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银河修仙联邦 第一百三十一章 孩子

《银河修仙联邦》第一百三十一章 孩子

作者:明镜晨星 字数:1824 书籍:银河修仙联邦

  因为之前一出,欧兰雅一路都显得较为沉默低落,谢涵恰好光明正大地冷着对方,整半天交流只有一次挑琴的时候。

  圆滑如沈澜之自然能看出对方对他表妹真的毫无意思,便一边引开自家表妹注意力,一边活跃气氛。

  俩表兄妹过得很累,霍无恤也好不了多少,哪怕一路上保持着高贵冷艳的表情,也抵不住身侧人一声声温柔到极致的“絮儿”,以及时不时从摊子上拿起来别在他发上的金簪玉笄──“这个很适合你”、“絮儿你真美”、“笑一个给孤瞧瞧好么”。

  惨不忍睹。

  周围人却都艳羡他有个如此温柔宠纵他的郎君。

  “小娘子真是好福气,你家少爷宠你。”一个卖风筝的老汉对霍无恤呵呵地笑,“现在三月,买个风筝吧,在上面写上你家少爷和你的名字,让它飞过桃花树,就能使有情人终成眷属,让你们永不分离。”

  霍无恤……霍无恤拔腿就走,奈何有人比他更耳聪目明、眼疾手快,谢涵一手握住他手腕,另一手已在摊上挑起了风筝,边认真问道:“真能永不分离吗?”

  “有情人当然能永不分离。”那老汉挺了挺胸膛,“小老儿的风筝一向最灵验了。”

  谢涵笑了,他修长的手指停在一对雎鸠鸟形状的风筝上,“就它了,老丈。”

  随后拿起笔,在风筝尾巴上一笔一划写下两个名字──谢涵,柳絮。

  欧兰雅看着他近乎虔诚的神情动作,再看着那个风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终于忍不住红了眼眶,她捂了捂嘴,“不好意思,我有些不舒服,先回去了。”说完,不等回应就呜咽一声转身跑走了。

  “雅儿──”沈澜之忙对跟着的家仆使眼色让他们追上去,转而对谢涵沉下眉眼,“齐殿下过分了罢。”

  谢涵放下笔,欣赏地吹了吹风筝上的字迹,“快刀斩乱麻,冷冽破情思,令妹年纪轻轻,泥足深陷可不好。”

  沈澜之凝着他淡淡然的侧脸,低声不愉道:“兰雅虽然骄纵了些,却是心地善良,她有什么不好?”说着,看一眼一旁霍无恤,“别拿其他人搪塞我。”

  谢涵显得非常奇怪,同样压低声音,“孤才根本不明白沈兄在想什么,欧家是梁国的武器库,梁公岂容欧家掌上明珠嫁与他国公室?”

  沈澜之听着这句话,几次蠕动了下嘴唇,终于没再说什么,长长叹一口气,“告辞。”

  谢涵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逆推着欧兰雅来找他的因由──欧兰雅喜欢他,没错,但这会是沈澜之和欧家允许她来找他的原因么?冒着被梁公猜忌的风险。不可能──只有一种说法,梁公已经在猜忌欧家了,欧家在另寻其他容身之处与保障。

  霍无恤看着对方捏着的那只风筝,贴在对方耳边咬牙道:“好了,可以回去了罢。”

  谢涵回神,眨了眨眼睛,“回去?为什么回去,风筝还没放上桃树呢。说好的话怎么能收回,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

  霍无恤:“……”

  “你不愿意和孤永远在一起吗?”谢涵看着身侧人冷淡的面色,眼里露出哀伤。

  跟着谢涵的随行武士俨然是一群“主子控”,立刻一手按在剑柄上,对霍无恤横眉冷目,仿佛只要他一点头,就会被万剑穿心。

  霍无恤:“……”

  最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行人缓缓往郊外踏青而去,期间霍无恤又看一眼那风筝,在谢涵耳边道:“我多和你在一起一天,都会折十年阳寿。”

  谢涵脸色微微一变,霍无恤终于吐出胸中一口恶气。

  但他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会儿这快感,就听对方焦急的声音,“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谢涵怒红着眼看他,“难道你忘了接下来几天,你都要同孤待在一起,怎么可以这么乱说话?这么几十年阳寿减下来,你还有命活吗?呸掉。”

