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奥术之主 第3015章 至高模式、饥饿营销

《奥术之主》第3015章 至高模式、饥饿营销

作者:姑苏献芹人 字数:1928 书籍:奥术之主

  无住大师闭目半晌,倏地睁开眼来,灼灼注视无名道:

  “师弟!老衲示寂之期,距今只有一个时辰了,你急急而来,必有要事,说吧!”

  无名道:

  “小弟待罪之身,本不该在今日师兄证果之期,有所冀求,无如这桩令小弟困惑之事,除了大师兄以外,当世委实没有一人具此造诣……”

  说到这里,无名语调一滞。

  正待开口往下说时,却听那坐在旁边,少时就要成为禅宗掌门的元恒老尼,沉凝地问道:

  “照这么说来,师弟求大师兄之事,乃是为了这孩子了?”

  无名微微顿首,合掌道:

  “阿弥陀佛,师姊神目如电,洞鉴秋毫。”

  蓦见那无恒老尼,双目冷电暴射,湛湛之光,逼视着无名,沉声喝道:

  “师弟!适才礼佛坡绝崖边缘,把这孩子抛落大海之中,不是你吗?――善哉!善哉!既欲救之,又何必杀之?”

  无名半晌无语,只得呐呐地说道:

  “弟子罪孽深重,望二位师兄慈悲,但这事因缘,一言难尽……”

  无名对无恒老尼自称“弟子”,因为她即将成为禅宗掌门,在他心目之中,地位不啻先师。

  忽听无住大师一声低沉的佛号,说道:

  “兰因絮果,非人力所能强拗,师弟!个中因缘,不说也罢……”

  “只是这孩子,不仅体质太差,且是戾气所钟,若以我禅功助其脱胎换骨,他那劫煞本质却难以化解……”

  无名听出话中有望,忙道:

  “阿弥陀佛――小弟未来之前,也看出这点,只要师兄赐恩慈悲于他,日后之事,小弟必定尽力。”

  元住大师闭目多时,忽然微微笑道:

  “师弟!我佛旨在普渡众生,蝼蚁之微,尚且惜护,何况是人?但此子秉劫而生,若将他性命保住,只怕将来要造起无边杀劫……”

  无名忙道:

  “师兄之言,小弟并非不知,但此子父母双亡,古家只此一脉,如蒙师兄慈悲,小弟誓以余年相抚,令其终身不闻武事――”

  无住大师蓦然睁开双目,远望天际,道:

  “师弟!你且起来……”

  无名抬头举目,只见无住大师神容庄穆,顿首道:

  “小弟一时不察,害得他父母双亡,他母临终之际,将此子托付于我,小弟未得大师兄俯允所请,不敢起来!”

  无住大师双目依然遥注天际,两道奇长的白眉倏地一扬,道:

  “师弟!老衲不是不愿救他,此事非同小可,你且起来,容我思考思考……”

  无名依言起身,恭立在旁,等了一刻,又听无住大师微微感叹地说道:

  “师弟!你对我禅宗脱胎换骨之功,颇有所闻吗?”

  无名心头一动,肃容陈道:

  “那脱胎换骨之功,超凡入圣,我禅宗功历代子弟,练成此种功夫的,恐怕鲜有其人――小弟对这种功夫,并无所闻。”

  无住大师沉凝地说道:

  “这种功夫,乃是禅宗镇山三绝艺之一,难练尚在其次,其异于寻常功夫者,是一生只能运用一次。”

  “且施功之人,在救人之后,便将自受其累,轻则武功尽废,从此变成寻常之人,重则虚脱而死,丧失性命……”

  当初无名只知他大师兄擅于此功,却不知这种情形。

  一听之下,不由心头大震,那无恒老尼与侍立在侧的禅宗子弟,也各不约而同地齐宣佛号。

  这时,又听无住大师缓缓说道:

  “其实,天地之间,哪有真正的‘脱胎换骨’,不过是将施功人一身的修为造诣,以至高至玄的佛家禅功,贯输于受施之人,充盈他虚弱的体质而已。”

  无住大师说到此处,用他慈祥而又隐含无上威严的眼神,望了望毫无表情的无恒老尼,与惊惧交加的无名。

  便又用平和的口吻接道:

  “当初先师授老衲这种功夫之时,老衲曾跪在我佛之前,发愿若遇到可造之质,定以一身功力,助其速成,然而数十年来,却未见一个当意之人――”

