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封将 第八十二章 朝中议事

《封将》第八十二章 朝中议事

作者:南风十三 字数:2693 书籍:封将

  杨琦登基,号为“武帝”,其后又大赦天下。这短短数月,新皇等级换代三次,这天下百姓看的奇怪,在那些地方豪强眼中,无疑猜忌和起了歪心思。

  洛阳皇城,南宫,早朝议事。

  上朝之人三五成群走向南宫,有说有笑,到好像这新皇登基,对于尔等而言并非什么坏事。

  “李大人,哈哈,身体安好。”一人远远看见李文思朗声道,这李文思乃是三公之一,位居司徒,虽然此一时彼一时,这司徒也是有职无权,但李文思也是朝中资历最老的臣子,众人对他也是尊敬。

  “安大人,说笑了,朝中纷杂,我等怎敢轻言老矣。”此人便是太子少傅,安少卿。灵帝未立太子,近武帝年幼,这官职也是闲差,适才才调笑这老友。

  安少卿笑了笑也不以为意,看看四周,拉着李文思到一旁低声道:“大人看来还对我朝抱有希望。”李文思看了看四周懒散的同僚,叹息道:“朝纲崩坏,我等愧对先皇。”安少卿沉声道:“现有这常魏和封武进打扰皇城,这又来个凉州蛮子赵琢,况且我等有职无权,实在是力不从心。”

  李文思看着安少卿道:“安大人实属我辈中人,难能可贵。”安少卿微笑,随着李文思走了几步,好似下了很大决心道:“你看那赵琢是否衷心。”

  李文思面色一变,看了眼安少卿低声道:“外来蛮子,不足信也。”安少卿闻言微笑随后道:“据我收到的消息,那赵琢狼子野心,适时昭帝在位,他便擒杀了并州刺史丁康志。其后常魏和封武进相争,又遇到赵琢,此人一石二鸟击杀常魏封武进二人,随后逼昭帝让位。此人做法已经目无帝威,怕长久以往比那封武进更加不堪。”

  安少卿说完,抬头和四周同僚打招呼,留下李文思一人独子思索。

  南宫殿内,杨琦坐在龙椅之上,虽然稚嫩,但是端坐,品行尚可,也有这么一丝意思。身边坐着董太后,是其生母。

  殿内官员一一汇报,等待基本结束后。武帝杨琦看了眼身边的母后,董太后微微点头。杨琦朗声道:“凉州赵琢救驾有功,即日起封赵琢为大将军。”众人窃窃私语,这赵琢有些人听都没听过,就这么破格提拔为大将军,众人不由联想昭帝让位之事是否和这赵琢有关。

  赵琢闻言出列站在大殿中央,也不跪拜只是作揖道:“谢主隆恩,万岁,万万岁。”众人看到赵琢作风,面色怪异。董太后柳眉皱起,对这赵琢不有些喜。武帝杨琦却没有什么表情道了声“平身”便罢。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杨琦说道,众人无言,杨琦欲要起身之时,李文思忽然出列。杨琦无奈再次坐下,“李司徒有何事。”杨琦问道。

  李文思道:“陛下,臣听闻并州刺史丁康志,被大将军赵琢以“谋反”的罪名诛杀。这一州之事如果没有一个管理者,怕长时间会造成混乱。”

  “这......”杨琦看向赵琢,赵琢出列道:“那并州刺史丁康志确实有谋反之意,本将已经查实,怕迟则生变,这才先诛杀了丁康志。没想到李大人倒是消息灵通,本将还未来得及上奏陛下,还请降罪。”

  杨琦看着赵琢笑道:“既然大将军已经查实,并且已经诛杀丁康志,我看此事就如此吧。大将军为国鞠躬精粹,朕深感欣慰。”赵琢拜谢,李文思迟疑道:“丁康志之事暂且不论,只是这并州刺史一职......”

  赵琢笑道:“无妨,我已经命我儿代为管理,等到找到合适的人选,在另起上任便是。”杨琦默不作声,董太后皱眉道:“并州乃是重要之地,不可一日无刺史。李文思你早先找到合适人选,然另起前往并州。”

  “董太后言之有理。”众人附和道,赵琢阴沉的看了眼李文思,李文思下意识的躲避赵琢的目光。杨琦道:“此事就这样吧,下朝。”

  司徒府,安少卿此时正和李文思商讨。

  “李大人今日在朝廷上可谓是震我朝纲,当时那蛮子脸色真是精彩至极。”安少卿笑眯眯的说道。李文思此时并有听进去,脑中想到当时赵琢那眼神一阵后怕,自己是否莽撞了,这赵琢刚上任,正是风头正劲,此时自己站出来怕是不妥啊。

  “李大人,李大人,你在想什么呢。”见到李文思走神,安少卿拍了拍李文思,李文思闻言咳嗽几声,道:“安大人尝尝这茶。”安少卿疑惑的端起茶杯,茗了几口,“确实不错。”