  霍无恤:“……”

  对方不依不饶地抓着他的手腕逼视着他,他最终面有菜色地呸了几口。

  哦,作为一个哑巴,他只能做动作,发不出声音,同步音效全由声优谢涵友情提供。

  郊外芳草萋萋、百花盛开、春风微醺,不远处桃树成荫、落英缤纷,“就这里了。”谢涵把线桶塞进霍无恤手里,对他笑道:“你有伤,孤来拿着它跑。”

  说完,他就拎起雎鸠的中间竹架一路往前跑去,跑了约莫十丈远,转身对霍无恤扬了扬手。

  离得远,又逆着光,看不清他脸孔神色,却觉得他身后仿佛镶了一层金边。霍无恤撇了撇嘴,准备好放线。

  谢涵扬手一扔后,他就连忙后退几步,放线,双眼不知不觉紧盯那半空中的飞鸢,手中渐紧,风筝飘飘遥遥乘风向上空飞去。

  谢涵跑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霍无恤对着高空飞鸢咧了咧嘴,不乖戾癫狂,也不皮笑肉不笑,是个人样的笑容。

  哟,真难得。谢涵挑眉,正这么想着,就听后方一阵嘈杂,几个武士跑了上来。

  回头看去,只见那雎鸠鸟像被箭射中的鸟儿一样,无力地随风栽下

  “断了。”霍无恤动了下嘴唇,没出声,却是这个口型,他捏着线桶转头有些无措地看谢涵。

  “退下。”谢涵伸手拦住那几个武士,随后一手拉起霍无恤手腕,“我们一起去捡,等会儿再来一次。”

  霍无恤点了点头。

  那几个武士都听话地守在原地,等谢涵转身走后,一阵挤眉弄眼──一起捡风筝,情趣嘛,他们懂的。

  谢涵带着霍无恤走进林中,笑道:“好啦,你可以说话了。”

  霍无恤不说话。

  谢涵想了想,问道:“第一次放风筝?”

  霍无恤哼了一声。

  “等会儿捡回来,孤教你。”谢涵道。

  霍无恤笑了一声,“这还需要教吗?我拿起来就会了。”

  “然后放断了。”

  “……”霍无恤咬牙道:“找风筝。”他刚说完,忽然耳朵一动,“有人。”

  “什么?”谢涵疑目。

  “我说有人过来。你爱信不信。”霍无恤白他一眼,自己就躲进了棵大树背后。

  有人也没必要躲起来罢,这大概是偷偷摸摸惯了。谢涵无语,却也挨着对方躲起来,咬耳朵道:“孤还没听到呢,你耳朵这么灵。”

  “你干嘛?”霍无恤捂着被洒了几口热气的耳朵,转而又一笑,“我耳朵当然要比某些膏臾之徒清明一点,骄奢淫逸蒙人清窍,你晓不晓得?”

  谢涵却没回嘴了,密林深处的人影渐渐出来,他盯着对方,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眼熟。

  他飞快回溯自己的记忆,终于扒拉出来个人,在会阳武士行馆见过,似乎是个武士。

  他出来后,远远看了看不远处谢涵带来守着的武士一眼,脸色一变,连忙往回跑。

  有猫腻。

  “跟上去。”谢涵比了个口型,就借茂密树林落地无声地追了上去。霍无恤暗道一句多管闲事,也蹑手蹑脚跟了上去。途中,谢涵从袖中掏出一块苍青色铭文玉筒塞进他手里,在他耳边吐息道:“将胸腹之气自足三阴脉灌注于脚。”

  霍无恤看了看那玉筒,上面刻的字不多,他刚好都认识:行气,深则需,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春在上,地其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身侧人一手贴在他胸口,一瞬间有种奇异的醍醐灌顶之感,一股热流自他胸腹之霎时统统往两足涌去,落地似有气流包裹,毫无声息。

  霍无恤眼里闪过惊异之色,又看了那玉筒铭文一眼,学着上面文字运行那股热流。

  二人越追越近,密林深处结着个草庐,草庐前宽敞院子里摆着张藤条榻子,榻子上躺着个青年。

  青年背对着人,谢涵看不清他,只带人滑入草庐背后。

  “公子,有十几个兵马围来。”武士打开竹栅栏,快步来到青年身前蹲下,作要背负状,“公子,我们快走。”

  “我只是断了手,又不是断了腿。”那青年却斥了一句,转而疑道:“十几个兵马?”

