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脱诸天之路 第八章 见神不坏和至诚之道

《超脱诸天之路》第八章 见神不坏和至诚之道

作者:罪火荼黎 字数:2614 书籍:超脱诸天之路

  自此之后,苏明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先绕村行走,在行走中练习两仪桩和小架。上午练习八极拳的打法,下午练习六合大枪,都是李书文和他交手对练。晚上又练习《易筋经》和《洗髓经》。每隔三日,还要以哼哈二音震荡炼髓。

  每天练完之后,身上都被李书文打的浑身青肿。好在他身体强壮,又内外兼修,加上李书文以暗劲刺激,帮助恢复。每天都是一觉睡醒,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继续苦练。

  如此日练月练,一晃又是大半年。不知不觉中,竟然在罗疃又过了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春节。春节之后,天气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苏明细细一算,现在又已经是三月份。他来罗疃,竟然已经足足一年零九个月了。这些日子里,他觉得自身体力力量虽然还在缓慢增长,却怎么都突破不了暗劲。这天练功完毕,打定了主意,便来找叔父李书文。

  到了李书文面前,还没说话,李书文便问道:“你是来辞行的吧?”

  苏明心中称奇,点头道:“是,弟子觉得再练下去,也进境缓慢,难以突破,不如出去走走,说不定能有别的收获。”

  李书文笑道:“练拳的人,都要出去闯荡一番,拳术才能有长进,才能大成。你看有哪个拳法大师是在家里,一个人默默练出来的?不过你能到这个时候才说,也算甚是稳重了。”

  苏明大喜道:“师父您是答应了?”

  李书文哼道:“我要是不答应,你的心思都不在这里了,这功夫还练得下去?”顺手一巴掌就把苏明推了出去:“赶紧去准备,明天就走。”

  苏明连忙收拾了东西,又练了功之后,才晚晚睡下。第二日一早,起床晨练完毕,就打算向李书文辞行,却见李书文已经在村口站着了。

  苏明上前,就听得李书文道:“你此次出去,外面带着大枪,多有不便。这东西是我以前闯荡江湖时用的,你就拿着,当大枪用吧。”

  苏明接过李书文伸手递过来的包裹,约莫有二十斤重。打开一看,却是三根钢铁短棍,每一根都长三尺三分。短棍之上,又有幽暗的螺纹。苏明将这三根短棍按螺纹拧在一起,便是一根一丈长的铁棍。以他现在的体能力量,把这根短棍当大枪来使,正是顺手。

  这时,又听李书文道:“棍和枪类似,只是少了枪头。不过行走江湖,能不见血就不见血。见了血,就不好处理。你现在功力不到,先拿着这根铁棍当枪,练习六合大枪。不用时拆下,拿着也方便。”

  又与苏明说了些闯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才道:“你天赋过人,现在虽未通暗劲,却如山洪蓄水。不论堤坝如何坚固,只要不断积蓄冲击,自然有冲破阻碍之时。”

  苏明自然口中称是。

  李书文又道:“以你现在的积累,一旦突破,就必然是浩浩荡荡,进境一日千里。此番一去,也不知多久才能再见。其余剩下的一些东西,我便也和你一并说了。”

  “当年形意门郭云深老先生划分拳法境界,分为明劲、暗劲、化劲。其实化劲之上,又有三重境界,分为丹劲、罡劲、神劲。”

  “化劲大成之后,能控制浑身上下任何一块筋腱、肌肉、皮膜,搬运周身气血。此时,若是功夫更上一层,能将精气神,收敛成一个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点,我们便称之为抱丹。抱,意思是将全身气血合拢抱而为一。丹,取道家金丹之意。金性不朽,丹成圆融。”

  “抱丹之后,便是先天罡劲,凌空一寸打的功夫。说白了,就是暗劲凌空勃发,打出明劲的效果来,出手一寸之后,仍可以伤人。正如拳经中所说:筋骨发力,震而不荡为先天,节节挪移,爆而不响为罡气。若练拳之人达此境界,则离大道不远。”

  “罡劲之上,便是神劲。古语有云:打破虚空,见神不坏。这个神,并不是神话中的神灵,而是指自己的身体。见神不坏,就是能见到自己身体最细微的地方,时刻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圆满的状态,而成就不坏不漏的境界。”

