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五百二十五章 排除异己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五百二十五章 排除异己

作者:悦小童 字数:3789 书籍: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长安城,朝堂上。

  李世民得意地看着大家。自家儿子、女婿争气,一出门就把那些野蛮子打得鸡飞狗跳,解救了大批被掳边民,抢回……咳咳,收获大批牛羊马匹,还获取大量劳动力。以前从边关发来的奏折怎么说?因敌酋来去如风、边境过广、边军人数过少,无法及时阻止侵犯,因各部落居无定所,地形复杂,不敢深入追击,唯有迁移边民闭关坚守,尽量不让敌方有机可乘。哼,都是开脱强辩!为何几个小儿郎一去就捷报频传?主动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李世民非常赞同崔瑾这话。

  “哎,虽说战功斐然,但杀戮太过,有伤天和。”有位大臣皱着眉头道,“既然自己放下武器投降,何必再害其姓名?还有那些妇孺老幼,岂不无辜!”

  “呵呵,张侍郎倒是宅心仁厚!”长孙无忌小眼一瞪,冷笑道:“你说的那些无辜者,身上穿的是从大唐边民家中夺取的,口里吃的是大唐边民辛辛苦苦栽种的。你只看到敌人的伤,却未看到边民的痛!你只怜惜敌人的命,却未看到被杀被掳边民的悲!你现在吃的穿的用的是谁给你的?你的俸禄是贡献的?不是那些‘无辜者’,而是大唐的老百姓!”没瞧见御座上的那位已经眼色阴沉,笑容浅淡了吗?哼哼,关键是,下屠杀令的可是自家的好女婿啊!

  “赵国公不必气恼,张侍郎或是尚未转变观念,如今啊,可不是大唐初建,国力不强,民间不富,君臣不得不卧薪尝胆。而今,国富兵强,四海承伏,但仍有回纥、薛延陀等部却不感大唐屡屡援手之恩,趁吾大军远赴西域不及回援之机侵吾边境,当大唐无人乎?此行径与畜生何异?畜生终究是畜生,你救过他的命,替他养儿育女,让他繁衍生息,而在其腹内饥渴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吃恩人的肉、喝恩人的血,如果你不忍伤他,他就会直接要你的命!你怜悯他是妇孺弱小,一转身,他的弯刀就会刺进你的胸膛!如此例子还少吗?仁慈?那是对同等的人而言,是对自己的同胞而言,而不是畜生!”房玄龄也不舒坦啊,里面有自家的儿子呢!

  再则,五姓七宗同气连枝,不用崔家出手,其余各宗突突突便对准张侍郎围追堵截,明的暗的就将其判定为隐藏在朝堂中的“汉奸”了。

  “某……某……只是说说……而已!”张侍郎无力地反抗着,无论是凭家世还是凭口才,他哪里是这群人的对手,连连拱手告饶。

  “哎,张侍郎,大是大非面前你可得认清形势分清敌我,不要因为某些个人原因而毁了范阳张氏的数百年声誉!”李俊皮笑肉不笑地道,一改往日的温文尔雅。

  冷汗大滴大滴地从两颊滴落,张侍郎站立不安,硬着头皮躬身道:“圣上圣明,微臣并无他意,也无质疑齐国公之心,只是……只是……”

  他脑子一转,忙道:“只是如今处处需要劳力,若能少啥一些蛮夷,对各地铺路架桥、修城建房、开荒种地、饲养牛羊等等也是有用的。”

  李世民脸色微缓,淡淡地道:“张爱卿能如此想朕便放心了,也未让百姓白白缴纳赋税供养朝廷官吏。官者,乃使辖区内物阜民丰,须登高望远,须心怀百姓。对内,仁慈宽厚,对外,则大棒加饴糖,哼,顺者昌逆者亡!”

  “吾皇圣明!”众臣纷纷俯身跪拜。

  散朝,崔芮和长孙无忌、卢承庆被留下。

  “恭喜圣上!”一进御书房,长孙无忌就笑眯眯地道。

  李世民呵呵一笑:“同喜同喜!哎,某还要感谢崔爱卿啊,培养了如此好儿郎。”

  “还是圣上教导有方!”崔芮忙谦虚地道,“回想当年,何曾想到玉恒能如此出息?若非当日无意在书肆与太子殿下相遇,若非未得圣上恩宠,玉恒便不能有诸多建功的机会。”

  “故此,终究还是圣上独具慧眼知人善用,臣子才得以施展才华。”长孙无忌奉承道。

  李世民甚是得意。也是啊,换了一个君王,遇到这样的妖孽,就算要用,也是诸多遏制,可自己多信任他?任其赚钱,任其在海上漂,任其研制火药,任其领兵作战……哎,古往今来,就没见过像某如此胸襟宽广之君王了!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某务必谨之慎之!

