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式骗局 第476章:媒婆来说亲

《中国式骗局》第476章:媒婆来说亲

作者:李么傻 字数:2292 书籍:中国式骗局

  村庄里的人说,二十年来,我们家都像坟墓一样冷清。即使过年时节,也听不到鞭炮声和说话声。二十年来,我们家几乎没有人踏入过一步,因为走进了我家院门,我娘不说一句话,我爹也不说一句话,场面冷得像冰一样。而我现在回到家中,我娘和我爹才有了话语。

  二十年来,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我娘都天天坐在门口的石狮子上,睁着一双混沌的看不清的双眼,侧耳聆听走进我家的脚步声,她等着我回来。而我爹天一亮就下地干活。天黑后才走回家门,他把自己所有的悔恨和郁闷,都排遣在庄稼地里,依靠身体的劳累来减轻心中的痛苦。我娘的头发花白了,还天天坐在石狮子上等我;我爹的腰背弯曲了,可他还天天去田地里干活。

  那天,我爹带着我回家,走在乡间铺着一层青草的道路上,我看到我爹佝偻着腰身,扛着铁锨,脚步蹒跚,我走上去说:“爹,让我扛上。”

  我爹犹豫了一下,把铁锨递给我。

  我一只手握着扛在肩上的锨把,一只手放在我爹的腋窝。搀扶着他。小时候觉得我爹很高很高,我需要仰着头才能看到我爹,而现在我爹腰身弯曲,脚步缓慢,他的头还够不到我的肩膀。

  我爹身体单薄,就像一张纸一样,一阵风吹过来,我爹的身体就在摇晃。我说:“爹,你年龄这么大了,身体也不好,以后再甭种地了。”

  我爹看着我说:“不种地咋能叫农民?你回来了,爹就有了指望,就少干些活。”

  我爹看我的目光很柔软,很慈祥。他的脸上满是笑容,脸上深深的皱纹一条一条绽开。

  我们走到了一棵大树旁,看到树下有一群歇息的人,我爹主动跑过去和人家打招呼,他对我招招手。笑得像个孩子一样,他对那些人说:“这是我娃呆狗,我娃回来了。”

  我丢失了这么多年,四邻八乡的人都知道王细鬼的儿子被人贩子拐卖了,八成都不在人世了。他们现在突然看到我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一个个都惊讶地站起身来,他们说:“细鬼哥你好福气啊,娃娃都长这么高了,还长得这么魁梧英俊。”

  我爹听到人家夸我,高兴得不得了,他从口袋里摸来摸去,摸出了旱烟袋,然后手指颤抖地从腰带后面抽出了旱烟锅,给锅子里装满了旱烟,用手指抹一下烟嘴,递给人家说:“娃他叔,抽两口,抽两口。”

  人家拿出旱烟锅说:“我有,我有。”

  我爹说:“抽我的,抽我的。”我爹硬把旱烟锅塞到了人家的手中。

  我爹给人家把旱烟锅点着,然后就没话找话聊起了收成和天气。我爹说两句话,就看我一眼,他看我的眼光中充满了骄傲。我知道我爹和那些人不是聊家常,他是想让那些人分享他的喜悦。

  后来,那些人走到田地里开始干活,我爹就和我继续向家里走。

  远远地,来了一辆毛驴车,毛驴车上拉着石灰,驾车的是一个中年汉子,他一只手驾着车辕,一只手握着鞭子。我爹和我走过了毛驴车旁,突然回身向着毛驴车走去,他的手搭在毛驴车的车帮上,帮着中年汉子推车。

  中年汉子回头望了我爹一眼,问道:“老哥,这里到毛家坡还有多远?”

  我本以为我爹认识那个中年汉子,听到中年汉子问话,才知道他们不认识。我爹说:“还有十七八里地。”

  中年汉子又回过头来,感慨地说:“老哥好人。”呆引介号。

  我爹说:“走,甭回头。前面有个大坡,我帮你推上去。”

  我爹跟着中年汉子的白灰车走了,我也只好跟在后面,我爹推着车厢的一边,我推着车厢的另一边。中年汉子回头看看我,问我爹:“这小伙子是你儿子?”

