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决战大洋 第二章 旅顺惨案

《决战大洋》第二章 旅顺惨案

作者:落红旗 字数:2394 书籍:决战大洋

  “陛下,这是东北那边传来的消息,请你过目。”洪崇烈精神萎靡,心事重重地将一份报纸递给了皇帝。

  一战结束,首辅张勋并没有立即下台,而是又坚持干了五年,当时还是天佑皇帝明圣祖在位,天佑皇帝是大明帝国变法维新的鉴定支持者,也正是有了他,大明的改革之路才能顺利走下来。而正是天佑皇帝的坚持,张勋才会继续担任首辅,直到他一九二三年病逝,洪崇烈这个候补人员方是真正的登上了政治舞台。

  洪崇烈一向以“虎帅”著称,平时脾气很好,但很有原则,治国手腕同样果决铁血,正因为这一点,明帝国才能在战败后凭借丰富的物产资源和人力资源迅速走出了阴影,各个领域都在开始复兴。

  朱清严接过报纸,只看了一眼就血往上涌,眼睛霎时间变得通红,咬牙切齿地问:“这是真的?”

  “千真万确,意大利记者拍的照片已经刊登在了报纸上,称得上铁证如山。”洪崇烈皱紧了眉头,“陛下,日本人如此罔顾国际舆论,肆意戕杀大明子民,内阁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即进行强烈谴责。”

  报纸上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照片上有男有女,不过都是死尸,死法多种多样,最痛快的就是一枪毙命,有的则是被活埋,有的被砍头,有的更是被分尸,还有的女性生前肯定遭受了数之不尽的侮辱,有的女性下体竟然插进了粗大的木棍,简直灭绝人性!

  照片旁边是正文报导,标题是《远东惨案——旅顺日军的暴行》,这是大明帝国的国家报纸《皇家日报》,影响力遍及全国各地。意大利记者冒死拍到了这些珍贵的照片资料后,由于日本关东军的严密封锁,陆路是肯定走不成了,只能选择偷渡,搭乘渡轮经过渤海,脱离长山列岛海域的日军警戒范围,赶到了山东半岛的威海卫,终于将照片和撰写的稿件投给了《皇家日报》。

  《皇家日报》工作人员收到照片后不敢怠慢,由于这是由内阁直管的机要报社,社长将情况立刻上报内阁,很快惊动了首辅。洪崇烈震惊愤怒之余,下令立即进行刊印,发放全国,然后拿着一份报纸在内阁和六大次辅讨论了一夜,翌日就进宫面圣。

  “只是进行强烈谴责?”朱清严的眉头几乎打成了死结,他的肺都快被气炸了,“这都是大明百姓,不是猪羊猫狗,谴责?谴责有个屁用!”

  洪崇烈并没有因为皇帝的脏话说三道四,实际上,他也很想说脏话,很想指着别人的鼻子骂娘,不禁苦笑道:“陛下,我们还需要慎重,一战过去也才十三年,大明的国力虽然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但日本占据了整个东三省,又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强大的综合国力,这时候和日本方面起冲突,那样的话……”

  朱清严冷笑一声,忽然想起了什么,阴沉着脸道:“我记得前些年南洋那边就发生了一起规模很大的屠华暴乱,那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好像你们内阁也只是谴责几句,就那么揭过了一页吧?”

  “是……是的,当时内阁的确是那么做的。”洪崇烈尴尬地说,“不过,大明还需要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只能暂时示敌以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朱清严将报纸抖了抖,冷笑道:“那首辅拿这份报纸给我干嘛?既然你们内阁做出了决定,帝国宪法也早就规定了皇帝的权力下放内阁,你们做出的一切决定由你们自己承担,如果不想打仗,只想谴责,也就不用我这个皇帝象征性地签字,那就不要来随意打扰我,这是来破坏我的好心情的是不是?”

