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探花为王 第四百六十五章 研究所

《探花为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研究所

作者:瑞格尔 字数:5409 书籍:探花为王

  第四百六十五章研究所

  苏松道钦命总理大臣李文博,浦东技术专修学校校长李文博要回学校视察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在学校的学生中传开了,顿时,学校就像是是一滴水滴进了滚烫的油锅之中,瞬间沸腾了起来。

  学校从代行校长职务的副校长,到下面的庶务长、教务长,直到下面的各科学生,宿管员、厨房管理员等等,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校园内外,包括食堂、宿舍以及教学楼,图书馆等地方,里里外外,彻彻底底的清扫了一遍。

  即便如此,代行校长职务的副校长兼国文教员陈文翰依然感觉有些不满意,但也没办法做得再好了。总理大臣衙门派来传达消息的通信员,也仅仅只比李文博抵达的时间提前了不到一个时辰。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好迎接工作,换成是谁,也不可能做得比陈文翰还要更好了。好在平时的时候,陈文翰就比较注重学校的形象,他首先是一个国文教员,然后才是浦东技术专修学校的代校长。

  长时间的儒学修养,让他比别人更加的注重学校的形象和学生的仪表规范,再加之有李文博当初开校时定下的浦东技术专修学校的各种教学章程,宿管章程,食卫章程,学生规范等各种各样的管理章程的约束,所以学校的教学一直都很正规严格,环境卫生其实也不差,甚至还连续三个月在浦东新镇基础功能社区卫生评比活动中,获得了第一名。

  虽然陈文翰对那个什么基础功能社区的概念都还不是很明显,第一次参加评选的单位也就浦东技术专修学校、浦东码头、码头商馆区、居住区,还有就是总理大臣衙门及其附近的几个局署办公楼。在这些参与评比的单位之中,浦东技术专修学校也是打败了总理大臣衙门和局署办公楼,获得第一的!

  不管是从环境卫生还是学生统一着装,和学生的仪表仪态,在外人看来,浦东技术专修学校已经做得无可挑剔了,但陈文翰还是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亲自带着庶务长、总务长和教务长将学校里里外外从头到尾都仔细认真的检查了一遍,然后才稍微放心了些。

  浦东技术专修学校是在崇祯二年八月开始正式创立并招生的,当时是为了突击解决李文博这个江浙闽广沿海诸府靖边巡阅钦差手上可用的人手短缺的问题,只开设了一个突击短期班,原本的计划是只招两百人的,但最后报名入学的人数却远远超过了李文博的预期,达到了一千人的庞大规模。

  突击短期班绝大多数的学生只上了不到四个月的课,便因为辽东鞑子入寇京畿,朱由检下旨勤王而中断,不得不提前毕业。

  纺织专业和铁器、木匠这些专业的技工人才,在毕业之后,直接就被各个工厂给瓜分一空,只有文秘专业的,被李文博直接留在了身边,从事文职后勤、谍报、参谋等各项工作。

  而化工专业的学生,则全部继续留校,参加随后开办的第二届短期突击班的学习,算是延长了化工专业的学习时间。

  第二届的短期突击班,招生的时候,就没有再招化工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严格控制了入学学生数量,最终控制在了五百人左右,其中有四百人倒是织工、铁器、木匠专业的技工人才。

  第二届短期突击班的学生,学习的时间也就比第一届的稍微长了两个月而已,从崇祯二年十二月入学,到崇祯三年六月份毕业,总共的学习时间也就七个月不到。

  而从崇祯三年七月份开始正式报名招生,八月初一正式开学,浦东技术专修学校招收了第一届正式班的学生,名额六百,学制两年。这一届的学生,被称之为浦东技术专修学校大明崇祯五年届学生。

  如今已经是崇祯四年的六月中旬了,在过上十几天,这一学期就结束了,然后就会是长达一个月的暑假休学。学生放假回家,而学校则正式开展第二届正式班崇祯六年届新生的招生工作,直到八月初一正式开学。

