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念娘归录 第208章 考题

《念娘归录》第208章 考题

作者:果无 字数:1840 书籍:念娘归录

  从坤院出来后,余念娘便去了卦相馆。

  卦相馆里静悄悄的,孙妈妈无聊的坐在里面,一见孙老头驾着马车过来,立刻高兴的迎出来,玲珑撩起车帘子,孙妈妈仔细的扶着余念娘下了马车,并向她汇报:“无一人上门。”

  余念娘在休息区坐下,孙妈妈立刻倒上一杯热茶,笑着道:“知道姑娘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茶奴婢一直准备着。”

  “妈妈想得周到。”余念娘笑着道,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茶味较淡,香气不足,她道:“明日将那包铁观音带来。”

  反正她每日都要来这儿。

  “是世子爷给的那包吗?”孙妈妈问。

  余念娘点头。

  玲珑已经将纸笔拿出来,准备好,孙妈妈好奇的看着:“姑娘要写什么?”

  “姑娘要做试题呢。”玲珑道,将余念娘进考的试题告诉了孙妈妈。

  孙妈妈感概道:“这天道院果然不同,科举进考不仅有严格时间,场所规定,考试期间考生也不准出去,如此严格,而坤院的考试竟然如此轻松!”

  “所考内容不同,涉及不同,进考方法当然可以多样化!”余念娘道。

  “姑娘说的是。”孙妈妈立刻笑着赞同。

  两人站在一旁伺候,不敢再打扰余念娘。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后第十五日。斗指丁,为晴明,根据星象运行(北斗七星指向丁方位)而定的。

  而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两三日。今年三月三后过不了多久便是清明节,自然这寒食节也快到了。

  所以,她只需要在寒食节那几日中推算出哪日天气最好,定下日子即可。

  余念娘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图图画画一阵后,推算出清明前两日天气最好。

  下一步便是地点,这便要借鉴往年寒食节举办地点。

  她现在没在将军府,也没办法找卫其宇询问,想了想,余念娘将玲珑叫过来:“去隔壁墨香铺,找他们掌柜的,就说我找世子爷。”

  “是。”玲珑转身出卦相馆,片刻后回来了:“我说姑娘找世子爷,那掌柜的还不信,惊讶半天……”

  没一会儿,十一就过来了。

  “公子不在,不知道余姑娘有什么事?”

  余念娘觉得既然十一是池郎宜的贴身护卫,肯定知道,于是将寒食节的题说了。

  “原来是这个呀!”十一笑着道:“每年寒食节都在宫中举行。因举办的内容不同,举办的地点也不同。”

  “寒食节活动内容很多,宫中举办的也不过就那几种:蹴鞠球、咏诗、弹琴、作画、竖秋千。另外皇上还会赐宴!”

  “姑娘在太原府的时候也参加过,其它几项好说,可这竖秋千是什么意思啊?”玲珑好奇的道。

  十一笑了笑:“其实竖秋千也就是在临溪亭架起秋千供娘娘和各府姑娘们玩耍的!”

  三人一脸明白。

  “至于这具体地点嘛,宴席是在保和殿;吟诗,弹琴,作画便在太和殿外广场,金水桥以北;而蹴鞠就在金水桥以南;赏花在慈宁花园前面的小广场,秋千则在小广场旁的临溪亭,从右翼门进去,弘义阁的外面。”

  “每年都这样吗?”余念娘问。

  “是。”十一点头。

  所以,这就是一道送分题,真正要考她们的是后面的宴席排次。

  那,究竟这宴席要如何排呢?

  肯定是皇帝皇后坐在上前正中位置,皇子大臣以及家眷们在下边两边排开而坐。如果要用玄学来看,那还是应以皇帝皇后为准,方位嘛,自然是依保和殿的方位。只不过每个人的座位就要改动了。

  “恐还要请世子爷帮个忙。”余念娘福了一礼,微笑看着十一道。

  十一忙侧身,拱手还行:“姑娘多礼,请说。”

  “麻烦公子帮我把朝中大臣以及其府中家眷,只要能够进宫的大约年岁,哪一年出生的,帮我统计一下。”

  “啊?”十一一脸茫然:“要这个作什么?”

  余念娘给他一个放心的眼神:“这不过是一个坤院进考试题,不需要太精确,只需要年岁即可,至于何日何时出生就不需要了。”

  古代人对自己的生辰八字很是忌讳,不轻易让人知道准确时间的。

  “这样啊。”明白后,十一松了口气,立刻向余念娘保证:“姑娘请放心,不知余姑娘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那,明日一早。”

  “好!”

  也没有等到次日一早,下午十一就过来了。

  “上面每府每人,只要能够进宫的都写上了,余姑娘看看可有什么遗漏没有?”

  余念娘意外的接过纸,打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两大篇。

  向十一道谢:“……速度很快!”

  十一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去办是要明日才能给姑娘送过来,不过,世子爷向来记忆好,只是那些女眷让人花了些时间去打听,要不然,响午就能给姑娘送过来。”

  余念娘脸上闪过惊讶,没想到这是池郎宜写的,她再次看向纸,字体铿锵浑厚有力,下笔平缓收笔干脆,转折处圆滑柔韧。就像他人一样,做事不拖泥带水,凡事精打细算谋划好,能屈能伸。

  “替我向世子爷道谢!”余念娘道。

  待十一走后,余念娘这才开始仔细看起来,未时中离开了卦相馆,用过晚膳后,她便拿着池郎宜写的东西又开始推演起来,直到第二日未时,才将所有朝中大臣以及家眷的宴席座次排好。

  第三日,余念娘锻炼之后,等用过早膳,这才拿着答卷去了坤院,她到的时候,其它九人已经交了卷,余念娘将答卷交给了冯天师。

  答得如何一般要等到寒食节后才会知道。余念娘向冯天师告退,出了坤院,刚上车,坤院内便跑出一个小童喊住了余念娘。

  “冯天师请余姑娘回坤院一趟。”

  余念娘下了马车,跟着小童重新进了坤院。

  冯天师已经不在天字号课堂,而是在其旁边的一间,房门上挂着“批阅室”牌子的屋内。

  小童先是轻轻敲了下门,听到里面有人应声,他对余念娘作了个请的姿势,然后便离开了。

  余念娘推开门。

  屋内不大,摆设极为简单,左右两边各一张黑漆大方桌,正中摆着一张一人半高的柜子,里面放着不少资料。

  而冯天师正坐在其中一张桌子旁,面前摆着几张答卷,而他手中拿着的那张密密麻麻的写着东西,正是余念娘的答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