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浒大寨主 第一六四章宝光如来

《水浒大寨主》第一六四章宝光如来

作者:羊三泰 字数:2800 书籍:水浒大寨主

  这方腊与邓元觉结识,那还是十年前的事情。

  话说十年前明教长老方腊父亲方垚过世,方腊与叔叔方垕遵从遗命到泉州法王寺礼佛,另有借阅经书奉还。

  方腊等人,一路行来。

  远观好一座佛门圣地:

  云绕山腰,日悬峦顶。巍峨仿佛接天关,高峻好似连青冥。岩前花木,舞晨风暗吐清香;洞口萝蔓,披宿雨倒悬嫩藤。飞云瀑布,银河影浸月光寒;峭壁苍松,铁角虬摆龙尾动。织女巧手绣霞衣,佛老妙法妆翠容。根盘地三千,尖插天九重。

  上得山来,行里许,半腰见一凉亭,又行多时方见大殿院墙。入得山门看时,端的好一座大刹!但见:

  山门高耸,依稀宏阔婆娑地;梵宇清幽,果然壮丽琉璃宫。当头敕额字玄妙,两下金刚形勇猛。五间佛殿,龙鳞瓦砌碧成行;四壁僧房,龟背磨砖花嵌缝。钟楼听响,经阁闻声。幡竿接青云,停伫孔雀;宝塔侵碧汉,栖息金鹏。木鱼横挂,说大智大勇法;云板高悬,念大慈大悲经。佛前灯烛煌,炉内香烟萦。幢帷不断,观音殿接祖师堂;宝盖相连,水陆会通天王厅。时时护法诸天现,岁岁降魔尊者呈。

  刚进的寺来。有知客僧出来,见方腊仪表不凡,唱了个佛礼问道:“施主何来?”

  方腊回了礼,说道:“听闻贵宝刹智忍长老乃现世活佛,小子特来拜会。另有贵寺出借的佛经珍本,一并奉还。”

  那知客僧惊喜道:“长老说经书这几日便到,僧众都是不信,不想正在今日!请贵客偏殿稍候片刻,小僧入内禀告。”

  欢喜叫过一个小沙弥,引方腊四人偏殿稍作休息,自入内禀报。

  跟来的历天润道:“哥哥,那长老果然是个得道高僧,消息恁是灵通。”

  一旁方垕轻声道:“行走江湖时听人说甚么佛家六神通,唬人的紧,这长老怕是像说的开了天眼佛耳吧。”

  几人人就在殿前功德箱捐了香火钱,又随小沙弥偏殿等候音讯。须臾,那知客僧便引四人入内见长老。

  就见佛祖象下蒲团上坐一老僧,白眉善目,一部白须,有慈悲模样,身着青黄僧袍,外罩斑斓红袈裟。微睁双眼,内有神光闪现,直透人心。四人上前施礼,那长老长念一声佛号,小心接过经书,轻放到供案上。

  须臾,抬头看几人一眼,那长老又使了一个佛礼,说道:“怪不得,了不得,说不得,原来是你。”

  几人听不甚明白,却连忙稽首回礼。

  请方腊几人就蒲团坐了,说些禅语佛理。果然高僧,云山雾里,甚为玄妙。方腊幼时倒读得些经书,不甚吃力,那历天润、吕师囊便不行,昏昏欲睡,只强忍着。

  那长老心中一叹,见差不多时,便领了几人去山中一处。乃是五代时候南唐叛将留从效、周行逢的墓地。

  虽是南唐叛将,却是大宋功臣。?众人祭拜了这两位,那长老说道:“几位施主,万望几位以后行事,以黎民为念,莫多造杀孽。”几人忙称受教。

  正感慨时,就见一个小僧人急忙忙奔到大殿,说道:“长老,那疯和尚又吃醉了酒,正耍酒疯哩,眼下闹的正凶,打伤好几个师兄。”

  长老听了,苦笑道:“这个和尚,也是个不安分的。”急忙来到廊下,方腊四人紧随而出。

  就见一个胖大和尚生得竖眉怒眼,阔口鹰鼻,颔下一部虬髯。身长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烈火猩红直裰,敞露着胸脯,系一条虎筋打就圆绦,挂一串七宝璎珞数珠,着一双九环鹿皮僧鞋。正醉醺醺指着佛像大骂。但见:

  醉醺醺,场上打歪不倒翁;疯颠颠,尘里卷起无定风。踉踉跄跄,脚下踏步迷踪;摇摇摆摆,手中甩拳幻影。指定天宫,敢骂漫天神佛;踏开地府,能打彻地鬼魔。惹事生非醉罗汉,放火杀人疯比丘。

  唐朝时张旭有首醉酒行,倒也贴切:

  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蟠桃烂熟堆珊瑚,琼液浓斟浮虎珀。流霞畅饮数百杯,肌肤润泽腮微赤。天地闻知酒量洪,劝令受赐三千石。飞仙劝我不记数,酩酊神清爽筋骨。东君命我赋新诗,笑指三山咏标格。信笔挥成五百言,不觉尊前堕巾帻。宴罢昏迷不记归,乘惊误入云光宅。仙童扶下紫云来,不辨东西与南北。一饮千锺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刘。

  却说那和尚寺里护院、火工,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和尚。

  醉和尚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棍棒打身上,也不觉疼,只一味横冲直撞。众人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殿门关上。元觉和尚抢入阶来,撞了一二下,没有撞开。

  里面僧人道:“你个和尚,吃酒撒泼,不怕佛祖怪罪。”和尚醉声喝道:“洒家不过吃些酒,便拿佛祖压俺,他不去管山下贪官污吏,偏来管洒家。”里面的道:“山下事自有人管。佛家众生平等,佛祖须理会不得。你吃酒破了戒规,如何管不得?”

