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银河修仙联邦 第三百三十章 胜利在望

《银河修仙联邦》第三百三十章 胜利在望

作者:明镜晨星 字数:1879 书籍:银河修仙联邦

  罗忠带着一队人守在长生殿前,罗氏子弟分布各层主持法阵,附属各峰收到命令约束修士,各处凡族聚居地也被勒令不得擅自走动。整座丹阳峰戒备森严,如临大敌,只是因为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贵客。

  长生殿顶层栏杆处,站立着两位青色道袍的修士,正俯瞰整座丹阳峰。杨行求见受阻、环顾山顶、打量山腰的举动自然落入两人眼中。

  “这是你的弟子吧?我看他颇有斥候的天赋,不如安排他进霍家军。”说话的修士一身青色雕花道袍,负手凭栏站立,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赫然便是霍山的主人,霍光。他刚回霍山正式迎娶苏丽莎没几天,此时居然出现在了丹阳峰长生殿。

  黄鹤坊市之战后,霍光招揽罗寅入霍山,许以客卿之位,约定三月之期。罗寅提早了一个月出发,霍光又在南阳耽搁了十多天,是以现在才会面。霍光这次过来,知道罗宇在万宝楼修行炼器,还带来一座上品炉鼎作为见面礼。

  罗寅不提杨行还未拜师的事,附和着说道:“他的灵识确实异于常人,而且还有炼丹的天赋,自己摸索出了白漆丹的炼制之法,连你的小儿子霍青都想招揽他。”

  “哦?”霍光不希望自己的客卿和两个儿子走得太近,不过他也知道这不可能。他放下心思,仔细打量着休整过的主峰。

  铜雀台翟家修士忙活了一个月,在山顶发掘出一片灵湖,湖水沿着山体流下,将山顶、山腰、山脚连成一线,变得和知客峰差不多了。山顶被法阵重点加固,三座建筑互成犄角,组成了一套不亚于黄鹤坊市的护山法阵。传道堂改作了藏经阁;演武堂容纳了几十间二阶洞府,供所有炼气弟子闭关无虞;长生殿也布置有十几间三阶洞府,可供筑基修士修炼;他们所在的顶层更是有四阶洞府水平,为罗寅独享。

  ----------

  霍光问罗寅:“在霍山感觉如何?”

  罗寅笑着说:“人还未出门,恶名传千里。现在都没有修士愿意来丹阳峰了。”

  “霍山是一个自由的地方,我也无法控制那些人说什么。”霍光戏谑说道,“再说了,不是没人来吧?据我所知,有一位女修时常登门造访?”

  罗寅神色从容的问道:“这人是你安排的?”他见霍光搓手奸笑的模样,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大宗门的门主。

  霍光笑着摇摇头。

  “那我就将她关起来。”罗寅说道。

  霍光连忙摆手:“不可,她的父亲当年和你我一起并肩作战过,和你算同袍,和我也算是故交。现在她家落难,我们怎能坐视不理?”

  陶玉珠之父陶玮是南疆军的老将,霍光留守南疆后,将陶家分封在南边的一座永业灵山,也就是现在的陶家堡,作为霍山隔绝百越的屏障。数月前陶家堡被越寇屠灭,陶玮本人身陨,只有陶玉珠逃出。

  “她可能是听说了你的名气,就找上门来,想让你替她复仇吧。”霍光说道。

  罗寅冷笑:“陶玮是金丹后期修为,陶家堡是四阶灵山,镇守南边百年,连他们都被灭,我能做什么?再说了,霍家军为什么不出马?”

  “袭击陶家堡的越寇主力已经离去,难以捕捉;此去只用对付占着陶家堡的一支越寇,将其歼灭,夺回灵山,便算报了仇。”霍光解释道,“从霍山到陶家堡,有很大一片荒原,常有越人修士出没。若出动的人少了,易像之前那样全军覆没;若出动的人多了,可能对方就闻风跑了。所以最合适的,就是出动少量精英修士,执行精准打击。”

  罗寅又问:“算起来陶家堡被袭在前,黄鹤坊市被袭在后,可以看做是同一股敌人所为。你当时承诺会追查坊市被袭之事,又招我入霍山,是不是早就谋算由我来处理?”