  洪崇烈不得不再三表示内阁的难处,以及帝国的难处,朱清严不耐烦地摆摆手,说:“废话少说,奶奶的,今天还真的不是一个好日子,九一八,九一八,东北三省早就沦陷了,原以为这一天可以平静地过去,没想到又闹出这种事!洪首辅,我问你,这报纸是昨天发行的,看到的百姓反应如何?”

  “由于发行时日尚短,但更因为内容骇人,销量供不应求,第一时间读到报纸的百姓一般是那些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个个义愤填膺。就在昨天下午,北京大学的学生集体罢课,全体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要求帝国出兵东北,收复失地,为死去的同胞讨还公道!”洪崇烈闭了闭眼,仿佛看到了一片血红,“不仅如此,临近的一些城市,天津、张家口、承德、石家庄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生罢课,其它阶层的百姓也开始上街游行,局面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朱清严这时候竟然冷静下来,定定地看着他,眉头一会儿舒展,一会儿皱紧,疑惑道:“首辅,想必以你的智慧,应该能猜到报纸发行出去之后是什么样的结果,既然内阁决定只进行谴责,那为什么还要发行报纸?这完全是火上浇油,除了打击帝国政府的威望之外,就是激怒百姓,从而对帝国失望透顶,这……”

  洪崇烈赞许地看着皇帝,淡淡道:“陛下,你说的不错,在目前的情况下,大明只能忍耐,国事不是一时冲动就能决定下来的,但大明百姓有权利得知这件事,亚圣说过:‘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更何况,将旅顺口发生的惨案公布出来,能形成对帝国有利的国际舆论,日本方面会有很大压力,再加上,东三省不能永远被日寇占领,这也是在收复故土之前的造势吧!”

  “内阁已经制订了全盘计划?”

  “嗯,不仅内阁制订了多套方案,军中也制订了不少军事计划,保证够小日本喝一壶的!”

  朱清严笑了,火气全消,问:“什么时候开打?”

  “最迟不会超过一九三七年七月,那是帝国的底线。”

  朱清严明显地一个愣怔,随即道:“好日子,好日子。”他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难不成这就是历史的滚滚车轮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三七年,为什么是三七年?历史的选择真的不是人力所能左右!

  “我最担心的是,内阁能不能控制住局势?要知道,如果只是谴责,老百姓能答应吗?一旦局面失控,内阁里谁能负起这个责任?”

  “陛下放心,大明的老百姓是最温驯的,他们不会主动闹事,闹事的都是那些知识青年,我们的着重点也会放在这些青年身上。”洪崇烈笑着说,“青年热血,有着一股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劲头,但也最容易安抚,大不了派出黄海舰队到长山列岛附近游弋一圈,有分寸地打击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即关东军的部分营地,就算是交代了。陈厚甫以前就这样干过几次,说实话,若不是要韬光养晦,帝国也不至于这么窝囊!”

  黄海舰队、南海舰队、东海舰队是明帝国三大舰队,海军上将陈绍宽,字厚甫,是海军总参谋长,也是三大舰队的总司令。朱清严了解这一情况,点点头,忽然叹气道:“可是,我心里终归是堵得慌啊!”

  洪崇烈默然无语,他何尝不是心里发堵,但身为一个很成熟的政治家,他也明白这时候不得不如此做,如果不能忍耐,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就真的白死了!

  送走内阁首辅,一直站在厅外候着的钟文贞走进来,朱清严脸色沉重道:“文贞,陪我去御花园走走。”

  钟文贞已经知晓了皇帝生闷气的原因,默默地应允了。两人在御花园转了一圈,然后又在偌大的紫禁城随意乱转,最后登上承天门(天安门)城楼俯瞰这座古老的城市,朱清严扶着墙头,东望无言,幽幽道:“对不起!”

  这句话突如其来,很是莫名其妙,钟文贞却不由黯然神伤,心说陛下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并不是真的不懂民间疾苦,也不是真的不懂肮脏的政治。

  注:旅顺口惨案取自于历史上真实的旅顺大屠杀,这里将其延后几十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