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象棋 第六百八十八章 中国象棋和日本的溯源

《象棋》第六百八十八章 中国象棋和日本的溯源

作者:卡卡西大人 字数:3652 书籍:象棋

  第六百八十八章中国象棋和日本的溯源

  棋盘

  中国象棋纵十路横九路,总共九十个点位,是三棋中地域最为广阔的一种。它和日本象棋不同的是,棋子不是法在格内,而是放置在线与线交叉的点上。

  棋子

  二棋之中,中国象棋每方双车,日本将棋只有一枚飞车,香车既不能横行,亦不能后退,实力较逊。日本将棋则只有一枚角行,而中国象棋的象不能过河,加上只能不多不少斜行两格,走田字格,能力更差。日本将棋的桂马只有前面两个位可走,远不及中国象棋的马,有八面威风。中国象棋兵卒过河后可横行,亦算是升变的一种,但不能后退,落到底线则威力大减,,日本将棋步兵走到敌阵亦可升变。中国象棋和日本将棋的兵都无法从正面阻挡。另外,日本将棋虽有金将和银将,但每次只能走到邻格,活动比较迟缓。中国象棋独有炮,可部份弥补其余各子之不足。

  不过,日本将棋取掉敌子后,可放回棋盘上几乎任何空格,又大大增强棋子的活跃能力。和日本将棋的王走法可以冲入对方阵地,而中国象棋将帅不能斜走,又不能出九宫,更有双方将帅不可不隔子直对的限制,活动空间最小。因此,一旦受到攻击,中国象棋将帅最难逃生,这又与中国象棋各子活动能力较低相映成趣。

  日本将棋中国象棋棋盘格数 81 90 棋子总数 40 32 棋子占用棋盘% 49.38 35.56 棋盘列数 9 9 每方兵数 9 5 兵占用棋盘列数% 100.00 55.56。

  中国与日本自秦汉时期就开始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在盛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中国古代棋戏也很快传到了日本。距今九百多年的日本古文献《台记》中记载,中国北宋时期,民间流传的大象戏已经传入日本。明治年间出版的《中用百科全书.围棋与将棋》、日本将棋联盟编写的《将棋入门》都明确记载日本将棋是由中国的象戏演变而成的。

  蒙古象棋、朝鲜象棋、南方各国象棋、国际象棋都是中国古代象棋的衍生棋种,为什么别的仍称作象棋,唯独日本改称为将棋呢?原来日本没有大象,日本人也不可能理解中国的象数易学,当然就不明白象棋是易学象征性文化的产物了。象戏传入日本后,日本人民深深为其艺术魅力所吸引,却因为不理解象的意义而产生名不符实之嫌。他们认为将才是最重要的兵种,就改称为日本将棋。

  日本是个聪明智慧的民族,即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更善于改造外来文化。与其他几个棋种相比,日本将棋对中国象棋的改进是最多的。

  日本把中国8X8的64格棋盘,扩大到9X9的81格棋盘,把中国象棋的7个兵种32枚棋子,增加到8个兵种40枚棋子,行棋规则也作了很多改进,这充分表现了日本民族的智能素质之高。

  日本将棋的棋子是五角行,双方棋子的种类一样,各20个子。有8个兵种,分别是王将(王)、金将(金)、银将(银)、桂马(桂)、香车(香)、角行(角)、飞车(飞)、步兵(步)。它们都用同样的材料、颜色做成,棋子表面用汉字写有棋子名称。双方根据棋子的方向来区别敌我,正面摆着的是己方棋子,反之为对方。

  日本将棋除王将和金将外,其余六个兵种均可升格,当一方棋子越过中央区城进入敌阵时,可立即升格或在以后几步升格。其中银将、桂马、香车、步兵升变之后分别称做成银、成桂、成香、成步,其走法变成与金将相同。飞车升变称龙王、角行升变称龙马,在原有功能上分别增加了银和金的功能。这充分反映了日本社会晋升机制和奖励机制之完善,

  日本将棋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吃掉对方的棋子,可以归为己有,在形势需要时,可以重新投入棋盘使用,这在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中是不许可的。这也反映了日本人对待俘虏的态度。

  唐宋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已高度完善,而日本的封建制度才刚刚形成,所以日本将棋没有吸收中国象棋中的九宫、界河、塞象眼、蹩马脚,以及一系列死板规则所体现的严格的封建等级特权。日本将棋吸收了中国象棋的精华,同时屏弃了不合理因素,并根据自己的民族特色进行了改革创新,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一个民族若具有以上精神和态度,还愁不会振兴吗?这方面中华民族实在应该多向日本学习。南方各国象棋,如越南象棋、缅甸象棋、泰国象棋、柬埔寨及东南亚各国象棋,都是在唐宋时期由中国流传过去的64卦象棋。南方各国都根据当地的情况对64卦象棋作了一些改造。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象棋棋盘也是8X8格,没有界河。马来西亚、爪哇的棋盘有对角线。他们的棋子都是象形制品,每方16枚棋子,分红黑两色,但各地的制形不一样。他们都是把将帅改成王,泰国、爪哇等地把车改成船,因为他们那里船是主要交通工具。泰国把卒改成贝,因为在公元十至十一世纪,他们那里是以贝代钱,贝是最低的值的货币。有些地方把红卒刻成人形,黑卒刻成猴子。他们卒的走法与国际象棋的兵类似,至敌阵后可以升级。他们都没有炮这个兵种,说明中国象棋兵种炮产生的最晚,没有传过去。