  “可以这么说。”霍光毫不掩饰的点头说道,“我起先想让霍峻负责,但他被你打伤,所以你代替他去,也是理所应当。这事你若干成,丹阳峰就是你的永业灵山!”

  罗寅有点心动,他默想片刻,觉得胜算较大,但还是有点不放心,退一步问道:“我不求永业灵山,继续缴纳税赋又如何?”

  霍光有些不耐烦,加重了语气:“丹阳峰被你改造后,价值大增,税赋怎么也要一年一百颗三阶灵丹!你可付得起?”

  罗寅微怒道:“你想讹诈于我?我知道行情,绝不是这个价。”

  “即使你付得起,我也不一定让你留下来。”霍光继续施压,“你在山上做了这么多布置,难道甘心被我收回,让给他人?”

  气氛一时陷入僵局。

  ----------

  霍光突然振身飞起,落到长生殿旁的飞舟之上,手握舵盘,催动灵气,一息之间就将阵法激活,飞舟顿时挣脱绳索,升到半空。

  长生殿内稍起喧哗,被罗寅示意平息下来,他也跳上飞舟,倒想看看霍光要干什么。

  霍光操纵飞舟往刘奇的左峰而去,既然来了,他想亲眼看看丹阳峰上下,而不是灵识探测后的影像。

  飞舟悬停在左峰之上,能看到山里的老少正在伐木造田,青壮则被组织起来围猎野兽,妇女也也要上树摘果。有的凡人抬头盯着飞舟看久了,还会有监督的人过来喝止,看起来十分艰苦。主要是左峰土地较为贫瘠,刘奇的精力又被牵扯到罗宇的后峰和草市的丹阳会馆中去,左峰上的凡人自然要辛苦一些。

  霍光见罗寅一脸严肃,他调侃道:“当年威震十三军州的银枪将,现在以一敌三的金丹第一人,难道怕了?”

  罗寅冷冷说道:“我只是厌倦了给人卖命而已。”

  “我开出价码,别人接或不接,都是他们自愿,无所谓卖命不卖命。”霍光说道,“陶玮当年跟着我,功劳不比别人差,落得这个下场,我一定要为他报仇。”

  罗寅这才感受到霍光的决心,他问道:“你和四大家族的元婴仙人为何不出马?”

  “我现在还分不清这是一伙越寇捣乱,还是整个百越企图反攻。元婴修士一旦出动,就是石破天惊,越人会怎么揣度我们?霍山现在还不能和越人全面开战,要避免误判,否则只会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别人。”霍光诚恳说道,“至于四大家族,那几个老家伙寿元不多,几年都不出来一次,都是小辈们在外行走,你以为我还请得动他们?”

  罗寅沉默下来,霍山的权力格局,除非当事人述说,旁人是看不清楚的。

  霍光又加上一把力:“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若帮我做成此事,不仅永业灵山不成问题,甚至结婴之事,我也可以出一把力。结婴无非天时地利人和,霍山积累的巨额资源是你无法想象的,外物对修炼的帮助也是你无法想象的。若你愿继续和我并肩作战,罗氏将来就是霍山的第五大家族。”

  罗寅是真的动心了。

  ----------

  飞舟来到罗宇的后峰上空。

  这里离丹水最近,山上正组织凡人挖渠,计划将丹水引入山中。凡人无论老少都要下渠劳役,踩着淤泥挖着土,喊着号子挑着担,虽然辛苦,但士气很盛。后峰本身土地要肥沃一些,这些凡人大概也知道沟渠挖通后的好处,干得颇为卖力。

  罗寅突然问道:“我一直有个疑问,霍山为何不出动大军,步步为营,一举剿灭百越?如此一来,霍山必为南疆宗门之首,号令各地,莫敢不从!”

