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超级壮丁 第八百一十九章 初秋

《抗日之超级壮丁》第八百一十九章 初秋

作者:八扇门老王 字数:1913 书籍:抗日之超级壮丁

  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的纠缠了好几天,莫斯科方面终于松口了。

  按照新方案,苏方将全权负责战场上遗留物资的回收工作,力争在冬季来临之前,交付德式105毫米口径以下火炮80门,轻重机枪、冲锋枪2000支,步枪20000支,单兵装具、弹药及超出规定额度的武器按照市价30计算,用英镑和黄金支付货款。

  在货物的运输问题上,苏联人一再强调,必须由新24师系统将本次运送装备过程中所需要的200辆卡车。赵诚私下找史迪威他们打听过,莫斯科方面确实在运输车辆存在不小的缺口。

  自战争爆发时起,苏联军队有大批车辆或毁或丢,数量之多,几乎难以统计。后来仰仗英美两国的军事援助,才略微恢复了些元气。问题在于,随着战线向西推进,运输线也越发的长了,加上战斗中的损耗,车辆就没有够用的时候,以至于很多部队不得不依靠马车去运送物资给养。

  新24师这边的情况要略好一些。不是说家里的车辆多的用不完,而是因为要节省油料和车辆零部件,大部分卡车都处于被封存状态,总数有两千多辆,剩下的那些要么改成了木炭卡车,要么是依靠汽油在维持。现在拿出一部分来跑长途,基本上不会对后勤上产生什么压力。

  苏联边境至西安的陕甘新线总长约3400公里,西安到陕州260公里。一路上翻山越岭,除去车辆的问题意外,还有一堆麻烦等着解决。

  在苏联境内,大小事情自然由苏方负责;从霍尔果斯入境后,车队得横穿新疆,然后绕道甘肃、陕西,最后才奔陕州。这一段可不怎么太平,除去没完没了的土匪、马贼,还有中央军、马家军和“新疆王”盛世才的部队要应付。

  这些家伙个顶个不好打交道,如果车上运的是民生物资,了不起被他们勒索点买路钱,再不济也能留下点本钱。一但他们知道了车队里头运的是武器弹药,而且还是“走私货”,给人家连人带货一锅端走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到时候除了自认倒霉,至多就是口头上问候一下他们家里的女性成员,其他的,还真没有什么好法子。

  当然,自己人得防着,沿线那些汉奸和日本特务也不能大意,苏联人特意交代过,但凡威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所有协议立马作废。

  前些日子,因为驼峰航线上运输机的损失一直居高不下,华盛顿方面特意向莫斯科派出了代表,希望苏联人能够恢由陆路向中国运送美援物资。可惜这个提议被克里姆林宫里那位直接给否决了,明面上的理由是苏方运力有限,实则是担心与日方发生冲突,进而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事情有些棘手,一时半会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应对策略。赵诚只能吩咐陕州那边先按常规方案准备着,比如挑选足够多司机和护卫,土造装甲车和加油车也得备齐,甚至还要安排人提前沿着运输线跑上一趟。哪里有山寨,哪里有驻军的哨卡,哪里有水源,都得设法摸清楚,不然遇到问题就会抓瞎……

  能想到的都做了,万一到时候遇到什么突发事件,那也只能见招拆招,实在不成就赌赌运气。

  苏联那边的事情由刘富贵盯着,从印度往回运物资的事,赵诚却没有办法假手旁人。倒不是因为中间的关节有多复杂,而是倒腾物资的美国佬和英国佬信不过新面孔,特别是付款的时候,那些大鼻子既怕被自己人黑吃黑,又担心叫上头人知道,尤其是那几个美国佬,还得躲着国税局的耳目,一会要现金,一会要等价的小玩意做代替,麻烦的一塌糊涂。

  这年月,控制货源的人才是大爷。北非那边的军需物资堆积如山,赵诚自然不会对人家的要求表示任何不满。正所谓能办的要办,办不到的,想方设法也要办成。

  家里几加c47每天跑一个来回,如果天气允许,会多跑上半个来回,工作量只有中航和美军航空运输司令部下属飞行员们的一半。从印度奔云南时,飞机运的是军火;从云南飞印度时,机舱里装的则是资源委员会急需用于出口换汇的钨砂、锑块、锡块、茶叶。

  起初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曾提出,飞机飞印度时要帮着他们运一些补充兵过去,结果被赵诚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家里的飞机多半都没在机舱里头装增压设备,如果运送兵员,飞行员就必须冒险降低飞行时高度,籍此确保机舱里头的人不会因为缺氧而丢了性命。这么一来的话,飞机就得在莽莽群山中穿行,危险程度不亚于在雷区里头散步,至多三两个月,几架c47就得在驼峰航线上摔个干净。

  几经讨价还价,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终于放弃了他们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资源委员会那些出口物资。

  按照滇缅公路上运送私人货物的规矩,资源委员会很自然地忽略了运费的问题,甚至连起码的客气话都没有。当然了,他们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干,在上头的协调下,远征军司令部再也没“骚扰”过新24师系统的飞行员。

  当然,上头怎么安抚是上头的事。这私底下该有的表示,那是一点也不能缺的。赵诚自掏腰包,给蓝姆伽基地里头受训的弟兄们每人添了双皮鞋,营以上军官则多了一副望远镜。至于几位大佬,在国内都有些嫡系部队,赵诚挑了他们关系近的,每家二百支司登式冲锋枪,花费不多,倒是落下了个仁义的名声。

  话说除去帮物资委员会运货那码子事,家里可没少占远征军的便宜,一多半炮兵和坦克兵都在蓝姆伽或是昆明基地受过训,连以上军官也有三分之二接受了美式养成训练,剩下的人,培训计划也列上了日程。除此之外,c47飞跃驼峰航线时所需要的特种燃油也是公家的,就连飞行员吸的氧气、飞机保养时用掉的油料、配件,也是薅了远征军那头的羊毛。

  不要脸这种事,干多了也就成了习惯。赵诚自诩运回来的物资多半也是用来对付日本人的,对于自己动辄薅羊毛的举动居然没有一点内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