  崇祯五年届的学生入学都一年了,这六百学生终于见到了他们的校长,苏松道钦命总理大臣李文博。

  上午快十点一刻的时候,李文博才在八个护卫的保护下,踏进了浦东技术专修学校的大门,随后,护卫留在了大门口,和学校保卫处的保安人员一起将整个学校大门都严密地保护了起来,而李文博则只带了阿虎一人,快步朝站在大门院子后面政教楼门口迎接的陈文翰等人走了过去。

  陈文翰带着学校这个点没有课的全部教职员工,在政教楼大门口迎接李文博。李文博还没走到跟前,陈文翰便率先带头躬身拱手行礼说道:“文翰率浦东技术专修学校全体同仁恭迎总理大臣钦驾。”

  “先生快快请起。”李文博急忙上前一步扶起陈文翰说道,接着又说道:“诸位同仁快快请起。大家不必拘礼,我是李文博,也是学校的一份子,大家也不要把我当成是什么钦命总理大臣,就把我当成学校办公室里的同事就行,不用拘礼的。”

  说着,李文博又拉着陈文翰说道:“陈先生,李某诸事繁多,早就想回学校来看一看,走一走,却一直抽不开身,这些日子,辛苦先生了。”

  “校长言重了,校长能够给陈某这样大一个舞台,让陈某一展胸中抱负,陈某感激还来不及呢,又何谈辛苦之说?”陈文翰急忙谦逊地说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校长你有所不知,陈某每天能够看到这么多莘莘学子,一点一点慢慢的成长进步,陈某这心中,就别提多开心了。”

  “先生为国树才,劳苦功高,请受李某一拜。”说着,李文博鞠躬朝陈文翰拜了下去。

  陈文翰急忙扶起李文博,连连说道:“校长折煞老朽也,老朽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寒暄了几句,陈文翰就将李文博请进了政教楼,随后又在政教楼的二楼会议室里做了浦东技术专修学校的一年教学成果报告,以及浦东技术专修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报告。

  “校长,学校准备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内,在学校重新新建一所教学楼,两所住宿楼,扩建食堂,使食堂现有面积扩大一倍以上。每年的招生名额,也从现在的每届六百人,逐步扩大到一千人,招生对象从现有的两府十三县,辐射到整个南直隶地区,学校的现有面积也会扩大一半以上,操场以及校内道路,全部采用水泥混泥土硬化。”

  陈文翰一边说着,一边将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报告递到李文博面前,又说道:“此外,学校还打算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苏州府、松江府府城之内,设立两所分校,就近招收学生入学。这是具体的规划报告,请校长过目。”

  李文博拿起陈文翰推到自己面前的发展规划报告书,简单的翻看了一下,然后便放到了一旁,说道:“规划书先放我这吧,等我详细研究一下之后,再做批复。”

  说着,停顿了一下,李文博才又说道:“学校能够把眼光放长远,放到三年五年之后,这很好,我很欣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只要学校的管理层有这样的眼光,我相信,学校以后一定会越办越红火,越来越兴旺,而且也一定会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我知道,在外面有人说我李文博搞的这个学校,是Y秽之地,说什么男女混居,有伤风化。但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办学的宗旨是什么?”说到这里,李文博停顿了一下,然后提高声音说道:“我们办学的宗旨,是为了让更多的出身贫寒的学子可以有一个识文断字,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停顿了一下,李文博又说道:“算上前面两届短期突击班,学校已经教授了三批学生,受业学子两千两百多人。

  在这两千两百多名学子之中,有的已经获得了朝廷的官身诰命,年纪轻轻便成为了朝廷的官员栋梁。还有的人也找到了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并且快速的成长为了工厂作坊的骨干人才,是了管事领班,拿着让人羡慕眼红的薪酬。这些人的命运,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学校而改变的吗?”

