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四百六十五章 胜利归来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胜利归来

作者:悦小童 字数:4420 书籍: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四百六十五章 胜利归来

  待大唐人民得知新罗覆灭,归于大唐时,柴绍已经领兵押送高句丽、百济、新罗的国君和王室、主要大臣等等上了船,开始回返大唐。在离开前,贞观十五年641年七月二十日,善德女王卒,因新罗国破,未再立新君,又因柴绍急于班师回朝,故此,仅停灵三日,七月二十二日,宜嫁娶、开市、安葬、合寿木,这是大唐齐国公给善德女王挑选的下葬日子。历史上,善德上尊号圣祖皇姑,但如今啥都没了,连新罗这个名称都成为记忆,还有谁记得给她拟谥号大难临头各自飞,在如此敏感的时候,金庾信等大臣王公能够为善德女王安葬,也算是有情有义了,至少是拼着性命担了风险。

  在善德女王的墓地前,金庾信、金春秋、朴常林等痛哭流涕,捶胸顿足,痛不欲生,最后,还是善德女王的堂妹金胜曼历史上的真德女王强制抑住哀痛,原本,这两年,善德是把她当成下一届女王培养的,可惜,因为唐军的到来,一切都成了泡影。让她如何不恨金胜曼用帕子擦擦眼睛、擤擤鼻子,嘶哑着声音道:“诸位振作起来,女王陛下已升天,正该吾等同心协力共赴国难”

  环顾四周,皆是虎视眈眈的唐军,有人垂泪叹道:“吾等三日后便将离开新罗,能否活命还未可知。如今不过是任人宰割罢了”

  金庾信他不仅深得善德女王宠信,也与金胜曼的关系密切。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沉声喝道:“即便是离开故国,难道你我身上流的血便变了么无论何时,诸位都要牢记,吾等是天神桓雄和熊女的后代”

  据史载,公元前33年相当于中国的夏朝时期,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后代檀君王俭在现在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年。公元前195年,中国西汉的燕王卢绾北走匈奴后,其部将卫满带领旧部灭掉朝鲜并建立了卫满朝鲜。公元前2、3世纪,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几个部落成立政权辰国,定都汉江以南,辰国被认为是三韩辰韩、马韩、弁韩的前身。高句丽于公元前37年建立于卒本扶余,开始逐步扩展,在西晋末年313年吞并了乐浪郡。在朝鲜半岛南部,辰国已发展成了由马韩、辰韩和弁韩组成的松散的三韩联盟。根据三国史记,公元前18年,百济在马韩领地中建立,并逐步将马韩取替。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弁韩被伽倻所吸收,伽倻后来又与新罗融合。

  某人轻哼一声,低声道:“若非是护国大将军当日一剑战败,又被人挟持,最后又被人一锅端,女王陛下如何会病逝,新罗如何会落入他人之手,吾等如何会有今日之祸”

  “可不是呢,作为护国大将军,没能护住国家,连番战败,害了女王,害了新罗,却厚颜苟活,真是让人不耻之极”有人阴阴地道,朝金庾信吐了一口唾沫。

  金庾信脸色一变,习惯性地摸摸腰间的长剑,却空空如也,这才想起兵器早被搜走,如今自己等人已经成立阶下囚。他长叹一声,不再多言。

  金春秋见之,忙道:“值此国难当头,生民倒悬之际,诸位正该团结一致荣辱与共,即便过去有何恩怨嫌隙,此刻都要统统放下。此外,诸位要记得,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尽量保全新罗血脉”

  诸人均觉得很是有理,虽心中再有不平愤恨,都不好再互相攻击。房遗爱远远瞧着,不屑地对崔玦道:“玦儿,这便是弱肉强食,要想永远居于他人之上,便要一直保持强大的实力,否则,今日之新罗,或许便是他日之大唐。”

  崔玦严肃地点点头。这类话,兄长早就说过。从琉球到爪哇,再到吕宋,然后是高句丽、百济、新罗,都说明一个道理,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国家强盛,才不会被他国欺凌,才能保证人民安稳。国如此,家如此,人如此。

  所有海船齐聚朝鲜半岛,包括五百艘战船,六百艘商船,高如楼宇,铺天盖地,让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国的国君、王族、大臣们面色大变,甚至有那胆小的看到船上林立的长枪利剑,吓得两股战战。

  从各府抽调出十余万将士分别驻扎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如此,海军和边军便可以打道回府了。

  高高的长安城墙已经近在咫尺,举着望眼镜,李治和房遗爱兴奋莫名。虽然不是冲锋在前,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但自己也是立下了大功,比如灭新罗。作为次子,房遗爱是没有资格承袭父亲的爵位,他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像崔瑾一样获取爵位,而非因尚公主而被人称为“驸马”。而李治则没这么多的心思,反正自己已经是王爷了,只要不是造反作乱,就能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再说,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跟着崔瑾一起去闯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外面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任你自由地施展才能,而不会让人忌惮、怀疑、压制。

