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浒大寨主 第五十六章纪晓岚苦求的武器

《水浒大寨主》第五十六章纪晓岚苦求的武器

作者:羊三泰 字数:1803 书籍:水浒大寨主

  汤隆得了王伦的秘技,心中喜不自胜,高声说道:“哥哥的本事,小弟已经见了!今日让哥哥也看看小弟的能耐!”

  说完汤隆自去屋中取出一个匣子,等汤隆回来将那匣子打开。众人一看,却见里面原来是摆放整齐的弓身和弓弦,还有十几个精巧的小东西。

  李助和朱武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依稀猜测是弓弩一流。王伦见这弓身狭长,用的多层上好的桑木,中有牛筋粘合,麻索系札,丝为弦。心中隐隐有了答案,正待开口,却被王进抢先,“这是神臂弓?”

  神臂弓,又称神臂弩,是北宋神宗时平民李宏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箭木羽长数寸,射程远达二百四十多步。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

  王伦心中也是此想,不过看这汤隆得意的模样,开口问道:“这是汤隆兄弟亲自制作的神臂弓?”

  神臂弓说起来简单,实则复杂异常。宋代神臂弓上是装有机关的,到了清代便久已失传。《永乐大典》上就记载着神臂弓的机关图样,后《永乐大典》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神臂弓自此彻底失传。清代大学者,铁齿铜牙纪晓岚曾亲自见到了这些图样,于是想依此重新制造神臂弓。但可惜《永乐大典》上的图样,只是神臂弓的单个零件图样,没有组合图。以纪学士之聪明,竟不能明白神臂弓机关的各个部件需如何组装,该事见于《阅微草堂笔记》。王伦后世读书时,也看到过,当时也唏嘘不已。

  梁山如今也有三百多具神臂弓,但是都是缴获的,而且会用能用的人也不多。要知道,宋军中有严令,战败遗失神臂弓者治罪。一般的时候官军败退,防止敌人获得神臂弓都会损毁。

  神臂弓轻巧坚劲,射三百步,可透重札。若是汤隆能打造此种利器,对于山寨无疑是件好事!

  汤隆笑着对王伦一抱拳道,“哥哥所料不错!正是小弟的手艺!”汤隆在西军中,家学渊源也知道神臂弓,也会制作组装。只是西军中论资排辈,汤隆在军寨铁匠中也排不上位置。如今上了梁山,军器监由他掌管,自然可以大展身手。

  宋万也见过神臂弓,但是没见过拆开的,好奇问道:“这等模样,也并不出奇!”

  汤隆怕被宋万小瞧了,正色说道,“哥哥此言差矣!这神臂弓虽叫弓,却是一种弩!普通弓箭能射出二百步就没了威力,就是李广、薛仁贵这样的神射手也不过如此。但这神臂弓一经上满弦,任谁都可以将箭射出三百五十步远,威力惊人!”

  王进也说道:“大宋军队骑兵不足,对付外敌全靠弓弩,这神臂弓又是军中第一!”

  汤隆有心显露本事,把神臂弓各个部件拿出来说道:“我将神臂弓组装起来,试一试威力。”

  王伦深知远程武器的重要,满心期待。不过片刻功夫,汤隆早就把神臂弓组装好了。

  汤隆把神臂弓献给王伦,骄傲的笑道:“寨主哥哥请看!”

  王伦接过神臂弓,只见工场二尺有余,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重有十余斤。心道古人的智慧当真不可小看,要知道神臂弓的尺寸非常紧凑,但性能极为强悍。按宋制,其有效射程二百四十步合三百七十米,三百四十步合五百二十米。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往后二百年的西方,威力最大的苏格兰长工最大仰角射击距离也不过二百四十米。

  “走!随我去试试这弓的威力!”王伦说着向外走去,众人跟在身后。

  军器监不远就有一个小操场,也供汤隆等人实验武器之用。这校场周围有一圈种植的树木,王伦就把这树木作为目标。

  站定在三百步左右位置上,王伦将神臂弓端正,前脚踏在足蹬处,稍一用力,这弓便开了大半。

  这脚蹬处也是神臂弓的一大改进,便于士兵发力。同时神臂弓的瞄准方式和前代的弩有所不同。早期的弩,箭比较长,就位后箭头伸出弩臂,弩手根据目标的距离,以及自身的经验,在望山上选择适当高度的位置,和簇尖、目标成三点一线。而神臂弓的弩箭很短,仅数寸长,不可能伸出弩臂,因此用箭槽前端口代替簇尖瞄准就可以,大大增加了射击精度。

  汤隆心知王伦一人,还用不了神臂弓,主动上前把箭只放在卡槽内。王伦右脚牢牢踩住脚蹬处,借着腰部的力量猛地一用力将弓弦向后拉伸,直到卡在最后的一个挂钩上。

  汤隆第一次见王伦的力气,平时只是听闻。这时看了,发自肺腑的对王伦说道:“不想哥哥又如此神力,小弟五体投地!”

  王伦对此微微一笑,心无旁骛,直瞄准眼前的一颗大榆树!如今箭已上弦,却是到了试验这利器威力的时候了!

  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不再言语,只等王伦这神臂弓的威力了!

  王伦屏气凝神,一手托弩,一手握住扳机,眯着眼瞄准那棵大榆树!“中!”

  噔!

  随着王伦一声喊,木质羽箭激射而出,带起一阵呜呜风响。

  “笃!”的一声沉闷声音,箭只准确射中目标。众人立刻望去,只见那一支箭正插在大榆树上,尾部犹在剧烈的颤动着!

  “报!箭只入木三寸!”早有守候在标靶处的喽啰测量了尺寸,报告给王伦众人。

  一听这传报,众人心中一喜,都夸赞王伦射艺高超。“哥哥膂力惊人!射艺娴熟,小弟们自愧不如!”

  王伦把神臂弓交给宋万,抓着汤隆的胳膊说道:“这些都是汤隆兄弟的功劳啊!”

  临走,王伦又问了军器监如今可生产多少盔甲,所少刀枪弓弩等等,汤隆在旁一一作答。如今梁山军器监五十余人,每日生产兵器二十把左右,弓弩只有三张,铠甲一领。产量稀少,难以供应军需。王伦有少不得提出流水线制造法,水力锻造法等,汤隆受益匪浅,千恩万谢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