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奥术之主 一点情况

《奥术之主》一点情况

作者:姑苏献芹人 字数:82 书籍:奥术之主

  那农装少年骂了一句“畜生”,随手抓起两块石头向骡子砸去。不偏不倚,正好分别打中了两匹骡子的嘴头。疼得两匹骡子一声嘶叫,调头奔回。佟铁一看,两匹骡子的嘴头不仅被打得肿起老高,而且流血不上去。

  佟铁一看,这一下可真急啦!本来骡子已经极乏,赶路不快,越是怕出差错,偏偏又被打中了嘴头。看样子,一两天内很难吃草料,又处山村荒野,岂不误了行程?况且,他自幼就是佟家庄的少庄主,几曾有人敢这等欺他?心中有气,说出的话就走了板眼:“喂,吃了东西我赔你,打伤骡子是你赔我。你骂骡子是畜生,怎么还跟畜生一般见识?”

  那村童左手仍然揉搓着小褂,右手在水边摸索着什么,嘴里却讥讽说道:“看你穿着打扮,倒挺象个人样。怎么一句人话也不会说?小爷爷没工夫和你唠叨,滚你的吧!”

  小霸王佟铁平时无事还想找事,他正急于赶路,偏偏骡子又被打伤,气不打一处来。又听村童骂他,岂能容忍?吼骂了一声:“小畜生”,最后一个“生”字还没吐完,猛然一块石子打入口中,顿觉一阵巨痛,满嘴血腥。

  连忙吐出一看,连石子带血,还夹杂着几颗牙齿。佟铁这一气,筒直快气疯了,猛地抽出自己的得手兵器水磨钢鞭。一个纵身扑到河边,“泰山压顶”砸了下去。

  这一切,从头到尾也不过只两句话的工夫。等李鸣在桥上发觉了赶来,小霸王的钢鞭已砸向小童的头顶。李鸣大吃一惊,急呼:“不可鲁莽!”

  一言末了,佟铁的鞭已砸到小童头顶。不料那小童左手一翻,湿淋淋的小手软鞭似地已缠住了佟铁的钢鞭。接着,一个“顺手牵羊”,佟铁的这个苦头可就吃大了。他被扯得向前一抢,本来已收脚不住,那小童又腾身而起,右手陡按佟铁的后背。

  只听“扑通”一声,佟铁一头裁到河中。那小童竟然拍手嬉笑,毫不在乎。佟铁从水中爬出,水淋淋的一身,一声怒吼,又是一招“泰山压顶”砸了下来。

  小童斜身错步躲了开去,等佟铁钢鞭走空,他翻身出掌,正好抓住佟铁的右腕,五指一用力,钢鞭落地,被小童一脚踢落河中。然后手腕一震,把佟铁摔出五六尺远。

  李鸣虽然气佟铁无礼在前,又莽撞失招在后,但毕竟是自己的弟兄,见他吃了这么大的苦头,自己焉能不挺身而出?这就叫事不关心,关心则乱。

  人见愁李鸣机智过人,很少大意。今天一来觉得地杂荒僻,二来佟铁吃亏太大,原先还悬心那八百斤重的两个骡驮子,不敢擅离。等气一上撞,也就忘了。他脚步一垫,已扑身到小童跟前,冷冷说道:“你小小年纪,出手狠毒。我叫你知道挨揍是什么滋味。”说罢,一招“指点江山”,两指戳奔小童的双目。

  这小童也似师出名门,李鸣一出招,他就看出比佟铁强多了,不敢大意。一晃小脑袋,闪开正面,两只小手一抓李鸣的前阴,一抓李鸣的软肋,皆致命之处。

  李鸣名虽缺德十八手,江湖上都知他只会十八招,其实那是指经他自己独出心裁而练成的最具威力的十八罗汉手。可寻常的功夫,他会得也并不少。

  何况他是江汉双矮的得意弟子。见小童出手太黑,他不禁动了真气,为了想尽快地制住对方,一上来就使出了十八罗汉手。两只手掌忽上忽下,奇诡百出,疾风暴雨地攻向小童。

  那村童被他凌厉的玫势逼得手忙脚乱,连连后退。但是,他身法轻灵,一味用软绵小巧的功夫游斗闪避,竟命李鸣一时制他不住。

  到底是李鸣精明过人,一边动手,一边示意佟铁把牲口扣入圈回。哪知工夫不大,猛听佟铁一声惊呼。

  李鸣头上轰地一震,迅疾两掌把小童逼得连退几步,自己一个倒提翻了回来。接着眼个“一鹤冲天”飘落桥上。只见佟铁脸色惨变,再一看两匹马附近,那两个非常小巧的骡驮了竟然踪迹不见。顿时瓮开当顶,走了一股子凉气,身子几乎软瘫了下来。

  脑中一机灵,飞身扑到桥边,只见河水清清,微风阵阵,景色是那么幽静,哪里还有那村童的踪迹!四下环顾,除去附近有十多户村民,并无其它村落。李鸣知道再埋怨佟铁也无济于事,只怪自己粗心,终日打雁,反被雁啄。只好安排佟铁把两马两骡赶回刚才经过的小镇找一家客店住下,自己先查一查迹象再说。

  这时,李鸣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不觉为难起来。看那村童绝不会是敌手的暗桩,人家明明在淘米洗菜,要不是佟铁赶骡子饮水,骡子吃了他的东西,根本与他起不了什么纠纷。

  而且那小童身手不凡,可相貌清秀,举止端庄,不带一点儿黑道人物子弟的油滑贼气,自己丢失的金子可能与他无关。但又是什么人拿走了那两个骡驮呢?