  “这一阵来,老衲心中时有异常之感,颇不解何以示寂将届,会有这种现象,想不到当年所发之愿,竟是应在这孩子的身上……”

  只见无恒老尼倏地目射异光,一瞥抱着的古家孤儿,急唤了一声:“师兄……”

  无住大师慈和地望了她一眼之后,微微一笑,似有深意地对她说道:

  “不可说,不可说――”

  无恒老尼若有所悟,低头宣了一声佛号,便不再言。

  却听无住大师又道:

  “阿弥陀佛――老衲居然能在离世之前,能了当年心愿,未始不能告慰先师之灵――”

  “只是近来老衲弥觉在尘世之中,好似尚有未竟之事,此事,或将成为老衲一生中最大的魔障,又不知会应在何人身上了。”

  言罢慨然良久,无名神色一庄,欠身道:

  “师兄真有未了之事,小弟不才,愿当其任。”

  无住大师长眉微扬,忽然神秘一笑,却道:

  “老衲之事,自当自处,但却有一事,不能放心,如果老衲……”

  忽然清脆铙钹之声,阻断了无住大师之言,他脸色微变,随又恢复了平静,无恒老尼缓缓自蒲团上站起,躬身合十叫了一声:“师兄……”

  无住大师闭目低沉地说道:“师妹,不必管他……”

  随即,却用沉重的语气说道:

  “如今我不放心之事,是老衲若以毕生功力,将此子体质改变,将来他成年之后,一念误入歧途,恃老衲的功力,为祸江湖,何人能制服于他!”

  无名和尚听得山下飞钹传警,分明又有强敌犯山,而且此人功力极高,连昙摩僧都无法阻拦。

  他更加惊奇的是:掌门大师兄居然对山下的传警,视若不闻,且还阻止无恒老尼下山查究――

  反倒耿耿于这不知人事的襁褓之子,不由神色一凛,道:

  “师兄!小弟可当得那制他之责吗?――”

  无住大师微扬双眉,道:

  “师弟!此子如能活成,实是练武最佳之材,传以老衲这点修为,二十年后,你恐怕已非其敌。”

  无名心头一震,但无住说得庄重,不由他不信,喃喃念了声佛号,做声不得,只听无住大师又道:

  “师弟!你虽说尽监护之责,令他终生不闻武事,但,师弟!你我均是练武之人,练武人的性情,应当知道,这等美质,弃之不教,大为可惜,再说,一旦为邪魔中人罗致,师弟!你我的罪过就大了。”

  他这一番话,中隙洽要,无名权衡利害,实在无法置啄,那一直神情肃穆的无恒老尼,却大感兴趣,道:

  “阿弥陀佛――师兄,如此说来,难道没有其他两全的方法吗?”

  无住大师一声轻叹,道:

  “如今山下又有强敌来犯,老衲造就此子心念已决,无暇多说了,无名,你过来。”

  无名大喜过望,说:“弟子谨遵师兄佛谕。”

  只见无住大师神情肃穆,自项间脱下那代表掌门权威的老楠木佛门念珠,默念经文,挂于无名项间。

  无住大师这一突然的举动,顿时震惊了在场的两代禅宗子弟,只听无名惶惑地叫了一声:“师兄……”

  无住大师毫不理会,依然喃喃念佛,进行着庄严肃穆的授职典仪,两旁僧众虽然惊愕莫名,却也不得不同宣佛号,颂经赞礼,只见他颂经既毕,退后三步,竟在莲花座前,俯身朝无名参以佛门至重之礼。

  同时之间,众僧也相随参拜。

  无名经此突然的变故,一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慌忙俯伏在地,方叫了一声:“师兄……”

  猛听无住大师一声佛门“狮子吼”,声如霹雳,道:

  “善哉!善哉!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师弟!你还有什么话说!”

  一声“狮子吼”如同当头棒喝,无名若有所得,低声答道:

  “弟子不敢!”

