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象棋 第八百一十六章 象棋大师

《象棋》第八百一十六章 象棋大师

作者:卡卡西大人 字数:3586 书籍:象棋

  第八百一十六章象棋大师

  卢斯兰·波诺马廖夫(Ruslan Ponomariov)于1983年11月,出生于乌克兰。

  14岁即获得国际特级大师称号。他从12岁获得少年世界冠军后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夺魁,并于17岁时就跻身世界前25名。2002年,波诺马廖夫一举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世界冠军,在国际棋坛引起了轰动。

  年纪轻轻的波诺马廖夫一举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世界冠军,在国际棋坛引起了轰动。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实行淘汰赛制以来,为棋手尤其是年轻棋手提供了一举成名的机会。新赛制世锦赛已经举办了四届,赛制正在逐步完善。本届世锦赛又使用了新用时,由原来一盘棋6-7个小时缩短为4个小时。新用时对于年轻棋手来说非常有利,因为年轻棋手思维活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想出比较合理的着法。

  决赛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伊万丘克对棋的理解和算度都超过波诺马廖夫,但伊万丘克总出现时间紧张。时间紧张的后果是想出来的棋不精确。波诺马廖夫在决赛中几乎没有出现过时间紧张,他在首盘竟然只用了23个回合就击败了对手。

  波诺马廖夫虽然只有18岁,但棋的理论功底比较厚,因为他肯于学习,短短的几年里,变成了一名见多识广的年轻棋手。

  决赛中,伊万丘克一直在频繁变化开局手段,正常情况下,伊万丘克像变色龙一样的策略应该能难住年轻棋手,因为年轻棋手的通病是开局面不够宽,但是波诺马廖夫没有被难住。面对伊万丘克的多变,波诺马廖夫总有对策,在激烈的较量中最终总能占上风。

  按照正常发挥,伊万丘克不该七盘棋一盘不赢。公认的天才棋手伊万丘克在半决赛中曾淘汰了世界冠军阿南德,在决赛中不开张的原因是犯了心理状态不稳定的老毛病。他解释,之所以在首盘中表现得像个高水平的棋迷,就是因为感到心理压力太大。压力加上不适应新用时注定伊万丘克难以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为了打赢这场关键的比赛,波诺马廖夫与自己的教练班子决定聘请保加利亚著名棋手维瑟林·托帕洛夫担当助手。

  托帕洛夫曾被誉为“两卡的掘墓人”,是当公认的超级棋手之一。他曾与伊万丘克在超级大赛中多次棋逢对手,对伊万丘克非常熟悉。在比赛过程中,这位实力不俗的棋手帮助波诺马廖夫找出了不少对付伊万丘克的有效办法。

  2013年底在天津结束的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产生一项联赛纪录:首次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男子棋手外援加盟中国联赛,他就是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世界冠军、乌克兰名将波诺马廖夫。

  波诺马廖夫此次代表江苏队出战,上场四轮比赛均被中国棋手逼和,一盘未赢,他因此降了不少等级分,这多少令他有些郁闷。但他更珍惜中国之行的收获,他也因此爱上了中国。

  早在2000年,年仅17岁的波诺马廖夫到中国沈阳参加世界杯赛,那是他的首次中国之旅。他说,当时自己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两年后的2002年,他就在莫斯科世锦赛上夺得了世界冠军。此次到北京参加2013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是他第二次来中国,他可真是大开眼界,因为看到了棋牌项目集中在一个赛事中。他对象棋比赛尤为感兴趣,比赛之余会去象棋赛场观战。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一结束,他就来到了天津代表江苏队下联赛。他告诉记者,他已经到过中国的三个城市:沈阳、北京、天津。

  作为职业棋手,波诺马廖夫当然非常想上场赢棋,但第一盘就没赢下来,被秦皇岛队的季诞执**和。他为此感到有些内疚。赛后,江苏队教练徐俊安慰他:对队伍来说这盘棋不那么重要。但波诺马廖夫说:但对我重要,我应该赢。

