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银河修仙联邦 第三百八十四章 英魂不灭

《银河修仙联邦》第三百八十四章 英魂不灭

作者:明镜晨星 字数:1895 书籍:银河修仙联邦

  很快,徐晏温就发现原因了,围绕着沈春娴的周围,散发一圈嗜睡的氛围,这种香甜的氛围,简直让他无所适从。

  晏温克制的沉浸了片刻,不得不站起来,找来一辆马车,将沉睡的沈春娴送回家。

  ……

  三月十五,是徐晏温殿试的日子,通过会试的贡生会在这一日进行殿试,殿试是科举的的终点,地点放在皇宫。一般考一日,两天后放榜。

  名次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看真才实学的同时,也需要看脸的,太丑的不免被皇帝嫌弃,毕竟进入朝廷后是要和他长期相处的。更重要的是,一甲是天下学子的表率,选丑的,影响不好。

  二甲数人为进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待殿试放榜后,这一批来着五湖四海的学子,都各种有了不同的命运,十几乃至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也得到了回报。

  新状元跨马游街,敲锣打鼓的绕着京城走一圈,全城百姓都走出家门瞻仰状元的风采,带着还流着鼻涕的小孙子,教训要好好读书,并试图蹭蹭状元郎的文气。

  此时,沈家正房,一身棕色的钱夫人魂不守舍。

  “状元真是姓徐?”

  常妈妈犹豫,说着自己也不相信的话:“说不准是重名。”

  钱夫人重重叹气,她心里倒是很清楚,“拢共百来个人,哪来的同名同姓,徐家真是出了状元郎了。”

  钱夫人摸着手炉,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神采飞扬,惋惜的说:“我今天才明白,咱们家的气运,都让小五一个人吸走了。要是当初看出来状元郎的端倪,我是非得把玉娘许给他的。”

  她中意的吴三郎没能参加科举,儿子直接在考场待了一天就病的回家了,可见她一点也没分到沈家的气运。

  反而是给沈春娴指的一个,翻身成了状元郎,怎么能不让钱夫人气闷,恼怒。

  事到如今,钱夫人再懊恼也没用了,她对常妈妈说:“这是个大事,今晚把玉娘和小五都叫来,一起用饭。”

  在以前是万万不会发生的事,因为钱夫人巴不得沈春娴走的远远的。常妈妈闻言也认同的说:“是要对五小姐客气些了,往后还不知道徐家是什么光景。”

  傍晚,在钱夫人的屋子里摆了饭菜,沈春玉、沈春娴前后脚进门,沈春娴安静的坐下来,便准备吃饭了。

  钱夫人瞧了眼面前的两姐妹,脸真是不太像,沈春娴长的更加柔和一点,她也比沈春玉大两年,好像是快十七了,钱夫人记不清楚。

  吃到一半,钱夫人动手给沈春娴盛了一碗汤,说:“都是一家人,血浓于水。你两个已经出嫁的姐姐,还有你六妹妹,说不定都要仰仗着你照料。”

  沈春娴只知道埋头吃饭,没有对钱夫人的话产生抗拒情绪,让钱夫人稍稍欣慰了。

  她又说:“将来你三哥,还有和你六妹妹订婚的吴三郎,还是得科举的,还得劳烦亦年关照。你嫁过去要是有什么缺的,尽管回家找我要。”

  钱夫人顿了顿,难得的说了一句为沈春娴好的话,“他现在成了状元郎,多少人盯着想要招婿,你的婚事还是得抓紧,快快的嫁过去,免得夜长梦多。”

  沈春娴同意:“再快我都行。”

  从钱夫人的住所离开,钱夫人很快就睡下,准备明天早早的找徐家商议沈春娴过门的日子。

  沈春娴提着灯笼,沿着鹅卵石小路走,灯笼昏黄的光落到她的裙角,裙角摇曳的像是一朵花。忽然间,拐角的黑暗处,有一个魁梧的人影晃动。

  她吓了一跳,用灯笼照过去,发现是抱着酒坛子,泪流满面的沈三哥。

  沈三哥自从大病一场后,被填了各种补药,人胖了,但脸色蜡黄,今天头发也乱糟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孤魂野鬼出来了。

  “三哥,你在这干什么呢?”