  而与房遗爱同心思的还有柴令武、李崇真和尉迟敬德、程咬金和秦琼家的儿郎们,都有建功立业的凌云志。过去,他们仗着父辈的权势,即便是不上进也能享受一辈子的富贵,但跟着崔瑾,见识多了,心气也高了,便不甘心做个坐吃等死的庸碌之辈。

  开国之初的大将中,段志玄、屈突通、殷开山、张公瑾、秦琼、长孙顺德已逝,侯君集被外放或是平定地方蛮夷叛乱或是修路架桥救灾,刘弘基因多次贪污被贬官,还剩下李靖、尉迟恭、程知节、李勣、段志玄、柴绍、张亮、李孝恭因在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遂不得李世民宠信,逐渐退出权力核心,历史上于640年暴病而亡,现因李崇真的原因而地位还算稳定、李道宗、薛万彻,已经归降大唐的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等人,如今已经崭露头角的有苏定方,而刘仁轨、薛仁贵尚未被发掘,黑齿常之还年幼百济人,现百济被灭,不知能否出现。如此说来,能排得上号的将领还不少,但李靖、柴绍等人都是开国大将,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李世民便开始着力培养第二代、第三代能够担起重任的武将。这也是李世民能容忍崔瑾他们如此“胡闹”的原因。这些年下来,成效颇为显著,特别是柴氏兄弟和李崇真进步很大,无论是个人武艺还是统兵布阵,都很有章法,堪为统帅。即便是过去一味打架斗殴的程知节和尉迟恭家的傻小子,以及老实巴交的秦琼的两儿子,都开了窍,在朝鲜半岛很立了些功劳,让程知节和尉迟恭乐得笑裂了嘴,秦琼的遗孀则对着秦琼的牌位痛哭流涕。唯有崔崇父子几人,很是淡然。崔瑾立下的功劳太多太大,博陵崔氏已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如今他们想着的便是要低调再低调。因为一直有联系,所以崔瑾和崔玦的情况家中都清楚,即便是长安周报上登载崔玦、李治和房遗爱被围困在新罗王宫内,他们也不着急,一切不过是在计划中。只有武珝、卢节、长孙聘婷和晋阳公主担心不已,多次结伴到道观中进香,舍了不少银子,只求一个心安。

  算着日子,众人翘首以盼。李承干亲自监督,在长安城外设高台摆神坛,届时由国师李淳风亲自为前隋丧身高句丽的百万英烈开坛祭祀,拔度亡魂。柴绍等人迎回来的,自然不是尸首,令高句丽人收集残骸,由崔瑾作法炼化,装了骨灰运回大唐,甚至连名字都不能知晓。又在李承干的建议下,在城外设了陵园,建了烈士纪念碑,到时将骨灰葬于其下,但凡知道姓名的,全都刻在纪念碑上,并以回归之日为纪念日,每年君臣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李承干还提议,但凡陨身战场的将士,在当地建陵园、立纪念碑,并在长安城外的陵园立碑刻字。此项工作,从柴绍领兵出发时便已开展,若是往常,不知得好几年才能完工,而现在因为要钱有钱要人有人钱,一来是国库充裕,二是从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源源不断地运送回一船船的金银珠宝,三是海上贸易所获;人,则是战败国的俘虏,日夜兼工,终于在柴绍等人回朝之前顺利建成。

  能够进京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不过是各归各处,其余则押送俘虏在城外十里外驻扎。崔瑾等人则是快马加鞭,越过大军,早早地进了城,待大军到达,太子代表天子迎接时再行出城便是。

  接到消息,崔芮特地请了一日的假,反正他是教育部的最高长官,直接对天子负责。在崔瑾离京后,武珝便回到宣阳坊崔府,齐国公府太冷清。

  与一干儿郎道别,又让人送狄仁杰和徐齐聃回府,领着崔玦、格山和顾霖三兄弟回到崔府。崔珣在侧门探头探脑,正巧瞧见被一群护卫簇拥着的崔瑾等人,立即大声喊起来:“回来了,回来了,兄长回来了”便抢着上前给崔瑾牵马。

  崔瑾跃下马,摸摸崔珣的脑袋,瞧着门口迎接的人群,笑盈盈地道:“不过是出去逛了一圈儿,顺便赚了些银子回来,何须如此隆重”

  “兄长辛苦了”一向老成的崔琰上前拱手行礼,正色道,“虽说兄长时常送信回来,但总是报喜不报忧,让爹娘和弟妹们好不担心,今日亲眼见兄长平安归来,才终于放下心来。”

  扶起他,崔瑾笑道:“好了,进去再说。不知祖父祖母、大伯婶婶、爹娘一向可好,弟妹们的功课可耽误了家中没发生啥事儿吧”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r />

  崔琰一边走,一边回道:“一切都好,只是爹娘惦记着兄长。只是让嫂子两边跑动,倒是辛苦。”

