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深宫满庭芳 第一百五十回 再无把柄

《深宫满庭芳》第一百五十回 再无把柄

作者:明月公子 字数:3025 书籍:深宫满庭芳

  锦云忽然轻嘶了一声,顿住脚用右手揉着眼睛。

  “怎么了姑姑?”小夜二人赶紧上前查看。

  “没事,眼睛进了沙子。”锦云腾出左手来边揉边摆摆手。

  “不妨事,擦擦就好。”却不知玉灵琅什么时候手中攥了一方丝帕,说着就走到锦云面前把她的手放下来,自己拿了帕子给她擦眼睛。

  锦云自然迭声道谢,朦胧恍惚中瞥见这丝帕似乎有点眼熟,却并未多想。

  待眼睛恢复正常了,却见玉灵琅还拿着丝帕,笑盈盈地看着她,往自己额头轻轻擦拭:“这怎么还走出汗来了?”

  “轰!”——就这一瞬间,锦云只感到全身霍然一个激灵,像是被人死死钳住一般完全僵硬了,就连双腿一软都没有办法瘫倒下去。

  因为丝帕上的“云诚”二字世上没人比她更熟悉——那可是她亲自绣上去的啊!

  脸上一片煞白,嘴唇松开,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心中已转过几千几万个念头——自那晚丢了这丝帕之后,她便多了个心结,表面上仍和平日无异,然而空闲下来时,她始终忐忑不安。虽然光是一张绣着字的丝帕算不得什么大事,可在宫中多年,她早已明白,这里从来就没有什幺小事,稍稍行差踏错,极有可能便是灭顶之灾的到来。

  还在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不让人看出端倪来的时候,却见玉灵琅拉起了锦云的手,顺势将她轻轻一带,让她背对着小夜二人,又含笑凝视着她温声道:“不瞒姑姑说,这丝帕还是本宫当年做采女的时候从这里捡来的呢!”

  锦云头脑一片空白,根本不敢直视玉灵琅的眼睛,却又只能逼迫自己调整呼吸,勉强平复下来。

  “这丝帕做工精细,颇具心思,不知是谁丢的,姑姑你也看看针脚吧!”说着便将丝帕摊在手心上,递到锦云面前。

  “是娘娘……”她挤出一丝笑容来,却无比苦涩,双手不易察觉地颤颤巍巍接过丝帕,手指细细摩挲,一时间,诸般心情一涌而上。

  “怎么样?姑姑喜欢吗?”玉灵琅却突然笑问道。

  “娘娘……”锦云猛然抬头,不明所以。

  玉灵琅看向锦云的眼神忽然之间多了几分郑重,她将双手覆盖上锦云的双手,收了些笑意,定睛认真道:“这丝帕虽谈不上名贵,可意义重大,想必它的主人自丢后一定十分焦急。那晚捡到丝帕的时候,我虽知它必属于那二人其中之一,可夜黑风高,我也不知是谁。想当初在西苑,姑姑常教我们刺绣,技艺颇高,我记得姑姑闲暇之余也以刺绣为乐,这丝帕挺特别的,花赠有缘人,想必姑姑一定喜欢,就送给姑姑吧!”

  “娘娘……”一番话下来,竟使锦云不知何言以对,但止不住满腔感激翻涌,眼前分明已经模糊一片——在宫里这么久,若还不能听出玉灵琅的言外之意,那这个大宫女也就白做了。

  “姑姑,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此时玉灵琅紧了紧握住锦云的手,平静地注视着她,声音小了些,却无比温柔坚定。

  “娘娘,奴婢……”锦云咬了咬唇,忍住眼泪不往下掉,心头暖了又暖:因为她知道,那晚玉灵琅是肯定看到了他们二人,只是为了保存她的面子,玉灵琅才故意说没看清是谁。

  “世间最难得的就是真情。”玉灵琅以眼神示意小夜二人再退得远一些,然后加深了几分笑意,目光清澈如许,“在皇宫这种地方,那就是难上加难。姑姑,你要记住,有情并不是错啊!”

  锦云听得心头一震,再也控制不住眼泪簌簌而下。

  见此情景,玉灵琅不禁万分感慨,轻叹一声:“关校尉我曾亲眼见过,虽只有一面之缘,但印象不错。更何况后来本宫也曾打听过,关校尉勇猛果敢,勤奋上进,为人谦和仗义,是个难得的好男儿。”

  锦云此时也没有遮遮掩掩的必要,脸上不由泛起两朵红晕来,唇边有了一丝好看的笑意。

  “姑姑,祝你们早日终成眷属。”玉灵琅莞尔一笑。

  “娘娘……”锦云大为感动,扑通跪倒在地再三拜谢,“奴婢多谢娘娘厚恩。”连说好几遍,直到玉灵琅将她拉了起来。

  宫中六年时光,锦云感谢过很多人,但这是她第一次,发自内心,不带一丝勉强和讨好的感谢。

  如此重要的把柄,竟然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自己手中,直到此时她还仍有些不敢相信。她将丝帕认真叠好,揣进胸前衣襟的内袋,又轻轻拍了拍,那块压在心上一年多的大石终于土崩瓦解。

  一行人继续超前行进,而心境却可能已大有不同,尤其是锦云。

  “那这么说来,九殿下确实对太后是恨之入骨。若当年之事有真凭实据,依他那直肠性子,恐怕绝不会跟太后善罢甘休。”玉灵琅微微苦笑道。

  锦云赞同道:“不瞒娘娘,奴婢也是这么想的。”

  “哦?”玉灵琅侧过头来看锦云。

  “其实九殿下也怪可怜的,他得庄惠太妃教导,处处与人为善,本想逍遥度日,却想不到最后竟会这样仇恨一个人,而且这种仇恨还会伴随他一生。唉,想想这就是命吧!”

