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承干训弟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承干训弟

作者:悦小童 字数:2385 书籍: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这日,崔瑾仍然如往常一般起床,练武、吃早饭。随后,便不断地指派人,主要还是准备吃食,各色水果是庄子里大一早送来的,同时还有蔬菜、肉类。六月初,长安天色还好,不算很热,若真到盛夏,即便这四处是花草树木,也耐不住热了。

  看着池塘内被催开的莲花,崔瑾对正在忙碌的崔瑜道:“阿姊,可以在此处放置几条小船,你们可以三三两两地划船游玩,还能采摘莲花,中午便能做做菜,既有趣又有吃的,岂不两全?那个莲叶也摘一些,小弟让人做些新式的菜式出来,保准阿姊会喜欢。”

  崔瑜瞪了他一眼,道:“就你的心思多,这花儿好不容易才催开,也不让它多开几天便要摘了,岂不可惜?瑾弟啊,你怎的甚东西都想到吃食?桃花如此,菊花不放过,牡丹也成了你的口中之物,现在连莲花也要摧残。今儿可不行,这莲花昨日才开,阿姊是万万不许你动它们分毫的。再说了,这许多人,得要多少花才够他们吃啊!”

  崔瑾耸耸肩,不再多说。但是阿姊的话却提醒了他。他赶紧回到外院,招来贵祥,令他准备些牡丹,用来做菜。贵祥计算了一下人数,有些心疼地道:“小郎君,若都用一种花,或许这院中的牡丹将有一半儿被摘光,不如多选几种花,搭配着,既好看又能有选择。”

  崔瑾想了想,点头同意,道:“那就让庄子里赶紧送来些菊花,还有冰库内的桃花也拿一些出来,今儿中午的菜全都用鲜花来做。”说完,找来纸笔,写了十余道菜式,着人送到宁大娘那里。现在,宁大娘终于从酒楼功成身退,回到了府中。已经上了年纪,该好生歇息了。

  刚安排妥当,知术便来禀告,说太子等人已到。崔瑾忙迎了出去。这天色还早吧,刚吃过早饭一会儿呢!崔瑾笑盈盈地给李承干、李恪打招呼,摸摸李治的脑袋,对李愔点点头。

  “表兄,稚奴还没进早膳呢,特意饿着肚子到表兄这里来吃好吃的。”李治笑嘻嘻地拍着肚子说。

  崔瑾有些哭笑不得,屈指弹了了一下他的额头,道:“多大的人了,还要胡闹,也不知叔父是如何交代你的,难不成连早膳都舍不得给你吃,便将你推出了皇宫?这也太节俭了吧!”对于那俩夫妻,他只能说声“佩服”,抠门、吝啬、小气等等美誉都可放在他们身上。

  李承干的脸略红了红,道:“表弟,来的匆忙,为兄等都未用早膳,若是不太麻烦,就让人随意端一些便是。”

  崔瑾不由呆了呆,问:“大表兄也开始学着叔父的样儿节俭了?这可不行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李承干忙解释道:“表弟误会了,是为兄早上看折子忘记了时辰,待稚奴到宫中时,刚刚换下衣裳便被他拉出了宫。”

  崔瑾皱了皱眉,正色道:“大表兄,勤政是好事,但身体也重要,若无一副好身板,如何能有精力治理国家?现在,大表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哼,小弟倒是以为该罚大表兄身边的人,居然连这些都不知提醒你!”

  “是为兄自己的错,怨不得旁人。他们看为兄处理政务,也不敢打搅。”李承干待人宽厚,替手下掩饰。

  崔瑾更是不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若没尽责,便是错了,无论何种原因,都应当罚。”他严肃地道,“若是叔父知道此事,肯定也会惩罚那些人。”为君者,过于宽厚不是好事。

  崔瑾是极少严肃地说话的,让李承干也察觉他对此事的重视。细细一想,顿时明白过来。“多谢表弟提点!是为兄疏忽了。”李承干拱手道,“正如表弟曾言,既然已经定下规矩,那就必须照章执行。”

  崔瑾点点头,道:“小弟逾越,还请大表兄勿怪。”李承干忙说“哪里”,崔瑾都是为自己着想,自己岂能不领情?

