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山风云榜 第五十一章 院阁争锋

《江山风云榜》第五十一章 院阁争锋

作者:汉末风云 字数:2312 书籍:江山风云榜

  午时三刻,一队飞骑火速驰入帝都,骑士精甲负身,后背插着猎猎翻滚的军旗。

  “南疆大捷!我军大败吴人,斩首六万,吴子驹败退而归,我军收复江淮之地!”

  一路疾驰,领头的军侯一边挥扬着手中的捷报高声大喊。

  南疆大捷的讯息,以奇快地速度迅速沿途散开,不一时便震动了整座西京城。而此时,距离宇文复接任南疆前线行军元帅的时间,刚好三个月。

  翰林书院内,太子李彦正组织学士们共相研讨学问,讨论的正是前梁一朝的灭亡原因。

  那也是个兵戈战乱中曾强势崛起的王朝,占据中原,疆域略比如今的大秦要小一些,没有河西走廊一带。

  曾几何时,这个王朝也兵甲数十万,对天下虎视眈眈,然而却是好景不长,前前后后仅只存在了二十年不到,便被后来崛起的大秦所灭。

  百年乱世中,朝代更迭,犹如走马观花,甚至立国至灭国之间不足五年的也大有例在。

  而大秦,是否真能逃出这魔咒一般的规律枷锁,甚至是将来再一统天下,老实说来大家心里谁也无底,但是,却都有这个愿望,毕竟对于读书人来说,只有在太平盛世中,他们才能一展胸中治国抱负。

  当然,太子李彦更是如此!

  他希望天下能够太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未时三刻,日跌,内侍监中几名宦者忽然造访,送来了陛下特许送来的南方捷报。

  宇文复南疆大捷,击退吴人斩首六万不说,还一举收复了江淮之地!

  李彦大喜,亲自给大家念读战报,顿时,堂中人心振奋。

  一个文雅的中年男子从学子中间走了出来,径直来到萧野面前长揖叩拜:“侯爷料事如神,对战局火候拿捏得恰到其份,文远拜服!”

  这不是别人,正是曾在魏王崇文阁中与萧野就战局取胜时间打赌的冯文远。听说太子主办的翰林书院中人才济济,他特意到此游走,没想到今日刚刚期满三个月,捷报果然送到。

  秀才“啊”的一声猛然惊醒,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脑门也凑了过来。

  “对啊,文远,你输了,按照我们打赌的约定,你可要赔钱啊。哈哈,看来我那五十文钱要翻倍升值了!”

  他总算是没有后悔当初把注下在萧野这一边。

  听闻此话,李彦和学士们纷纷过来询问缘由,当得知萧野竟对战事料事如神,在宇文复还未开战前便已对战局和取胜之道做出了谋划,后来的事实证明,宇文复果然是采取了他说的那一套战略,不与敌争锋,而是直接跨江兵临金陵城下,迫使吴子驹不得不退军回援。

  于是,在江淮水乡,吴子驹退军的必经之地,设下陷阱,依托水网南北夹击。

  吴子驹大败,吴军被斩首六万,宇文复一鼓作气全部收复江淮之地!

  沈玉璋顿时对萧野的远见深深折服,说道:“看来,天下之大,果然是无奇不有。想必,宇文驸马肯定与侯爷心有灵犀呀,不然的话,侯爷所略,又如何为驸马所用?我大秦若是有你二人在,何愁四海不平?”

  学士们纷纷拜服。

  李彦更是认准了这个当世帅才,一手落在他肩膀上,说道:“侯爷神武,文武双全自是不必多说。今日诸位讨论了这么久,可我却见侯爷一言不发,不知,侯爷有何高见?”

  萧野微微一笑:“天下朝堂之事,非我所长,也非我喜好。老实说不怕诸位笑话,在下只是个粗野的军人,而对粗野的军人来说,劲敌不灭,何以为家?我大秦乃四战之地,四面八方皆是豪强劲敌,而想要灭劲敌、保社稷,又必须要后方强大的供应为依托,强大的供应产生于民。所以,民富兵强则国自强,攘内安外,二者相辅相成,至于具体该如何,可就不是我这个只懂打仗的军人能说了算的了。”

  劲敌不灭,何以为家!

