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五百二十一章 韦纥部落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韦纥部落

作者:悦小童 字数:3216 书籍: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在中原的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扮演者骚扰者的角色。真可谓中原历史有多久,就被游牧民族骚扰有多久,甚者数次中原沦陷,被人统治......北方游牧民族的代表有哪些呢,他们与中原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呢?

  大约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

  1 匈奴

  华夏族和匈奴族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匈奴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兴,全盛时期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率步兵大破匈奴,斩首10万,匈奴单于引兵远遁,十多年不敢犯边,李牧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以步兵围歼骑兵的名将。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30大军北击匈奴,蒙恬的大军攻占了今天的内蒙一带,将匈奴赶到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蒙恬将秦、燕、赵三国原筑的长城加以增修,建立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使之成为了中原汉民族两千年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要塞。

  然而,光有长城是不够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是历朝历代的一大心病。中国古代的都在北方建都,就是为了便于抗击北方的外族入侵。

  秦朝覆灭后, 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在其骁勇善战的领袖冒顿单于统率下,四面出击,重新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到了汉朝的时候,匈奴屡屡犯境,一代雄主武帝奋起反击,派卫青、霍去病等出击匈奴,历史44年之久,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公元前33年,匈奴向汉元帝求亲,王昭君出塞嫁与匈奴单于后,匈奴人已重新回到漠南,双方长城为界线。公元91年,汉军在金微山大败北单于,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中亚。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五六十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渐渐被汉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后裔。

  2 东胡

  东胡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东胡、濊貊、肃慎被称为古东北三大民族,因居住于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来,南邻燕国,后为燕将秦开所破,迁于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燕筑长城以防其侵袭。秦末时期,东胡强盛,其首领曾向匈奴要求名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3 肃慎

  肃慎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是现代满族的祖先。传说舜、禹时代,就与中原有了联系。先秦肃慎的后代,在汉魏称作挹娄, 北朝时称作勿吉,隋唐时称作靺鞨,建立了渤海国。

  4 乌桓

  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后,乌桓归附属汉朝。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5 鲜卑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鲜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乱不堪,先后建立国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鲜卑族共建立十个国家。另外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由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并。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6 柔然

  柔然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当时中原正经历东晋十六国后期、南北朝纷争对峙。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柔然与北魏和南朝形成了长期的并立。柔然主要游牧范围大体为今蒙古国全境、俄罗斯联邦贝加尔湖地区,西面可达阿尔泰山西麓,东面至额尔古纳河西岸地区,核心区在今蒙古国,有时汗国向西势力可达古代西域即今中亚和中国新疆,向南势力可达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一带。

  7 突厥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突厥六世纪中叶崛起,583年因隋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并分别于630年与657年亡于唐,682年后突厥复国,共立国193年,曾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造成很大威胁。唐朝初年,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所幸被唐太宗疑兵之计化解。三年后,唐太宗命大将军李靖率李勣、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李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唐军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突厥军,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东突厥灭亡。如今的“突厥”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各个民族的统称,大多是历史上受突厥人统治或者突厥化的其他民族,以及古代突厥人的后裔,主要民族有土耳其人、维吾尔人、鞑靼人(塔塔尔人)、雅库特人、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柯尔克孜人)、撒拉尔人、阿塞拜疆人、土库曼人、乌兹别克人、巴什基尔人、楚瓦什人、等。

  8 回鹘

  回鹘是铁勒诸部的一支,北朝后期开始处于突厥汗国统治之下,东突厥汗国瓦解以后回纥取得独立,和铁勒其他部落一起隶属于唐。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全盛时期为八至九世纪。743年在唐朝的帮助下,回鹘灭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国。788年回纥改名回鹘,848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其后漠北地区回鹘部落分为四部,一为乌介可汗为首的南下部分,从河套南下,由于侵扰唐朝边疆被灭,部众多数融入华北汉人;二为于宋、辽、金时代势力强大之甘州回鹘与沙洲回鹘;三为西州回鹘(居高昌之地,即吐鲁番),虔信摩尼教与佛教;而最为强大的一支西迁至七河流域,和当地天山的回鹘以及葛逻禄等铁勒部落建立了威震中亚的喀喇汗王朝。

  9 契丹

  契丹族起源于柔然,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以愿意为镔铁的“契丹”为族名,象征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唐朝末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天庆五年(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在金军的进攻下,辽朝于保大五年(1125年)灭亡。西辽延庆九年(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于金兴定二年(1218年)为蒙古所灭,契丹人逐渐融入了其他各民族,还有少部分演变为今日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

  10 蒙古

  柔然被突厥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南支逃往辽河上游,成为契丹族的祖先,而北支逃往雅布洛诺夫山脉和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成为室韦的祖先,在突厥语中称为鞑靼。蒙古各部中,东蒙古来自室韦诸部。西蒙古则是同时期突厥部落的基础上形成的。12世纪时,蒙古兴起,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中国北方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组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四大汗国。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联合起来的北方游牧民族,给中原汉族以沉重打击。元朝其疆域北至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至中国的南海,东北至今黑龙江下游、跨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包括云南、今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泰国北部、老挝、越南西北部,都纳入元朝国家的行省建置。由于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众被征调各地,因此,蒙古族分布散遍及各地。1368年,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明朝时称为鞑靼和瓦刺。

  11 女真

  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11世纪向契丹称臣。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称为元朝一部分。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为满州族。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