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念娘归录 第406章 归类

《念娘归录》第406章 归类

作者:果无 字数:1958 书籍:念娘归录

  临洮县令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也许经历了骇人的地动,劫后余生的惊惧让众人此时如惊弓之鸟,众人深深感受到了死亡的可怕,还有对未知的未来的恐惧。所以,临洮县令手势后声音只小了一部分,还有人在不停的向临洮县令询问,说话。

  最后还是旁边的衙役提起锣敲打一阵。下面这才安静下来。

  临洮县令再次向大家安抚的摆手,认真的道:“大家安静,请听我说。现在的确已经证实有人得了痢疾。不过,大家不要怕,只要按照我们说的来做,相信很快就能控制病情,大家都会没事的。”

  “大家要相信,皇上和朝庭都非常关心我们。”然后临洮县令看眼池朗宜和余念娘:“在地动发生后,皇上立刻派了钦差大人和余天师来帮助我们,就是希望我们临洮县能平安的渡过此次难关。”

  “为了大家的安全,朝庭制定了一个计划,希望大家都能够遵守。”然后临洮县令笑着看向余念娘,作了个请的姿势。自己则退到一旁。

  余念娘看眼池朗宜。

  池朗宜向她点头。在他认为,这些主意里面大多是余念娘想出来的,由余念娘来宣布和解释最合适不过。

  余念娘也不客气,直接走到最前面,下面的百姓全都看着她。

  余念娘将百姓们的神色一一扫过,有焦虑,有担心,有慌张,也有镇定的,还有疑惑和怀疑的。

  她低头看了看,后面刚好有一块大石头,于是余念娘脚一抬就踩了上去,站在石头上,她正好能看见下面所有人,也能让底下的人都能看见她。

  “现今有两件事,一件是为了大家的安全需要所有人严格遵守的;另一件则是需要大家协助官府去做的。”余念娘看着众人大声道。

  声音清朗严肃,带着风的一丝柔软,让听话的人会主动忽略她语气中强硬,但是又会认真的聆听。

  百姓全都竖起耳朵看着余念娘。

  余念娘觉得很满意,无论是谁,哪一种人,在面对关乎自身安危的时候都会拿出十二万分的认真。

  “现在城中已经确诊有一例痢疾病人,起因是因为他喝了不干净的水,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目前他的情况还好,不算严重,吴大夫已经开了药。不过,这件事足够提醒我们,必须保持每日的水和食物干净。”

  “但是也请大家不要担心,痢疾的传染途径是经过粪和口传播,所以,不要吃不干净的东西,这样生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因为百姓们人数太多,所以,对于一些污梁物我们必须统一处理。”

  “这是我说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临时住所必须搬到城外去,因为朝庭的人手有限,工程量太大。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动手协助我们,尽快将帐篷搭建起来,好让百姓们全部搬出去……”

  “地动之后地下构造改变很多,而且有些尸体存放时间太久,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一些蝇,要及时灭掉……另外,我们还需要在城外挖一些坑……”

  这些坑用来倒置每日的粪便,因为现在是非常时期,所以,这些粪便不能留着,必须马上处理掩埋,这就又需要人手去做。

  余念娘和池朗宜,还有临洮县令已经商量好,到时候就在百姓当中雇一些人来倒粪便和填坑。等到这阵子紧张的时候过去,就可以挖一些化粪池来存储粪便,半年以后,就可以用于给土地施肥。但是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对痢疾的控制。

  “所以,如果有人不舒服就要立刻上报,病越早治越好,好得也越快。”余念娘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然后指了指一旁的空地。

  空地上插着三支杆子,杆子上分别绑着三根布带,三根布带颜色各不相同,红色,桔色,绿色。

  “现在,所有人,没有任何不舒服的人站到绿色布条后面排好,有轻微不适症状的站到桔色布条后面排队,已经开始拉肚子,或拉肚子已经一些时日的,站到红色布带后面。”

  在余念娘说完后,十一紧接着站了出来,他长得端正,皮肤略白,不像地煞的黑脸,绷着脸的时候很严肃,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恐惧。

  十一拔高嗓子大声重复着余念娘的话:“听到余天师的话所有人开始行动:没有任何不舒服的人站到绿色布条后面排好,有轻微不适症状的站到桔色布条后面排队,已经开始拉肚子,或拉肚子已有一些时日的,站到红色布带后面……每个人必须如实回答,不得隐瞒病情,你们要知道越早上报,病情越轻,才会越好治愈,才更没有危险……所有人注意,各自站队,速度快点……”

  下面密密麻麻的百姓先是一愣,然后才慢慢开始朝着杆子那边移动,在十几个官兵协助十一后,人群移动的速度也快起来。

  接着在三根杆子前面摆起十二张桌子,每张桌子后面坐着一个人,桌上摆着笔和墨。

  排好队的人便走到桌子边,在手背上用沾了墨的笔作上记号。

  绿色杆子后面,没有生病的人手背上画上圈;桔色杆子后面身体稍有不适的手背上画个圈,在圈里加上一个叉;而红色杆子后面身体已经出现不适症状的,手背上直接画叉。

  手背上已经做了记号的人立刻回到城中的临时住所将自己的东西拿好。所有人的住宿将重新分配。

  城外的帐篷已经搭建好几十顶,手上画圈的人先被转到城外帐篷中住下,等到城外的几十顶帐篷住满后,将城中的住所分成三块区域。直到晚上戊时。

  第二日,身体健康的男子全被派到城外帮着建帐篷,如此,花了三日时间,所有人都分配完毕,从临县支援送来的帐篷也到了,所以,也不用选拆旧住所的帐篷,直接拿了新的帐篷来搭建。

  虽然都建在城外,但是画圈的人住在城外东边,画叉和画圈叉的住在城外西边。

  等新的住处建好,临洮县令又让人将旧的帐篷拆下来放好。又按照余念娘的要求在进城的不远处的一个地方,以前是绿化带,地动后变成了废墟,临洮县令让人将地方清理出来,填平。

  余念娘说以后有用。现在,每日熬黄连药水就在此处。

  而且临洮县令觉得由官府熬粥太费事,于是按人口分发粮食,让百姓自己去煮。这样给官府省下一大批事。百姓们也不会整日无所事事。

  余念娘觉得早就应该这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