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马行空四部曲 第一百零九章 倪匡,卫斯理 、原振侠

《天马行空四部曲》第一百零九章 倪匡,卫斯理 、原振侠

作者:龙吟月 字数:2062 书籍:天马行空四部曲

  魔侠守护者之一魔侠─倪匡

  倪匡(1935年5月30日),原名倪聪,字亦明,先后使用过的笔名包括:卫斯理、沙翁、岳川、魏力、衣其、洪新、危龙。倪匡信奉基督教,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浙江镇海。

  1957年逃亡到香港,1992年移居美国旧金山,2007年返回香港。他是知名的科幻作家及编剧,被喻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倪匡写作范围甚广,亦曾写作怪异、也曾创作少量武侠。

  作品包括《卫斯理系列》 、《原振侠系列》、《女黑侠木兰花系列》等。此外,倪匡也创作了超过三百多个电影剧本。另外亦曾在1989年至1990年间,与黄霑和蔡澜合作主持亚洲电视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

  1951年,16岁的倪匡为了追寻乌托邦理想,辍学离家,只身北上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然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参与过土地改革和治理淮河的工程,后来又去了内蒙古垦荒。

  当兵期间,他渐渐意识到共之党的种种不合理的行为,跟宣传的平等世界完全是两码事,军队内部就有不少特权阶级横行,而且事无大小都要汇报思想、开会检讨,令爱好自由的倪匡越发感到不满和失望,经常跟上级争拗。

  1956年末,倪匡身处内蒙古垦荒,在一次风雪中运煤途上,他和另外几名士兵把一条木桥拆下来生火取暖,结果被单位书记指为「破坏交通」被打成「反革命」,遭隔离软禁数个月。

  另外,他偷偷饲养的狼狗把军中的大队长咬伤,这两罪足以判他监禁10年,于是他听从朋友的意见,连夜骑马往北方走逃亡。原本想到外蒙古避难,却误打误撞到了火车站,于是坐上一列开往南方的火车到达大连,再乘船往上海。但那时没有人敢接待他,他只好继续南逃,历尽艰辛,多次靠吃老鼠、蚂蚁、棉花充饥,走了三个月的路到达广州。路上还发挥其刻制印章的技术瞒过关防,才成功逃离大陆,后再经澳门,于1957年7月成功偷渡到香港。

  倪匡于1992年移民美国旧金山,他说是因政治忧虑,害怕中收回香港,在阔别了香港14年后,称耐不住当地沉闷生活,又再返回他视为故乡的香港。

  倪匡的政治取向和写作思维,跟他年轻时在大陆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他说: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众多(两个哥哥、两个弟弟、一个姊姊、一个妹妹),没有什么娱乐,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中国的几本著名,他在十二岁前已读过,那时最喜欢的书是《孟子》,升上中学后就爱看翻译,倪匡认为人脑和电脑一样,都是要先输入很多材料才会运作,相信童年时从书本的吸收。便成了他日后写作的资源。

  倪匡抵港初期在工厂当杂工,晚上在大专院校进修,后来投稿到《真报》和《工商日报》,不但被采用。还获《真报》聘用,先后出任校对、助理编辑、记者和政论专栏作家。

  他的第一篇是写中共的土改故事,叫《活埋》,1957年底发表于《工商日报》。翌年倪匡开始创作武侠,笔名是「岳川」,早期作品包括女黑侠木兰花、浪子高达的故事、神仙手高飞的故事以及六指琴魔等。

  1962年他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科幻。在《明报》副刊连载,已出版的《卫斯理》系列达140多本。

  他表示除了歌词与广告词之外,什么文类都写过。包括(武侠、推理、科幻、奇幻、奇情、色情)、散文、杂文、专栏、政论、电影剧本。自言写作最喜欢玩花样、变题材,最不喜欢自我重复。他还透露,当年最高峰时稿费加版税一年超过二百万港币。

  年过七十,曾经日写过万字的倪匡坦言自己已过了写作的高峰期,不是不想写,而是「写不出,配额已用尽了」(配额一词出自作品《算帐》)。

  写作令倪匡名成利就,他也因此而一度意气风发,沉迷于酒色财气,1986年信奉基督教后,才逐渐摆脱各种生活恶习。2011年加入香港小说会,成为荣誉会长。

  1960年代末,香港武侠影片兴起,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倪匡编写的电影剧本超过四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据他自述,他在高峰期时曾一天写下二万字,十二份报章刊登其作品。

  倪匡写了四、五百套剧本,其中拍出三百套电影。他称自己当年创作力惊人;三、四天可以写好一套剧本,同时还在写七、八篇连载。如1972年上映的香港电影《精武门》剧本;包括虚构人物主角陈真和剧中经典的场面,亦是倪匡所撰写。

  2012年4月,倪匡获得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倪匡说从不掩饰反共的立场,2009年9月,接受香港电台节目《薇微语》第一集专访,谈及反共原因,他认为一党专政行不通,权力无限扩张、没有监督力量,必然腐化。

  节目中他又认为现在的..是一个官僚资本主义的国家,企业都是掌握高干子弟手中,他说官僚资本主义是最无情的资本主义,他们不会同情老百姓的。

  并说「我宁愿是毛泽东时代」,亦表示「先让部分人富起来」的本意应该是「那些部分富起来的人也要照顾未富的人」,而不可以是「富起来的人加倍压迫穷人」。

  被问及有人说国家要先有经济发展才能讲民主;倪匡表示中国不同,他说中国形成了中产阶级后,有钱的阶级却不要求政治民主,反而更加投靠极权,冀望得到更多利益。

  2006年9月15日,在一个座谈会上,倪匡还说自己亲身经历过共党很多倒行逆施的事情,共党最可怕之处是要控制别人的思想意志,人在共党的制度里只会变成完全服从的机械,非常恐怖。

  1992年移居美国是害怕中收回香港,那时他说过,共党不死光,他不会回来。又言如今食言回来,是因为太太不适应美国的生活,所以他没办法,他说:「我晚节不保就是了!儿女情长一定英雄气短。」

  倪匡的妹妹亦舒是文艺作家。倪匡的儿子倪震曾任电台主持人,他与香港女星周慧敏于2008年12月注册结婚。

  倪匡喜爱蒐集贝壳,自称对贝壳的认识已经达到专家的境界,能为各贝壳分门别类。收集期间从1963年至1979年,收集超过六千种贝壳,创组「香港贝类协会」,当时外国集贝者到香港拜访,以倪匡收藏为第一目标;曾和旅港英国人「雷克路德」合著《香港的宝贝和芋螺》一书。在「十年一觉集贝梦」一文自述集贝经历始末。

  倪匡曾在报章专栏透露,他也在1973年香港股灾前买入了香港天线,结果蚀了不少血汗钱。

  倪匡亦曾帮助金庸撰写在报刊上连载的武侠《天龙八部》中的部分章节,倪匡不喜欢书中的角色阿紫,故在写作中把她弄瞎,让金庸花了好些时间去令阿紫的双眼复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