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晋末汉魂 第134章 好畴县战退

《晋末汉魂》第134章 好畴县战退

作者:雨沐江南 字数:1762 书籍:晋末汉魂

  姬军的战术、不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野外阵地防守、兵种对兵种,还有这城池攻防,都是有明确教案的,这当然得益于穿越之前的设计,重骑的每一个士兵都娴熟地如同完美,新军虽然还差的很远,但起码这些军械都是会用了。

  姬军的城墙是未有垛口的,掩体的城墙高度,足矣将一个一米八的成年人头部以下保护其内,这些掩护墙,每隔一米是沉重墙,一米之间,都是空心的存在,是由巨木构成,其上包裹上了铁皮,这床弩便镶嵌其内,床弩旁,便是军士射击连发弩箭的出箭洞。

  就这好好畴县北关,城楼上就矗立着五座瞭望塔,这是瞭望敌军态势,时刻调整战术之用。虽然古代先贤的思维和道,不是后世“不学无术”所能相比较的,但信息的创新能力,经过数千年的积累,也不是古代人能够相提并论,杀人的法门,姬弘就大开脑洞。

  床弩也不可能将敌军全部歼灭,接着发威的便是姬军的连发弩,秘密麻麻的箭雨从城楼上飞下,覆盖整个阵前一千米的距离,不需要瞄准,只需射将出去,就必有收获。

  你的确要佩服胡人的意志力,以及不怕死亡的勇气,一万胡骑,在接连不断的倒地下,一万骑兵,只要冲过最先的八百米死亡线,到达两百米的范围,就算必过弩箭的威胁,一万骑兵,还是冲过不少了。

  冲到城墙根上的胡兵,立刻丢下战马,开始将拖拽来的胡梯,搭上城墙,正准备攀登,就在这时,只见城头前圆滚滚的铁管内,“嗤嗤……”声直冒,那沸腾的油水开始沿着城头喷出。城头的士兵,五千人中的一千人,每一个人,都控制这一个手动开关,在旗语兵的命令下,沸腾油水顿时如同喷泉一般的涌出,将整个扶梯吞噬,正准备攀爬,或者攀爬到一定高度的胡兵,迅速被大火吞噬,这时,从城楼洞中,伸出不知凡几的铁钩,将胡梯推出,士兵连同梯子,一同向着城墙角栽倒下去,六七米的长梯子本就不稳,出手必中。

  士兵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一阵号角声响彻战场,这是胡骑退却的号角,而另一边是战鼓雷动,在鼓舞着守城将士。

  慕容翰心在滴血,这是他手中的最强牌,也是凉州地区鲜卑最强的力量,这大战才刚开,就在第一次攻城中,丢下了不下三千具尸体,从攻城中撤回的士兵,几乎都带着伤。

  胡骑远撤,照耀的如同白昼的城墙,顿时只见,木箱缓缓打开,从弩箭口,看到密密麻麻的士兵,都在欢声雷动,这是新军的第一仗,就旗开得胜,除了极少的士兵不注意躲避下,被胡骑乱箭射中,损失可以用忽略不计来形容。

  北关的第一战,就在除夕之夜的夜色下匆匆结束。

  两炷香后,慕容翰返回营地,看着姬军并未有乘着他们新败之机掩杀,埋伏的五千骑兵也就白忙活了一场。

  鲜卑军帐内,氛围是压抑的,慕容翰毕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是他军旅生涯的领军的第一仗,就如此结果,军帐的内的物品顿时遭殃了。

  “这该死的汉人。”慕容翰每摔一下,便发泄一句,过了好一阵子,他才缓过劲来,账内的将军皆是不敢出声,只待慕容翰的火气退却。

  “翰将军,息怒,这一战,就是如同先前定策一般,是试探,倘若姬军未有如此战力,焉能将关中守到现在。”还是一位幕僚站出来说道。

  “怎能不怒,这姬军借着城墙之力,这初战,就让我损失了一个万人队。”慕容翰尽管压制了自己的脾气,但声响中还是如此那般洪亮,整个营地内,都飘荡着他咆哮的声音。

  “将军,眼下是要行计方能有破城之机。”幕僚不吭不悲的迎着慕容翰的怒火道。

  “眼下姬军不出,不论行何策都于事无补。慕容翰不无无奈的说到,声音中还带着气愤。

  “将军只管去信大帅,称大姬之强悍,非常所能及,如此再行强攻,不出一日,两万人当损失再战之力。”

  “是也,快快去书信来。”参军话,让慕容翰顿时如遇明灯,言语中的急迫,明显是胡人的悍勇却无谋略。

  “可是,这口气本将却咽不下,倘若传到大营以及草原,恐怕……”慕容翰未有严明,但弦外之意,帐中的诸将又岂非不明,还好这两万人,是跟随他日久的,是自己的亲信部队。

  “将军,明日即去骂城,将姬军激怒,说不定能得姬军出城相战。”参军建议道。

  “好,就依你的。”慕容翰话语落下,便朝着眼前的参军望去,这一望,不是平时的一眼,而是整个上下打量。

  “将军这是?”参军不明所以。

  “你说自己是突厥人,曾属沙陀部,不过本将见你却有不下汉人之谋略,这可是为何?”慕容翰对于这个投奔自己的多年参军,还很是看重的,越是到危机关头,越是能帮自己出言解惑。

  “敬塘对汉文化曾无痴迷,可惜汉胡终究有别,兵书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战胜他们,都说汉人奸诈,其实也不尽然,汉人中也多有英烈之悲,姬弘虽然是北地之天敌,但其忠勇,却也是让人无比钦佩的,敬塘只愿在将军的身边,扶持将军成就一番大业,成就一番千古之名,是为此生宏愿。”他说话显然是对慕容翰的性情深刻了解,故才说出这般迎合之话。

  你道他是谁,他便是五代时的后晋皇帝石敬塘,一个至少从习惯上,几乎完全汉化之人,为求称帝,将整个燕云十六州献给了契丹人,此人一生就是在左右逢源中,最后称帝,此人虽然奸险,但却从中看出,是有谋略之人,新华夏,投奔了这慕容鲜卑,也许这是一版胡人版本的“三姓家奴”?这谁又能说的清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