  安少卿放下茶杯又问道:“李大人这并州刺史一职,可有人选。”闻言李文思思索良久摇了摇头,安少卿沉声道:“三公虽然是要位,但是如今并没有实权,你我想要为武帝分忧,这手中必然要掌权,这并州刺史便是培养我等门生重要的一环。”

  李文思抬头看着安少卿,安少卿微笑随后又道:“今日在南宫内,武帝对这赵琢有些惧怕,但是董太后显然看在眼中。董太后把并州刺史一事交于你办,可见其意,故而老哥可要把握住机会。”

  李文思叹息,虽然位居三公,但是这么多年来,只是闲职,这朝中又是纷争不断,哪有什么人与他交好,手上并没有可用之人。

  安少卿显然知道李文思的难处便道:“老哥放心就是,我手上有些门人,也是忠心耿耿。”李文思闻言迟疑道:“这怕是不妥吧。”

  “李大人时不我待,难道你想看到另一个封武进。”安少卿脸色有些冰冷,李文思苦笑。这时忽闻院内争吵。李文思站起身,安少卿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李文思微怒:“司徒乃是三公之一,有何人敢冲撞我。”说着甩袖而去。

  李文思二人来到院外,面色有些难看。此时院内侍卫正在阻拦一干人。为首一人器宇轩昂,身高九尺有余,百花袍卧虎铁甲,眼神孤傲。几名侍卫争吵之下被这人简单几拳打趴在地,再无力起身。

  李文思怒道:“你是何人,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此人闻言看到李文思抱拳道:“你可是司徒,李文思大人。”,李文思呵斥道:“既然知道我是谁,这里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

  此人微笑道:“中郎将耿童,带赵琢赵将军几句话给司徒大人。”,原来这位便是丁康志手下后归顺赵琢的耿童。

  安少卿嗤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哪位卖主求荣的耿童。”耿童闻言脸色阴沉,瞪了眼安少卿目光转向李文思:“赵琢将军让我告诉李大人,同朝为官,本是情分,莫要站错了队。”李文思面色大变,安少卿也是阴沉的可怕。

  耿童抱拳道:“本将如有得罪还请李大人见谅,告辞,望以后不要再见。”

  “走,我们去拜访下一位大人。”耿童带着人再次离开,李文思看着满地哀嚎的家丁奴仆怒气上涌,安少卿道:“老哥莫要动怒,这耿童虽然无智,但是勇猛异常,时间还长,我们慢慢和他们清算。”

  李文思苦笑:“这赵琢是给我们下马威,怕是这事不好办,这朝中经过他这么一闹,日后还有多少人敢和他做对。”

  “不必担忧,我们先把并州拿下,先斩他一臂。”安少卿厉色道,李文思深吸一口气道:“有劳安兄,此事势要与那把赵琢分出个高低。”

  几日后南宫大殿内,少府吴仁上前谏言道:“陛下,据本官了解,赵琢赵将军的儿子赵柏源把这并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本官觉得这赵柏源适合刺史一职。”同时又有数名官员复议,杨琦脸色微变,看向自己的母后。

  董太后道:“你们倒是眼光毒辣。”众官员腰弯的更低,仿佛刻意躲避太后的目光,又或者惧怕身边的赵琢。

  安少卿知道不妙对李文思使了个眼色,李文思出列道:“陛下,赵柏源虽然贵为大将军之子,但是没有任何官职在身,这刺史还略有欠妥。适时本官以找到合适人选,我想此人定能胜任。”

  董太后闻言微笑也没有让一地的官员起身道:“李大人有心了,是谁尽管说来。”李文思道:“吴阙,此人乃是太子少傅的门生,此人学富五车,对这治理之道颇有见解。”董太后看着安少卿,似是询问。

  安少卿出列跪拜道:“太后,陛下。吴阙此子生性品行上佳,微臣认为可胜任并州刺史一职。”

  董太后点头道:“如此便让吴阙上任,如果有何插错我那你们试问。”李文思和安少卿对看一眼,杨琦此时也看着董太后,董太后微微点头。

  武帝杨琦深吸一口道:“赵将军有何看法。”赵琢深深的看了眼李文思和安少卿,带着微笑出列道:“两位大人如此决绝,如果我在坚持到有些不妥,既然如此微臣全凭陛下旨意。”

  杨琦松了一口气摆正身体道:“如此正好,就让这吴阙任职并州刺史。”

  众大臣口呼“万岁!”,这此上朝坐如针毯,此时事了,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种解脱。

  赵琢面无表情,双手背于身后,转身便离开大殿。杨琦眼中有些畏惧,也有一些快意。董太后冷哼一声,起身回了后宫。随后杨琦宣告退朝。

  众位大臣这才起身,相互搀扶退出大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