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四百六十五章 绝境中的大英帝国(加更求推荐,订阅,打赏,月票)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四百六十五章 绝境中的大英帝国(加更求推荐,订阅,打赏,月票)

作者:清扬飞鱼 字数:1821 书籍: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加拿大人比较爽快,回答说立即能够组织三个营部队赶来支援英伦三岛。就连运输这些部队的船只已经护航舰队,他们都能一并承包了。

  不过,这三个营规模的援军,估计有没有作用都不大。

  但是本着聊胜于无的想法,丘吉尔还是硬着头皮忍住没发火,接受了加拿大政府这假惺惺的三个营援兵。

  至于新西兰人,他们原本就没有多少部队,想要等到他们准备出一支大部队赶来救援,估计也不怎么现实。

  剩下的那些小邦小国小部落,不是根本就没有武装,就是周围强敌环伺,连自保都有问题,更别提什么出兵帮助英国来对抗德国了。

  这一圈下来,唯一做出有效的实质性反应的,就只有澳大利亚人了。

  澳大利亚这个地理位置无比优越的亚洲版“天选之国”,就类似于美国一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防御优势。

  虽说澳大利亚的陆军,比起美国的30万陆军还要废物。

  可是,远离大陆,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孤悬海外,这一系列的地理劣势,在战争中,居然成为了澳大利亚自保的超级优势。

  仗着周边的岛链与海洋为依仗的隔绝,澳大利亚岁进攻不足,可防守绰绰有余。

  可能是吃饱了就会撑得没干,安全有了绝对保障就老想着干点大事。

  于是,自认为本土防御固若金汤的澳大利亚,大义凛然的为英联邦宗主国提供了2个步兵师,可谓是出兵勤王的英联邦模范代表。

  但事实上,大英帝国却早已经摇摇欲坠,英联邦也逐渐变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势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本土与自治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殖民体系渐趋瓦解。

  为挽救颓势,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自治领与宗主国以“共同忠于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

  英联邦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央政府。

  英国的国王也只是英联邦名义上的元首,与德国元首莱因哈特不同,英国的国王元首,无权干涉其他成员国内政外交。

  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也只是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

  虽然英国在其“帝国日”的宣传口号是:“一个国王、一面旗帜、一支军队、一个帝国。”

  可是,这个帝国是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纽芬兰六个白人自治领和大不列颠广阔的殖民地。

  彼时的帝国,找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帝国!

  而后来的《威斯敏斯特法》,使得自治领在内政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外交上的完全平等。

  英帝国也随之实质性地转变成为英联邦。

  和第一次世界的时候不同了,6个白人自治领不再有义务,在战争中无条件地支持英国。是否参与二战,完全只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最后,爱尔兰虽然选择了中立,却仍同意组织名爱尔兰志愿者增援英国军队,也算是可以给丘吉尔不少援助了。

  毕竟,爱尔兰与英国距离最近,这支援兵可以轻松的运往英国南部,加强防御。

  有了澳大利亚与爱尔兰的支持,也算是给丘吉尔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暂时缓了一口气。

  当然,丘吉尔也不相信那些澳大利亚人有多少战斗力可言。

  他只是用看上去毫无战斗力的澳大利亚“野人”,一比一换了2师分散在各殖民地、精锐的、受过严格训练的、忠诚可靠的、充满战斗力的大英帝国士兵回来,让英伦三岛上英国正规陆军的总数凑够了四个师。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过河拆桥是英国人的强项,但是这次澳大利亚人不会想到,丘吉尔还没过河就已经开始拆桥了。

  当然,虽然丘吉尔已经凑出了四个师的正规陆军,不过他也很清楚,以英国陆军的战斗力来看,这四个师是也不会有太大作用,那这点兵力拿来防守英吉利海峡根本是在开玩笑。

  而接下来丘吉尔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民的自我牺牲精神上。

  没错,和西班牙内战时穷途末路的共和军一样,如今的丘吉尔,也开始了大力组建国民自卫军!

  所谓国民自卫军,其实也就是民兵,而国民自卫军只是丘吉尔给他取的一个较好听的名字罢了。

  而这些成员年龄从十六岁到六十岁不等,基本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摸到枪。说白了,就是武装起普通平民来抵抗德军的入侵。

  他们手持的武器就更是五花八门,从制式步枪到自制猎枪,从前膛火药枪到后膛燧发枪,从自卫左轮到掌中雷,几乎囊括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欧洲手持火器发展史。

  当然,丘吉尔也不是要这些民兵傻乎乎的去给德国职业军队送人头。

  丘吉尔的打算还算合理,他只是想武装一些平民,用来作为反击德国登录部队的预备队。

  只要能把加拿大补充来的3个营正规军官兵,以及爱尔兰以志愿者名义送来的那批官兵,拆散以后,插缝般的加到这群民兵里,就能让这支民兵变得可以指挥起来,完成预备队救急作战的任务。

  趁着德军登陆之初,立足未稳,通过岸防正规军部队的火力协助,再利用这些损失了也不可惜的国民自卫军,去承担短兵相接的牺牲任务,似乎也是一种办法。

  训练有素的部队,远距离发挥精准的火力支援。

  数量庞大远距离射击精度不可靠,只能在近距离作战起作用的国民自卫军,则是冲上前去与德国部队拼损失,拼流血。

  典型的各取其长,丘吉尔甚至还觉得自己有点聪明。

  不过,这种用于末路穷途的小聪明,丘吉尔其实也并不喜欢。

  毕竟,如果不是逼到绝境,谁也不会去动员平民去当炮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