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雁丘词 第十四章 白衣仙女

《雁丘词》第十四章 白衣仙女

作者:绣眼 字数:3501 书籍:雁丘词

  “孩子他爹呦——你到那去了?怎么还不回来——”

  “当家的,你到底在那里?”

  “阿牛,你快回来啊!”

  终南山,山道上,出现三名妇人泪眼哭喊,一老一瘦一胖,互相扶持走上山路,只是爬到半山腰,老妇已经爬得两腿发疼、累得走不动,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还不时咳嗽连连,另外两名妇人见状,也跟着跪地,相拥哭泣,哭得是柔肠寸断,哀哀欲绝。

  妇人的悲凄哭声,引来三位路过的男人,衣着深蓝,腰间佩刀,其中一位四方脸、长相粗犷,约二十七岁;另一位是长相白净、身材娇小的十八岁少年;而带头的肤色黝黑、留有山羊须,约二十九岁,见到三位妇人相拥而泣,好奇地走上前询问:“请问,发生何事?竟哭得如此悲切?”

  妇人闻声止哭,泪眼望向旁边的三人,瞧着身上的装束,见到系在腰间的腰牌,瘦妇问:“请问是那里的差爷?”

  带头者解释着:“在下叫桓鸿道,我身后长得壮硕的叫黄明,年轻的少年叫徐奉由,我们是西安城衙门捕快,日前在兴安城办事完毕,经过终南山,正要返回西安衙门复命。”

  三位妇人听了大喜,老妇咳了几声,连忙拱手说道:“原来是西安城的差爷,我们是终南山山下村庄的村民。三天前,我儿子与我身旁这两位妇人的丈夫,一同上终南山砍柴,可是已经过了三天了,却还不见回来,我们只在山上寻到他们的斧头,就是不见他们的下落。”语毕,又咳了几下。

  胖妇擦着泪水,接着说:“以往都是在日落前回家,可已经三天了,却一点消息也没有,若是有什么闪失,叫一家子如何过活?”

  瘦妇也说:“是啊!大人,求求你帮帮忙吧!”

  三位妇人向差役瞌头哀求,这让桓鸿道急忙拉起,说:“三位快快请起,既然事情诡异……这样吧!我帮妳们问问终南山附近的人家,说不定会有人见过你们的丈夫、儿子。现在天色不早,妳们先回家去吧,一有消息我们会前去告知。”

  “谢大人!谢大人!”三位妇人连忙向桓鸿道等人道谢,黄明开口说:“把你们丈夫、儿子的名字、外貌特征详细描述,还有你们住的地方,这样我们好找人。”

  三位妇人向差役述说着,桓鸿道听完,点头道:“嗯,知道了,妳们快回去吧。”

  妇人们连声道谢,这才走下山路,回山下村庄。

  桓鸿道思索妇人所言,眉头紧皱,直觉事有蹊跷。

  在旁的少年出声提问:“桓大哥,照理来说百姓有事,应该是要去衙门报案,待我们领了查票,才能受理办事不是吗?这样随口答应,岂不违反吏法?再说了,多做这件事也没钱粮可拿……”

  桓鸿道仍陷入沉思,黄明打断徐奉由的话,替老大哥解释着:“小弟你又不是不晓得咱们桓大哥古道热肠,何况咱们都是布衣出身,明白做老百姓的苦,这点小事,私下帮忙又何妨?”徐奉由点头应声,明白其中的道理,不再嘟嚷。

  说完,黄明转头对着桓鸿道问:“你猜那些失踪的樵夫会上那去?”

  桓鸿道没有马上回答,摸着胡须想了一会,缓缓说道:“前阵子有批华山山贼潜逃,据闻就躲在终南山上,说不定那些樵夫……”桓鸿道语音渐止,没再说下去,在旁的两人也已经明白是什么意思。

  黄明说着:“不管怎么样,还是先回衙门复命去吧,等明天再上山询问终南山上的道观,看有无蛛丝马迹可循,说不准只是砍柴迷了路,或是失足摔落山崖,正负伤等待救援呢!”