  况且,八百斤的重量,寻常人物三五个人也抬它不动。可今日仅仅在这刹那间就被人轻而易举地暗暗劫走,自己不光没有觉察,甚至连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这真是大海捞针,何处寻觅?自己又怎么向由二叔、武大哥交待?

  正在思索,忽见从上流河沿走过一个人来。那人年过花甲,腰弯得厉害。一身穿着鹑衣百结,气喘吁吁,背着一捆干柴蹒跚而来。李鸣等他来到桥上,很客气地问道:“老丈,看样子,你是住在桥下那山庄的了?”

  那老人把山柴捆放在桥头边的一块大石上,用袖头擦了一下汗水,喘息着回答道:“不错。”

  李鸣又道:“请问你老,你们山村可有个十一二岁的童子,他穿一身石榴青色的裤褂,满头黑发散披脑后。你老能引我一见吗?”

  那老人茫然地想了一会儿说:“我们村只有九户人家,人口不多,孩子更少。你说的这孩子,好象不是我们村的。”

  李鸣又耐心地问道:“我清楚地看到他在河边淘米洗菜,怎么不是贵村的呢?”

  那老人很和气地说道:“那就奇了!这样吧,我在村中年纪最大,辈份也最长。你跟我来,我把他们全叫出来,由你去认好了。”说罢,自去背起山柴头前领路,李鸣随后跟去。

  路程很近,转眼就到。那老人还真是说到做到,一声吆喝,小山村所有的男女老幼都先后走了出来。李鸣逐一寻视,就是没有看到和自己动过手的那个孩子,知道再问下去也是徒劳无功,遂和村民拱手告别,回身便走。

  这时,天已黑了下来。趁着四处无人,他飞快地查遍了小桥附近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一草一木也没有放过。可那两个骡驮还象石沉大海,毫不踪影。李鸣一阵子飞奔,加上两天劳乏,早已疲极,找一块青石刚坐了下来,陡然想起那山村中人虽然男女老少不等,可都是身躯雄健,象似全会武功。莫非我李鸣一时看走了眼,难道它是一个秘密的垛子窑不成?干脆养足精神,二更以后再去夜探荒村,一察究竟。

  想到这里,盘膝坐在青石之上用起功来。一直到月上中天,碧空如洗,那一轮冰盘的清辉俯照大地,更显得荒山寂寂,平林漠漠,狐叫狼嚎之声虽无,也令人毛骨惊然。

  李鸣习惯地摸了摸兵刃、喑器,施展轻身功夫向荒村掩去。他小心翼翼,逐户侦察。

  山村人惯于早起,大多都灭灯躺倒。正焦急间,猛然发现村子北首有一处房子透出微弱的灯光。李鸣迅疾贴了过去。

  只见这人家是背靠深沟筑起的三间石室,用细竹子编成了一圈篱笆,两扇柴扉。灯光是从东头一间透出来的。李鸣一个“旱地拨葱”,倏地蹿起,半空中一个“风飘落花”,斜斜地轻落在东边窗下。

  可能因天气尚寒,山风料峭,这间房子的窗户糊得很严。李鸣艺高胆大,用中指轻点,已戳了一个小洞,闭去一目向里一瞄,心中不由得一阵跳动,知道找对了地方。因为他看到的情形是:这间屋的后窗前铺着一张大床,那打柴老人已脱去鞋袜,光脚盘腿坐在床上,左手握一把酒壶,右手拿一只烧鸡,正在大喝大嚼,津津有味。桌前一张小桌上点了一盏油灯,油灯下,一个小童正伏桌读书,很是用功。

  这本不足奇,奇的是那灯下读书的小童竟是和自己动过手的那个孩子,怎能不叫李鸣又惊又喜。喜的是终于找到了真章,惊的是这老人看样子绝不是等闲之辈。就在这时,忽听那老人笑着说道:“玉儿,为了你这个小淘气,可闯下了大祸了。据说,那个和你过手的还是一个什么大官员的少爷哩。弄不好,会捅大娄子。”

  那小童听老人一说,突然把书合上,撇着小嘴笑道:“什么大官员、二官员的?统统是搜刮民财的吸血鬼罢了,咱怕他做甚?凭他小子那个窝囊样,还能撒出两丈高的尿去!我才不信那个邪呢。”

  那老人喝了一口酒,嘻嘻一笑说:“你一个毛孩子家,嘴上一点不积德,也不管那个少爷听了去吃得消吃不消。”说完,冲着李鸣偷看的那个小洞诡秘地笑了一笑。

  吓得李鸣心中一凉,莫非自己早已被这老少二人看破了不成?自觉不是对手,正难定去留,又听那小童冷哼了一声说:“管他吃得消吃不消!那个该死的愣小子用水磨钢鞭砸我,要不是我有两下子,岂不早就尸横当场了!我就是气不忿他那个狂傲劲儿。爷爷,你就狠狠心,掏出这俩小子的牛黄狗宝来。”

  那老人“噗哧”一笑说:“玉儿,你不怕人家难为情吗?人家总归也是名门之徒呀!”

  那个被叫做玉儿的小童悻悻地“呸”了一口说:“什么名门之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