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山风云榜 第三十七章 速战速决

《江山风云榜》第三十七章 速战速决

作者:汉末风云 字数:2646 书籍:江山风云榜

  大军一路北上,战事果如众将所料那般,冯道济少了钱傅威的策应,已然缺失一臂,以区区汾州之力与朝廷大军抗衡,纵然冯道济又强行征调了大量军力,拥兵三万,可看来却只是乌合之众,根本无力与御林军抗衡。

  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汾州城。

  然而,大好的势头,却在三日后陡然传来战局逆转的败报————冠军大将军赵无常率领的前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城拔寨北上,竟中了冯道济诱敌深入之计,进军途中猛遭伏击惨败,死伤近万人,赵无常也被乱箭射中,险些丢了性命!

  败报传来,军心震动,太子李彦火速召集三军将领帐中商议对策。

  前军两万,一夜之间竟折损了近万人,主将还险些丧命。

  赵无常无颜面对众将。这纵横沙场大半生的老将军,如今却大败于冯道济手下,这其中自然有骄兵必败的原因,但也足可见得冯道济的用兵韬略果然非同凡响。

  自进入汾州地界后,大军便开始了攻城拔寨的大小战事,其间便已折损了不少人,如今再折损万人,除却晋王主掌的后军八千人外,可投入战斗使用的已不足四万人。

  如此一看,与汾州军相比,也已是势均力敌,更何况古来兵家便有言:攻城者,需十倍于敌方可战。而就眼下的兵力而言,攻城胜算无望。

  初临败绩,汾州军兵锋正盛,不少将领已产生了畏惧心理,竟提出要朝廷调派援军的要求。

  “朝廷眼下正是用兵之际,十万大军尚在东南江淮一线与吴人血战,又哪来多余的援军可用?此事不要再提,势均力敌又如何?此一战,不破汾州城,谁也别想回去!”李彦大怒,当即便否定了将军们的提议。

  畏敌惧战的心理,悄然间开始在军中弥漫开来。

  “岂有此理,不过初逢败绩,就如此惧战,竟还配做将军!”遣散众将,李彦懊恼至极。

  此刻帐中,就只有行军司马萧野、詹事沈玉璋和败将赵无常三人。

  魏王李克方才也来了,只是却始终一言不发,只当了个虔诚的听众。萧野与他略略点头表示招呼,略略注意了一下他身旁那个白色素衣一脸阴柔妩媚的男人。

  看他那衣袍上的阴阳图案,萧野料定此人必是阴阳一派的弟子。

  那是个江湖上颇为神秘的学说门派,主论阴阳,门中多奇人异士,在江湖中颇负盛名。

  看来,魏王李克结交盛广,除了朝中文武以及王孙贵胄外,与江湖奇人也深有交情。

  那江湖上号称荆楚第一剑客的荆无命如今对他如此效忠,便是最好的证明!

  朝廷大军征讨叛逆,出现败绩确实令人堪忧,这首当其冲的便是会影响到朝廷的威望,使得那些原本就蠢蠢欲动的诸侯们更加壮足胆色,而李彦要是真向朝廷求援的话,后果令人堪忧。

  再者,朝廷眼下确实也是无兵可调。

  大秦虽号称兵甲百万,但历经百年乱世,人丁锐减,又哪有什么百万大军,不过虚张声势罢了。

  萧野虽不是兵部要员,不知具体数目,但以目下所观,大秦虽然至少也有甲士七十万,可其中四十万却掌握在十二军镇手中。

  幽州的天雄军,可就拥兵十五万!另有定国军八万、武威军五万、镇南军五万,这势力雄厚的四大军镇就占了三十三万。

  八万禁军驻守京畿,那是烈帝的掌中精锐,保卫帝都安危,帝国最后的守备力量,是不可能随意调遣的。另外御林军十二万,五万调往江淮一线,一万作为预备部队留守大营,也就只剩下这北上的六万人了。

  至于最后那十万,是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地方士卒,平时只管辖区内缉拿盗匪等事宜,根本无力行军作战。

  宇文复的大军虽有十万,但大部分抽调的也都是东南各郡的地方武卒以及几个边陲军镇的力量。

  但从眼下的情形来看,冯道济果然带兵有方,竟能将汾州军训练得如此有素。

  方才众将议论时,萧野也是一言未发,这倒不是因为他无话可说,而是觉得有些话当时即使是说了也收不到效果。

  “殿下无需动怒,胜败乃兵家常事,又何必为一时之失而动了怒气?越是到临危时刻,人越是需要冷静处之。正所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听他这么一说,李彦脸上少了些许怒气。他方才气急,倒是忘了,身边还有这么个厉害的帮手。