  刚说完,沈三哥整个人就歪倒过来,沈春娴没来得及去扶他,他就直接扑倒在沈春娴的脚边,拽着沈春娴的裙角,嚎啕大哭。酒坛子也全倒了出来,看来他根本就没喝多少,只想稍借酒力发泄情绪。

  沈三哥:“我真没用,我真没用啊。我考也考不上,还丢了扆崋人。”

  他哭了一会,泪眼朦胧的说:“五妹,我要是和你一样就好了,从来就没人指望你做出一番事业来,你还可以睡到日上三竿,也不用科举,我要是个姑娘家好了。”

  沈春娴原本还同情他,听见他这样说很不乐意,闷闷的把沈三哥的酒坛子踢飞了。

  沈三哥从考场出来已经过了一个多月,情绪已经平复,今天是徐晏温考上状元的消息刺激了他,让他再次想起自己考场上的情景。

  他什么题也不会,苦思冥想后只好给自己生火煮饭,没想到饭居然没煮熟,吃完直呕吐,加上吹冷风以及害怕,痛的难受,挣扎着爬出考房,就被官兵给拉走回了家。

  脑海里哀求徐晏温给他讲课还历历在目,那时候是去年十一月,才过了短短的四五个月,再想到徐晏温,已经相隔甚 远了。

  沈三哥悲从心生,可惜眼泪已经续不上了,只好干嚎了一通,为不成事的自己狠狠嚎叫。

  第16章 府记嫁娶

  不用钱夫人催促,徐家如今风头正盛,是春风得意当迎新妇的时候。

  前几日来徐家道喜的人多,脱不开身商量婚期,直到今天,许氏才觉得应付够了,谢绝了不熟的人继续登门,开始计划自家的事。

  许氏一大早就进家里的祠堂,烧香祭拜一番,让徐晏温死去的爹知晓儿子很快就要成婚了。从祠堂出来,又叫来许安,“你到香山去,问问我前年订的床,还能不能做好了。”

  许安点头,“可是少爷的婚床?”得到答复后,许安便骑马离开家,赶往香山。

  过了一会,许氏又让人去请当初为沈春娴和徐晏温合八字的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一手翻开黄历,一手拿着曾经合好的八字,沉吟良久,最终挑选了农历四月二十七日迎亲。

  许氏点头,见也没多久了,喜不自胜,“是个好日子。”

  时间是有点紧了,但再往后,农历五月、六月、七月,都是人尽皆知的恶月,忌讳嫁娶。

  农历五月五毒作怪,六月正好处于一年中间,也不详,七月碰上鬼节。

  好在订婚后就已经开始准备,虽然急也能办好。

  拍板决定了日子,许氏将算命先生送走,便让人提着大雁,将挑好的日子告知沈家。

  沈家看日子没撞上沈春娴的月事,也没有异议,开始忙碌的准备沈春娴出嫁需要用到的一系列物品。只等到四月二十七这一天,嫁女儿的嫁女儿,娶妻的娶妻。

  ……

  当香山的婚床运过来,被安置到收拾出来的新房时,徐晏温已经在翰林院混了半个月。

  在如今的体系内,顶着六品修撰的职位先过渡两年,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

  见众人匆匆的走动,徐晏温走到门前掀起帘子一看,他娘找的两个全福人正在一张从未见过的婚床前忙碌,东挪西挪,把床摆放喜人的位置。

  婚床精致非凡,全部以红木制成,四周围栏,雕刻出复杂的镂空的花纹,前后都有放置东西的柜子和横木,透露出一股奢靡气息,床框有漆金雕花卉、并绘制了其他吉祥图案。

  这样一张婚床,还不知道工匠要做上多久,才能做出一个大致轮廓。

  徐晏温虽然算不上节俭,但也是不会铺张浪费的人,从他空荡荡的起居室,和简单摆放的书房就能看出来,他缺乏一些物欲。看张这张不符合他生活作风的婚床,徐晏温很不适应。

  许氏慢吞吞的从外面进来,对儿子这份难伺候的样子视若无睹,欣喜的看着婚床被安置下来。这张床一被放下,过不了年,徐家冷冷清清的家门就会再度热闹起来。

  她对徐晏温当初擅自退掉曹家的事还存有一丝警惕,警告徐晏温:“你别想动这张床。”

  徐晏温嘴上表示自己什么心思也没有,眼神却不善的一直在婚床上流连:“好,我不动。”

  许氏:“这又不是给你的,你想睡草席,书房里多放几张让你睡个够。”

  徐晏温想到这是沈春娴的,自己也不是天天歇在上面,瞬间释然,对婚床也再没有别的想法了。

  朝廷给他放了九天婚假,三天后开始,两天用来准备迎亲,七天用来‘新婚燕尔’。

  许氏:“滚床童子也不用你去借了,你叔父写信来,他几天后就到,到时候他膝下的小铁娃来当这个滚床童子。”

  徐晏温眉头又皱了起来,浑身散发挑剔的气息。

  许氏教导他:“你叔父虽在我们娘俩落难时冷眼旁观,却也是咱们唯一来往的亲戚了,你心里再不敬他,也要给他些面子。当初你考中解元,他要为你饯行,你连饭也不肯和他吃,闹的多难看,你这就忘记了?”

