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骑士悲歌 第十一卷第四十三章

《骑士悲歌》第十一卷第四十三章

作者:凭空想象 字数:5094 书籍:骑士悲歌

  第二天,曾昭立等人带着部队,慢慢地赶到了介休城,他们这次倒没有急着攻城,而是由唐彬和向锥二人谈起了投降的事宜,唐彬站在城下,而向锥在站在城楼上,二人东扯西拉地说了大半个时辰,向锥当然不会卖唐彬的账了,唐彬勃然大怒,即令曾昭立等人马上攻城,向锥哪里料到他们翻脸竟然这么快,被曾昭立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尤其是唐彬与曾昭立二人的水火双龙这样的高级魔法,让守城的士兵们吓破了胆,向锥急忙又发出求援信号,这次琅琊城和庸居关二城没有再发出相同的讯号,向锥听到禀报后,大喜之下,急令部队作好战斗准备,以接应琅琊城和庸居关二城的援军,来个里应外合,将曾昭立等人消灭在城下,以洗多日来的窝囊气,这些天他被曾昭立等人戏耍得七窍生烟,现在终于轮到他向锥报仇雪恨了,向锥站在城头上望着手舞足蹈,不断向人炫耀的曾昭立等人,恨恨地想道。

  向锥接到了琅琊城的杜标和庸居关的孙阗的消息,他们各带着一万五千人前来救援,向锥大喜之下,下令全军,援军一到,就出城迎敌,到时三面夹击,将王卓的部队消灭在介休城下,以雪多日之耻。

  而此时,城下的曾昭立也似乎得到了消息,不再进攻,开始引兵撤退,十二万人的部队,开始慢慢向后辙,向锥听到禀报后,立刻下令出城追击,而此刻。琅琊城的杜标和庸居关的孙阗已经赶到,他们似乎也来迟了一步。他们见过向锥后,就下令部队全力追赶。向锥见状,怕杜标与孙阗有失,也引兵追赶着曾昭立和唐彬等人。

  曾昭立和唐彬等人丢下了很多的兵器,向锥见状,知道他们已经散乱不堪,决定乘此良机将曾昭立等人消灭,于是,急令继续追赶,突然曾昭立与唐彬的大军散为两支逃兵。而追在最前面的杜标似乎被流矢射中,他的部下急忙把他救了起来,由几百人将他护住,送往介休城中,向锥见状也不以为意,他现在胜利在望,一心只想着把曾昭立等人消灭在这片平原上,以绝后患。

  杜标由几百人护住,赶往介休城。而这边曾昭立等也越逃越远,而向锥等人却越追越远,杜标等人在进城之后,突然就朝城头奔去。守城的士兵正在疑惑,刚才明明他已经受伤倒地,怎么却像没事一样。却不防杜标突然出手。他手下的几百人也迅速出击,城门马上被他们控制住。变异肘生,城中部队已经被向锥带了出去。守城的士兵本来就没有多少,现在被杜标这一突然袭击,顿时慌乱不已,失去战意,纷纷逃走或是投降,而这时,鹰雪与王卓竟然带着部队从一旁转了出来,进入了介休城,然后将城门紧闭,迅速占领城楼,清理介休城,接缴降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卓与鹰雪二人,一早出发赶到了琅琊城和庸居关,王卓独自进入琅琊关,招降杜标,见王卓竟然亲自前来,对王卓的胆量和诚意杜标敬佩不已,王卓向杜标剖析了目前的形势,这向锥兵败乃是必然,而且王卓保证能够救回杜标的家人,而且仍旧让杜标当军长,统率自己的部队,并将鹰雪所有的计划全部告诉了杜标,有感于王卓的诚意,杜标决定向王卓投降,他已经被逼到了这一步,王卓现在已经是势在必行,而向锥乃是强弩之末,根本不可能与王卓相抗衡,更重要的是王卓对于降军一向是优待的,这一点杜标是早有耳闻的。