  桓鸿道听了点头,“嗯,也好。”这般决定,三人便走下终南山。

  隔日一早,桓鸿道三人爬上终南山,四处询问山上道观的道士们,但得到的回应都是没见过,只有全真教回应六天前还有跟樵夫买过柴木,但之后就再也没见过。

  桓鸿道三人来到妇人拾获斧头之处,中央是空旷草地,旁边还有一片花丛,其它就是树林边界,四周杳无人烟,此处向来是山下樵夫的砍柴之处,三人怎么想也想不透那些樵夫怎么会突然消失不见?

  “你们……是城里来的差爷吧?怎么会出现在这?”一位手执弓箭、背着箭袋的猎人,见到桓鸿道三人,出声询问。

  桓鸿道点头,“正是,听闻山下村庄有樵夫在终南山失踪,我们是来追查的。”

  猎人听了,轻笑一声,说:“大人们不需如此费心,他们三人定是遇到仙女,被带到天上去了。”

  “仙女?”桓鸿道三人疑道,他们知道终南山时常有云烟缭绕,有如仙山,不少修道之士都来到终南山修行,但可没听说有仙女这事。

  猎人又说:“是啊,有时终南山会出现一位白衣仙女,听说步伐飞快,来去无踪,又不愿被凡人所见,所以也没人近身看过,运气好的话就有幸瞥见仙女远貌。我也认识阿牛他们,也曾找人一同上山寻找,就是没见到他们,一点踪迹也没有。所以我想,他们定是福缘大,遇到仙女,向仙女恳求,被带到天上去享福也说不定呢。”猎人说完,向桓鸿道等人行礼,“小人还要赶着去追猎物了,告辞。”猎人径自往上走,寻找飞禽走兽。

  “白衣仙女?”桓鸿道等人听到这种荒谬的说法,一时之间无法接受,面面相觑,不知该信?或不该信?

  “这……世上真的有神仙吗?”徐奉由搔搔头,他从小到大,见人拜神求仙,甚至还听说有人上山修道,羽化登天的谣传,但他没见过神仙,也不晓得是不是真有神仙存在。

  “老子当差这么久,第一次听到这么夸张的失踪原因。”黄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也从没遇过这种事。

  桓鸿道沉吟一会,道:“咱们现下也没什么头绪,姑妄听之,再查个几天吧,若真是如此,反倒要恭喜了。”

  “不过,我倒希望真有神仙!”徐奉由说:“这样我娘当初病重,我就可以找神仙拜托祂救我娘了……”说到这,徐奉由垂首,神情忧伤,没再说下去。

  众人默然,一股沉重气氛漫延开来。

  良久,一声叹息,黄明率先打破沉默,开口道:“就算真有神仙,那有这么容易找的?”说完,黄明径自走下山路,桓鸿道沉默不语,也跟着黄明走下山。

  徐奉由见二人走离,呼声道:“桓大哥,黄二哥,等等我啊!”语毕,迈步跑下山。

  之后,桓鸿道等人继续在终南山查找,找了几天,仍是一点消息也没有,若是遇害,至少能找到血迹尸首,但三人却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绝望的妇人只好听信猎人的说法,虽然不舍,但也不再伤心哭找,向桓鸿道三人道谢,桓鸿道等人虽觉得有些蹊跷,但也未有线索,再查也是枉然,此案也就不了了之。

  仙女带凡人上天一事逐渐传开,引起不少人慕名前来,山下的小村庄,一时之间挤满人潮,许多人爬上终南山,希望也有机会与樵夫一样,但数月过去,无人见到传言的白衣仙女,不少人感慨此机缘可遇不可求,若是无缘,便是终其一生也未有机会见得,纷纷打消念头,人潮渐渐退去,终南山又恢复原有的清静。

  自从白雪仙遇见石之后,间隔数日,趁着出洞时刻到山谷与石聊天说话,同时佐以灵池泉水、石的口头指导修练内力。这段时日,白雪仙的内力修为大幅提升,已能和韬光并驾其驱,这让韬光感到不可思议,对白雪仙频频出洞、又时常晚归的行径起疑,但见徒弟白雪仙内力增进,说不定是发现了什么修练的好地方,未必是外出做了什么坏事,也就不予追究。

