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式骗局 第223章:两个神秘人

《中国式骗局》第223章:两个神秘人

作者:李么傻 字数:2300 书籍:中国式骗局

  天亮后,我早早爬起来,躲在门缝后,查看那两个人居住的房屋。

  时间不长,那扇门就打开了,他们走出来。他们走出来后,没有去井台边洗脸,而是用双手在脸上搓一搓,就算洗过脸了。镖局的人才出门不洗脸,这两个人不会是镖局的人吧?

  我都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镖局的人出门都是成群结伴,赶着镖车骑着马,而这两个人没有货物,怎么会是镖局的人呢?再说,镖局的人都是练家子,江湖黑话叫做尖挂子,练过武的人,浑身都透着一股精干利索的劲儿,而这两个人松松垮垮,尤其是八字胡,肠肥脑满,一副贪官污吏的模样,怎么会是尖挂子呢?

  这两个人也都骑着马,不过他们的马骨架小,看起来没有我们的马高大威猛。

  念家亲也起床了,他也凑近门缝向外观看。

  我说:“昨晚说江湖黑话的,就是这两个人。他们还想偷我们的马。”

  念家亲说:“你懂马吗?会相马吗?”

  我说:“我哪里懂得这些。”

  念家亲说:“我们的马是河曲马,他们的马是蒙古马,看样子这两个人懂马,一看我们的马,就知道比他们的马好。”

  我以前在草原上游荡的时候,听白乞丐说起过蒙古马,他说蒙古马是良驹,成吉思汗就是依靠这种良驹横行天下,所向无敌,而现在,念家亲怎么又说蒙古马没有河曲马好?

  念家亲说:“马分为三种:热血马、温血马、冷血马。我们的河曲马,是热血马,他们的蒙古马,是温血马;乡间用来耕地的,是冷血马。作为战马来说,冷血马是不能上战场的,一听见喊杀声就吓瘫了;温血马耐力强,但是爆发力不足,适合于长途迁徙和跋涉转战;热血马就是天生的战马,胆子大,冲力足,通人性。所以说,他们的蒙古马比不上我们的河曲马,就想偷。”

  那两个人站在井台边,摇动辘轳,吊上来一木桶井水,让两匹马饮水,而他们则从口袋里掏出纸盒香烟,一人一根。

  我说:“这两个人抽这种香烟,一定是有钱人,豹子都抽的是旱烟锅子,我都没有见他抽这种烟。你再看他们身上的衣服,就是有钱人。既然是有钱人,为什么不买上两匹河曲马?”

  念家亲说:“你以为河曲马就那么好买?我告诉你,我们骑着的这两匹马,是响马里仅有的两匹河曲马。河曲马只有河套平原才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里说的套,就是河套平原,这个地方土壤肥沃,牧草丰美,而且气候凉爽,适合马匹生长,所以这里的马才叫河曲马。河套平原西接甘肃青海,北靠塞外,是天然的养马场所,历朝历代,朝廷都在这里设立马市,用丝绸和茶叶换取河曲马……”

  念家亲还没有说完,而那两匹蒙古马已经喝完了木桶中的井水,两个人拉着它们走出了大门。念家亲说:“以后我们再好好说这些,这两个人要走,我琢磨着,杀死瘦子孩子的线索,兴许就在这两个人身上,我们快点出去。”

  我们顾不上洗脸,打开房门,给店家打声招呼,从马厩里牵出我们的马,追了上去。

  丽玛被抓到了西域,我们的方向是向西面走,而这两个人骑着马向东面走。我们追了一段路程,念家亲说:“不如这样吧,我们两个人追踪,目标太大,你先去西面,到了红窑堡等我,我顶多三天就到红窑堡。如果三天后我还没到红窑堡,那就说明还没有打听到有用的东西,我需要继续跟踪他们。就丽玛,打听线索,这两件事都很重要。你三天后在红窑堡等不到我,你就一个人先去西域,我打听到情况后,就会在红窑堡等你回来。”

  我问:“红窑堡是什么?”