  不过一刻钟,宁大娘便亲自领着下人将早点送来。李恪和李愔是用过的。让李承乾和李治慢用,崔瑾便领着李恪兄弟一起查看准备的两个午间歇息的院子。

  李愔虽来过崔府,但也只是在崔瑾的院内坐坐,并未仔细打量。此番慢慢行来,心有暗叹。一砖一木、一花一草、亭台楼阁,处处透出一流世家的底蕴,高雅到极致,浑然天成,看不出一丝做作。别说自己的梁王府,就是皇宫内,也没有这番令人从内自我感到舒适、内心平静的景色。李恪见他不由自主露出的羡慕之色,便道:“这几年,表弟对府里陆续做了些改造,移栽不少树木花草,这外院的景色每一处都有各自的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崔瑾笑着摆摆手,道:“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罢了。待过两年,三表兄娶亲前,小弟也帮你将园子规划规划,你那花园也太冷清了些,一眼就能望穿,以后阎姐姐连赏花作画的地方都没有。”

  李恪顿时红了脸,毕竟是青涩少年,提到婚事,还是羞涩。也不知是否是受了某人的影响,李承乾和李恪对宫里安排的那些引导房帏的宫女不屑一顾,反倒是对未来的媳妇儿很是看重。见崔瑾戏谑的表情,想到听到的传言,不由笑起来:“表弟,为兄听说你看上了谁家的小娘子,天天送吃食、鲜花讨美娇娘欢心,好像此次的赏花会也是特意替她举办的。不知是否如何啊?”

  崔瑾一听,差点摔了一跤。不过是想把历史上将大唐改朝换代的第一号危险人物握在手心,居然就传遍了长安城,自己一向清白无辜的名声也不用要了。他还不知,此事的罪魁祸首便是自家老爹。至于崔芮是如何想到,那只有他心中自知了。每每看到长子那张脸,他就担心不已,知道长子终于对某位小娘子感兴趣后,差点跪在祖宗排位前烧香磕头。若是崔瑾知道自家老爹是如此想法,定会郁闷得吃不下饭。

  回到自己的院子,李治正捧着肚子在院内走动消食儿。见到崔瑾,就开始埋怨:“表兄啊,宁大娘做到饭食越发好吃了,这不行啊,瞧稚奴吃的,都开走不动了!”

  李承干喝着菊花蜂蜜茶,笑道:“先前提醒你多次,你都不听,现在却要怪宁大娘的厨艺太好!”

  李治涎着脸道:“稚奴不是担心也长得像四王兄,表兄就不会喜欢稚奴了么?表兄,稚奴可一切都是为了表兄着想啊,免得长了一身的肥肉妨碍了表兄观景赏花不是?”

  李承干立刻拉下脸,喝道:“稚奴,你岂敢胡乱评说兄长,平日太傅是如何教导你的,你可曾学过何为兄友弟恭?”

  毕竟李承干当了多年的太子,这番严肃情况,李治也不免吓了一跳,忙规规矩矩地站好,低声道:“大兄,稚奴错了!”

  李承干盯着他,沉声道:“今日亏得没有外人,这些话不会被传出去,若是有他人,你该如何辩解?旁人会任何看你?甚至有那不知情的,还会以为是为兄或你三王兄,甚至是你表兄教导指使的,你又让吾等兄长如何面对世人?”

  此话,让李治后悔不迭,不该多嘴多舌,还差点连累两位兄长和表兄。这次,他是真心真意的认错了。李承干又训斥了几句,才放过他。

  李愔在旁心道,刚才大兄说,此间没有外人,难道也是将我看作了真正的兄弟?他知道,自家同胞兄长和大兄关系密切,但自己的存在感却实在太小,能偶尔参与他们的活动,也是看在兄长的面上。但这几年,他也得到了不少好处,比如阿耶偶尔也会称赞两句,或是赏赐一些吃食、笔墨纸砚等,后来的封王封地等等。阿耶政务繁琐,儿子又多,哪里能一一看顾得了,除了几个嫡子,便只有兄长了,现在自己也逐渐入了他的眼。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兄长首先得了表弟的看重,然后才得了大兄的青眼。想到这些,他看向崔瑾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