  赛后,徐俊带他吃火锅,这是波诺马廖夫第一次吃中国的火锅,吃得非常开心,他还摸着铜火锅外面的装饰龙说:中国龙真漂亮!他还让旁人给他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谈到中国联赛,波诺马廖夫诚实地说,此前自己并不了解,参与其中才知道中国联赛水平很高,中国年轻棋手在棋盘前的抵抗力都很强,所以使得他四盘棋愣是一盘也没赢。

  30岁的波诺马廖夫已经成婚,妻子伊涅斯是西班牙姑娘,伊涅斯很有语言天赋,除母语西班牙语外,还会说俄语、英语、法语和德语,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翻译。两人的相识也很浪漫,有一次他在西班牙参加比赛接受记者采访,而翻译刚好是伊涅斯。采访结束,互有好感的两人互留通讯方式,于是开始了恋爱。经过四年半的相恋,这对年轻人于2012年6月2日结为伉俪。他们在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和乌克兰的基辅都有自己的小家,生活非常幸福。

  波诺马廖夫说,除了象棋,他还特别喜欢喝中国茶,此次在北京买了不少茶叶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做礼物。他说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带妻子到中国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他相信妻子会像自己一样爱上中国。

  芒努斯·卡尔森(1990—),挪威人,国际象棋职业棋手,特级大师,世界排名第一。8岁开始学棋,13岁时就打败当时的世界棋王卡尔波夫,打平人称“国际象棋最高峰”的卡斯帕罗夫。曾击败多位国际象棋超级高手,包括阿南德、克拉姆尼克和托帕洛夫等,被誉为“onder Boy”(神童),人称“棋坛莫扎特”。2012年12月,打破加里·卡斯帕罗夫保持了12年的最高等级分纪录。2013年11月在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中挑战维斯瓦纳坦·阿南德并获胜,成为历史上第16位无争议国际象棋棋王,并分别在2014年11月与2016年11月两次成功卫冕。

  芒努斯·卡尔森,1990年11月30日出生于挪威滕斯贝格市。1岁时他就在一种类似“华容道”的智力玩具中表现出非凡的驾驭能力;2岁时他开始展现记忆天赋———能分辨所有他能看到的汽车品牌;4岁时开始展现他对事物的过人集中注意力,有一次竟然用了6个小时去拼装一辆玩具火车,同年他开始接触国际象棋。

  卡尔森父亲亨里克·卡尔森是一名信息技术顾问,在没有工作的日子里,喜欢陪儿子出去旅行。母亲西格伦·卡尔森是一名化学工程师。夫妻俩对待生活的态度积极而现实。

  卡尔森有3个姐妹:埃伦、英格里德、西格纳。平时,卡尔森喜欢捉弄他的姐姐与妹妹们,这不得不让她们联合起来对付他。孩子们之间的激烈“冲突”似乎是这个家庭中唯一的“不谐之音”。然而,卡尔森对国际象棋的兴趣恰恰得益于他与姐妹们的“交锋”。他们的父亲,一个拥有锦标赛水平的玩家,曾在卡尔森和埃伦五六岁的时候教他们下棋,然而那时候他们没有一个人表现出浓厚兴趣。直到3年后,埃伦才开始认真学棋。在强烈的竞争意识促使下,卡尔森也开始学习下国际象棋,主要目的是要打败埃伦。

  8岁的一天,卡尔森向姐姐埃伦发起挑战,结果他赢了。姐姐因此放弃了学习4年的国际象棋,而卡尔森却开始迷恋上了象棋。在参加完平生第一次儿童锦标赛1年后,卡尔森开始对抗成年人,并接连战胜对手。他一度师从于前挪威冠军西曼·阿格德斯泰恩,西曼很快就不是他的对手。卡尔森开始通过电脑网络自学各种棋术。2004年4月26日,年仅13岁零148天的卡尔森获得国际象棋最高“职称”———国际特级大师称号。就在那一年,他因打败世界棋王阿那托里·卡尔波夫、打平“国际象棋最高峰”加里·卡斯帕罗夫,从此一鸣惊人,被称为“棋坛莫扎特”。