  回到府中,崔芮让人将几个儿媳唤到宣阳坊崔府,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吃完晚膳。一般,为了避嫌,翁媳之间都不会过多交集,世家更是谨慎。

  看着一溜大小高矮不一的儿媳,崔芮心底暗暗感叹。转眼间,长子都娶妻了,次子要不了两年也该成亲,连次女珺儿都被人惦记上,自己是真老了!抚抚唇上的短须,是不是该留长一些,如此更庄重成熟?免得老是因为长相嫩面色好被那些老臣欺负?

  “郎君,今日朝堂上可是发生了甚事?”隽娘甚是仔细,笑着问道。

  崔芮回过神,轻咳一声,慎重地道:“也无大事。节儿,你们且坐下说话。”

  卢节等女微微俯身道谢,侧身而坐,心中暗暗猜度,是不是有人在朝堂上质疑自家郎君?卢节出身世家官宦,只是官场上的事情并不大懂。武珝这些年一直被崔瑾悉心培养,又替他掌握着情报网,自然是耳目通千里,有何风吹草动要不了多时便能知道,今日朝堂上发生之事,她并未放在心上,虽说范阳张氏也是数百年的世家,但比起五姓七宗还差得远。长孙娉婷却是完全相信,有自家父亲在,郎君便不会吃亏。至于晋阳公主,懵懵懂懂地望着阿翁。

  “今日,玉恒的奏折送到,战果斐然,圣上很是欢喜。当然,总有一两个不长眼的迂腐之人,说玉恒杀戮太过,不仅不受降,连妇孺老弱均一个不留。此事,虽说已被压下,但免不了会有不长眼的私下胡说八道。”崔芮正色道,“可是,他们却忘了,蛮夷是如何对待吾边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或许,是因五胡之乱已过数百年,他们都早已忘了先祖们所受的屈辱,十室九空,流尸满河,白骨蔽野,赤地千里,北方汉人几乎灭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蛮夷,就如那喂不饱的狼,一旦中原稍有衰弱就会露出森森獠牙。所以,唯有先将其打痛打怕打断脊梁,再也不敢反抗,让他们服服帖帖地守着中原的规矩,接受中原的文化,再过几代人,才能真正地融入到汉人中来。”

  卢节欠欠身,道:“儿媳知晓了,回去后便关闭府门,非必须不外出,并令上下须谨言慎行。”

  崔芮点点头,又道:“但,若是有人在外捏造污蔑,也不必客气,直接扭送衙门。外出,务必多带些人。府里,也细细清理敲打一番。总之,玉恒不在,你们更得同心协力,遇到有何事情,速速派人相告。”以他的意思,还不如叫几个儿媳搬回来住的好,如此也有个照应。

  “谨遵阿翁吩咐!”几个小媳妇儿纷纷道。

  本想再派一些护卫,但卢节却道,崔瑾临行时已有安排,府中护卫足够防卫。又道:“阿翁和母亲也要保重身体,不要为郎君担心。郎君一向思虑周全,必不会让自己陷入不利之中。”

  每过五六日,崔瑾便会派金雕回来送信,也是报平安。每次写的风轻云淡,并未多少战场之事。其间,必会有李治和房遗爱相杀相爱的若干糗事,另附房遗爱给高阳的纸条,李治给崔珺绘制的精美图画,引得众女乐得不行。

  这日,高阳公主拿着房遗爱的纸条噘着嘴嘀咕:“还是九王兄知情识趣,就差把塞外的风光全都搬进画册中了,可房老二就知道寥寥几句敷衍了事。”

  晋阳公主娇滴滴地道:“高阳姊姊可不能错怪了姊夫,如今战事紧张,即便没有出征,也是从早到晚地训练。从九王兄的画儿可以看出,他们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做得比驴多,除了肉食就是肉食,幸亏后续带去了不少菜干和黄豆绿豆。哎,那里风沙如此大,吃不好睡不好,瑾是不是变黑了变瘦了,我好担心啊!”

  众女顿时沉默无语。半晌,高阳气呼呼地道:“都怪阿耶,谁人不能去,偏偏让自家的女婿去受罪,难道那些边将是白拿俸禄的吗?依着我说,一个个都该撤职查办,免得占着茅坑……”

  “咳咳!”卢节轻咳一声,止住高阳继续吐槽,说出不雅之词。

  高阳吐了吐舌头,摇着卢节的胳膊娇声道:“好姊姊,你就饶了我,这次纯粹是口误。都是房老二教的,他最是粗俗不过了!”

