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林氏水浒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他是怂还是勇?

《林氏水浒》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他是怂还是勇?

作者:长安梦入 字数:1952 书籍:林氏水浒

  张叔夜很快来到垂拱殿,将林冲的亲笔信还有要他带的话直接给赵佶和众位大臣说了,大殿内顿时弥漫出一种荒谬难言的气氛。

  所有的人一下都有些听愣了,这个时候林冲竟然还要与朝廷讲和,还承诺只要皇帝下诏认错,再派亲王宰相为质。

  梁山军就可以当这件事没发生过,依然可以按原计划远征西贼,踏平贺兰山,生擒李乾顺!

  而且口气还相当的大,甚么现在答应讲和朝廷依然有足够的体面,中枢权威受损不算严重;可若是一意孤行,破城之后再求和,中枢权威可就荡然无存了!这脸就丢大了。

  开甚么玩笑?

  梁山军成军还不到一年,就算之前轻而易举就击败了朝廷两路征剿大军;之后又势如破竹一路击败沿途阻截宋军,分别从威胜军和梁山泊杀到汴京城来。

  可即便这样,梁山军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攻破汴京城啊。

  要知道汴京城内,哪怕到现在依然还有都门禁军二十多万;而且城墙又高又宽,可说是这个世上最难攻破的城池了;

  而且城外不远处就有高俅统帅的八万多大军;封丘城还有梁方平统帅的三万兵马;何灌的兵马,还有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还在赶过来。

  而且除了这些兵马外,大宋其他军州府的兵马也可以赶来勤王。

  可以说只要汴梁城能坚守十天半天,梁山叛军就必将陷入各路勤王大军的重重包围插翅难逃!

  现在林冲竟然让人来传信,说甚么我现在给朝廷面子,不想朝廷中枢颜面尽失,不想天下动荡,大家赶紧讲和吧,否则到时候朝廷把脸丢到家了,就不要怪我了!

  这不是痴人说梦是甚么?

  难道如此坚固的城防,如此多的都门禁军,守汴梁城十天都守不住?

  这不是林冲那厮之前讲的那些故事——天方夜谭么?

  荒谬的气氛弥漫开来,大殿里一下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中,还是“小公相”蔡攸首先打破了沉默。

  “官家!林冲这是大言欺人,吓唬我们呢!可不能上这厮的当!”

  王黼也立刻道:“官家,依臣看林冲这厮还是在沽名钓誉,邀买人心,朝廷若是答应了下诏认错,互换人质,这一局可就彻底的输了!这才是中枢权威尽失,颜面尽失!

  试想这样一伙妖言惑众、收买人心的叛逆朝廷不但不能剿灭,还被吓得认错讲和,还与之平等相待,互换人质,天下人会怎么想?还不群起而效仿!

  朝廷名分再难压制地方,只怕西军第一个就会跳出来同样以武力胁迫朝廷,自立为王!只怕大宋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重现汉末诸侯并起,唐末藩镇割据的乱世之相!”

  王黼虽然没什么学问,而且在张叔夜等清流人物看来,一向也是谄谀之臣的形象,不过他这番话却说的一脸正气,让人信服,因此话一说完,殿内众位大臣无不点头表示认可。

  这时蔡京也终于开口,不过目光望向的却是张叔夜:“张侍郎与梁山叛军接触最多,了解也是最多,依张侍郎看,梁山叛军是否真有这个能力,在半个月攻破汴梁城?”

  张叔夜早就知道蔡京记仇,将自己视作眼中钉肉中刺,而且他也知道就算自己说出了肯定的答案,众位大臣还有官家也不会听他的。

  因此张叔夜摇头道:“梁山叛军有太多下官不知道内情,太多出人意料的地方,因此下官也不敢肯定梁山叛军是否真有能力半个月攻破汴梁城。只是……”

  他顿了顿,转身望着龙椅上的赵佶,有些为难,也有些自觉荒谬的说出下面的话来,一下就把大殿内所有的人给听呆了。

  就好像听到太阳从西边出来也似,完全不可思议!

  “只是……官家,林冲对臣说,不久之前在辽国中京道一连攻破辽国七个州府,大败辽军十万之众,用计陷害辽国宗室大将耶律余睹,使其被逼南逃的不是女真人,而是梁山军!”

  陈桥镇,,当初赵匡胤在此兵变,进而夺取天下的地方。

  因此地处交通要道,一百多年下来,这里早已从之前一个单纯的驿站,变成了一座商贸繁盛的市镇。

  而且因为当年赵匡胤在此恩将仇报发动兵变,进而夺取天下,因此在十多年前赵佶还将将陈桥镇内的陈桥驿改为显烈观,以纪念祖宗光荣的功业。

  不过此时陈桥镇已经被梁山军四万多大军占领,朝廷设在此地存储粮草辎重的仓库也被梁山军毫不客气的全部接收了。

  连同各大商铺也被林冲下令敲开门板,强行将商铺里有用的物资全部买了来,现金交易,童叟无欺。

  随后林冲又命人带着钱到各处筹集粮草和各种木材,砍伐树木。

  到现在收集到的物资,已经足可保证四万多梁山军大军二十天粮草辎重无忧,不过林冲却还在命人收集,做足了长期围困汴京城的姿态。

  说起来也是讽刺,也不知道赵佶和蔡京等朝廷中枢是怎么想的,“梁山叛军”都杀到汴京城下了,他们也不知道把这些物质都烧了,把所有的商铺都关了,迁到城里去,情愿白白留给敌人!

  或许是传承自先秦还有汉唐的汉家勃勃血气到了赵宋这里,就被赵宋自己摧折压制得元气凋丧,不绝如缕!

  正如在原本的历史中那样,宋钦宗、文官士大夫们、还有都门禁军们这些同为汉家男儿的七尺儿郎,在靖康之耻时竟然庸懦,孬种,怂包到情愿跪地乞降,为胡虏所虐杀,也不够有丝毫反抗!

  像这样怂包孬种的朝廷,又如何做得出坚壁清野,誓与胡虏(叛逆)斗争到底,死战到底,这种刚烈的事来?

  想通这些,赵宋朝廷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想当年在原本的历史时空,金兵第一次打到汴京城外时,不就在东京城外牟驼冈军马场夺得两万多匹军马和大批草料;第二次围攻汴京城时,不也在城外获得大量的物资么?

  这个奇葩、软弱、怂包到极点的朝廷,还有甚么做不出来?

  只是不知道,这次自己让张叔夜前去传话,又爆出一个这么劲爆的消息给他们,朝廷会是如何反应,是软还是硬?是怂还是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