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决战大洋 第四章 满蒙一家

《决战大洋》第四章 满蒙一家

作者:落红旗 字数:2505 书籍:决战大洋

  钟成在朝中担任了一段时期的首辅后,即辞官归隐,乞骸骨还乡,他当然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不过他是江苏人,最终回到了南京。也正是在南京,钟成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十年”,他在皇帝和地方官府的支持下,主持修建纵横千里的长江防线,并嘱托后世适时翻新加固,并言明到了一定时期自有用处。

  长江防线完成后的次年,钟成以七十二岁高龄“去世”,皇帝亲临哀悼,举国缟素,五日大丧,出殡之日,百姓沿十里长街相送,哭声震天,前所未有。

  长江防线到底有没有用?这一点一直困扰明朝君臣两百多年,但依然按照兴国公的嘱托一代代翻新加固,到了新明国改革,天佑皇帝提出的一条中就有“继续加固长江防线”。时至今日,长江北岸密密麻麻的全是炮台炮塔,还有碉堡,壕沟纵横交错,铁丝网拉了一层又一层,江中还有诸多人造的防御工事,可谓将千里长江经营成了铁桶一片,全部属于军事驻防区。

  不过,还是有人怀疑兴国公为何要修建长江防线,这次明日战争爆发,东南战线一波三折,最终日军控制浙江全境,进逼江苏,所有人才恍然大悟。是啊,兴国公说长江防线日后自有用处,现在不就是快用上了吗?看这样子小鬼子不日就将打到南京城下,南京若是失守,江南半壁必然沦陷,为了防止日军渡江,长江防线绝对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日军面对这样的铁刺猬只有无从下嘴的感觉,想打开突破口难如登天。

  一想通这层,所有人都不禁赞叹兴国公真乃神人也,料事如神,连两百年后的事都能料到,绝对是星宿下凡!

  再说回日本扶植满蒙民族在东北建国的事,当初移民充塞的计划是钟成提出的,也是钟成亲自监督实施的,在对待辽东几十万女真人的态度上,他采取的政策是一律宽待,并让他们自行选择迁往内地还是留在辽东,结果大部分留了下来,到了二十世纪,东北的满足人口达到大量增长,已有两百余万。而在东北的蒙古族,是后来从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迁徙过来的,本来数量稀少,待到二十世纪,也有将近四十万的可观数量。

  虽然东北的汉人更多,满蒙人口顶不上汉人的一个零头,但天皇裕仁和日本内阁还是听取了斋藤实的意见,决定给支那人致命一击,北京打不下来没关系,是时候从这个老好人一般的邻居身上狠狠剜下一块肥肉了。

  在日本首相斋藤实的主持和谋划下,也有独立建国野心的满蒙民族虽然觉得在东北建国站不住脚,要建国也要以内外蒙古为立足的根本,毕竟那里的汉人比较少一些,容易控制。不过,目前外蒙古在红色帝国的控制之下,日本还不敢招惹,至于内蒙古地区,也就是明国的塞北四省,斋藤实觉得如果连北京都打不下来,就算占领塞北四省也不长久,还不如用经营数年的东三省搏一把,说不定就能中个大彩呢?

  也正是在汉人的传统节日,九月九日重阳节那一天,东三省一批“德高望重”的满蒙贵族站出来,宣布脱离日本的控制独立建国,国号“满洲帝国”,并推举一名具有爱新觉罗.皇太极血统的后代青年爱新觉罗.溥仪登基称帝,改元“康德”,是为康德元年。

  伪满洲国对外宣称将实施民族共和政策,并加紧和日本的合作,日本政府在本国的土地上有诸多特权,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明眼人都心知肚明。而满蒙民族此举不仅彻底激怒了大明政府,也激怒了东北本地的上亿汉人,无数游击队在一夜之间冒了出来,都声称将立刻起义讨伐鬻土卖国的分裂分子!