  将棋的始祖是印度的恰图兰卡,主流观点认为从东南亚传入,过去从中国传来的说法也曾盛行,但是现代象棋的定型比现代日本将棋还要晚,并且缺乏史料记载,所以现在一般都认为是从东南亚直接传入,演变成与平安将棋,之后分支成小将棋、中将棋、大将棋、大大将棋、天竺大将棋、摩诃大大将棋、泰将棋、大局将棋等诸多日本将棋前身,传说再由后奈良天皇改良小将棋,最终在江户初期大桥宗桂去除棋子醉象,确定将棋规则,正式定型了现在流行的日本将棋。近年来经过考古发现,将棋从东南亚传入一说得到了证实。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恰图兰卡从东南亚传入中国和日本,分别形成了两种棋种。朝鲜象棋和中国象棋极其神似,日本将棋和恰图兰比较接近,和象棋差异较大,也是这个原因。去年在日本出云挖出了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将棋,也证明了早期将棋和恰图兰卡以及东南亚的一些象棋棋种很接近,特别是泰国象棋。现在日本将棋联盟也认可了这一说法。泰国象棋与将棋有四点共同点:一、都是把兵卒提前一横列,二、升级线都提前,三、兵的升级都是将棋子翻面,四、东南亚各国象棋的『象』与将棋的『银将』走法一样。

  世界上的4大棋类(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将棋)都与本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将棋所反映的是日本国家的政治制度,棋子也有升变,说明了日本人认为,只要努力就算一个小小的步兵只要努力也能成为耀眼的金将,就算普通人也有成为王侯将相的可能。而打入的规则,则是人才活用的表现,比起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屠杀俘虏,将棋的规则才更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观点。

  象棋艺术是中国先哲在象数易学的指导下创造出来的,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智能竞技运动,其艺术内涵之丰富,艺术形式之完美,是任何其它艺术载体无可比拟的,正因其如此,它才能够风靡全世界。

  象棋艺术作为反映客观社会意识形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艺术载体,它必须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于世界各地的社会体制、军事斗争、思想意识和生产力状况差别很大,象棋艺术在传播过程中也必须要发生相应的演变,因而世界上衍生出了许多棋种,国际象棋、日本将棋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棋盘:中国唐代象棋的棋盘是由64个黑白相间的小方格组成的,象征阴阳文化的对立统一与相互转化。国际象棋、蒙古象棋、东南亚各国象棋均直接继承64卦象棋的棋盘,至今仍无改进。而日本将棋根据中国宋代流行的象戏,将棋盘扩大到9X9的81格,但棋子仍在小方格内运动,而不是象中国象棋走横直线交叉点。棋子造型:中国唐代象棋的棋子是立体象形制品,象征当时军事战争中的不同兵种。国际象棋、蒙古象棋、东南亚各国象棋均继承了64卦象棋的立体象形棋子,但在棋子造型方面,根据各地的情况分别作了不同改进。如蒙古象棋将刻成塔,象刻成骆驼或熊;国际象棋将改成国王,仕改成王后;泰国、爪哇等地把车改成船,卒改成贝,有些地方把卒刻成猴子等。立体棋子的象征意义一目了然,能够突破语言和文字的障碍,更易于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中国象棋、日本将棋的棋子由立体象形制品减化为平面汉字,结果,中国象棋很难突破华人圈,日本将棋的地方性特征更为明显。从面向世界的角度看,立体象形棋子更具优势。

  兵种设计:中国唐代象棋是六个兵种,国际象棋、蒙古象棋、东南亚各国象棋均继承了这六个兵种,但在名称上分别作了不同改进。只有日本将棋将中国象棋的六或七个兵种增加到八个兵种,加上飞车升变后的龙王,角行升变后的龙马,实际上有十个兵种,并且吃掉的棋子还可以重新投入棋盘使用。在世界各传统棋种中,日本象棋是最复杂的,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智能素质之高。

  在行棋规则方面,世界各主要棋种的改进就更大了。

  王与将帅:中国帝王一般不直接指挥战争,将帅就是最高军事统帅,因而中国象棋以将帅为主,将帅按照封建帝王的权力尊贵观念,不出九宫,作威作福,但却既笨又蠢,被动挨打。世界各主要棋种均把将帅改成王,并且都不受九宫的限制,满局可行,灵活威猛。国际象棋还增加了“王车易位”的规则,即形势需要时,王到边上去,车到中间来,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民主竞选机制。

  女性形象:中国唐代立体象棋的女性形象可能是以武则天为原形,威力很大。到宋代就变成了宫女和太监的形象,后来又为男性形象的卫士和谋士所代替,仕成为最窝囊无能的兵种。国际象棋、蒙古象棋、东南亚各国象棋均继承了王后的女性形象,后是威力最大的兵种,反映了西方的女性崇拜倾向。日本将棋则没有明显的女性特征。比较世界各主要棋种可以看出,中国和日本的妇女歧视现象最为严重。

  塞象眼和蹩马脚为中国宋代定型的象棋所独有,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激烈的宫庭斗争、奸臣当道、阴谋诡计、勾心斗角、离间设障等社会现象。国际象棋、日本将棋、蒙古象棋、东南亚各国象棋均没有塞象眼和蹩马脚。西方人崇尚公平竞争,日本人能够精诚团结,而中国人却深深地为“窝内斗”所困绕,应该与文化艺术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棋类艺术对社会意识的影响分析,中国象棋应该取消塞象眼和蹩马脚。中国象棋所有兵种的规则均是固定的,在兵卒上反映得更为明显。国际象棋、日本将棋、蒙古象棋、东南亚各国象棋均有“兵卒升格”的规则,特别是日本将棋,八个兵种竟然有六个兵种可以升变,充分反映了晋升机制和奖励机制是世界社会制度的普遍原则,只有中国施行的是极为严格的等级特权管理体制。随着世界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象棋增加“兵卒升格”已经成为象棋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完待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