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华娱神话 第一部 生如夏花 第一章 少年路

《重生之华娱神话》第一部 生如夏花 第一章 少年路

作者:玩世却恭 字数:2777 书籍:重生之华娱神话

  如果你能重生或者穿越,你愿意重生回过去的自己,还是穿越成为另外一个人?如果选择重生,你希望回到自己人生的哪一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比较碉堡的回答是:我拒绝,我现在最好,这辈子就够了。

  孟星魂他老爸在儿子降生时,倒没读过那一部《流星蝴蝶剑》,也不知怎么就古龙“上身”,给他起了一个经典的大号。一般和古人、名人、书中人,同名同姓,长大以后能有点出息的,极其少见。孟星魂原本也不应该例外——老外可以例外,老外没文化。

  一年前,在放学的路上,莫名其妙地,孟星魂被天上掉下来的一个书包,砸得当场晕死过去。住院治疗将近两个月,整个人才算恢复过来。

  孟星魂出院之后,能吃能喝,能听能写,能跑能作,啥也不耽误,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不怎么说话,沉默寡言的。医生也查不出什么毛病,只能说是脑部受到重创以后的心理后遗症。

  原本这孩子是一个人嫌狗烦的小捣蛋,这下子蔫吧成了半个小哑巴。一来他是老幺独子,家里人宠着点、护着点,本就自然;二来这孩子遭了天灾,忽然转了性子,家里人更是禁不住无穷泛滥的怜惜。这一下,孟星魂可就成了一家人最为在乎的宝,也成了学校里最受照顾的苗。

  孟星魂有个大他三岁的姐姐,芳名星雨,姐弟俩打小感情极好。他们的老爹孟峰,是一个能折腾的人物。他当过小兵,打过大仗,做过芝麻官,砸了铁饭碗,下海开了个酒家,挣了点钱,又跑到大连去,承包了一条船,出海打渔为业。家里全甩手给了孩子他妈。

  他们的母亲普素,是哈尔滨市人民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员,高级教师,却很少带个班当班主任。就因为家里这两个孩子,都太有主意了,她看管不过来。

  今年是一九八九年,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九十年代触手可及,二十世纪也没剩多久了。

  这一年,崔建发行了他的首张个人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原创摇滚乐大碟。从此老崔被捧上了神坛,其中《一无所有》、《花房姑娘》等三四首名曲,将传唱三十年。

  这一年,希望工程启动,邓大人荣休,电视上放着宝岛剧《春去春又回》,电影院里很萧条。比较火的,是各单位包场看的史诗巨片《开国大典》,男影帝姜闻和女歌星程林主演的、有点文艺范儿的《本命年》,还算是吓人的《黑楼孤魂》……

  这一年来,孟星魂一直都不怎么说话。

  刚开始是因为在病床上醒过来之后,小孩有点给吓傻了,蒙圈了。他正好脑袋上的伤口也痛的厉害,不乐意多想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和家人该怎么说,该说什么。干脆就来他一个闭口咒,省的烦。至于给家人带来的伤心困扰,当时也真没能顾得上。

  再到后来,亲朋故旧的各种关心,返校后,让他起腻的高中各门学习课程,天上掉的“大馅饼”导致的,大男孩对于自己的未来,各种各样的憧憬,都让孟星魂惶惑不安了好久。

  没错,孟星魂重生了,重生回了十五岁。可是他前世的记忆,却像是一碗大杂烩似的,乱炖一团。

  他清楚的记得前世的很多事情,却不记得自己到底是干嘛的。我好像是一个顽主,又是一个文青,可能是个歌手,还是一个劳改犯——打住吧,这方面只会越想越乱,头越来越痛!

  我好像只重生了一半多一点点,一半仍是当下,一点点是未来。

  这让刚刚跨入十六岁花季的孟星魂,既恐惧,又兴奋,有点找不着北。

  一年多来,孟星魂每天捋着自己混杂的记忆,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终于想明白、想通透了一个道理——无论是福是祸,重来一遭,还是要做自己。什么都会改变,只有本性不会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装是装不来的。

  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呢?这是一个很折磨人的问题,属于哲学范畴。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哲学,也看不懂哲学,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经常会做些,不是东西的事情。

  此时的孟星魂,很庆幸他老爹给起了这个侠气冲天的大名,虽然小名可不咋滴。——自打这小子从五岁起,就和女娃们嬉皮笑脸,把男娃们打的鬼哭狼嚎,他爹执行家法时,骂他小混球骂习惯了,他妈也没反对。

  是啊,哥哥我打小,就是一个祸祸。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孟星魂打小聪明伶俐,招人喜欢。就是时不时要祸祸一番,惹得左邻右舍鸡飞狗跳,打他骂他都没用。

  五岁的时候,他就野的不成样子。邻居四婶在院子里生炉子,煎中药。这小子一看四周没人,顺手就给抓进去一大把黑土。把邻居四叔给噎的够呛,得亏是一把土,那要是一包耗子药.....