  无住大师沉然良久,又道:

  “师弟!今后你身为一派掌门,做好做坏,却在于你,老衲无能为力了――”

  无名合掌道:

  “弟子无德,以待罪之身,恐怕难以……”

  却听无住大师庄然说道:

  “禅宗相传数百余载,竟会出此事故,师弟!你要善自为之――”

  正说间,又听山下传来激厉的啸声。

  无住大师喃喃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

  “现下时间无多,老衲即时就待运功,但此子戾气过重。”

  “以我修为,只能将之逼聚眉心,那股煞气,却不能尽形消除,老衲现遣你去藏经洞,取出‘禅宗真箴’,日后你无法制他之时,方可启阅。”

  须知那“禅宗真箴”,乃是禅宗镇山三绝艺中最为珍秘之一种,自第五代佛祖研创之后,封在一节无日竹筒之中,代代训示,非至本派出现难制之人,掌门无法按律制裁之时,方可开启。

  且在开启之后,那掌门之人,也必须面壁十载,静思失驭之过。

  无名一听大师命他取来此物,才知事态真个严重。

  这时,那山下厉啸之声,连连传来,由远而近,已然越过了礼佛坡。

  顷刻之间,但见人影晃处,疾起疾落,倏然翻上一人。

  这人散发披肩,看去年岁至少也有七旬左右,但却修眉朗目,面色红润,秀逸不凡,身上穿着一件黄色类似僧装的富袍。

  无住大师望了这非僧非俗之人一眼,脸上忽然闪出悲悯之色,长眉倏然飞起,只听他一声低喝:“无恒何在!”

  无恒老尼,这时也仿佛陷于沉思之中,以她那高深修为,脸上居然也流露出繁复的表情,她听得大师叫唤,猛地神色一整,离坐而起,道:

  “弟子在!”

  无住大师飞扬的长眉,徐徐下垂,沉声说道:

  “老衲运功在即,将那孩子交与老衲,有烦师妹为老衲护法!”

  无恒老尼仿佛十分为难,但她仍然将古家孤儿双手送过,转身缓缓向那非僧非俗的老人走去。

  无名料想此人定有不平凡的来历,但却不知他是谁,正待请命护法,只听无住大师道:

  “师弟!时已不多,还不领命前往藏经洞吗?”

  无名一阵黯然,迟疑不肯举步,又听无住大师低声长叹,喃喃连说:“孽障!孽障!师弟,此去老衲便待行功,你我恐怕不及一见了!……师弟,你还有什么话说吗?”

  无名听得大师兄连念“孽障”,心中一动,伏身在地,沉痛地问道:

  “弟子斗胆乞示,师兄所云一生魔障,所指为何?”

  无住大师正待开口,忽听一声大震,那非僧非俗的老人,与护法老尼无恒已交上了手,急促地说道:

  “师弟!老衲所云至大魔障,非以师弟之力所能化解,但盛情足感,老衲在示寂之后,定然会告诉于你,速速去吧!”

  虽说彼此均是当代高僧,已无情欲之可言,但当这生离死别之际,仍是不免黯然,无名心情沉重,默默地参了一礼,转身往藏经洞而去。

  行间,闪目一瞥,只见无恒老尼与那犯山老人,各各据地而坐,四掌遥遥相对,正以内力相互拼持――

  无名和尚拜别师兄,僧袍飘飘,展开绝顶身法,往藏经洞而去,他急急而行,企图在取得“禅宗真箴”之后,能及时赶回,恭送师兄归西。

  那藏经洞距无住大师结庐之处甚远,乃是在一座削壁绝峰之上,禅宗数百年精义,可说尽萃于此,无名奔驰了约莫半个时辰,才到达峰顶。

  那些护守藏经洞的本门弟子,见无名急急而来,因他在门中辈份极高,对他虽是恭谨,却不肯轻易放他入洞。

  当下无名道了来意,众弟子见了他项间悬着掌门念珠,才释疑放行。

  无名进得藏经洞,便径往一向禁止门人擅入的隐秘石室,取了那“禅宗真箴”,匆匆走了出来。

  这时洞口众子弟均结伽盘坐,合颂经文,无名心头一急,忙问道:

  “掌门师兄示寂之钟已敲过了吗?”