  而鹰雪到庸居关的情形也是一样的,孙阗听闻鹰雪乃是王卓的特使,就对鹰雪的胆量敬佩不已,而且他听说王卓已经亲自到琅琊关招降,就知道向锥大势已去,而且王卓仍旧封自己为军长,这也让他感动不已,更重要的是鹰雪将全军的行动计划全盘相告,保证能够救出孙阗的家人,孙阗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如果不投降,就只有败亡一途,而且还会连累家人,想及向锥平日的为人,孙阗也决定向鹰雪投诚。

  鹰雪让郑替的部队换上孙阗部队的服装后,随着孙阗前往支援介休城,而他则与郑替安排好庸居关的守军后,自己带着部队悄悄地尾随着孙阗的部队来到了介休城,等杜标一控制城门,就立刻率军接应,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介休城就已经到手了,在控制住介休城后,鹰雪马上发出一团巨大的魔法火焰,站在数里之外都可以看到。

  可怜现在向锥兴致勃地追赶着曾昭立等人,以为自己大获全胜,然而,他却没有发现,自己的部队根本就是在跟着曾昭立等人的部队的后面跑步,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战斗,只是捡到了不少曾昭立等人丢下的兵器。

  突然,从一旁杀出二支伏兵,朝着向锥等人冲杀过来,向锥的部队正在跟着曾昭立等人的部队跑步,非常的有成就感,哪里会料到从旁边杀出一支伏兵,这时候,向锥部队中的琅琊城和庸居关的援军也突然发难,向锥的部队顿时大乱,倒下一大片,死伤无数,向锥现在才发觉自己一直都被人算计着,攻城的这支部队故意示弱,丢下兵器,让他来追,其实是在逗着他玩,可怜自己还蒙在鼓里,洋洋自得呢!

  这时,曾昭立等人也回过头来,朝向锥部队杀来,向锥急令回城,丢下部队,在心腹们的拥簇下就向介休城里逃去,曾昭立等人将向锥的余部围住,由孙阗站出来向他们招降,这些士兵们见主帅竟然丢下他们独自逃命,以为自己大势以去,肯定会被全部诛杀,没想到会有人来招降,这些士兵当然马上就丢下兵器愿意投降了。唐彬等人决定由马或的部队押送些降兵回天关。其余部队马上继续围堵向锥。

  ]向锥回去介休城前,急令士兵开门。他已经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心里还在暗自庆幸。好在敌军没有乘机攻占介休城,否则凭介休城的这些兵力,肯定已经被敌人攻下了,正想着入神,冷不防城头上一阵箭雨混杂着大量的魔法攻击,向锥部队已经随着曾昭立等跑了一早上,已经疲惫不堪,现在又没有防备,顿时惨叫不断。被突然这阵子袭击放倒了一大片。向锥急令部队向外退去,直到这时,这才意识到自己连老巢都已经被人占了,这次是彻彻底底地失败了,他回身望了望自己身边的士兵,已经不足两万人,这样的兵力已经不足与任何人对抗,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一阵绝望的心情涌上了他的心头。

  这时城头上出现了王卓的身影。他对向锥说道:“向锥,快快投降吧,否则你就不会再有机会了。”

  这时,曾昭立等人已经赶到。将向锥等团团围住,孙阗又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对向锥的部队说道:“大家放下兵器。投降吧!”见没有动静,孙阗立刻命令道:“三旅、四旅的人马上给我过来。”

  原孙阗部队的士兵听到后。纷纷放下兵器朝着曾昭立的部队跑了过来,其余的士兵一见。也都放下了兵器跑了过来,向锥开始还想阻止,可是他哪里能阻止得住,不一会儿,身边就只剩下一两千人,看来这些都是他的心腹。

  城头上的鹰雪与王卓一商量,决定不再犹豫,这些人都是向锥的心腹,即使投降过来也不是心甘情愿,反而会生变乱,于是,王卓的手一挥,对部队下了格杀令。

  向锥正在考虑投降与否的问题,他可拉不下面子,自己好歹也是龙骑大将军,怎么能够投降呢,可是王卓已经不再给他考虑的时间了,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向锥带着他龙骑将军的威严,随同他的心腹淹没在十多万大军的箭雨和魔法攻击中。