  霍光阴恻恻的盯着罗寅问:“你是认真的?”

  罗寅呵呵一笑:“你刚才是认真的,我就是认真的。”

  霍光哈哈大笑:“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同,你比南阳那帮老头子有趣多了!百越?他们作乱多久了?几百年了吧,再撑个几天应该没问题。老实说,还是我们占了他们的土地。我不需要灭绝他们,只需要将他们拦截在安全界限之外即可。而且,你从黄鹤门来,不会不知道,几百年前,黄鹤门领导南疆对抗百越,虽然胜了,但自己从元婴宗门跌落到金丹宗门。霍山还要发展,还要联合南阳,还要与江夏周氏竞争,不会在此时做此吃力不讨好的事!”

  霍光越说到后面语气越重,直听得罗寅心头震颤:联结南阳,与周氏竞争,这就是霍山将来的道路!自己不过是客卿,是外人,霍光为何说给自己听?

  霍光语重心长、推心置腹的说道:“霍山起家是以南疆军为基础,连四大家族都是后来加入的。莫道别人不忠诚,更多时候是利益给的不够。就像霍山最常见的灵草藿香蓟,灵效可比宁神花,也是由杂草培育而成。客卿不是外人,而是霍山最重要的财富。”

  罗寅暗自感叹,黄鹤门也将散修比作杂草,但叶知秋认为杂草丛生则灵草凋敝,对他们这些外人一直是防备、打压的态度,相比霍山,还是格局不够啊。

  ----------

  飞舟最后到了杨行的右峰。

  右峰遍布密林,土地最为稀少、贫瘠,但将山顶让出一半给给凡人后,种下的凡谷在灵气滋润下长势惊人,一年可收三季,足够养活整山的凡人。山顶还建有一排竹屋,山腰也建起数十个大大的竹棚,除供凡人安居之外,还有余地建了两个大大的谷仓,储存着杨行从草市买回来的粮食。右峰的凡人完全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一副男耕女织的田园景象。

  霍光颇为惊异:“让出灵地给凡人耕种,这在霍山也是少见,不知是你的哪个弟子所为?”

  罗寅之前听罗忠禀报,也仅仅知道杨行将凡族安置得很好,现在亲眼看到,听霍光称赞,感觉又是不同。他含糊答道:“也是一个不成器的弟子,没想到他还有这个本事。”

  霍光也不追着往下问,而是慨叹一声,说道:“当年我在军中结丹,立功任职校尉时,就听说过罗氏银枪将的威名。接着在涿州会剿黄巾贼,和你并肩作战,你一人就将敌阵冲乱,我们只能跟在后面替你压阵,那种冲劲我永远也忘不了。后来我到了南疆,成立了霍山,身后有了这幅家业,便知自己再也不能像你一样一往无前。”

  罗寅听了,苦笑不已,他爱妻身死,儿子不成器,自己还寄人篱下;相比霍光妻妾成群,打下偌大家业,实在是差得太远。他说道:“我怎敢与你相比?”

  霍光摇摇头说道:“我经营霍山也没别的本事,只是知人善用,各尽其事而已。说起来当年会剿黄巾贼的数十校尉,能活到现在的也没几人,你觉得我有利用你的心思,可我只是将你当成一个故人。我也是这么一路走来的,与其说是互相利用,不如说是互相成全。你愿意来霍山,我非常高兴;现在看到你在丹阳峰的布置,我知道你是真的想安定下来。你听我一句,作为一山之主,别人思安你要思危,别人想定你要想动,才能真正做到安定。”

  ----------

  飞舟重回主峰,霍光又和罗寅密谈到傍晚才离去。

  这时杨行和李通也刚刚到了汉陵峰脚下。这一路,李通一直心事重重,几次欲言又止。杨行注意到了他的异常,也不催逼,等他自己决定。

  终于在上山之前,李通驻马盯着杨行说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南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