  这一句话,看似随口一说,可却说到了众人的心坎上。

  四面都是强敌,如果任由他们虎视眈眈,何谈社稷建设?而若是不想方设法采取建设手段的话,又没有强大的实力支撑这台消灭劲敌的战争机器。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军一动,少说便是上百万石粮草先行供应,这拼的可就是一国的经济实力。

  看来,太子的翰林书院,对他来说将来必有大用!

  酉时日落,但由于已入深秋的缘故,白昼相对于盛夏时节来说短了不少,已是暮色沉沉时分。

  萧野和秀才一起离开书院,刚到门口,冯文远便赶了上来。

  既然志同道合,交个朋友也无妨。

  “文远这是要往何处去?”铁英的车马早在书院外久侯,萧野招呼冯文远也一并上来。

  今日书院中一番探讨,令冯文远大感畅快,这翰林书院,果真是人才济济,且多是治国大才,而太子也算是宏才伟略,魏王与他相比起来,确实要晦暗许多。

  他脸上颇有些尴尬,说道:“还是去魏王府吧。”

  崇文阁,只是属于魏王府中的一个学所,不如翰林书院这样独立于东宫而存在。

  秀才今日也长了见识,意气风发,说道:“文远如此大才,若是就此留在魏王府的话,那真是埋没了自己的一腔热血。我看,文远不如也跟我这个穷酸秀才一样,投身翰林书院吧。就学识抱负而言,翰林书院,可要强过崇文阁不知多少,更何况,对于我们这些读书人来说,向往的不就是一个志同道合么?”

  冯文远感慨良多,索性也怅然叹息道:“是呀,朱子所言甚是,文远也正有此意,此一去,也好向魏王说明,然后投身翰林书院。无论如何,魏王对在下都有知遇之恩呐。”

  冯文远是个重情义之人。

  果然,正如他所忧虑的那样,当他回到魏王府,向李克说明缘由后,李克虽然表面上并没表示些什么,可心底却隐隐地产生了恨意。

  “难道,殿下就甘心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这么流落到太子手上?”冯文远离开后,李克久久不能平静,夜色下伫窗而立,直到白玉郎不知何时近来,此刻吭声,他这才回过神来。

  “那又如何?”他猛地呼出那憋压在心口的闷气,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王总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像先生这般与我共同进退。”

  “可是,殿下不觉得太子这招以退为进,或者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伎俩,作用已经凸显了吗?”

  “那又如何。”李克不愧为李克,就算是眼下事态对他不利,他也不会为此而乱神,“要论英才,我魏王府中的崇文阁,可不逊色于他那所谓的翰林书院。再说了,本王还有先生这等奇才辅佐,难道还担心招揽不来天下各方奇才?”

  这话听着中听,白玉郎掩面一笑,从袖管中取出一只精致的白色药瓶,说道:“那炼丹的奇才要不要?殿下,这御凤丹可是已经出炉了,这可是初炉的七颗,功效最是上等。”

  李克顿然大喜,接过药瓶拧开闻了闻,药香顿时扑鼻而来。

  那味道中,尽是女子柔美诱=惑的味道。

  他哈哈大笑:“急君之所急,方才是大吉!先生,这御凤丹是成了,可养神丹还是要抓紧时间呐。”

  白玉郎欣然应允,李克着急的养神丹,不日便可出炉。

  拿到丹药,李克立即离开王府进入皇城。

  他的父亲已经老了,再也不复当年的雄风驾驭群凤,这是他平时和宫里人走动时闻知的消息。

  于是,他让出身阴阳一派的白玉郎给他找到了这极好的药方。

  只要有这个东西,何愁老骥不能再展雄风?

  他已经想到烈帝的反应,那必是暗暗的赞许:魏王这孩子,真是体贴朕意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