  一切已成定局,鹰雪和王卓下令杜标与孙阗二人带着他的部队,跟他们一起回天关,然后,令曾昭立和唐彬镇守介休城,张络镇守庸居关,而李厉则镇守琅琊关,要他们马上将各自的驻地稳定下来,地方的一切事务,先实行军管,一切等鹰雪与王卓等人的命令行事,而其余之人即刻赶回各自的驻地,以防有变。

  安排好一切之后,鹰雪与王卓二人带着杜标与孙阗回到了天关,鹰雪将所有的降兵集中起来,统计了一下,这些降兵不足五万,不过鹰雪与王卓没有食言,仍然任命他们二人为军长,即第八、第九军的军长,不足的兵力,从以后募集新军中补足,杜标和孙阗二人,没想到王卓竟然如此守信用,杜标和孙阗二人自是感恩戴德,这样宽容的将军哪里能够找得到,二人发誓一定要效忠王卓。

  接下来就是一些烦琐事情了,在鹰雪的极力推举下,王卓只好出任元帅一职,按照鹰雪的安排,王卓将唐彬升为总参谋,全力协助他,而手下的九个军长全部升为将军,并且将九个军设为一个兵团,号称北方兵团,这样一来,这九个军既是一个整体,又相互独立,既要受命于王卓统一行动,又可以独自行动。由于王卓在北都的选取文职官员的试验已经取得了成功,于是整个北三省的文官选取工作全面开展,而且王卓已经下令各军改为驻地制,军队独立驻扎,不得干涉地方官员的事务,并且要协助地方官平叛。

  地方官员选出来后,王卓又下令将各城人员全部核实查清、登记造册,并且安置好流民,同时宣布所有北三省的土地划规北三省所有,将所有土地实行军管,然后进行平均分配,人平一亩土地,头三年不收税收,所有土地不得自由买卖,但可以转租,而身有官职者和军队人员不分配土地,由北三省发给奉禄与军饷。由于地多人少,多余的土地由地方官员管理,可以转租给老百姓租种。王卓这样的政策当然引起了很多富裕人的不满,他们都是阳奉阴违,故意阻挠地方官员办事。王卓察知后勃然大怒,立即将不服者斩杀。见王卓态度如此强硬,剩下之人也不敢妄言了。不过,令他们高兴的是王卓并没有清查他们的家底,这些人也只好服从了。王卓如此政策当然得到了大多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同时贴出安民告示,所有为盗为贼者,只要放下刀枪,回到各自的村中安于本分,便不算是盗贼,告示贴出后。一部分盗贼在家人的动员下,都回到家中,地方官员按照王卓的命令,将其分上土地,其他的一些盗见真的如此,他们本就是被逼无奈才为盗为贼的,现在有田有地,哪里还愿意去当盗贼,便放下刀枪回到了家中。当然还有一部分不识时务的,王卓也没有手下留情,迅速派出军队予以缴灭,以免危害地方。整个北三省的官员和百姓,见王卓如此雷厉风行,也是人心大定。

  这一切初步完成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季节也已经由冬季转为春季了。王卓和鹰雪仍旧是命令周明等各位军长加紧训练军队,准备随时出征。

  而现在整个边陲国也是震惊不已。王卓竟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统一北三省,并且将赖荣、向锥和朱晓春这三个强敌全部消灭,现在他的兵力已经是整个边陲国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了,现在已经根本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抗衡,边陲国现在的国王也派来密使请求与王卓和谈,企图保住他那南部的半壁江山,其他的将领也纷纷想与王卓求和,至少也可以与王卓套套近乎,他们现在希望王卓没有统一边陲国之心,让王卓的野心只止于北三省,否则他们这些人恐怕难以逃过噩运了。

  而王卓仍旧是那副老样子,对于任何人的要求,他都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大家见王卓如此态度,也摸不清他到底在想什么,这时候谁敢强出头,大家都在观望,王卓也真沉得住气,陪着大家一起在观望,现在的边陲国,除了王卓的北三省以外,可谓是人人自危,风雨飘摇,动荡不安。