  和尚听了大怒:“好没道理,你们是念经念的痴呆,快出来,吃洒家一顿打,好清醒些。”又撞了一下,里面吃力。那醉和尚见旁边亮槅,一个冲撞,打破亮槅,呵呵笑道:“看你们还哪里去。”

  三二十人都赶得没路,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真个是:

  心头火起,佛门护法动怒;口角雷鸣,释家金刚嗔喝。奋**尺龙象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按不住杀人恶胆,圆睁起喷火怪眼。横冲直撞,似饿虎猎物伸钢爪;前奔后涌,如凶狼觅食露獠牙。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尊者须拱手。

  方腊见了大赞道:“好一个怒目罗汉,护法金刚。”

  那和尚虽是醉了,但耳朵还好使,听了方腊言语,大声道:“洒家才不是那泥塑不动,只吃香火的鸟大汉!你这厮嘲笑俺,吃俺一顿好打。”擎棒便来打方腊。

  长老要喝止,方腊道:“长老,无妨!待我下去陪他使上几趟,让这大和尚出出汗,醒醒酒。”

  就旁边僧人手里抓了条哨棒,来斗和尚:

  一个瞠目金刚护法杵,一个伏虎罗汉明王动。疯和尚忿怒狠下手,方圣子有心暗留情。拳似猛虎风云走,棒如翻海走蛟龙。攻来三字急疯猛,守护二诀静钟松。你起暴雨助洪水,我定神针四海平。只因一时酒兴起,法王寺斗醉僧。

  那和尚吃的醉了,更显勇猛,便是打在身上也不甚痛,倒惹得他恼火,呼喝有声。方腊怕力重伤了他,须不好看,便将一身本事只使出七八分,左右周旋。

  那和尚醉酒没有章法,前后冲突,殿前鼎炉里的香火都被带散,烟雾缭绕。二人斗了七八十个回合。那和尚到底是吃醉了酒,出了汗,山风又是一吹,酒意上涌,扑地便倒了,齁齁地睡了。

  众多职事僧人围定长老告诉道:“向日徒弟们曾谏长老来,他不是个吃斋念佛的主,今日如何?他在受戒寺院都安生不得,咱们也不是他的摩顶法僧,如何吃得管教!那里容得这个野猫,乱了清规!”

  长老道:“虽是如今眼下有些罗唣,后来却有大造化,无奈何,且看他家师傅之面,饶恕他这一番。我自明日等他醒了叫去规劝他便是了。”

  众僧冷笑道:“好个没分晓的长老!”各自散去歇息。

  方腊仍陪长老说话。长老告知这和尚来由。

  原来这和尚本是歙州人氏,俗家姓邓,自小与众不同。只因打死了恶霸,吃官府缉拿,逃到九华山地藏寺落发为僧,得赐法号元觉。后在寺里闯了祸事,打了佛堂,扰了禅会,因此他那寺里的长老荐他来这里修行。

  本处寺院僧人见他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肯让他在这里。邓元觉与长老同乡,长老觉得他心地刚直,性格果敢,虽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不凡,便留他在寺里修行。

  只是他却不是个吃斋念佛的主,专做杀贼放火人,受不得佛门清规戒律,时常下山偷吃酒肉。寺里众僧约束不得。看在长老面上,也包容一二。有些僧众觉得长老厚此薄彼,甚至出寺云游,一去不归。

  历天润却道:“这元觉大师却是个真性情的和尚,恁地英雄了得。”

  吕师囊也道:“是也,咱便欢喜这样的好汉。”

  方腊却道:“原来这大和尚,就是元觉大师,江湖闻名的宝光如来!都说他性烈如火,最是嫉恶如仇,今日得见,果然如此!”

  四人又待了片刻,便起身告辞。

  长老看他们离去,合什唱声佛号“阿弥陀佛”,嘴里轻声念偈。却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方腊他们拜别了长老,下得山来,回到住处。

  再说邓元觉,自那次醉酒醒后,被长老叫去,受到一番训告,按下性子,山上不生是非,忍着不去吃酒,安分了几日。

  只他不是能静坐的人,一日寺里作法会,他左右无事,忽想起前次醉酒,有人将自己打倒。想到那人好本事,就生结交心思,急忙忙来寻长老。

  长老见了,心叹一声“命数”,就有心成全,便把方腊的行踪相告。

  邓元觉听了,既惊更喜,在原地使了个佛礼,说道:“原来却是他。多谢长老相告,洒家这里告退。”退出禅房,就下山来寻方腊。

  双方不打不相识,邓元觉投归摩尼教,也是一桩美谈。

  (同志们投票啊!支持啊,帮着宣传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