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超级壮丁 第七百三十四章 凛冬将至

《抗日之超级壮丁》第七百三十四章 凛冬将至

作者:八扇门老王 字数:1936 书籍:抗日之超级壮丁

  事实证明,河南地方官员真真的白高兴了一场。

  正当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宣传着国民政府的德政时,重庆那边传来了关于救灾政策的确切文本。拨给豫省的两亿元资金中,只有一半是赈济款,另一半叫做赈灾贷款,大灾过后是要还给财政部的。更加操蛋的是,上头同时强调军粮征收一粒也不能减免,仔细算下来,赈济款能换回的粮食尚不足军粮征收总数的二十分之一,连实在叫三千万河南民众难以接受。

  消息传开,灾区粮价应声而涨,少则一斗提价三两块,多的直接涨了十块多。不少还算正直的官员禁不住失声痛哭失声,他们实在不敢想象治下的灾民将如何熬到明年新麦成熟。

  有道是一样米养百样人,有些官员殚精竭虑在为救灾的事忙碌,挖空心思捞油水的狗东西自然也不会少。

  省府自陕西购进的麸皮下发至各县后,有人顿时想出了发财的新路子。想吃赈灾粮?可以!现在吃麸皮一斤,灾后还新麦一斤。有些地方甚至宣布,吃麸一斤、还麦三斤!几与明抢无异。

  可是灾民们却顾不得了。秋收那会的收成还不够地租和军粮,连不少地主家的饭食里都得掺杂野菜杂粮。现在野菜草根乃至树叶都被吃的一干二净,树皮也被下来剥光吃了,无奈之下,大家只能各显神通,观音土、雁屎,甚至还有人把烧火的干柴捣碎了来果腹。这会有人愿意佘借麸皮,莫说是高利贷,就算是倾家荡产又如何。

  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家里稍微值些钱的东西,能卖的卖、能当的当,山穷水尽之后就是视若性命的土地,那些没有土地的佃户,就只能卖了老婆孩子。

  也有那心思活泛些的,大人出门逃荒,孩子就丢进了难童学校,中国人开的、外国人开的,按照早些年的经验,好歹能全下一条命来。只是今年的灾情实在太大,向来无往不利的洋大人们也遇到了困难。河南缺粮,邻近的陕西、山西同样缺粮,就算是有钱也踅么不着足用的粮食。

  一来二去,保安旅又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国民政府监察院豫鲁监察使郭仲隗让人递来了条子,说是郑州难童学校的800名孩子即将断粮,恳请保安旅尽快拨五百石粮食去,而且是越快越好。

  老郭是老同盟会会员,混了几十年的官场,依旧是当年反清闹革命时的脾气,不说瞎话、不惧权贵、仗义执言,前些日子为了替河南灾民争取个活命的机会,差点没和国府粮食部门的大佬们给得罪个遍。

  曹二宝和郭仲隗打过几次交道,给的评价很高,说他是个有骨头的好官!李甲豫司令对老郭的评价也不错,称他是个敢为老百姓说话的人。

  赵诚没敢耽搁,马上安排了一辆烧油的道奇卡车星夜兼程往郑州赶,两吨半粮食、半吨腌菜,好歹不能让难童学校的孩子断顿。至于剩下的粮食,只能用木炭卡车朝那边输送了,不然光是耗费的汽油就能让后勤上吐血。

  保安旅原先在郑州以东也设立过粥厂,每日能为两万灾民提供饭食。只是灾民越聚越多,有些人还是豫北地方官员有意引导来的,甭说继续赈灾,连弄清灾民人数都是奢望。十几个粥厂的粮食用量天天都在攀升,最多一天整整用了十四万斤棒子面,可是挤在粥厂门口的灾民依旧是人山人海,哭嚎求救之声令人不忍卒闻。

  情势危急,曹二宝只得加派人手,向洛阳以东灾区运送粮食的木炭卡车也增加到了一百辆。但是,局面依旧持续恶化。

  9月下旬,接连两座存放赈灾粮的仓库被近万名灾民哄抢,40名看管粮库的官兵和雇工或死或伤,损失粮食12万斤、盐两千斤,此外还有20辆拖粮食的汽车被焚毁10月上旬,多处粥厂爆出灾民因为争领救济粮而引发的踩踏事故,百姓伤亡高达一千余10月中旬,运粮车队在郑州至洛阳之间的公路上遭遇灾民堵截,30余车粮食被一扫而空,随车护卫的官兵开枪弹压,打死打伤灾民二十余人,洛阳各大报纸均已头版新闻方式予以报道此事,不少道学先生直斥保安旅杀人多过救人。

  几次闹腾下来,旅里不少弟兄的思想上都发生了动摇,吃苦不怕、花钱也不怕,就怕费心劳力以后还被人家指着脊梁骨骂!看到弟兄们心里憋闷,曹二宝只得下令修改赈灾计划,将所有粥厂只开设在自家地盘上。一来局面容易控制,二来么,也免得日后落下个为富不仁的坏名声。

  不过,有一件事情保安旅倒是一直没停过。洛阳人市上卖儿卖女的人家越来越多,曹二宝不忍心看到灾民们骨肉分离,于是派出人手在洛阳城外设立了几个收容点,遇到有人售卖半大不大的孩子,就会悄悄上去把人领走。孩子脖子上挂一个刻有编号的铁牌牌,塞给父母的铁牌牌上头也有编号,只说是等灾年过后可以来陕州寻亲。

  几经扩建,保安旅陆续开办的难童学校已增加到了十八个,算上前些年收容的孤儿,总人数高达两万六千余,几乎相当于三个完整的步兵师。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甭看孤儿难童的年岁不大,每日吃掉的粮食缺不比成年人少多少。特别是十一二岁的那些小家伙,三两一个的白面馒头,扎么眼的功夫就能给扒拉到肚子里去,一些壮实点的男孩,一顿能吃四五个。无奈之下,各难童学校只得将顿顿都有的细粮,缩减为两天一顿,不足的部门改由棒子面和山芋干来补上。这回报纸上倒是没多说什么,大灾之年,只要能活下来就是造化,至于吃好吃坏,怕是连大财主家都没心思去考虑。

  难民们能有些热食下肚就行,部队可不能凑合了事。尤其驻守黄河北岸的官兵,如果短了供应,怕是要出大事。趁着黄河还没封河,粮食、咸菜,还有部队急需的弹药,后勤上整整送了三个月的用量过去。饶是这样,赵诚依旧不太放心,毕竟一打起仗来,变数实在太多!他给后勤单位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黄河结冰前再运两个月的粮食过去

  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