  这些游击队当然得交由在本国“友好驻防”的日本军队剿灭,当然,也有一些不愿附从伪满洲国政府的满蒙民众闭门不出,一部分人还悲愤交加,泪流满面,他们知道满人和蒙古人亲手撕毁了遮羞布,毅然决然站在汉人的对立面,汉满蒙三族几百年的情谊旦夕破裂。

  北京,金龙地下总部。

  啪!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拍桌子了,虽然小手拍得生疼,朱清清的愤怒依然没有得到遏制。

  汪伪政府宣布川康独立,建立“华夏共和国”,她都没有怎么生气,因为她知道这还不是最糟的,汪兆铭再不是东西,也是中国人,就算卖国求荣也改变不了他中国人的身份,“华夏共和国”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建立的国家,她在内心里还是能接受的。但是,当“满洲帝国”建立的消息就像关外飓风一般从东北传来,她彻底愤怒了,你们满族人当年祸害辽东可不轻啊,是崇祯皇帝仁慈才没有杀光你们,还保留了你们在辽东的家,允许你们世代居住,你们这群虎狼不仅不懂得感恩,还落井下石,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将你们赶尽杀绝!

  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发过火后,朱清清冷静下来,对坐在一边默默无语地张自忠和王庚道:“大明已无任何退路,后退即是深渊,一脚踏空就是万劫不复,等待大明的只有四分五裂!”

  两人沉重地缓缓点头,王庚道:“目下北京能否守住是关键中的关键,陛下万勿被东三省之事气坏凤体。”

  朱清清跌坐在椅子里,喃喃道:“满蒙一家,我看是狼狈为奸!大明几百年来真是养了两条喂不熟的白眼狼,该杀!该杀!全都杀光,一个不留!”

  “陛下还是要以凤体为重,守住了北京,一切都将时来运转。”张自忠只能这样宽慰女皇,同样的,也是宽慰自己,毕竟所有人都得有一个短期的奋斗目标,才不至于让精神世界空虚一片,那样的情况下是最脆弱的。

  “北京,北京……”咀嚼着这两个字,朱清清叹了一口气,没错,北京才是关键,守不住北京,一切都是空谈,大明也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满洲国宣布建国后,极力鼓吹满蒙汉一家,但政府内部的主要工作人员却是满族人或蒙古人,汉人少之又少。在北京保卫战刚刚打响之际,敌后游击队的频繁活动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数支民兵部队联合起来,由于日军主力调往关内,东北地区虽然仍有十万日军和伪军的混合部队,却显得异常空虚,民兵联合部队一举光复了满洲里、呼伦贝尔等地,并在解放区建立了行政统治。

  北京方面很快得知这个消息,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顾忌,张自忠道:“民兵部队只是民间武装,虽然我们承认了民间武装的合法性,但他们没有资格在光复区建立行政统治,这也和我们的政治制度相冲突,极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地方,影响非常恶劣。”

  朱清清不置可否,把玩着一个玉如意心不在焉地问道:“那么张将军的意思是……”

  哪想到张自忠话锋一转:“虽然东北光复区的游击队武装力量让我怀疑他们的忠诚度,但值此非常时期,必须行非常之事,陛下,我们现在要集合全国之力,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打赢这一场国战!”

  朱清清这才重视起来,而饶国华这个陆军总参谋长也在这个时候赶回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张老总和王老总都商量过了,我也没有意见,大明输不起这场战争,所以只能承认东北光复区的行政统治合法性。”

  这下反倒是朱清清迟疑了,毕竟这不是小事,有两点可以预见,一是动摇帝国政府的统治地位,二是威胁现存的政治制度,处理决定必须慎之又慎。

  王庚也道:“首先要发布一份《告华夏儿女书》,重申帝国政府的立场,即坚决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先帝曾经做过,现在陛下还要再做一次。等到之后,我和荩忱、弼臣以及留在北京的国会代表起草一份宣言,针对民选政府的宣言,正式对东北游击队的合法性予以二次承认,并承认光复区行政机构的合法性,激发前线部队的士气斗志,以及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

  朱清清迟疑良久,终于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