  “姑姑,”玉灵琅想了想道,“你刚才说前去海州通知九殿下的内侍迟延了数日才到,等九殿下回来的时候,陛下已经正式登基了是吗?”

  看锦云表示肯定,玉灵琅不觉泛起一丝苦笑:“太后果然思虑周详啊!”

  小夜二人不解:“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玉灵琅却看着锦云深深一笑:“想必姑姑一定明白。”

  所有原本在宫里生存必须具备的对任何人的戒备、警醒和谨慎,此时面对玉灵琅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锦云没有半分犹豫,立即会意答道:“虽说先帝在位之时,一直都没有把九殿下当做是太子的人选之一,但他毕竟不是太后所出,太后对他一直有所提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太后自然希望陛下越早登基越好,所以故意拖延时间召九殿下回京。到那个时候,新帝即位,一切都成定局,对太后来说,就等于吃了一颗定心丸了。”

  “原来是这样。”淙儿恍然道。

  小夜叹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只是苦了九殿下,自己的父皇驾崩了,却比其他外人都要知道得晚。”

  玉灵琅不由点头:“姑姑久居深宫,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自然不难。”

  锦云垂首赧然:“奴婢拙见而已,娘娘见笑了。”

  “那……”玉灵琅停了停继续道,“姑姑知道太后和庄惠太妃之间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争执,才会使得庄惠太妃竟致气急攻心而薨么?”

  锦云叹了口气,沉声道:“娘娘,奴婢也只是听宫里的老人悄悄说起过这件事。毕竟这件事关乎当今太后,若宣扬出去可不得了,所以真正知情的人并不多,奴婢凑巧算是其中之一了。”

  此时正行在一方幽静的花园处,玉灵琅放慢了脚步等着锦云与自己并肩走,听得此话,不禁笑道:“难得我有这个缘分,还可以听一个知情人讲这一段秘事,姑姑但说无妨。”

  锦云点点头,这才认真道:“娘娘应该知道,太后在先帝时期曾为皇后,一向温良无争,与各妃嫔之间都相处得很好。”

  “不错。”

  “可是先帝在位的最后几年,庄惠太妃越来越受先帝的宠爱,几乎算是独宠一份了。这日子一长,太后脾气再好也会暗生不满的。”

  “哦?有这种事?”玉灵琅很是吃惊。

  她只知道太后在十几年前因为患上了一种体虚无力的怪病,不能服侍先帝,因此先帝转而宠爱起了其他的妃嫔,太后作为后宫之主难过归难过,却又无能为力,只得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培养自己的孩子身上,对于其他妃嫔的争宠都十分大度。

  “可能还是子嗣的问题吧,当年除了太后所生的两个皇子之外,还活着的皇子就只剩下庄惠太妃所生的九殿下了。偏偏最后那几年,先帝又独宠庄惠太妃一人,就算九殿下无意争太子之位,太后却不可能不对此警惕防范。”

  “这倒也是。”玉灵琅深以为然,“历朝历代,但凡有皇嗣的妃嫔,都比其他人要敏感得多。”

  “所以,太后当时在表面上倒没有跟庄惠太妃过不去,两人也算相安无事,只不过先帝一旦驾崩,太后就……”锦云叹了一声。

  “我知道了,”玉灵琅忽然接话道,“先帝不在,这脸也可以撕破了吧?”

  锦云并没有惊讶,只是会心一笑点点头:“娘娘所言极是。听说庄惠太妃一再追问太后,说九殿下何时才能赶回来扶灵,太后就一再推搪,最后气得连庄惠太妃那么好脾性的人都直掉眼泪,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没几天就消瘦得不成样子了。”

  玉灵琅不由皱起眉头:“丈夫死了,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孩子,偏偏太后为了陛下的帝位坐得稳当,又故意瞒着九殿下不让他这么快回来,也难怪庄惠太妃能气成这样。”

  “后来九殿下到底赶了回来,庄惠太妃本来很高兴,就在九殿下到的前一天去找太后,想请旨以后随九殿下回海州居住。可太后怎么说都不肯,最后两人吵了起来,越吵越厉害。后来庄惠太妃气极昏倒,太后却以为她装病,不肯叫太医来诊治,过了一会儿见情形不对,这才传太医来看,可已经晚了。”

  “唉,”玉灵琅听得心头沉重,“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小夜点头称是:“娘娘是想说,太后只是无意中造成了庄惠太妃的薨逝,却并不是故意为之?”

  玉灵琅随手摘了一朵路边的小野花,若有所思:“太后不满庄惠太妃当在情理之中,毕竟妒忌乃是女人的天性。更何况天下间没有不爱孩子的母亲,她向九殿下故意隐瞒先帝驾崩的实情,也只是为了陛下着想。庄惠太妃主动请旨离宫,原因可想而知,但太后坚决不许,恐怕也是担心日后庄惠太妃和九殿下天高皇帝远,就算有什么不规矩太后和陛下也不容易察觉,如果留庄惠太妃在宫里的话,尚可监督,即便九殿下有什么反心,局面也能在控制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