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天朝1630 第四十九章怪阵

《大宋天朝1630》第四十九章怪阵

作者:gfan001 字数:2582 书籍:大宋天朝1630

  李哲和马忠在操场上训练的烈火朝天,这一都宋兵不得不说,的确是素质惊人,短短的不到一个月时间,从方阵转换的这线列步兵阵法,竟然已粗具其形,让李哲和马忠二人心里充满成就感。

  这里众人正训练之时,突然,滴滴——滴滴——操场上突然响起凄厉的兵哨声,让场上众人纷纷侧目。

  军中兵哨,没有事,没有人敢轻易长鸣。众人回过头来,就看到操场大门口,一拨人鱼贯而入,那当头的,穿着一身藏青色军官制服,胸前带着一排耀眼的勋章,肩膀上一溜儿三颗银白色的银月肩章——这架势,不是捧日军左厢指挥使,三等校官陆轩,又是谁?

  陆轩却是听闻李哲和马忠两人在底下搞得风风火火,终于坐不住了,亲自跑下来看。

  身为左厢最高级长官,下来视察,身旁当然是前呼后拥,团里,营里,跟着下来的军官一群,都来跑到这个小小的五都来视察来了。

  捧日军中关于陆轩和李哲的恩怨早已经是传的沸沸扬扬,这些军官们明地里不说,但暗地里却全都知道这其中的猫腻,听闻陆轩要下来视察,这今日说什么也要跟着过来,却是跟着来看热闹的来了。

  偏偏陆轩自己还不自觉,还以为这些人都是跟着来给他助威的。自觉自己走在人群中顾盼自雄,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让人颇感滑稽。

  一群军官,走进五都的训练场地,就像大群鲨鱼游进了池塘,一股威风煞气立时在场上弥漫开来,操场上的五都的军兵们在这些军官们的注视下,立时便稍许有些手脚局促,动作走形。

  陆轩一看,立时眼睛一亮,立马开口训斥道:

  “五都的虞侯,都头,都在哪里?这就是你给我练出来的精兵?胡闹!”

  李哲马忠两人刚才等看清楚了来人是谁,心里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心知陆轩下来是绝对要搞事情的。

  这时候听他一说,两人都是充耳不闻,只当听不见。依旧自顾自训练自己的兵。

  那陆轩带着人,在旁边看着五都士兵们的训练,这些人初开始时还打着下来看热闹的心思,结果没看一会儿,先是各个震惊,继而脸色一个个变得肃然。

  这些人都是从中低级军官提拔起来的,没有人不懂练兵,眼前的五都士兵们的操演,让即使是见惯了精兵们的他们也凛然心惊。

  这,就是那个叫做李哲的小说家练出来的兵么?

  听说还是个刚刚从州学里毕业出来的学子。

  不可能啊?眼前的一切大大出乎这些军官们的预料!

  事实上捧日军中的军官们在听说安王的那道令旨,令李哲在军中大校阅中立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那只是个笑话。

  一个刚刚毕业的州学学子而已,没上过武学,没上过军校,就想要在军中校阅中取得头筹,这简直是开玩笑。

  就以现在军中训练的专业程度而言,一个普通学生,进了捧日军,能在一个多月中适应军营里的规矩能融入这个军队就已经很难得了。根本不可能在训练中做出成绩。

  这可不是打仗,充满了运气因素,士兵们的训练那可都是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儿的偶然。

  至于李哲也是世袭贵族将门出身,没有人将这些所谓的将门当做一回事儿。

  须知这些将门们传承的所谓兵学经验,早在几百年前就过时了,现在时代的战争和当年的战争怎么可能一样,当年的大战可还是冷兵器,还没有火炮,火铳这样的兵器,而现在,这些热兵器已经成了主流,整个战争的面貌已经完全是两码事儿。

  因此,没有人因为李哲能在这操演中做出成绩。

  谁知今天这么一看,今天这五都的士兵们的训练,真真是让每个人都大惊失色!