  不过徐晏温不单单是针对叔父,他是不愿意和任何外人一起吃饭。尤其是叔父试图用他用过的筷子给徐晏温夹菜以后。

  见他油盐不进的清冷样子,许氏抡起胳膊,气冲冲的就往徐晏温身上砸,“我管不了你,以后我儿媳会来管你。”

  徐晏温淡定的拍了拍被弄皱的衣服,一点也不疼。

  距离婚礼的前一天,沈春娴的嫁妆抬出来,送入徐家,徐家大门口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送嫁妆的长队延绵不绝,鞭炮噼里啪啦放了一整天。

  嫁妆送完,沈家已经空了一半,钱夫人心痛不已,也只能咬牙接受。

  嫁妆里还有一副嫁妆画,钱夫人特意弄来压在箱子底下,以免两人新婚夜抓瞎,面面相窥一个晚上。她特意叮嘱了沈春娴,“要是他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你们就拿这个出来看,照着学。”

  沈春娴隐隐明白要做一些特殊的事,但怎么做她也不知道,“好。”

  钱夫人还想再交代交代沈春娴,嫁过去以后不要懒,但转念一想,懒人有懒福,沈春娴的事还得看天意。沈春娴要是嫁过去被嫌弃,就证明她的命把握不了这个好姻缘。 经过儿子和吴三郎科举的打击后,钱夫人那么一个精明要强的人,也开始信命了。

  送完嫁妆,沈春娴用的被褥也要送过去。沈春娴的婚事找到了两个全福人,一个是沈春娴的表姑姑,也是沈大人的表妹,丈夫在大理寺任寺丞。上面父母公婆都建在,儿女双全,夫妻和睦,见谁都笑眯眯的。

  另一个是钱夫人身边的常妈妈,她的父母长寿,膝下二男一女都已经长大,一把年纪了还和丈夫如胶似漆,和两个兄弟也感情深厚。

  下午,常妈妈便赶往徐家铺床,着实被徐家弄来的婚床惊到,不禁摸了一会上面的吉祥图:“这得是花了多少功夫做的,姑爷会疼人啊。”

  又想着沈春娴嫁到这里算是嫁对了,睡在这张床上肯定舒服,正好她又爱睡。

  常妈妈利索的开始铺床,嘴里说一些吉利话,又在徐家一群下人的围观下,往床上撒上各种果子,红枣、花生、桂圆,再把喜被一盖,就算是完成了。

  床铺好后,直到第二天晚上沈春娴进来,都是不能有人坐的。新房需要关上,寡妇,没成婚的女子,更是不能进这间房。只待常妈妈一走,徐家的人会就把新房锁起来。

  常妈妈这就要走,刚出了门,立刻被徐家的人亲热的拽住了,“老姐姐啊,你看你累的,坐下来喝杯水,和我们讲讲,新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无非就是这些人现在在徐家过的滋润,怕来了新夫人手段硬,要收拾她们罢了。

  常妈妈暗暗翻了一个白眼,她也不过三十多岁,居然不长眼的叫她老姐姐,当下敷衍了两句,装作没听懂徐家打探的意思,头也不回的走了。

  成婚的最后一天晚上,姑姑也歇在沈家,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就要为沈春娴的‘上头’礼仪梳头。

  没想到这天晚上,沈春娴刚要入睡就觉得肚子胀痛,汗淋淋的站起来叫人,半雁就在外面的榻上睡,听见动静赶紧跑了进来。“怎么了?你哪里不舒服?”

  沈春娴声音软软的说:“肚子里寒,厨房不知道睡下了没,我想喝姜糖水。”

  半雁一口答应下来,披上衣服便往外走,“我去看看,你躺着。”

  没过多久,她端着姜糖水回来,沈春娴喝完浑身发汗,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觉得身上好多了。不过还是觉得不对劲,又开始解开衣服,查看后并不是来月事了。

  “差着日子呢,得是十天后。”沈春娴说。

  虚惊一场,两人都松了一口气,各自躺回床上,沈春娴觉得依然胀痛,担忧的爬起来说:“也说不定要提前了,要是今天晚上来月事了怎么办?”

  半雁翻了个身,“夜里来也好,要是明天洞房才来,才真是坏事了。”

  沈春娴也烦的不去想了,来不来也控制不了,不过钱夫人特地告诉她要避开月事,等明天早上再看看吧。在沈家的最后一个晚上,沈春娴没有伤感,也很快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沈春娴还在睡梦中,天根本没亮,就被一大群女眷给喊了起来,沈春娴迷迷糊糊的看见两个姐姐,困的黏在床上不想起,直接被拽出了被窝。

  “快起来!那么大的人了,还睡。”果然是大姐来了,带着一群下人把沈春娴收拾起来。

  沈春娴的二姐抱着肩膀,斜视着沈春娴,嘴角轻微的往下拉。那么个懒鬼,嫁到状元郎家里,状元郎必定都是勤勉刻苦的,能待见她吗?

  沈春娴被喊醒,痛苦不已,沐浴洗漱了后,抽空检查了一下自己,依然没有来月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