  整个边陲国大大小小的势力几乎都在等待、守望,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那些小股势力是在观望大势力如何行动,自己好倒向优势的一方,而那些大势力则在考虑如何消灭自己的对手,好取得最终的胜利,现在边陲国最大的两股势力就只剩下原边陲国以南的京都地带和王卓所统一的北三省,京都现在拥兵三十万,而王卓的军队也有三十多万,双方都在对峙,虽然现今的边陲国国王想找王卓和谈,但是王卓却仍然是不动声色,朝廷也摸不清王卓的底细,因为王卓在北三省的时候,也和现在一样,不动声色,沉寂了很久,在大家都以为他是在待价而沽之时,他却突然行动,而且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了北三省三股势力最强的敌人,迅速统一了北三省。现在朝廷也在担心王卓不表明态度,是在策划什么阴谋,也会像统一北三省一样,突发制人,但是朝廷却不敢主动挑起战端,毕竟去惹王卓这样的人是不明智的,朝廷也乐得于偏安于一隅,一切都以防御为主,保住自己的现有地盘就足够了。不过朝廷实在已经是气数已尽,国王竟然在如此生死攸头的时候,却只顾自己享乐,根本就不为目前岌岌可危的状况担心,反而听信馋言对驻边将领颇多猜忌,弄得各边关将领人心惶惶。而在京都中的禁军也自成一派,虽然他们是拥护目前的国王的,但是国王也拿这些禁军将领没有办法,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为防止禁军作乱,朝廷也只有迁就着禁军,稳住他们。

  不仅边陲国内之人在观望,而且天风国现在也在观望,他们有自己的打算,在鹰雪灭掉他们大个国家的魔法师后,虽然现在已经恢复了元气,但是天风国却因为如此失去了许多的机会,故而,天风国的国王就已经生灭边陲国之心,他现在只是有些犹豫,即使将整个边陲国灭掉,亦非难事,不过,边陲国的确是个负担,天风国正在考虑是灭国还就将其收为附属国,所以他们也在观望,等待之中,天风国并不承认现任国王,但是也没有明确表态,他们只是在等待着最后的结果,看谁最后究意是能够统一边陲国,然后,再行出兵征伐,灭掉边陲国,抑或是将边陲国变为自己的附属国,

  各路人都在等待、观望,而有一个人却在忙个不停,那就是鹰雪,在这三个月中,他可是忙得够呛的,不仅要帮助王卓安定北三省,而且还按照截天的办法,训练了大批的间谍,打入朝廷的势力之内,有了截天的指点和全力支持,鹰雪如有指路明灯,做起事来当然事半功倍了,在这三个月内,鹰雪获得了大量的情报,一切情报都在显示着,南进事宜已经准备完善,统一边陲国指日可待。

  且不提边陲国的诸项事宜,天魔门的门主异邪现在可是高兴非常,经过近三个月的调息,他已经完全恢复了他鼎盛时期的功力,也就是说他现在的元神已经完全与他的替身融合了,通过幽冥圣石的帮助,已经将替身的魂质全部剔除,经过这三个月的调息、修养,异邪觉得自己已经是到时候去实现自己的计划的时候了,不过,由他现在冥王的出现,他决定利用冥族的力量帮他做一些事情,他现在可还不敢得罪冥王,因为他的‘暗灵玄功’只炼到第七重,最后三重,也是最关键的三重,他还想利用冥王的力量助他修练成功,否则,如果冥王从封印中被放了出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凭他的力量是不足以对付冥王的,因为他冥族的对暗黑魔的领悟力和运用程度可不是他异邪能够制衡得了的,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截天与他的一年之约,现在异邪已经大功告成,跟截天的一年之约他根本就想再遵守,不过,截天的修为,异邪可是非常的清楚,虽然他可不想再让鹰雪与截天再活下去,可是要灭掉截天也非易事,故而这就是异邪急于炼成‘暗灵玄功’最重要的原因。

  异邪刚准备走出房间的时候,突然,房中出现了冥界的‘幽光镜’,幽冥邪王的面孔出现在异邪的视线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