  二团的团指挥石秀看着眼前的这个怪阵,就问身边一团的指挥岳伦道:

  “如果我没看错,五都的这一排,怕是足足有二十个人了。”

  岳伦数了数,回道:

  “那可不是,足足两个小队,这阵型站的太密集了,”岳伦喃喃的说,在他的一下印象中实战火铳兵,从来都不可能站的这么密集。说起来李哲的五都正是隶属于他的一团,他才是李哲等人的直属上司。但今天五都的操演,连他也给吓了一跳。

  石秀脸上表情突然间变得激动,

  “那赶紧再数数,他们的这个方阵射击速率多少,”

  石秀又继续道,

  岳伦等几个人听言,默默数着场上五都士兵们的排射次数。

  片刻之后,所有人都呆住了,

  不对,没有搞错吧,一分钟足足射出十次排射,天啊!

  这些军官们都呆住了,作为职业军官,他们完全晓得这里面的含义。

  “老天!”石秀睁大了眼睛,兴奋的楠楠自语道,“这些兵用的是什么样的铳,一分钟十三次排射!这火力足以击退任何一队骑兵。在一排的正面集中了二十根火铳,然后去掉长矛兵,除了炮兵以外,所有的士兵全都改为火铳兵。这,难道就是武学里那些人倡导的全火器化?”

  岳伦呆呆的看着这个五都,脸色表情复杂,

  “我想,如果我们没看错的话,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全火器化!”

  “全火器化”!那可是这些年从天竺到中原,从南洋到北海,整个大宋军界上层精英们口中最时髦火热的词。

  问题是从那些中央武学里专门研究军事理论的军官们提出来的,认为是未来军事战术演变的方向。随着大宋朝军事上,对火铳战法越来越熟练,越来越重视,军中那些激进的军官们早就已经在推演中发现,所谓的方阵战术,里面真正承担火力输出的主力,毫无疑问是火铳兵!

  火铳兵的操演之所以在军中越来越被重视,原因是很明显的,既然火铳兵才是承担方阵火力输出的主力,那么火铳兵能够打出多少火力,那就直接影响到整个方阵的杀伤力。

  那么接下来问题就来了,按照理论上来说,一个方阵正面所面对的敌人总是有限的,哪怕是成千上万的敌人,在同一时刻,真正能够在正面面对方阵的敌人,总是只有那么多。

  就以李哲的这五都所排成的一排,二十个士兵,大约十米左右的宽度,这样的宽度到了战场上,正面面对的冲锋的敌人,不会超过十人,如果是骑兵的话,那更是只可能有五六人。

  这样密度的敌人,面对线列步兵的排枪,如果火铳兵的排射火力够猛的话,一次性就能投射二十颗弹丸,一分钟之内的轮射那就是恐怖的两百颗弹丸,哪怕是这时代的火枪命中率感人,但如此密集的致命的弹雨分布在这些敌军士兵们冲锋的路途上,可以想象他们所要承受的可怕伤亡!

  这个时代的火枪,从来都不是靠着精准度来吃饭的。大面积覆盖,求概率上的命中率才是战斗中实用的做法。

  两百颗弹丸分配到五六个骑兵和他们的马匹上,那简直是死亡陷阱,根本没有冲到近前的可能,只需要百分之六十,哦,不对,不需要百分之六十,哪怕就只是百分之五十的杀伤率,那任何一支军队,恐怕都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超过十分钟。

  这就是所谓数学的威力,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承受的杀伤力总是有限的,而到了草原上,大宋朝的主要敌人,蒙古人,甚至他们骑兵的密集度还更低些,那么自然的结果就是,敌人根本冲不到方阵近前,长矛兵实际上根本就是无用。

  事实上在战场上,真正的大兵团会战,这种情况已经显露了出来,一个大方阵就是移动的城池,而火铳兵,就是这个城池的刀尖。火铳兵如果在战斗中时时刻刻向保持足够密度的弹雨,那么对面不管是什么敌人,都无法能够顶着死亡冲锋!

  那样的战争就将变成一个纯粹的比拼消耗的游戏,火铳兵的威力在这样的战争中将成为真正的主宰,在士兵们子弹和体力耗尽之前,没有人能击败这样的军队。

  当然,这样的想法,目前还仅止于武学中少数精锐军官们的讨论,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认为这样的理想型“全火器化部队”有实现的可能。

  最起码在宋兵还没有装备更好的火铳,更可怕的大炮之前,还没有人真正见过。

  但是现在,这些军官看着出现在众人眼前的这个怪阵,这,难道就是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