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忽悠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忽悠

作者:悦小童 字数:2121 书籍: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人多力量大,在数千士卒的帮助下,大家不仅饱饱地吃了一顿大餐,还找到一大堆贝壳、海螺、牡蛎、海带、小虾等等,甚至非常幸运地寻到了海参和鲍鱼。另外,在李治的建议下,还捡了不少漂亮的石头,因为李治说,既然贝壳可以制作装饰品,那些石头干嘛就不行?崔瑾很欣慰,这孩子的脑子真灵活,只要是赚钱的事儿,特别灵光。

  “稚奴,表兄今晚亲自下厨给你制作几道菜。你是想吃清蒸的还是红烧的、炖汤还是焖鸡?”崔瑾笑盈盈地问。

  李治舔舔嘴唇,咽了咽口水,叹了口气,道:“表兄就不担心姑父责骂么?君子远庖厨啊!”

  崔瑾扬扬眉:“那是亚圣他老人家劝诫梁惠王实行仁术,这话让你父亲和大兄听听还行,咱们就不用遵循了吧!”

  李治愣了愣,难道平日的理解有误?崔玦笑眯眯地道:“稚奴表兄,教授你此话的人定是一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老人家,兄长说,那都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呢!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可见,老子他老人家也是经常烧菜做饭,并从中找到了治国安邦的大道理。”

  大家看向崔瑾,是这样的吗?都知道崔玦是他兄长亲自教导的,所以这思想言论肯定也是出自崔瑾。

  崔瑾轻咳一声,道:“艺术来源于生活,知识来源于生活,这治国道理也一样。无论是孔孟还是老子,他们从未直接说什么大道理,而是从小事说起,提醒人们应该如何正心、修身、齐家,然后才谈到如何治国、平天下,可见,深刻的道理总是隐藏于浅显的生活现象之中,只要你时时注意认真剖析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加以修正,如此,你便能逐渐成为真正的君子,成为国之栋梁。”

  李治总结道:“就如煮菜一样,慢慢地熬制,最后成为一碗香喷喷的海参汤。表兄,稚奴晚上想吃海参炖小鸡!”

  “行,出门儿前,为兄已经让宁大娘将鸡炖上了,其它配菜也准备好了的。”崔瑾点点头。他早就做好了准备,昨日那些贝壳肉还不够大家争抢。也幸好没人海鲜过敏。比如,长乐姐姐有气疾,就不能吃海鲜。

  李元昌叹口气,正在思考崔瑾的话呢,怎么好好的,又说回到吃食儿上了。但见其他人,除了那个陆川,他们都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显然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临走时,李治要求带走几大包海沙,因为他想制作沙画来卖,崔瑾告诉他,若是染了不同颜色、可以在木板、陶器、石材、地板、墙面等材料上作画。他便想着,若是能制作成一幅幅沙画,精心装裱起来,是不是也能卖钱?刚才他见崔瑾很快就完成了一幅画,简单极了,比用笔画快多了。

  李元昌拍拍额头,忍不住对李治道:“稚奴啊,这作画是一种艺术,岂能像货物一样买卖?”

  李治撇撇嘴:“只要是有人买,自然就能卖。难道刚才表兄的画儿不好么?我就看着挺像汉王叔呢!刚才你不是很遗憾一会儿潮来画儿就被冲没了嘛,如果能保存下来,不是很好?”

  李元昌皱皱眉:“你作为皇家子,岂能整日将钱财放在嘴上?让旁人听见,还以为皇家也与民争利呢!”他瞟了眼陆川和顾霖一眼,二人转过脸看风景。

  李治呵呵笑着,很是不屑:“我这是用脑子、用双手赚钱,赚的都是辛苦钱,没偷没抢,还按时足额纳税,别人能说我什么?另外,我建作坊,开设店铺,雇佣小厮,支付大量工钱,不也让更多的百姓能吃饱饭穿暖衣么?这也是给大唐做贡献啊!”

  李元昌张张嘴,这个几岁大的侄儿怎么如此口齿伶俐,难道是近朱者赤?今日,他发现崔玦也挺能言善辩的,还有那房家老二,也极会说,那嘴里歪理是一套接一套。

  李元昌心里很不服气,但又说不过侄儿,只得温和地道:“叔父总觉得如此有些有辱斯文,不妥,不妥啊!”

  李治扬扬眉,耸耸肩,嘀咕一声“迂腐”。李元昌哪里听不到,但也无法,难道和这个小侄儿一般计较。

  这时,损人二人组的房遗爱笑眯眯地开口为同伴辩护了:“汉王啊,晋王殿下可是一心为公呢,您刚才不都听到了么,雇佣那么多小工,其实咱们能多少钱?绝大部分还不是成了本钱、工钱、税钱,剩下的就微不足道了。哎,若是开更多的作坊,雇更多的人,这大唐不就有更多的人吃饱穿暖了么,这不是为圣上为太子分忧解难?汉王啊,您也不要整日写字儿作画,也得想想如何改善民生,如何为大唐做贡献吧?您可是大唐宗室,不能光拿俸禄不做事儿不是?说来说去,这大唐是你们李家的不是?”越说越是诚恳,最后居然说得语重心长了。

  李元昌涨红了脸,自己居然被这小儿郎轻视了!而李治偷偷地对房遗爱竖起大拇指,真不愧是自家的妹夫。

  崔瑾一看,心中闷笑。轻轻咳嗽一声,正色道:“汉王叔,您不要怪罪吾家二叔父,他太过心直口快,但心是极好的。哎,这宗室人多啊,若每一个都像河间郡王、像吴王三表兄和稚奴这样,为这大唐的稳定繁荣献计献策、添砖加瓦,这大唐要不了几年必会无比强大,凡大唐旗帜所至,莫敢不从,莫敢不尊!”他连连叹气,忧心忡忡。

  崔瑾说得慷慨激昂,说得李元昌也羞愧了。李治眨眨眼,表兄不是说大唐刀锋所至,莫敢不从么?不过,刀锋到了,旗帜也就到了吧!一样的一样的。

  李元昌觉得自己真的像房家老二那样是白拿俸禄了,因为得宠,兄长也慷慨,所以日子过得奢华,吃的用的,无不是最好的,除此之外,还有封地的收入,但自己根本就没费一点儿心思,全都是白得的。这样说来,岂不是如那些吃白食儿一般。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郎,还是很要脸面的,所以,李元昌便极为羞愧地对崔瑾道:“小十三郎,某懂得了,以后,再也不整日舞文弄墨清高自傲了,必要为皇兄分忧,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明日,某就加入你们的训练!”他咬咬牙,难道连几岁的侄儿都能就坚持下来,自己就不能?

  李治和房遗爱互看一眼,呵呵,又一个被忽悠进来了。也行,以后就忽悠他多作些沙画,然后表明作者“大唐汉王李元昌”,嘿嘿,那画儿就老值钱了!很早以前,他们便懂得“忽悠”这个词的意思了,也觉得很适合俩人。

  崔玦捂着嘴,生怕自己笑出声来。

  捡了这么多贝壳海螺等,安修仁让人专程将这些东西送到刺史府去。崔瑾摆摆手,道:“就带回军营去吧,到时将贝壳和海螺的壳送到刺史府就成了。但是,这些海鲜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若是谁吃了过敏,赶紧让大夫诊治。”并将不宜吃海鲜的人群和大致症状介绍了一遍。安修仁一一记在心里,对崔瑾的细心很是感激。而一旁的顾霖和陆川也暗暗赞赏。

  最快更新无错,请访问..手机请访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