  青年的声音有种冷硬的金属质感,说不出的高傲冷冽,十分好辨认,谢涵不久前才听过──厌阳天,或者说赵臧。

  他惊诧一瞬,忽然想到那本《江山妩媚美人谋》,或许这就是系统没有获得警报的缘故──对方根本没死。

  “是。”

  “他们在干什么?”赵臧又问。

  宽华抓了抓脑袋,“好像在说闲话。公子不走吗?”

  赵臧一嗤,“好了。你觉得沈澜之会只派十几个人来抓我?还是一群毫无纪律的乌合之众。”

  毫无纪律的乌合之众……

  谢涵:……

  霍无恤幸灾乐祸地对他做了个鬼脸。

  武士这才一拍脑袋,“不错,他们都没有穿梁国军服。”

  “没穿梁国军服?那他们穿着什么?”

  宽华回忆了下,“齐国的,他们穿着齐服。”

  “那你有没有看到谢涵?”赵臧脱口问道。

  “没有。”武士眉目一利,“如果属下看到他,定为公子报仇。”

  “那就好。”赵臧松一口气,尔后道:“报什么仇,你还是别去送死了。虽然是我故意激怒他让他废了我双手,但他的剑术也同样不容小觑,而且为人狡诈阴险、诡计多端,我遇到他也要提一百二十个心。”

  说完,他从腰间抽出一根有七寸长的金针,“我下战帖前一天已收到消息,党阙今日黄昏会抵达会阳城。我昔日救过他一次,他赠我一根金针,你速去将这根金针送到他手上,带他悄悄过来。”

  武士一喜,“公子这双手便能恢复如初了。”

  “不错。”赵臧挑起嘴角。

  不一会儿,武士就小心翼翼地拿着金针下去了,赵臧则起来双腿踢桩练腿功,一个简单的扫堂腿就有横扫千军之势。

  直到看着他练完一个时辰走进房内,谢涵才带着霍无恤小步离开。

  他心中思绪万千──赵臧是故意被他废去双手的,也是故意诈死的,为什么呢?摆脱厌阳天这层身份?又何须自残到这种地步?

  “那个人是厌阳天?”霍无恤冷不丁问道。

  谢涵收敛思绪,“你也知道他?”

  “齐太子大败会阳第一剑手,一剑动四方,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这话,你以为我是聋子吗?”霍无恤说完,却又问道:“他不是厌阳天么,什么公子?”

  “他化名厌阳天,实际是召国二公子臧,召太夫人派来会阳的细作。”谢涵说完,心中忽然生出了种猜测──在会阳做细作,经营得再好,也远离召国权利中心,对方会不会是想摆脱这种生活,才出此下策?

  霍无恤听他回得痛快又没有保留,挑了挑嘴角,又问道:“党阙真的那么厉害,能把人手筋都接上?”

  “应该罢,据说活死人肉白骨。”谢涵不置可否。

  “要他救人,还要有信物的么?”霍无恤又问了一句。

  谢涵终于觉察出点什么来,看他一眼,“这孤没试过,哪里晓得,怎么,你要找他?那孤可以为你一试啊。”

  他声音还是那么富有亲和力,他的声音总带有一种特殊的温柔,听他同你说话,便好像你是如此与众不同,如此被他看重。

  然而事实上,他对所有人都这样,他的声音里根本没有真心。

  霍无恤笑着的脸又渐渐爬上那种独属于公子无恤的乖戾之色,不屑一顾道:“我又没毛病,找他干什么?”