  只见其中一个弟子禀道:

  “弟子禀掌门师叔,恩师示寂钟声尚未传出,依时推算,也就……”

  无名不及再听,僧袍拂处,凌身丈余,疾然下峰,由来路急驰而返!一路上足不点地,期求着大师兄示寂之钟,不至在他赶返之前敲响。

  但万事总难如人之愿,当他抵达礼佛坡时,一阵悠扬沉郁的钟声,自山顶传出,同时,佛号之声透霄而起,四山回应。

  无名和尚心头大震,倏而驻足,低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一眶至情至诚之泪,顺腮滴落,他双掌合十,俯伏在地,遥向西天顶礼。

  钟声沉郁,一声接着一声,无名这时万虑皆无,默颂经文,祈祷师兄正果西归。

  无住示寂的钟声,终于停止,空山绝壑,重归于一片寂静,无名再度向西天顶礼,然后倏然起身,芒鞋点处,又复向山顶纵去。

  将达山顶之时,他听到山顶之上,传出阵阵劲风之声,他心下大急:“难道那非僧非俗的怪老人,他还未走?”

  动念间,一连几个起落,翻上山顶。

  只见那怪老人左冲右突,往无住大师示寂之处扑去,但每一次都被无恒老尼双掌发出的至强内力所阻。

  无恒老尼阻拦怪老人之间,瞥见无名回来,挥手之间,八名门中二代弟子,同时纵身而上,结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阵势,替下了无恒老尼,只见她缓步行至无名之前,俯身合掌道:

  “无恒参见掌门――”

  话声之中,充满了疲乏。

  这禅宗掌门之位,本应为无恒所接,如今为了一个孤雏,竟促使无住大师在涅盘之前,改变主意转传于无名。

  他听得无恒称他“掌门”,不由心下一阵愧然,忙道:

  “师姊辛苦了――”

  那怪老人功力超群,只听大声喝道:

  “不知死活的小辈,与我闪开!”

  但见他凌身一跃八尺,双掌疾出,护法八僧所结阵势,竟在他沉雄的掌劲横扫之下,大现破绽。

  二名功力较逊的弟子,跄踉后退数步。

  怪老人目光暴射,半空间身形一拧,双掌再挥之间,那二名弟子,同时猛哼,当时被震跌坐在地,闭目吐出两口鲜血。

  怪老人声威夺人两掌之后,阵法大乱,只见他点足欺身丈远,披肩长发根根倒竖,径向那犹双手托定古家孤儿,无住大师的遗体奔去。

  无名见得怪老人已距无住大师遗体不足十丈,急宣一声佛号,便拟锐身而上。

  这一瞬之间,但闻一声霹雳大震,早有第二拨护法八僧,迅快地递补而上,那八名僧人,排成一列,后者将双掌抵于前面那一僧人的后心之上,个个双目怒睁,由第一人出手挥出一阵无比刚强的狂飙,阻滞了怪老人猛进的身形。

  怪老人遽而应敌,一掌交接之下,震退三步。

  只听他一阵“哈哈”暴笑,灼灼眼神,颇感意外地向这八位护法僧人一扫,随即,长发再度竖立,拧身错前,双掌猛推。

  八名僧人神容端凝,为首之人,双掌缓起,八人如同一条健龙,蜿蜒而进,双方去势,正是一急一缓,瞬眼间四掌互抵,胶着一堆。

  相持一刻,但见那怪老人与八名护法僧,九人头顶之上,热气腾腾,且额角之间,汗珠沁流。

  那怪老人弓腰前倾,以八人结合之力,竟难将他迫退半步。

  无名如今身为掌门,不由暗自焦急:“这人功力超群,八名弟子此时虽暂时将他挡住,恐难久持,他八人均是我师兄贴身弟子,万一在我接掌禅宗的第一天,就有伤损,岂不愧对列祖――”

  但因九人已至难解难分之际,要非身具绝世造诣,绝难分开这双方拼死斗活的狠斗,是故,焦急之中,转目望了望面色忧戚的无恒老尼。

  无恒老尼面色一凛,双眉蹙处,忽然像是作了重大的决定,只听她低宣佛号,暗运禅功,发声唤道:

  “二师兄!”

  怪老人心神略分,不由退后一步,嗔目偏头望着无恒老尼,只听她一字一字地说道:

  “二师兄!你且罢手!贫尼有话要说――”

  怪老人双目开合之间,异光逼射,无恒老尼见他并未如言歇手,当下合掌当胸,低说:“孽障!孽障!……”

  无名又从她嘴里听到这“孽障”二字,想起师兄临终前之言,心下一动,追究此人来历之心,越发迫切。

  却听她又以“须弥传音”之法,一字一字说道:

  “二师兄!四十年前,师兄离去之前,曾对贫尼许下诺言,可曾忘记?”

