翅难飞。

  攻进济生城的吴家铁甲艰难攀上上千级石阶,水桶粗的水柱从天而降,滚木擂石铺天盖地,吴家铁军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退回到“聚仙楼”广场。经过近三个时辰你死我活的战斗。敌我双方力量发生了逆转,吴家铁甲损伤近半,不足六千人,而赵城主率领的水军和守城亲卫,不下三万人,面对想借机突围的吴家铁甲,赵城主哪里会给他们喘息之机。来了就留下吧!要坚决斩断吴家这只手臂,叫吴家从华夏消失。

  赵城主审时度势,颁发第一道军令:“龙门兄弟,利用你们高来高去的本领,依托工事射杀敌人的旗牌官和军士长。”

  赵城主指挥得当,不能跟敌人硬拼,打什么阵地战,而是要扬我之长,攻敌之短,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的。

  赵城主颁发第二道军令:“柳门兄弟,利用你们近身搏击术,带领水军将敌人分割包围,集优势兵力,将敌人全歼。决不能让他们从我们手上活着离开。”

  吴家铁甲完了,赵城主的心就是要将他们一口吞了,不放走一兵一卒是大家的共识。吴家铁甲军上万人,剽悍善战如此强大,却败在了不善陆战的水军手里,这是为什么?因为赵城主代表的是正义一方,自古邪不胜正,赵城主得到了济生仙城,数十万百姓的支持,取得胜利是必然的。

  赵城主颁发第三道军令:“全体将士听令,东门城外三万多敌人,在柳蝉儿的带领下,已被我们全歼,剩下区区的六千敌人如果灭不了,怎么向济生仙城的父老乡亲交代?”

  赵城主虽然年轻,但是指挥有方,能调动三军士气。三万多人个个奋勇争先,人人不畏生死,将敌人分割包围,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赵家水军胜在人多,两、三个人一组对付吴家铁甲,吴家铁甲还丝毫不落下风,跟赵家水军还拼得旗鼓相当,可见吴家铁甲的可怕。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家铁军笨重的铁甲就成了负担,露出了败相,赵家水军却越战越勇,只要吴家铁甲一落单,就有十个、八个赵家水军冲上去。

  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可怜的吴家铁甲被分而灭之,六千铁甲兵尸首异处。这都是一些不畏死的死士,战斗极其顽强,其中受伤被俘的很少,投降的一个也没有。赵家水军虽然打出了声威,取得了胜利,但是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死伤近万,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惨胜。

  龙家老祖和九玄上人与吴、林两家的化劲境强者,不知斗到何方去了,胜负如何不得而知。战斗已经结束了,他们四人的胜负,对战局无关了。济生城,这个人间仙境保住了。

  小雪儿推着柳青青城主,来到济生城“聚仙楼”广场,指挥人们打扫战场,对牺牲的英雄们进行祭拜。小雪儿对伤心欲绝的柳城主说:“柳城主不要悲伤,他们都是好样的,没有给济生城人丢脸,是我们的骄傲,会永远记住他们。”

  柳青青动情地说:“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是济生城人和数万守军,用生命和鲜鱼换来的。要给他们树碑立传,让人们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世世代代记得他们。”

  赵城主接过话茬说:“本城主没有想到,堂堂的吴家铁甲军,号称无敌之军数十年,是泰山一般的存在,却败在了我们成立不久的水军和济生仙城人们的手中,真是特别解气,看谁还敢来,染指济生仙城,定叫他有来无回。”

  柳蝉儿笑盈盈地说:“敌人都是纸老虎,本港主几坛美酒,就将他们喂饱了,化成灰飞,去见火神赵公明哭诉去了。”

  柳城主擦掉脸上的清泪,目光变得坚定,对大家说:“济生城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当务之急,要做好善后工作,特别是对牺牲的水军,牺牲的守城亲卫,对他们家人的抚恤要到位。不能让我们的亲人,流血又流泪。”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济生城,人们都沸腾了,大街小巷充满欢声笑语。济生城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幸福在向人们招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