  “侯爷说的是。”他抱拳施礼,问:“不知侯爷对眼下战局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只是,我这里倒是有一件东西想要给殿下看看。”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一份加急密函给李彦递去。

  “这是铁英巡山时截获的,是冯道济写给凤州刺史的密函,邀他一同起兵,策应汾州。而且从这信中的内容来看,他们之间早有联络,凤州刺史边齐玉不过就是一直摇摆不定下不了决心罢了。”

  这事令人陡然震惊失色。凤州便在西京西南一侧,相距不足三百里,兵有一万,若是起兵的话,边齐玉强征兵众数万不成问题。

  如果他一旦策应兵变,后果不堪设想。

  “凤州如有变,后果不堪设想!侯爷,你这可是立了大功了。”尽管沈玉璋老持沉重,处事心思缜密临危不乱,可面临如此大事,也在心头猛捏了一把冷汗。

  幸亏这封密函被萧野截获了,不然大家都还蒙在鼓里。

  然而说起这事,萧野却也只是有所防备罢了。

  “钱傅威被杀,梁州没了策应,冯道济孤掌难鸣,可却仍然起了兵变,然而就算钱傅威尚在,以梁州和汾州的力量,也难以对抗朝廷,所以我相信肯定还另有人在。后来从冯道济单凭三万孤军就死战到底的情况来看,我更加深信,他必有后手。所以,我就让铁英四处去看看,看能不能截获一些有用的东西,没想到,无意间居然还真就拿到了这他们之间互相联络的东西。”

  尽管已然截获了这重要的情报,可以眼下的局势来看,危难却已当头。

  李彦一脸愤慨:“眼下正是紧张时刻,没想到背后又刺来一剑!侯爷,以你之见,这仗又该如何去打?是退兵回援西京,以备不测,还是该当如何?”

  果然,以这情况来看,只要大军士气受挫,边齐玉就有可能下决心起兵策应汾州兵变,直袭西京,令北上大军首尾难顾,还会直接切断后续的粮草支援。然而更加可怕的是,一旦他们得逞,势必又会有更多原本就图谋不轨的人一起作乱。

  从稳固帝国基业的角度来说,李彦确实有了退兵回援西京的打算。

  赵无常虽有箭伤,心头有怨气,可却也不同意就此退兵。

  “大军既然已经出动,又岂能无功而返?”萧野淡然一笑,似乎胸有成竹。

  “我已经伪造书信一封,让人给冯道济送回去了。事情紧急,没来得及向殿下请示,还望殿下海涵。”对于伪造印章瞒天过海这种事,萧野算来也是老练,他确实已经派人将伪造的书信往汾州送了过去。

  闻言,众人震惊。

  “不知,侯爷伪造的那封信,都说了什么?”对这当机立断雷厉风行的侯爷,沈玉璋算是再次佩服了。

  上次他在梁州刺史府中的壮举,沈玉璋可是听李彦一五一十说过的。

  萧野哈哈大笑,说道:“就说边齐玉已经答应起兵策应了呀!而且恭贺冯帅大胜,两军南北呼应,定能令朝廷大军首尾难顾,然后以图围歼!”

  “以图围歼?”沈玉璋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这话说得正中他的忧虑。

  凤州要是真起兵的话,剩下的这可用的不足四万人,确实有被围歼的可能。

  这些可都是匪气沉重的兵油子,打了胜仗就成骄兵,而打了败仗后,就极易成为一触即溃的散兵游勇。

  如果凤州兵在溃退的沿途设下伏兵的话,后有汾州兵追击,大军不无被围歼的可能。

  而这,正是萧野在那信中所写出的用兵之计。

  赵无常听得面如土色。尽管他方才不同意退兵,可萧野提出的这套作战方案,却似乎为眼下的战局走势做出了安排。

  北上,势必会与汾州兵形成焦灼对峙的态势,毕竟势均力敌,攻城的话根本不切实际,那么,凤州兵直指西京,四方闻风而动,天下危险;退兵,必中此计。况且,从最新的刺探消息得知,冯道济又强行征调了万人新军,人数更众。

  而齐玉能当上凤州刺史,可不是个泛泛之辈。

  “那以侯爷的意思,此信何意?”

  李彦和沈玉璋也同时看来。

  萧野神态自若,忽然眼中闪过一丝锐芒,说道:“要的就是刺激冯道济,让他大赌豪赌与我们决战,速战速决!”

  “……”

  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