  我爹骄傲地仰着头,满脸都是笑,他说:“是的哩。”

  中年汉子说:“长得一表人才,一看就是有出息的娃。”

  我爹像个孩子一样咯咯笑出声来,他也不管人家听得懂听不懂,就自说自话:“我娃回来了,我这日子有了指望了,我就想再置办几亩地,收麦忙罢就给我娃把婚结了,我这一辈子就到头了。”

  中年汉子问:“给娃说的是哪个村子的闺女?”

  我爹尴尬地看着我,我装着没有看见他。我爹努力咳嗽了几声,然后说:“要上坡了,都加把劲。”

  帮助中年汉子的白灰车爬上坡以后,我爹才和我折返向回走。这一路上,我爹见到任何一个人都主动打招呼,而且隔得很远就和人家打招呼,看到拉粪的架子车,我爹就喊:“他叔,拉粪哩。”看到锄地的人,我爹就喊:“他叔,锄地哩。”走到村口,我爹看到一帮小屁孩在丢沙包,我爹也要打声招呼:“娃娃们,丢沙包哩。”

  那一天,我爹说的话比他此前二十年说的话都多。

  我爹和我回到家后,我们家终于有了说话声,也有了笑声,我爹走路的脚步声也变得轻快响亮起来。我娘坐在屋檐下,一遍遍地喊着我的名字:“呆狗,你在哪里?”“呆狗,你在干啥?”我还没有说话,我爹就大声回答:“呆狗在哩,呆狗在哩。”我娘听说我在家里,她的脸上就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我知道我娘担心我又离开了,就端张凳子坐在我娘的面前,我娘一把抓住我的手腕,用了很大的力气,抓得我的手臂生疼。我娘抓了一把,又赶紧放开了,她脸上带着歉意说:“我娃疼了。”

  我说:“不疼。”

  我娘说:“刚才你金福伯又来了一趟,媒婆也来了。”

  我警觉地问:“媒婆来干啥?”

  我娘说:“媒婆来,还能干啥?”

  我说:“我不要媳妇。”

  我娘说:“我没给媒婆断话,也没说我娃在外头有媳妇。”

  我担心我娘问起燕子和丽玛,我现在都不知道燕子和丽玛在哪里,我赶紧岔开话题说:“我金福伯这个人蛮好的。”

  我娘笑着说:“你金福伯是咱王家的族长哩,坐得端,行得正,一碗水端平,一辈子没有人说半个不字。”

  我想起了当年那个跟着货郎离开村庄的寡妇,她的丈夫叫有庆,就问我娘:“娘,你还记得有庆?”

  我娘说:“娘在村子里住了一辈子,不论谁家往上数三辈,娘都记得。”

  我问:“有庆那一年咋个死的?”

  我娘说:“有庆砍柴回家,一身汗水,端起瓢就喝,一气喝了一瓢凉水,把胃击炸了。”

  我悚然而惊,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我想起了我和大少爷在秦岭山中遇到那个农妇的情景,他往我们的瓢里丢荒草,原来是担心我们喝水太急,也会把胃击炸了。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唠着家常,说着说着,就突然哭起来;又说着说着,又会笑起来。后来,听到了鸡叫声,我爹说:“时候不早了,都睡吧。”我和我娘都说:“好。”可是,说过了“好”以后,又没完没了地说起来,不知不觉就说到了天大亮。

  后来,我朦胧睡了一会儿,醒来后,听见我娘对我爹说:“咱娃的呼噜声都带着一股子刚劲。”

  我爹说:“这十里八乡的,咱娃就是人稍子。”

  我娘咯咯地笑了起来。

  这些年,我爹散尽家财,修路修庙,修建学堂,远近的人都知道我爹王细鬼是个大善人。我爹勤劳朴实,从不躲奸溜滑;我娘凄苦度日,从不搬弄是非,所以,我家在方圆十里都落下了一片好名声。

  现在,我回家了,媒婆开始竞相踏进我家的门槛。

  天下的媒婆好像都是一个样子,颠着小脚,抽着旱烟袋,嘴唇很薄,她们盘腿坐在我家的炕棱板上,能够一句话不重复地说上一个时辰。络绎不绝的媒婆给我说了有几十个媳妇,但我都不让我娘答应。

  因为我知道,找不到燕子和丽玛,我是不会结婚的。

  (.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