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与剑 第80章。骄兵败城前遇阻,哀兵胜信者流芳。

《花与剑》第80章。骄兵败城前遇阻,哀兵胜信者流芳。

作者:李冠橦 字数:1205 书籍:花与剑

  是日,有驰报至,言哲伯提兵欲攻中都,而博尔术请命相助,郭宝玉出言阻之。成吉思汗询其所以,宝玉谏曰:“近知完颜天骥入卫中都,此将以勇略素著,与之为敌则诚不可忽也。其练兵专务野战,教习士卒每以短兵技击,于今若入中都,果临战,则我之骑军无以为用,而中都地图犹不在手,夺城之机,宜慎思而缓行之。”营中诸将闻之咸笑,独北平王然之。

  未久,成吉思汗乃遣人以快马密传其号令,略曰:“今受天帝亲谕转告,戍守中都者,虽则金之骁将也,然亦无如蒙古良将之强毅何,愿大帅预之备至,成克敌全功不难也。”哲伯奉旨,言曰:“请即归语吾主,中都,弹丸之地,今已入彀中也,焉可妨夺吾师?且金人畏我如虎,而我乘众心所愿,当即戮力拔之,否则,无以雪经年之恨。”言毕,哲伯遽发全军,将兴攻伐中都之战。

  腊月初一,完颜天骥闻蒙古军自西来,遽遣人星夜驰赴诸路求援兵,请上命皇室宗戚、百官眷属、黎民老幼由复道悉入内城,以禁军万人守之,自与完颜律明分东西两路御兵迎敌。二日,哲伯军至昌平,天骥与律明密议既定,乃率军往莅昌平城外,就引沙河水为大渠,欲以灌北军。后三日,风雪隆寒,渠中冱厚数尺,哲伯大喜,遂引军跃马而渡,金军不敌,昌平陷,天骥退守京畿。七日,哲伯兵临中都城下,将士共相雀跃。俟夜,天骥以奇兵八千冲其营寨,杀敌千人以惩其威风。

  数日之间,完颜律明依前议,尽毁环城桥梁,止以船运兵马,后又遍置拒马桩于大城内。逮及十日,蒙古军破会城门,至夜,哲伯将军入城一里,忽见有桩于道,大惊。是时也,街巷回旋窄狭,两侧民房火起,少时应风摧倒。天骥倾军邀之于后,律明引兵持枪槊攻之于前,蒙古军虽下马,然亦进退不得,少时伤者甚众。哲伯见事急,待火稍熄,即引军会攻完颜天骥所部,金兵难当骁锐,多有欲退走者,完颜天骥誓言不退,临阵大呼:“汝辈既来,当以死谢天下也。”随即持剑直前,顷刻杀敌数人。少时,天骥被伤数处,几为血人矣,亲卒恸哭,急趋前救之,天骥曰:“生虽争议,死为国家,愿足矣。”言讫力尽而逝,完颜律明乘机领军退守内城。

  昔者,完颜天骥尝谋与蒙古议和,其后蒙古犯境,举国皆以完颜天骥畏战诋斥之,当时怨之者载道。临战,天骥作书曰:“生死一人之私,成败国之大事,而国事已矣如斯,固难强如公心,愿以一介微身报国,以慰天下黎庶之望。”卫绍王闻之动容,以纶诰加赠谥,封完颜律明为徐王,又如鄂屯忠孝所议,亲率众臣出宫,巡抚京阙屯戍士卒,消息所至,一军传呼万岁,兵势大振。

  十一日,哲伯纵兵攻内城,四城兵将争相上城与战,城中百姓更迭奉食劳军。后数日,多路将帅相继督兵入援,援军或以火炮攻敌,蒙古军力渐不堪支。疾战至十六日,蒙古军退出中都,临去时,哲伯叹曰:“循兵之次,自我蒙古东伐,遇战无往不利,究其从来抗拒之坚耐,悉皆无如是役者。”中都之战,蒙古军伤数将,殒兵逾万。

  哲伯以中都未克请罪,诏谕慰勉,赦之。论议军情时,成吉思汗叹曰:“未料金国竟有良将若是,惜哉此将也。”郭宝玉进言:“完颜天骥虽为金将,而其忠犹有可鉴,而其勇亦有可宥。”上以其出谋未用,有惭色。宝玉尝与完颜天骥有旧,往昔攻夏之时,二人协同戮力,数败夏人几至兴庆府近畿,彼此相知甚深,如今日闻其薨逝,宝玉心甚惜之。是夜,宝玉归舍,泫然赋词《洞仙歌》以悼之,词曰:

  轻阴如许,心所归何处。

  过影流年花无助。

  共吟哦,愿与风雪同归,寻旧影,萍水曾经相遇。

  月圆虽弄影,不解尘寰,自有暗香如故。

  夜已静临城,婉转音书,千百里,与谁倾诉。

  箫声怨,知期未有时,诉不尽离合,无情风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