  又道:“兄长还是回来住吧,你不在,府里太冷清。”崔府人口简单,没有姨娘、侍妾和庶子之类,除了崔芮、隽娘夫妇,便是崔瑾几兄妹,长姐出嫁,崔瑾和武珝搬走,更是冷清了。而崔瑾在京时,崔玦更是每日跟着他到三省六部,每五日又要跟着学习,干脆也搬到齐国公府,让隽娘很是怨念。

  到正房拜见爹娘,隽娘便拉着崔瑾和崔玦问个不停,不提行军作战,单是衣食住行便是让她操心不已,特别是孤身进入半月城,更是让她狠狠地拍了崔瑾几巴掌,眼里饱含热泪。崔瑾低眉顺眼地任阿娘发泄,掏出手帕替她抹泪,好声好气地呵哄着,道,再也不敢如此轻易涉险,以后必要三思而行,又道:“阿娘且放心,儿子手里有震天雷呢,那些新罗人岂敢轻易造次再说,凭着儿子这身功夫,新罗那第一高手也在儿子手下走不了一招。”

  崔芮冷笑着道:“是呢,你可是艺高胆大,这天下哪里去不得即便是狼窝虎穴、刀山火海,你都能够去闯一闯”

  将手中的茶盏狠狠一放,咬牙切齿地道:“你这几年越发能耐了,不仅自个儿深入虎穴,还要带着晋王殿下和房驸马去,就不怕出了岔子千算万算,总有失误的时候,若真有那万一,让爹娘如何好,又如何对得起圣上和你房家叔祖还好,你没将玦儿和格山带去,不然,今儿个某必要在祖宗跟前动家法,让你长长记性”

  崔玦一看,忙拉着老爹的胳膊一阵摇晃:“阿耶息怒,兄长已经把所有事儿都算得清清楚楚,知道是完全没有危险的。您也知道,兄长能掐会算,哪里会让自己落入险境再说,他一向爱护稚奴表兄和房二叔,以前但凡有何危险,都不许他们去。您瞧瞧,不是一丁点儿事儿都没有了,不仅将新罗的女王和大臣们算得死死的,还赚了大笔银子,借此好歹让将士们没有白走一趟,也对死伤的将士有了交代,还未让圣上起旁的心思。”事后,他听了李崇真他们的分析,知道兄长是故意借用从高句丽获取的五百万两银子,一来是让新罗大大地损失;二来是见将士们太过辛苦,特别是那些伤亡的士兵,那么一丁点儿抚恤金、安家费能做什么顺便嘛,也可以赚,不是处处想到宫里的那两位么连下赌注赚取的、绑票获取的浮财,都要单独给他们留一份儿,如此,他们还好意思为难兄长。崇真表兄他们说,兄长仁义大方,而自己认为兄长惯会为人处世,怪不得人人都夸他好,个个都愿意帮他说好话。兄长却一针见血地道,利益均沾,不吃独食,不揽功劳,有担当有责任心,这才是大家子所为。

  崔芮哼哼着,嫌弃地撇撇嘴:“多大人了,还跟爹娘撒娇卖痴,也不怕弟妹们笑话”

  崔珣眨眨眼,笑眯眯地道:“阿耶,儿子们不会笑话二兄的,兄长他们一路奔波,定是累极了,还是赶紧回去歇息吧,说不得明日一早圣上和太子殿下就会传唤兄长进宫,再说,嫂子也好久没见到兄长了,定是积攒了很多话要说。”

  一直眼巴巴瞧着崔瑾的武珝顿时羞红了脸,连连摆手,结结巴巴地道:“爹娘还有许多话要问郎君,媳妇,媳妇不着急”这话刚说出口,立即意识到不妥当,羞得捂住脸埋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隽娘呵呵一笑,握着武珝的手,放在崔瑾掌中,笑道:“你们小两口总是聚少离多,我们当爹娘的也很是看不过去,都是瑾儿的错,让你受委屈了。特别是那几年,留你一人在京城,里里外外都打理得极好,如此咱们才能够在江南安安稳稳地待着。”

  “这是媳妇该做的。聘婷妹妹在江南也很是辛苦,倒是媳妇在京中最是清闲不过,人情客往按例而行,庄子铺子上都是老人儿,再说,卢姐姐和晋阳公主时常来帮衬指点,让媳妇受益匪浅。”武珝红着脸,连忙给几个姐妹表功。

  隽娘欣慰地点点头,拍着小两口的手:“瑾儿在外事儿多,哪里顾得了许多,你们姐妹几人能够齐心合力打理好内外,也是他的福气。虽说节儿是正妻,但瑾儿也不是那等薄情寡义之人,只要你们能和睦相处,多替他着想一些,他必不会亏待你们。是吧,瑾儿”

  崔瑾连忙点头称是:“嗯嗯,儿子谨记阿娘的话,会好好对珝儿她们,必不会让她们受委屈。阿娘,只要您不怕吵闹,过两年,珝儿她们就给您生几个白白胖胖乖巧聪慧的孙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