  谢涵时刻注意着他的神色,并眼见着系统提示的男主愉悦度下降了一个十位数,终于确定,那天在医馆,对方并没有昏迷,绝对听到了那段话。

  然后他假装没发现,握起对方手腕,“走,我们先去找风筝。”

  霍无恤点头道:“好。”

  但风筝似乎被吹远了,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感受着掌心里另一只手的薄汗,谢涵温声道:“是不是累了,我们先回去,孤派人再找。”

  “不用了,一个风筝而已,吹走了就吹走了,浪费什么人力。”霍无恤随口道。

  “好。”谢涵看看日头,已近正午,他道:“孤下次再买一个给你。”

  “随你。”

  一行人回去后,谢涵正见到玖少卿候在他院中,“姐夫?”

  玖少卿注视着霍无恤,谢涵一拍霍无恤脊背,“你先进房。”

  “这真是殿下带来的武士。”谢涵带来的武士名册在他自己那儿,玖少卿并不知道他的所有武士,但他看霍无恤却没有一点熟悉,更兼他了解谢涵比沈澜之多多了,绝不认为对方会带个女扮男装的武士。

  “不是。”谢涵坦白地摇了摇头,笑道:“没和姐夫说,当初在忘忧山遇猛虎,其实是她与孤一起的,多亏她,孤才能安然无恙。”

  他不说还好,一说玖少卿更担忧了,“殿下调查过她么?怎会这么巧合地出现呢。”

  谢涵摆摆手,“放心罢,孤调查过她了,一个孤身猎女罢了。孤看她天资不错,就想带回来教她文武,以做他用,至于之前一说,不过是想让欧小姐死心而已。”

  他这么说,没有任何被女色迷惑的迹象,玖少卿算是放下心来,“那便好。只是殿下为何要拒绝欧小姐。欧家家大业大,有‘兵器之王’之称,争取还来不及啊。”

  “可也得能争取啊。梁公就第一个不同意。”谢涵意味深长道。

  送走玖少卿,谢涵打开门,霍无恤正打量着他的书房──他卧室左右两间耳房,一个暂当会客,一个暂当书房。

  “怎么样,这些书还喜欢么?孤带的书不多,这是昨天回来孤派人搜罗来的,正着人誊抄,等孤走后,就把它们都留一份给你,你有地方放吗?”谢涵笑着过来,拉霍无恤在案后坐下,打开一卷空白竹简,“你说你不识字,是没识全罢,写几个字与孤瞧瞧。”

  霍无恤慢吞吞地拿起笔,歪歪扭扭地用梁国文字写下了自己名字,然后道:“我经常出来走街串巷,梁国的字还是识得一点的。”又用雍国文字把自己名字写了一遍,“雍字三岁以前记过一些。”抬头,“就这样了。”

  谢涵沉吟,“文字总是一切知识的基石。当今十三国,邹、绞、滕、杞、燕五国的文字与昊王室一脉相承,梁国的字又影响召国、郑国、随国,胡国没有文字,雍、楚二国的字自成一派,齐国、宋国用的字相近。除此之外,鲁国虽已被灭多年,但其文化鼎盛,许多典籍是由鲁字记载的,不可不学,所幸鲁字与齐字同出一源。所以学会昊王室还有梁、楚、齐、雍的字,就可触类旁通了。”

  谢涵说完,就去旁边一溜的书箱挑了挑,拖出几个大木箱来,“昊王室编的《礼》、《易》,梁君新定的《梁法六篇》,楚人写的《楚歌》,孤祖父主持编写的兵书《九略》,还有雍国的历法,你把这几本看完,这几个国家的字便也基本认全了。”

  霍无恤看着几个木箱里满满当当的竹简,目中终于流露出渴望之色。谢涵见状一笑,拿出第一个箱子里的第一卷,“《礼》,又称《昊礼》、《昊官经》,它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读通它,便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合乎礼,什么非礼。”

  他把竹简在对方面前摊开,挨着人坐下,伸指逐字逐字划过,念道:“第一卷,《天官冢宰·叙官》:惟王建宫以捂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他声音清凌凌的,透亮又柔和,好听极了,在这样的音色下,那些死板繁复的文字似乎都变得美丽灵动起来。

  --------------------

  作者有话要说:

  1.行气,深则需,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春在上,地其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行气玉佩铭》: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古代气功文物,现藏天津博物馆。据考为战国后期的作品。

  2.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

  《天官冢宰·叙官》:惟王建宫以捂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这些当然都是《周礼》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