  2009年,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担任卡尔森的教练。2009年10月在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中,卡尔森力挫2008年在南京称雄的当时世界头号棋手韦塞林·托帕洛夫勇夺冠军。2009年11月,年仅19岁的卡尔森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棋联赛事的最后一场,击败匈牙利棋手莱科,累积总分2806分,比原世界排名第一的托帕洛夫还高一分,由此取代20岁时登榜首的卡斯帕罗夫,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等级分第一。

  2012年12月10日,第4届伦敦经典大赛结束,卡尔森以8轮5胜3和积6.5分(伦敦赛制积18分)夺得冠军。他先后战胜世界排名第二的阿罗尼安、国际象棋天才朱迪特·波尔加和3名英国棋手,战和当时世界冠军阿南德、前世界冠军克拉姆尼克和美国头号棋手中村光,其表现分达到2994分,等级分增加13分,即时等级分达到2861分,打破由前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保持达12年之久的2851分世界纪录。

  2013年11月22日,在印度切纳举行的国际象棋世界棋王对抗赛中,挑战者卡尔森以胜3局平7局、总比分6.5比3.5击败原世界冠军、印度棋手阿南德,提前两轮结束比赛,成为第16位世界棋王。

  2014年6月,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国际象棋超快棋世锦赛上,世界棋王卡尔森以21轮比赛积17分的优异表现,再获一项世界冠军头衔,成为同时拥有国际象棋慢棋、快棋和超快棋世界冠军头衔的历史第一人。

  2014年11月7日至27日,国际象棋世界棋王卡尔森和印度挑战者阿南德,在俄罗斯索契进行了11局的较量,卡尔森以3胜7和1负击败阿南德,提前一轮卫冕并获得60万欧元的冠军奖金。

  2015年10月13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国际象棋快棋世锦赛上,挪威棋王卡尔森以15轮比赛积11.5分的成绩蝉联冠军。

  2016年11月11日至30日,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在美国纽约举行,由俄罗斯棋手卡尔亚金挑战现役世界棋王卡尔森。双方在12局慢棋比赛中战成一胜十和一负,总比分6比6平,进入快棋加赛。在加赛中,双方经过4局25+10快棋赛分出胜负,卡尔森以两和两胜,总比分3比1击败卡尔亚金,再一次成功卫冕。卡尔森连续第三次在棋王对抗赛中胜出

  前世界棋王加里·卡斯帕罗夫:“卡尔森的强大棋力在于他捕捉简化局面的出色直觉和行棋高度精准。……他获得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另一派的真传,他与何塞·卡帕布兰卡和阿那托里·卡尔波夫等棋手是一路,他们能感受到棋盘上的和谐,就像那些能聆听天籁之音的音乐家一样。”

  前世界棋后苏珊·波尔加:“所有国际象棋棋手,特别是年轻人,应该学会国际象棋的‘卡尔森规则’,每一局棋都战斗到王对王。”

  卡尔森的国际象棋等级分现在是世界排名第一。他对卡斯帕罗夫虽然也有些看法,但主要是对他的教学风格,他没有质疑过卡斯帕罗夫在国际象棋上的能力。

  中村光现在还没有怎么着,就开始对卡斯帕罗夫评头论足了。至少从中国人的观点来看,是大逆不道也!

  卡尔森说:“在我学棋的早期岁月里,我基本上没有用过电脑,也没有用过电脑棋库。当时,我只是简单地在自己面前摆一个棋盘,一边看书一边摆上棋谱,一招一式进行研究。头一次我用上电脑,那是为了在互联网上下国际象棋。那时我大概11岁或12岁,我还不知道什么叫‘CHESSBASE’。我知道,我这么说,有人会不相信。许多人把我看作是‘电脑国际象棋’的产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甚至可以说,我不会操作电脑,这让我早期的教练们感到非常惊讶。我什么都不会,无法在电脑上摆出我已下过的棋和我的分析。”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卡尔森也是一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