  念家亲说:“红窑堡在一片树林里,很隐秘。沿着这条路向西走上百里,就到了山丹县,山丹县城北行五里,有片树林,树林里有座古堡,就是红窑堡。我们在那里碰头。我如果离开了,会给你做印记,你如果离开了,也给我做印记。”

  我问:“做什么印记?”

  念家亲说:“红窑堡前有棵大柳树,谁先离开,就在大柳树上刻一个十字,记住,要刻在一人高的地方,防止骡马啃了树皮,消了印记。”

  我点点头。

  念家亲又说:“你这一路上加紧追赶,估计不到西域,就能够赶上丽玛。记住,只可智取,不可力拼。”

  我说:“记住了。”

  我们在这里分道扬镳,我骑着马向西,念家亲骑着马向东。走出了很远,我回头望去,看到念家亲向我招招手。

  我突然有一种伤感,不知道分手后,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念家亲是我见到的,第二个江湖阅历极为丰富的人,第一个是白乞丐。

  江湖险象环生,然而江湖也义气丛生,正因为江湖上既有一腔热血,也有炽烈道义,江湖才让人无限神往。

  我向念家亲招招手,走向西方。

  两天后,我来到了山丹县城,山丹县属于焉支山脉,在古代很长时间里,这里曾经是匈奴地盘。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所以这里出产河曲马。当年,彪悍的匈奴就是骑着河曲马,一次次南下,叩关犯境。汉武帝派遣卫青和霍去病,将匈奴赶到了遥远北部的贝加尔湖畔。匈奴痛苦万分,他们在明亮的月光下,遥望着失去的故土,吟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祁连山在宁夏,焉支山在甘肃山丹县。匈奴败退到北部瀚海,天气寒冷,畜生都不生育了;焉支山上有一种花草,可以制作胭脂和粉黛,匈奴退到遥远的北部荒漠,再也找不到可以做胭脂和粉黛的花草了。

  私塾学校的时候,先生给我们讲过这首匈奴的唱词,所以我至今记得。

  我一来到山丹,就有一种亲近感。我总觉得这里的每一片土地上,都留下了当年匈奴的足迹,也留下了卫青和霍去病的足迹。

  沿着一条崎岖难行,若隐若现的小径,我一直向北走,看到了一片树林。树林中果然有一座古堡。可能因为古堡是用赭红色的石头堆砌而成的,所以叫红窑堡。

  红窑堡并不大,里面是几间互相贯通的窑洞,即使在白天,走进去也能感到一种阴森和冰冷,让人不寒而栗。

  我在红窑堡等候了一天,还是没有等到念家亲。可能念家亲没有打探到有用的东西,我决定一个人去往西域。

  红窑堡的前面果然有一棵大柳树,柳树上还有一个鸟巢。鸟巢做得很精致,就像一个放在树杈中的老碗。突然,我看到飞来了两只乌鸦,他们围着巢穴呱呱叫着,听到里面没有动静,其中一只乌鸦飞了进去,另一只乌鸦则站在树梢上瞭望。

  过了一会儿,飞来了一只喜鹊。树梢上的乌鸦居高临下,像喜鹊发起攻击,喜鹊灵巧地躲闪过去,然后发出急促而刺耳的尖叫,乌鸦很大,喜鹊很小,乌鸦不断攻击喜鹊,喜鹊都能够灵巧躲过。但是,喜鹊并不逃跑,他边躲闪边尖叫,似乎是在示警。

  果然,时间不长,就飞来了另一只喜鹊。两只喜鹊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向着体型庞大的乌鸦进攻。乌鸦顾此失彼,翎毛纷乱,很快就败下阵来,仓皇远遁。

  另一只躲在巢穴里的乌鸦,看到这种景象,也赶紧逃走了。两只喜鹊一路叫喳喳,回到了巢穴里。

  我知道乌鸦是不做窝的,它总是抢占别人的巢穴。而今天,两只体型弱小的喜鹊,居然打败了比它体型打了很多的乌鸦,我突然似有所悟。

  喜鹊尚且如此,更何况人!

  我一定要救出丽玛。

  (天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