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大狂士祢衡 第0024章 枉为故友

《三国之大狂士祢衡》第0024章 枉为故友

作者:羊哭 字数:2056 书籍:三国之大狂士祢衡

  在这个最为注重孝道的时代,要是祢衡承认与自家舅父大人结仇,那么祢衡好不容易积累的那点声望直接就要被他败坏了,日后人们再提起他,估计就是一个不重孝道,不得人心,连自己亲族都会与之结仇的混账了,国渊等士子们也才是知道为什么二郎不能继续说了,保全自家少主的名声么?

  这倒是个不错的家奴,可惜就是祢衡这家伙太不知世事,这种话怎么也能说出口,就算排遣此刻的是那张家,这话也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啊!

  国渊急着把这事挑明,主要也是为了避免这些名士们心里多想,只要他们在外面多说一两句,恐怕祢衡的声望就彻底掉落到冰点了,他深知自己这子弟不甘平淡,一心一意都想尽早建功立业,所以国渊就只能以这种严厉的姿势来逼问祢衡,心里更是担忧这个混账会直接承认。

  祢衡也不是愚蠢之人,他知道一些事情就算发生了也不能明说,他摇着头说道:“我又岂敢与舅父大人结仇,只是舅父一家,前些日子前来访问阿母,言语之中尽是为了什么保祢家太平而欲过继我为张家子...”

  “衡年尚幼,却也知道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愿与弥家同亡也不愿没了弥姓,因此拒绝了舅父好意,舅父气极,曾出言辱我,又摔门而去,因此二郎却是觉得我与舅父大人结了仇怨.....”。

  这些话从祢衡嘴里说出来,祢衡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极为冤枉受尽欺辱的幼童,而周围名士心里也猛地有怒火烧起,什么叫为了保弥家,这富户分明就是为了夺取弥家财产啊!还要过继祢衡?弥姓也是你张姓能够玷污的?要是那留侯张良之后也罢,可你一介富户张家算什么东西!

  他们平日里都扬言要保护弥家,可是这张家却张口就说祢家自保不了,这不是打他们的脸么?而国渊的脸色也稍缓,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竟有此事....”。

  这毕竟是祢衡家事,虽然也算是一桩丑事,但是祢衡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想来这些与弥家关系不错的名士士子们,也会站在祢衡这一边,或许此时还能给祢衡刷来声望也说不定,而一直都沉默着听他人交流的名士华歆却猛地站了起来。

  迎着众人的目光,他皱着眉头说道:“那个富户家子唤作甚么名字?”,二郎在一旁说道:“单名一个勋,字孟治”,华歆有些阴沉的撇了撇嘴角,想来对这名字的不屑。

  他看着众人说道:“抓捕刺客主使,乃是县衙使差之事,非吾等之能所为也,而此等劣事,非县衙之内分,若不为弥家解此难,枉为人友也!”

  祢衡想了想,以那日张勋离开之前的态度来看,想来是张家也不会轻易罢手,如果这些名士们能帮着自己搞定来自张家的麻烦,倒也不是一件坏事,日后自己也就可以专心致志的为即将到来的动乱做好准备了,国渊倒也没有说话,他深知华歆与祢仲平关系极深。

  两人算是忘年知己,只可惜弥仲平尚未创下什么功业便英年早逝,因此他想办法替祢衡遮风挡雨倒也说得过去,名士们沉默了,这样刷不了名望还可能陷入他人家事的事情,他们都是不怎么愿意的。

  华歆也没有再理会这些人,挥了挥手,便叫来了几个正站在外面的奴仆,别以为这些名士都是独自到来的,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心腹奴仆,就这十几个人,奴仆加起来也有数十之数,而且大多数为健壮家丁,虽然没有资格佩戴长剑,可是战斗力确是不弱。

  华歆有些愤懑的说道:“你带几个好手,把那唤作张勋给我叫过来,我倒是要看看,此人究竟有何等才华,也配过继弥仲平之嫡子!”

  “子鱼,如此行事,莫不是有损身份?子鱼此为,于情于理,都不甚善矣....”却是与华歆同名的邴原开口了,华歆摇了摇头,张家虽然对于他们而言是举足之间便可以覆灭,不足为惧的小疾,可是对于弥家而言却不是,尤其是对于嫡子祢衡而言,要知道祢衡真正管事的人并不是今日前来接待他们的祢衡。

  而是那位宅内的张氏,她出身张家,心里难免割舍不下,而在重孝的年代里,祢衡对于这些长辈也是束手无策,即使那些长辈做的再过分,他不能忍受自己好友身死之后嫡子还流落在异姓之手。

  看到华歆态度如此坚决,那几个名士也没有办法,不过人是华歆叫来的,哪怕世人会说什么,那也是华歆独自承担,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奴仆们点点头,立刻骑了快马,又带几个自告奋勇,熟悉临沂的弥家奴仆指路,便直接朝着张家出发了,气氛也顿时有些寂静了,华歆拿起桌面之上的酒盏,猛地喝了一大口。

  人们向来把他,管宁,邴原放在一起,并称之为一龙,他或许算是一龙之中最不被人理解的一位,都说他热衷与权势,并不像他两位好友那样一心求学。

  可是大丈夫学得一身学问,难道只用修身便可以了么?天下民不聊生,那些甘愿隐居山里,修得学问的,不过是些不愿意匡正天下,不愿以毕生所学去至效天下的懦士,修身,齐家,平天下,此方为士之所为也,那些名士们自顾自的聊着天、

  华歆知道他们其中大部分都不是为了什么探望祢衡而来,只是贪图一个名字,只因为弥仲平之师乃名扬天下的大儒,在大儒开口之后,这些名士们方才急忙赶来,想要成就一段佳话,不然弥仲平逝世之后的许些年来,除了自己和国渊,又有谁踏足过弥府?

  可别真的以为国渊是为了抄写那些竹简方才来到弥家教导祢衡,他也算是明显青州的大士子,想要抄写书籍还不是易事?何况他与祢衡生父师出同源,难不成那位大儒会私藏书籍?

  那些不过是为了让弥家心宽的理由而已,他主要还是担忧弥家嫡子无人教诲,弥仲平含怨九幽,方才赶来借以抄书教导祢衡,而那些所谓道德模范的名士们,品德也不错,只是那虚名更多余其心德罢了。

  注①:汉末天子刘宏,共用过建宁,熹平,光合,中平这四个年号,其中光合最为著名,光合七年,黄巾起义爆发。

  ps:这其中一部分为小说杜撰,不要较真,真实的部分老羊都会注释加以解说,毕竟是小说,不是史书,因此只能合理的杜撰,但是不会出现重大失误,也不会出现极其不合理的对方,老羊会尊重那个时代,会尊重每一个能在史书之上留下名讳的先显贤,希望兄弟们能多多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