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三十九章 军神李靖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三十九章 军神李靖

作者:悦小童 字数:1795 书籍: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崔芮赶紧将房玄龄的答复告知崔崇和李俊,两人这下子便放下心来,赶紧组织人员筹划,制定详细章程。

  午后,平康坊李府。

  李靖军功显赫,但因不是李世民嫡系,颇得忌讳,故一向为人低调,不与旁人结交,连自家亲戚间也鲜少走动。崔芮有些奇怪,这次怎的就愿意见他们了呢?

  到了李府侧门,崔芮下马,随从上前敲门。一张老脸伸出门洞,见是崔府马车,忙开门道:“原来崔府的姑奶奶和姑爷到了!”

  随后,匆匆走出一四十上下的男子,道:“景瑞和七娘到了?”

  “子仁兄!”崔芮拱手道,又指着自家长子,“这是某家长子,名瑾。”

  崔瑾忙行礼:“叔父大人安好!”按这岁数,应该是李靖的长子李德謇了,从三品将作监大匠。历史上因与李承干交好而被连累,被流放岭南,又因李靖的缘故,徙至吴郡。李靖去世,其承袭卫国公爵位。哎,历史上的李承干真是害人不浅啊,连累了多少功勋之家?

  李靖已近花甲,胸前长须飘飘,身高且健壮,英武中透出儒雅。神色甚是温和,待崔芮等人行礼罢,笑道:“七娘便跟你婶娘好生亲近,景瑞,你们随老夫来。”这个你们,自然是包括了崔瑾。

  古人说话谈事,喜欢在书房。

  书房布置得简单而雅致,两面靠墙全是书。崔瑾兴致勃勃地垫着脚跟瞧。

  李靖笑道:“这里全是兵书和各地杂书,瑾儿怕是没兴趣。”

  崔瑾一听,哀求地瞧了自家老爹一眼。崔芮摇摇头,道:“叔父大人,您不知,瑾儿得知要到您府上拜年,昨儿夜里闹腾很晚才歇息,说未曾想到大唐的军神竟然是自家叔祖。”

  “军神?”李靖一愣,饶有兴趣地问,“你这孩子,不过是打赢了几场仗,全赖将士不畏生死,哪就能称为‘军神’?此话不可再说,若让旁人听见,诸将必是不服!”他告诫道,随时和善,却掩饰不住眼底的寞落。

  崔瑾正色道:“叔祖文武才略过人,早年怀才不遇,直到建唐以来才得以施展才华,逐渐委以重任,定萧铣、抚岭南、平辅公祏,屡建功绩。凡有才华者,必是遭人嫉恨。侄孙曾听得一言,现请叔祖指正。有隐士一曰寒山,一曰拾得。一日,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叔祖以为拾得之言如何?”

  李靖沉吟半晌,长叹一口气,道:“你虽年幼,却有大智。这些年,是老夫计较了!”

  “侄孙前两年不能言行,如活死人般,唯日日胡思乱想,不料竟有些心得。”崔瑾又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李靖默念几遍,击掌道:“妙,妙!”

  “咦,瑾儿,为父怎未曾听过此句?”崔芮问。这心境,岂是四岁幼童所有?即便是崔崇、李俊等人,也不是时时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家族利益而谋划?

  崔瑾不慌不忙地道:“那两年,阿姊在儿子跟前不是诵读《道德经》便是《诗经》,若非儿子会说话了,或许连《周易》都会背了。”

  崔芮嘀咕道:“某也是熟读诗书,怎就未悟得此句?”但也知长子的想法与别的孩子不同。

  “老夫活到这般年纪,竟然还没有你这孩童看得清楚!”李靖感叹道。这些年,内心的苦楚唯有自知。年少时,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施展之地。发现李渊准备造反,乔装为囚徒企图高密,不料被其抓获,差点被斩。侥幸活命,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卫。奉命赴夔州安辑萧铣,由于前方险塞被其控制,迟迟不能前进,李渊密诏许绍将他处死,幸亏许绍为他请命,才免于一死。不久,开州蛮人首领冉肇则叛唐,率众进犯夔州,他率八百士卒大破蛮兵,又在险要处布下伏兵杀死肇则,俘获五千多人。此后,终于获得李渊的信任,改变对其成见。两次徘徊在鬼门关,让他深切地体会到,言多必失,多得多错得多。所以,他更加少言寡语,只做好分内事,其余概不关心。于是,在玄武门事变中,他保持沉默,也因此而远离李世民的核心。但是,他无悔。他知君王疑他,故而更加沉默寡言,朝会争论,他总是一言不发,宰相们议事,他也是多听少言。他不断地避让,仍是无意中得罪了人。但是,他无悔。是的,他无悔,可是,在无数个夜晚,他总是端着酒盏默默地望着夜空。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李靖低声念道,释然一笑,道,“瑾儿,老夫这里有几卷手札,是老夫对《孙子兵法》、《齐孙子》、《吴子》、《六韬》等兵书的见解,若你有兴致,便拿去瞧瞧,如有不懂之处,待老夫以后再与你讲解。”

  崔芮大惊。崔瑾却连忙高兴地道:“多谢叔祖,多谢叔祖!”

  李靖哈哈大笑,眉宇间常年的郁色消失一空,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他摆摆手:“老夫应当多谢你才是。你要知,为将者,须通书史,晓兵法,知地利,精器械,故所学甚多。即便你将来不为将上阵,但知兵法,懂谋略,省得天时,洞识人心,于朝堂之上也可战无不胜。要知,朝堂倾轧,胜于战场啊!”

  崔瑾深深地躬身拱手道:“叔祖教诲,瑾谨记于心!”

  “罢了罢了!”李靖转头对崔芮道,“你之来意,老夫已知。瑾儿这孩子,老夫甚喜。他既有心习武,老夫便荐一人,名李宝,曾为老夫亲随,自小便在老夫身边长大,虽受伤不能再上沙场,教授瑾儿却已足够。年后便让他去你府上。”

  崔芮大喜,忙道:“多谢叔父大人!”

  李靖不再挽留。崔瑾知道,这年正月,便将开启唐灭dong突厥之战。他对李靖低声道:“朔风凛冽,叔祖此番深入敌境,必能解除西北边患。侄孙便在京恭候捷报!”

  李靖瞳眸一缩,正待要问,崔瑾却又道:“侄孙只是猜测而已,不曾听人说,自也不会与人说。”

  靖这才稍稍放心,却又不知怎的竟让这孩子看出破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