  停顿了一下,李文博又说道:“知识改变命运,贫寒家境的学子,可以通过学校的培训教育,而改变自身的境遇,成为朝廷栋梁,成为工厂作坊的骨干人才,从而改善自身的家庭生活状况,这难道不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吗?”

  再次停顿了一下,李文博又说道:“我们儒家的传统思想核心,讲究仁者爱人,什么是仁者爱人呢?有的人可能会说,让家境贫寒的学子,也能有一个进学的机会,有一条上升的途径,可以做官,可以出人头地,这就是仁者爱人。”

  “但是,我李文博却觉得,只是让家境贫寒的学子有一个可以进入学堂学习的机会,有一条升官上进之道,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自家生的小孩,不是男丁,就是女孩儿,既然是仁者爱人,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女孩儿也一起仁者起来呢?”

  说着,李文博又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说道:“男丁女孩,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身体里流着的,同样是我们自己的血脉。儒家所言的仁者爱人,如果只是对家境贫寒的男丁而言,这样的仁者爱人,岂不是太过于狭隘,太过于自私自利了么?”

  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李文博才又说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调和,万物生长。如果我们仁者爱人,却连阴阳调和的另外一半都不能仁爱到,那又怎么算得上是真正仁者爱人?”

  停顿了一下,李文博又说道:“所以,不管外面有多少风言风语,不管办学遇到多少困难阻碍,学校招收女子入学之事,我李文博绝不会妥协放弃,一定会坚持到底!我希望你们在座的各位,也能跟我李某一样,做一个真正仁者爱人的真儒者!”

  李文博在会议室里的即兴讲话,随后就被会议记录员,记录下来,并总结形成了一篇名为《什么是仁者》的文章,第二天就送到了李文博的办公室,随后,李文博在文章下面亲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下令在总理大臣衙门、浦东技术专修学校、浦东码头区、码头商馆区,以及正在修建的公共图书馆、人民体育场等各个显眼的地方张贴了起来。

  而李文博之所以要在学校里,当着那么多学校教职员工的面,表表这么一通演说,是因为从去年崇祯五年届学生入学招生开始,学校招收到的女子学生入学的数量就呈现直线锐减的势头。

  这一方面的原因是学校之前都是从流民或者是失去了双亲的孤女中直接招收的女子学生,自然的就少了很多外在因素。能入学读书,总好过被卖进青馆姬院,成为供人玩乐的玩物来得强吧?

  而从崇祯五年届的学生招生的时候开始,能够入学的流民子女和失去了双亲的孤女,数量就明显减少了很多,只能动员当地的普通民户家的女子入学。这样一来,困难和阻力自然而然的就大了许多。

  但这其实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却是,有人在暗中散布谣言,说什么男女同校,有碍风化,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陈词滥调,来暗中阻碍普通民户家的女子入学。所以,李文博才会在学校发表那么一通义正言辞的讲话,还以署名文章的方式,将文章进行公示张贴。

  而李文博在会议室即兴发表了那一通演说后,才将陈文翰和庶务长、总务长、教务长,还有文定国教员和机械制造局设计院的徐干他们单独留了下来。

  等大家都在会议室里坐好了之后,李文博这才扫视了参会的众人一眼,然后说道:“今天召集诸位前来,是有一件事想要跟大家商量一下‘’

  停顿了一下,李文博才正式说道:“我准备吧设计院从机械制造局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直属于苏松道钦命总理大臣衙门的局署,由徐干院士出任设计院院长。”

  说着,李文博又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此外,我还准备将浦东技术专修学校的名字改一改,改成浦东高等文理综合大学,使之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堂,由陈文翰先生担任大学堂的山长,本人只任名誉校长,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总理,这个决定会不会太突然了些,学校完全还没有做好准备。而且,这大学堂之名,会不会跟京师国子监太学有所冲突?”陈文翰有些担心地说道。

  “无妨,四书五经中尚且有一篇名为《大学》呢,更何况我们只是一所学堂而已,不管叫什么名字,不都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么?”李文博摆了摆手说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不仅仅是学校名字要改,而且专业分科我觉得也有必要改一改。”