  长孙娉婷“扑哧”一声,笑道:“但凡是不好的,都是房驸马教的,我们都懂得。”

  高阳扭扭捏捏地坐正,小心翼翼地把纸条折叠好放进荷包:“高阳自是羡慕表姊,表兄才貌双全,性情温和,待你们又极好,可我却只能偶尔收到一张纸条。”

  “啊哟,表妹是恨嫁呢!”长孙娉婷笑眯眯地打趣道。

  高阳羞红了脸,随即昂起头,大声道:“可不是!我就一直羡慕表姊能跟随表兄去江南,羡慕晋阳那会儿还不能说话就能留在崔府,可我只能在宫里等啊盼啊,到如今阿耶还不肯让我们成婚。哼哼,房老二常年在外,难道就不担心他变心了?若是他不要我了,我该如何?难不成去当姑子?”

  如此大胆之言,连晋阳公主都惊呆了,伸出手,摸摸高阳的额头:“不发热啊!高阳姊姊,今儿是不是有谁说了甚闲话?有人说瑾坏话,肯定也顺道说了九王兄和姊夫。”

  “啊?怎么?有人敢说房老二的坏话?”高阳一下子蹦起来,叉着腰,像极了护崽的母鸡,“是谁?赶紧告诉我,我必要让人撕了他的嘴揭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让他全家都不得安宁!”

  晋阳公主捂住小嘴,简直不敢相信这些话出自一个皇家公主之口。长孙娉婷转过脸去,不忍目睹,更不想承认这是自己拐了弯的表妹。太丢脸了!

  见众女一脸的惊诧、惊恐、怀疑,高阳顿时醒悟,放下腰间的双手,缓缓落回座位,优雅地拿出手帕按了按唇角,幽幽地叹口气,哀怨地道:“让三位姊姊见笑了。晋阳,你不会告诉阿娘吧?”

  晋阳公主眨眨眼,摇摇头。

  高阳温柔地点点头,欣慰地道:“我就知道,晋阳是最体贴懂事不过的。其实,阿姊大多是文雅的,就是被房老二带歪了。哦,你们瞧瞧,那些话都是房老二写的!”她从荷包中掏出一大堆纸条,翻捡一阵,找出证据,高举着让大家看。

  这算不算夫唱妇随?卢节暗自庆幸,自己郎君就从不说这些粗俗的话,总是那么温文尔雅,那么风度翩翩,那么清新俊逸,那么体贴入微。

  后方的日子,平淡又繁琐。有些事,尽管不想去理会,但总会找上门儿来。

  那日,武珝一如既往地去报社,刚进院子,便听到一阵吵嚷声。对身边的侍女点点头,径直到了自己办公的房间。很快,侍女回来禀告,有人递上一篇文章,编辑们压下不发,那人就前来理论。武珝接过一看,气得不由连连冷笑。难道不知这是何人的产业?居然敢写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这是专程上门打脸呢!

  “编辑们说,圣上都已定言,对外须大棒加饴糖,顺者昌逆者亡,不必与畜生讲甚仁义道德。可那人却辩道,圣上一向鼓励民众自由言论,难道就不能听不得另外的声音?还说,前有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今有崔氏子杀戮无辜妇孺老弱,什么文曲星下凡,分明是杀神下界,如不严加节制,必将会惹得天怒人怨生灵涂炭!”侍女义愤填膺地道,气得胸膛起伏不定。

  武珝“啪”地一声一掌拍在桌案上,冷笑道:“将那狂徒拿下……”

  侍女正要出去,又被唤了回来。抚摸着腰间的玉佩,武珝慢慢冷静下来,淡淡地道:“让人跟着他,寻个岔子,必要让他名声丢尽,然后报官。”

  如此操作?侍女将耳朵凑到武珝唇边,频频点头,最后笑道:“奴婢这就去办,必叫他被天下人所唾弃!”

  某书生在报社大门口舌辩群雄,引来众多关注,见无人理会,一甩手,得意洋洋地离开。现在,他要去酒肆茶肆等地走一遭,某人说了,今儿一天就是一百两银子,若是能将齐国公的名声搞臭了,另外再加一千两。哎,与人赌钱亏空一大笔钱,正好还上,不然,被人告到学里,必回被赶了出来。

  喜欢重生之大唐逍遥王请大家收藏:()重生之大唐逍遥王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