  孟峰和孩儿他妈说:“这孩子搁在家里,没人管,早晚得把咱们家房子给点着了。”反正孩子早慧,干脆就撵到学校去,和半大的孩子们混一块,挨他几顿揍,也就皮实了。

  他姐姐星雨7岁才上学,结果他五岁,就被爹妈给哄到学校去了。姐弟俩岁数差了三岁,学年却只差一级。因为普素在学校任教的关系,姐弟俩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高中,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

  每天早上,都是大姐姐牵着小弟弟,一起出门上学。放学那可就不一定了,这小子总是能躲开姐姐,一不留神,就不知道上哪儿疯去了。然后一身臭汗、浑身脏兮兮的,偷摸溜回家里来。接着就被老爸拍后脑勺、老妈揪小耳朵。

  日子一晃就过了十来年,姐姐考上了燕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从高三学期开始,孟星魂终于连早上也都解放了。

  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孟星雨倒不是很紧张,还很向往。她执意不肯让爹妈陪着,送她到燕京去。这年头,娇生惯养的孩子,确实是很少。孟星雨也就是舍不得妈妈和宝贝弟弟,临上车时,一下没控制住,掉了一堆的金豆子。

  上了车,邻座倒有三两个青年男女,也是去燕京读书的。虽然学校不同,大家都是同龄人,认识之后说说笑笑,离开家的那一点难过,很快也就过去了。

  一九九零年,高三下半学期开始,孟星魂好像彻底回过魂来了。他一天到晚的瞎折腾:每天晨跑五千米,风雨不误。课余还捡起了初中时就学过的吉他、黑管,又多学了一门手风琴。阴沟里洗,也是越洗越熟。个头蹿过了一米七五,人也长得越来越帅气。和旁人的沟通,也越来越开朗自如。

  家里人这下子又高兴又放心,那个和他老爸一脉相传,喜欢穷折腾的小混球孟星魂,终于又变回来了。

  爹妈满指望孩子身体好利索了,就该督促他努力备考,加紧冲刺,以便念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这时候,孟星魂临时组织召开了家庭工作会议,他和他老妈两个人,在饭桌上边吃边聊。老爸老姐都在外地,只能等娘俩的会后通告。

  他老妈普老师一开始跟着孩子他爸,叫儿子混球的时候,也不是很乐意的,咱毕竟是知识分子啊。可是,她管儿子叫小星、小星星,当时还p大点的孟星魂,一脸的不高兴、不乐意;叫他小魂、星魂,那还不如叫混球,亲切好听顺嘴哪。

  好吧,混球就混球吧。自家孩子,用的着那么客气吗?这小子从小到大,确实有不少犯浑的光辉事迹。再说了,贱名不是好养活吗?普老师从此也就想开了。

  “妈,我想好了,我要先去当兵,当两年兵,退役后再考大学。”

  普素愣住了,撂下饭碗说:“这世上就没有人这么念书的,当完兵再上大学?混球!要不这样吧,你成绩还不错,要不,咱们考军校也好嘛。”

  孟星魂在这两年以来,把他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做好了个大概齐,心中有数。他想先入伍,当两年的义务兵,退伍以后,再去混混咱大中华的文艺圈。

  孟星魂自打十五岁重来,就不太想上学了。人家考不上大学,复读个一年两年,也就罢了;自己可倒好,整个的高中、大学阶段,都要算是复读。

  无论是前世或者今生,孟星魂对军营还是很向往的。所谓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半辈子。

  孟星魂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他的身体和情感,都还在发育当中,是实打实的十七岁。别看脑袋瓜被老天爷开了花,也顺带开了光,孟星魂这个岁数,里里外外,只能算是一个花骨朵。

  孟星魂觉得,甭管以后自己能做什么,他首先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男人,这需要锻炼,磨练,锤炼。而军队,就是最好的大熔炉。在中国,只有人民解放军这个大集体,才能真正塑造一个男人的肉体和灵魂。不信,你可以拿你呆过的单位和学校,和人家比一比。

  “妈,军校和部队还是不能比的。我又不是要在部队干一辈子,没想当个团长师长啥的,就是去锻炼锻炼,过上一把瘾。给咱的人生履历表,添上一笔。以后回来,也能和别人吹吹牛皮,小爷我可是扛过枪的人啦!嘻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