  “专业分科也要改?”陈文翰不由得楞了一下。

  李文博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我准备在改名后的浦东高等文理综合大学里,分设两个学院,一个为文学院,另一个为理学院,实行文理分科教学。再在文理分科下面,进行专业科目划分。”

  停顿了一下,李文博又说道:“我现在的大致构想是文科分为国文、历史、地理以及杂学四科,理科则分为数术、物理、化学、生物、商业以及技工六科,总共十科。然后在这十科之下,再进行更加详细的专业划分。

  比如文学院杂学科下面,就可以开设诸子百家,评书曲艺等,再比如理学院技工科下面,就可以把现有的仿制、木器、铁器、瓷器等专业转隶过去。”

  听了李文博的话,陈文翰等人不由得全都楞在了那里,过了好一会儿,陈文翰才又说道:“校长,如此一来,学校岂不是要增加更多的教职员工,兴建更多的教学楼,也得招募更多的学生才行啊?”

  李文博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停了一下,又说道:“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个大致的构想思路,就跟你刚才提出来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是一样的。不过你们可以按照我的思路,去设计一个学校发展改革的计划书,交给我。我也会召集相关学者专家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研究,最终拿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计划书来。”

  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水,李文博才又说道:“而在文理学院之外,我打算先在学校设立一个研究所,主要跟从机械制造局独*立出来的设计院,进行深度合作,专门研究制造设计院和学校学生设计出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创造。”

  “不管这个稀奇古怪的想法有多么的荒谬可笑,有多么的让人贻笑大方,哪怕是有一天,有人跟我们说,他设计出了一种可以载人在天上飞的马车。只要有人提出了这种想法,而研究所和设计院又有人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便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可行性研究创造,并申请研发经费。”

  说着,李文博又停了下来,扫视了众人一眼,问道:“大家以为如何?”

  听了李文博的话,一直没有发言表态的文定国眼睛猛地一亮,也不顾及他现在在什么场合,便大声说道:“校长,你说的可是真的?”

  “你就是文教员文先生吧?”李文博笑着朝文定国点了点头说道:“我说的当然是真的了,而且我还打算让你出任这个研究所的所长,专门从事机械开发研究,包括机械分解、修复,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有,当然有了。”文定国兴奋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别人给我起的外号叫着文疯子,我既然是疯子,又有什么不敢的,只要校长你敢把这个研究所交给我来带,我就敢接手!”

  “光是敢接手还不行,”李文博轻笑着说道,随后,又从文件包里取出了周庭玉和史祧骏设计的那三份设计图,推到文定国身边,笑着说道:“前期就把这上面的三样东西弄出来吧。”

  文定国楞了一下,拿起周胤民推过来的文件,翻看了一下,眼睛猛地一亮,抬起头惊喜地望着李文博说道,“校长,你觉得这三样东西真的能弄得出来?”

  “没试过怎么知道行不行?研究所研究所,就是要用来搞研究的嘛。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万一有一天有人跑来跟我们说,他觉得人可以乘坐风鸢在天上飞,或者乘坐钻天雷飞到月宫上去,我们看都没看,试都没试过,又如何就能够判断他说的就一定是假的,是行不通的呢?

  没有试验就没有发言权,不管多么荒谬的想法,多么荒唐不经的念头,即便有人跟我们说,他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我们总得试验研究过了,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发现都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后,才能够放弃吧?”

  听了李文博的话,文定国先是沉默了一下,随后便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嗯,校长,我明白了,您放心,我文疯子向您保证,一定替您带好这个研究院。不管多么荒唐不经的奇思妙想,哪怕只有一丝一毫实现的可能,文某都一定替您研究出来!”

  “不是替我研究出来,是替天下万民研究出来,就像周庭玉同学设计的这个一字长蛇阵马车,真要设计制造出了这么一辆马车,只要这么一辆,不就可以运载成千上万民众了么?那岂不是造福天下万民的大功德一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