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四百五十五章 最专业的后勤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四百五十五章 最专业的后勤

作者:清扬飞鱼 字数:1877 书籍: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同时,德国部队的给养与补给,也是后勤需要考虑的众多因素之一。

  由于野战部队的士兵活动量巨大,部队作战任务繁多,每天的移动距离长。所以,德军的士兵都在定期补充维生素。以及油脂类物质。

  这就需要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肉类等物资。

  加上德军士兵屡屡在前线建功,每一场胜利之后就需要改善伙食来犒劳大家,这有需要香肠牛肉和大米等其它食物。

  仅仅6周不到的法国战役里,整个第三帝国的军用列车,几乎是满负荷的在德法铁路上运转,这才保证了前线没有出现大面积物资匮乏的惨剧。

  不要小看这些罐头、蔬菜、水果所占用的铁路运输资源。

  仅仅拿午餐肉罐头举例,法国战役从开始到结束,德国向法国前线运输了将近900万罐加工好的午餐肉罐头。

  这还仅仅是德国在法国的近200万大军,压缩了一部分二线部队供给量才完成的数字。

  要知道,很多在后面的二线部队,从作战开始到战争结束都没享用过人均3罐以上午餐肉的待遇。

  再比如说,苏联人自己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拥有10000公里长度,其在1945年时最大月运力也不过是135万吨,这已经可以说是二战前期铁路的极限运力。

  所以,这900万个罐头要在德法交战时期,选择运输军火的空档,运入时不时还有战火的法国本土,实属不易。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德国后勤部门的能力。要不是后请部门全力以赴,确保前线部队的武器装备、弹药以及给养的供给,德军是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法国的。

  年轻军官给出的另一个压力数字的汇报,是为了确保拳头部队,也就是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速度,所产生的巨额消耗。

  德国运输部队日夜不停的忙碌,将30万个履带零件,5万个发动机易损零件,以及400台完整的发动机,450台变速箱运往法国前线,这才确保法国境内的德国超过3000辆坦克及装甲车能够奔涌向前,没有因为故障停滞不前。

  由于德国自身资源有限,自给自足是和生存空间相辅相成的。想要把战争打下去,德国就必须通过占领来满足战争的基本需求。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德国就必须发展战争经济。

  找1936年,莱因哈特就在一份备忘录里如此解释了战争经济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是德国尽快成为军事强国,德国将无立足之地。

  而发展战争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维持不断扩大的德国机械化部队,莱因哈特自己的莱因财团,已经在近10年间疯狂的炼制煤转汽油,不惜把煤转汽油工厂,一口气扩建到了年产50万吨的规模。

  而为了节约煤矿使用量支援煤转油生产,德国又在各地新建13座水利发电厂,同时变相创造了数以十万计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要在未来战场上取得成功,实现补给部队的摩托化的确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但从战略上看,其好处却大可怀疑。

  根据1939年的技术条件,600辆载重汽车的运载能力才抵得上一条双轨铁路,此外,从实际载重量加以比较,汽车在一切方面的消耗都大于铁路,因此,当运输距离超过200英里时,铁路仍有必然的优越性。

  这就是说,从战役或战术的角度看,实现摩托化实有必要,但它对战略的影响并不大。

  而且,无论作多大的努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汽车也不可能改变火车作为德国主要运输手段的状况,更不用说取而代之了。?

  但德国依旧在实现部队运输摩托化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罗马尼亚的油田产能,在德国工程师还有工人的努力下,比1935年的时候扩大了一倍,一年生产的石油超过90%被送往德国,其中超过半数用做战争补给。

  而德国自己的北海油田,更是疯狂的被莱因哈特过度开采,一边补充前线军用,一边把多出来的储备起来以备未来扩建更强大的陆军,空军,以及海军。

  在这一时空里,石油的供给到位,极大地支持了德国坦克装甲车在前线一直运作不停。

  也正是这些坦克装甲车,让前线的英军和法军迅速被拖垮,并在敦刻尔克被及时消灭其主力部队。

  可以说,德国在战时的工业水平,依旧让人震惊无比。

  同样是莱因财团附属的奔驰公司,其设立在各地的汽车生产工厂,早在2年前就拥有男女工人29万人。

  而宝马公司的发动机生产线上,也有17万人在施佩尔的“三班倒制度”下,夜以继日的工作。

  莱因哈特克大舅子克虏伯的工厂里,此时此刻也拥有超过20万员工。

  令人称谓的是,克虏伯工厂如此庞大的工人数量,每天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依旧无法满足德国军队的需要。

  于是,莱因财团的军事工厂,还得分出厂子来协助克虏伯集团生产本来该由他们负责的军工生产。

  也好在莱因哈特和克虏伯是亲家,两大财团一直密切合作。

  否则的话,让出订单给其他同行增加业绩这类事,估计很多武器商人宁愿耽搁国家的武器订单,也不会愿意点头合作。

  当然,为了支持法国境内的德国军队作战,第三帝国除了调动了3100列专列,运输各种战略物资,确保了德军在法国境内的战无不胜外,空军也出动了5000架次的ju52运输机,进行了包括伞兵空降比利时,空降敦刻尔克等重大作战任务,包办了伞兵和一部分陆军的物资补给。

  所以,说德国的后勤部门,在为德军前线部队打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完全不过分。

  这些在前线看不见的努力,也得到了一线部队的高度赞扬。

  陆军总参谋长勃劳希契元帅,在向莱因哈特汇报作战情况的时候说过:“没有后勤补给就没有胜利。”

  凯瑟琳上将也在向莱因哈特的报告中说道“如果不是拥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后勤部队,帝国的空军,在法国战役中出动的航空批次,或许会被耽搁掉无数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