  怪老人身子一战,疾然而短促地应道:

  “未忘!”

  发声之间,但见他身形微晃,当场又退了半步,那足踏之处,竟留了一个深陷地下的足印。

  随听无恒低宣佛号,道:

  “阿弥陀佛!现在贫尼要用那师兄当年许下的诺言了。”

  此言既出,随听那怪老人大叫一声“好!”身形起处,纵退八尺,但他在这等紧要关头,收劲撤身,大为吃亏,落地之后,竞步履浮散,跄踉晃了几晃,分明他已为八僧合力掌劲震伤。

  只见那怪老人闭目而立,调息半晌,然后,倏地睁开双目,湛湛神光如炬,逼视无恒,表情幻变。

  略带怆然地问道:

  “你……你有什么要求……说吧!我一定会答应你的。”

  无恒老怪低声道:

  “四十年恩怨,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也可以放手了!师兄,他如今已是佛门正果,你……你回去吧!”

  怪老人闻言之下,大是激动,但见他全身急剧地抖颤,闭目沉思,脸色更是时张时弛,忽喜忽怒!

  又听无恒低宣佛号,轻声慢慢说道:

  “更何况现在身受内伤,你若一味蛮来,只怕也难敌如许护法子弟。”

  她这般话竞说得平静异常,仿佛自己是一个置身事外之人。

  怪老人猛可一声直透霄汉的厉吼,张嘴喷出一口鲜血,神情大是愤慨,竟放声痛哭起来……

  在一阵石破天惊的痛哭之后,怪老人双目充斥怨恨,望了望无恒之后,无可奈何地长叹道:

  “你……你要我践诺四十年前许下的诺言,也就罢了,何必又以利害来恫吓于我?……须知我一生行事,几曾惧过人来?……”

  只见他寻思半晌,毅然说道:

  “好……你虽然如此对我,我还是答应你――只是如此就放过了他,难消我心头之恨!”

  无恒俯身合十,道:

  “贫尼多谢师兄――”

  怪老人双目注视她良久,随又神色高傲,不屑地环顾护法群僧,感慨良深地道:

  “我去了……”

  言罢,转身缓缓向山下行去。

  无名现下虽接掌门之职,但他入门最晚,虽听得这怪老人与两位师兄不但有着恩怨存在,且与本门,尚有深厚的渊源。

  但是,他又从未听大师兄提起过有此一人,但在他心目之中,隐然认定这怪老人,就是无住大师所谓“平生最大魔障”。

  怪老人一去,众僧复回原位,无名身为掌门,自应主持坐缸大典,他一心虔诚,缓步向无住大师端坐的遗体行去。

  但见无住大师手捧古家孤儿,阖目示寂,眉宇之间,神光莹澈,不减生前。

  无名来至莲花坐前,然后,自无住大师双掌之上,轻轻抱下那古家孤儿,瞬即,无住大师平伸的双掌之上,显现出两个“尔”字。

  这两个“尔”字,分写双掌,鲜艳夺目,无名心头猛地一颤,不由退后一步,呆视着古家孤儿,失声喃喃而道:

  “‘尔’?‘尔’!大师兄一生最大魔障,是我?还是尔?”

  花开花落,叶青叶黄,草木消长之间,寒暖互易,十七年岁月,似水流逝,苦寒的冬方才过去,春到普陀。

  梅,自山岩间斜伸而出,古拙而苍劲,无叶的枝干上,疏落地缀着晨般的花蕾,并不灿烂,却散发着沁人的幽香,散发着料峭初春的气息。

  山下,一桅风帆,自岩岸边的码头启碇。

  这是今春第一只自浙东驶来的船,也是第一只由普陀回航浙东的船。

  帆篷冉冉地沿着桅杆升起,船身,在船夫们的吆喝声中,驶离普陀,向茫茫的自浪滚滚的大海进发。

  船上的搭客不多,大抵是普陀山离寺行脚,云游四方的僧侣――也有三两个俗家客,但处于群僧之中,看来却未免有些分外地惹目。

  约莫航行了半个多时辰,普陀山被遥遥地抛在船后,矗立着――山巅间,繁密的林间,只隐隐地露出寺院的一角红墙,倒是那尚未融尽的斑驳残雪,在春日的朝阳里,反射出刺眼的白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