  不坏,并不是不会损坏,也不是坚若金刚,斧劈刀砍而不伤。而是一旦身体有了损伤,不论多么细微,都能察觉到,从而想办法去修复和弥补,让自己的身体时刻保持圆满和巅峰的状态。

  苏明闻言,细细咀嚼,只觉得句句真理,字字真意,如果传到武林中,价值千金也不为过。他想到后世读书之时,有次读到孙禄堂的《形意叙真》,里面曾写道:“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八卦掌董海川先生,太极拳杨露禅先生、武禹襄先生,皆有不见不闻而能知之的能力。”也有后人说,孙禄堂本身,也到了这个境界。

  这个境界,用八个字可以形容。

  至诚之道,可以先知。

  苏明想了想,问道:“师父,我听说还有至诚之道,又是什么境界?”

  李书文闻言一惊,道:“想不到你连这个都听说过。”顿了顿又道,“至诚之道,可以先知,是儒家的说法。道家的说法是秋风未动蝉先觉。佛家的说法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我刚才说的打破虚空,见神不坏,可以称为是对身体最细微最极致的洞察力。而至诚之道,则是对外界最细微最极致的洞察力。”

  “和打破虚空,见神不坏比起来,一个是身体的最高境界,一个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苏明好奇道:“那有没有到达这个境界的人呢?”

  李书文道:“据说太极拳的杨露禅先生,形意拳的李洛能先生,八卦掌的董海川先生,都有不见不闻而觉之的境界。再往前说,明朝一代心学大家王阳明,据说也有这个境界。史上不少人物,据说都有这个能力。严格说起来,这是心灵上的修养,而非拳术的境界。”

  苏明又问道:“那打破虚空,见神不坏的境界呢?”

  李书文淡淡道:“据我所知,没有人。”

  苏明大惊道:“就连这些一代大师,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么?”

  李书文道:“据传老子衍《道德经》五千字,西出函谷关,紫气浩荡三万里。又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到十万亿佛国,恒河沙数佛陀。不知道这些历史上的圣人有没有到达这个境界,但据我所知,近代武林中,并没有人到达这个境界。”

  随后,又将八极拳一些化劲之后的修炼心得一一说与苏明听,饶是苏明过目不忘,也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

  待说完之后,李书文道:“好了,八极门的精要和我一身所学,都传与你了。路上小心,有空回来看看,去吧!”

  苏明俯身下拜,对李书文磕头三次,道:“弟子这便去了。”转身离去,走出了一两里地,回头看时,却见村口依然有一件黑袍,被风吹起,不停摆动。苏明俯身再拜,起来转身大步离去。

  再有两个月,他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足足两年时间。现在是一九二一年的三月份,离《精武英雄》开始,还有四年的时间。苏明苦修近两年,虽然始终没有突破到暗劲的程度,但他心中却坚信自己终有一日,可以踏入拳法的至高境界。

  “前面的路,还长着呢。”苏明一朝离开罗疃,忽然就有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一时之间,竟觉得天下之大,无处不可去。

  出了沧县,也不知该去哪里,心中起意,便打算先去天津看看。

  民国之时,北京、天津二城,乃是整个武林的中心,强者辈出,高手不断。

  如北京城,前有太极大宗师杨露禅,一路横推北京城,号称杨无敌。杨氏太极拳自此流传天下,太极拳更是一跃成为当下乃至后世流传最广的拳法。后有“天下第一手”孙禄堂,融形意、八卦、太极三家精义于一身,创立孙氏太极拳,威震天下。

  如天津城,有李派太极拳的创始人李瑞东,又有形意门一代宗师李存义先生。李存义先生师从形意名家刘奇兰,其师祖是形意拳创始人李洛能先生。自李洛能后,形意拳能发扬光大,李存义功劳极大。他授徒数百人,其中尚云祥、郝恩光、傅剑秋、薛颠等,都是威名赫赫的拳师。

  尤以李存义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得到了诸如李瑞东、张景星、李书文、张占魁等人的大力支持,在当代武林中影响极大。

  而天津城,更是出了位后世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津门大侠-霍元甲!

  苏明此次进入的,是《精武英雄》的世界。其所说的,正是霍元甲去世后,陈真在一战中归来,发生在上海的事情。

  若在后世,沧县距离天津,不过一百多公里,以苏明的脚力,全力而行,一天就能到。不过此时道路远不及后世,苏明也不急着赶路,走了三天之后,也终于到了天津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