  被樵夫发现行踪而使终南山引来人潮,白雪仙吓得不敢走离寒冰洞太远,也无法去找石,只好专心地在寒冰洞附近修习武功。在这一月期间,白雪仙已将师门武功修练完毕,身手更是灵活矫健,比起剑术,她更喜欢使鞭法,举凡绳索、皮鞭、截鞭、铁链、绳镖、流星锤等都曾练过,但她最爱使双流星,曾拿历代前辈搜集寒冰洞附近的雪蛛丝所织成银白色丝带挥舞过,比起绳索,她很喜欢用柔软却坚韧又美观的雪蛛丝带,平常还可以披在身上当披帛,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是武器,但韬光觉得只有丝带杀伤力不足,只能掩人耳目、扰乱视线,又过于轻飘难以操控,故在两端各别系上一寸大的球形铜锤,变成是一种双流星武器,透过挥舞击打,就算不能取其性命,也能将敌人击晕,平常披在身上,也会让人觉得只是个女子饰品,达到欺敌效果。

  韬光见白雪仙已学完师门武功,内力也修完第七重,修为大有所成,她也没什么可教的了,一日,向白雪仙言明要考验她的武功,因白雪仙擅使鞭法,故要用白雪仙较不爱的剑法切磋,倘若剑法不差,那她擅长的鞭法更不用说,两人带着双剑,到寒冰洞远处一座年久失修、已无行人走过的吊桥前。

  这座吊桥因地处偏僻,行人不多,经过数百年后,踏木多腐朽破碎,甚至空缺数块,绳索上结满灰尘蛛丝,也没人发现和修缮,反倒成了张翠华门下弟子练习轻功之处。

  韬光停下脚步,转身面对白雪仙,慈祥面容带点威严,说:“雪仙,师门武功妳已尽数习得,今日为师要与妳切磋一番,看妳的武功修练得如何。”

  虽早已知晓要与师父切磋武学,但白雪仙还是怕跟韬光动手,支唔应声。

  韬光知晓白雪仙畏惧与她动手,沉声喝令:“今日切磋妳需尽全力,不必顾虑为师,若是被为师瞧出妳惧怕胜我而故意落败,那便是欺师之罪!”

  白雪仙吓得连忙点头说:“徒儿、徒儿一定会出全力的!还望师父手下留情。”

  韬光瞧着白雪仙手中的黑白双剑,说:“这把‘两仪剑’乃是为师昔日入道所得,今日就赠送予妳。”

  白雪仙吃惊得睁大眼,她记得韬光非常爱惜这把两仪剑,鲜少使用,今天却要送给她,让白雪仙受宠若惊,推托不敢收下。

  “师父,这两仪剑妳不是很宝贝它吗?怎么今日却要送给徒儿?这叫我该如何是好?”

  韬光微笑道:“傻孩子,师授徒武艺、赠徒武器也是理所当然,往后妳会需要用剑,妳就收下吧!”

  白雪仙甚是感动,向韬光行礼,“徒儿……多谢师父赠剑。”

  韬光指着两仪剑说:“平日妳少接触此剑,妳先好好看一看吧,这把双剑与祖师爷留下的龙凤双剑略有不同。”

  “是。”白雪仙向韬光低头行礼,取出两仪剑观看。

  两仪剑外观看起来像单纯的一把剑,但实为对剑,一面白,一面黑,剑格上有一块太极阴阳图,将图转为平行,则可一分为二,白为阳仪剑,黑为阴仪剑。若要合二为一,则需两剑相对,以剑格上的太极阴阳图转为垂直,榫接扣紧。

  两仪剑虽无磁力吸引,但能一分为二,二合为一,倒也实属奇特。

  韬光取出龙凤双剑,双手各执一把,问:“准备好了吗?”白雪仙听了,将两仪剑一分为二,双手握剑,点头回道:“好了。”

  韬光说:“既如此,就过来开始吧!”说完,韬光走向吊桥,脚步一点,轻飘飘地跃上吊索,踩在吊桥绳索上,又在绳上跳了几步,拉开距离备战。吊桥底下便是深不见底的山沟,即便有溪水,却是浅薄得可见溪石,若是不慎失足,必然摔得粉身碎骨、当场惨死。

  韬光走在绳索宛如平地,山谷又有强劲的谷风吹来,若不是有高超的轻功与极强的平衡感,恐怕早已不稳摔落。

  眼见如此,白雪仙鼓起勇气,呼喊:“徒儿冒犯了,还望师父赐教!”说罢,也跃上吊桥桥索,在绳上踏弓步备战,凝神戒备,开始师徒的双剑切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