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士 第四十四回 复见烽火起狼台(4)

《国士》第四十四回 复见烽火起狼台(4)

作者:布丁熊掌 字数:2727 书籍:国士

  宋义长知道不假,蒙古人在中原纵横攻掠二十余年,金人丧胆。『言*情*首*许多金国的城池都是烧化了铜铁在城门上浇汁,用以完全封死城门。至于解围之后城中的人如何出来,就只有从城墙上攀援而下了。

  宋义长被硕大的篮筐吊上了城头,被几名守城兵押着朝都元帅府走去,一路看见被砲石砸毁的房屋,被蒙古的羽箭射穿的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城墙下和街道上,到处都是哀叫呻吟的伤兵,到处都是面黄肌瘦的百姓。这座城市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蒙古人不要说做一次全力猛攻,只消轻轻一推就能将这座城池完全推倒。

  那几名兵士也不介意宋义长到处东张西望,反正会州城的窘境蒙古军上下人人得知,但谁也不敢有把握说下一次强攻就能打破会州,只因为这里还有金国最后的勇将——会兰河洮兵马都元帅郭虾蟆在。

  会州城内的元帅府是从会州兵马总管府改建而来,西北土地贫瘠,人民穷困,元帅府的规模比郑云鸣之荆鄂副都统衙门要小得多,甚至连统管京湖军马钱粮的湖广总领司衙门也比不上。

  但内中两厢战列的战将却个个杀气腾腾,面目精悍,显然全都是身经百战的宿将。

  会兰河洮都元帅郭虾蟆就坐在都堂正中的交椅上,冷冷的看着堂下的宋义长。

  宋义长抬头观看,西凉之人鼻阔唇厚,眉毛浓密,胡须略带一点微微卷曲,眉宇中自带一点英雄豪气。这就是中原最强兵的产地之一的男子相貌,汉唐以来秦兵洮马一直作为国家的支柱。但夷狄交侵之后,整个雍凉陇西全部沦于敌手,再也没有这种面目的强兵为大宋效力了。

  郭虾蟆冷冷的问道:“你说你有毕宣差的消息,我只知道他很早以前就不幸被叛贼俘虏,死在乱军之中,一个死了这许多年的人,你能有什么消息?”

  宋义长朗声说道:“元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毕资伦当时并未就死。而是被归顺南朝的时青送到沿江制置使司,在大牢中关押了这些年,直到听闻金主殡天之后,方才投降了?降了南朝。”

  “哼,连他也投降了么?”郭虾蟆冷笑了一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罢了,能够为大金守节这多时光,也足见尽心了。不过你甘冒风险进的城来,不会就只是为了通知我这个消息吧?”

  宋义长说道:“钢刚易折,月盈则亏,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完颜氏起自东北白山黑水之间,不过是玩弄弓箭、放牧猪羊的边地野人而已,全是因为耶律氏与赵宋气数已尽,才让他们获得机会进窥中原,窃据神州。如今完颜氏主掌神器已将尽百年,运衰德薄,实在承受不起九鼎的重量了。成吉思汗自漠北崛起,二十余年来扫平了万里国土,非是他真的武勇绝伦,乃是命中注定的天下共主,今阁下违逆天道,不讲命数,强要逆天而行,空谈忠义之名,其实除了枉费城中这么多将士百姓为你殉葬之外,有何好处?”

  郭虾蟆仰天一笑,厉声说道:“我只道你能说出什么样的新鲜说辞出来,原来还是这套气运的老掉牙套话,告诉你,莫说是蒙古人自称是犬羊之后,就是真龙降世,也不能动摇我会州将士效忠陛下的决心!”

  他将大手在桌案上一拍,正待要下令将宋义长推出斩首。突然宋义长嘿嘿一笑,将手中的折扇猛的朝郭虾蟆掷了过去。大声骂道:“冥顽不灵,冥顽不灵!似你这种强横逆天的狂妄之辈,只配被我蒙古大军踏碎在马蹄之下!”

  郭虾蟆勃然大怒,起身就要亲自上前教训这个狂悖的蒙古使臣。突然身后有一个声音说道:“大帅且住。”

  郭虾蟆不用转身也知道是谁在说话,这是被汪世显杀死的巩昌行中书省粘葛完展的心腹,也是金国在关陇地方情报事务的总头目,虽然没有人听说过他的名字,但元帅府中都以“秘书郎”的称号敬畏的称呼他,若是没有他施展台面下的精绝手段相助守城,会州城也不会在金国灭亡三年后依然挺立在西陲。

  秘书郎上前俯身拾起宋义长丢下的折扇,对郭虾蟆说道:“现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考虑,咱们犯不上跟此等小人斗气,暂且将他关押起来,等咱们办完了正事再来料理他。”

  郭虾蟆从来不会反对这位秘书郎的意见,即便是在一些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上。他朝着堂下的卫士一摆手,几名卫士上前将宋义长押了下去。关进了会州府衙狭小黑暗的牢房中。

  宋义长半分也没有焦急沮丧的模样,当他看见对方拾起那柄折扇的时候,就明白了自己这冒着奇险的一掷已经遇到了明白人。

  夜半的时候,牢房的门突然开了,走进来的二人不是别人,正是金国最后的兵马元帅和可能是最后的情报首领秘书郎。

  秘书郎走到宋义长面前,手中拿着那柄折扇问道:“这柄扇子何处得来?”

  宋义长抬头笑道:“从该来处来。”

  秘书郎微微一笑,又问道:“你为什么会认为只凭着这一柄扇子我们就会信你?”

  宋义长说道:“不管你们信不信,你们也只有这一个机会,既然左右是死,何妨冒险一搏?”

  秘书郎并不答话,只是将折扇一展。原本宋义长的折扇应该是空白无字的,但这时候放在那秘书郎的手里,却是有了褐色的字迹。

  “将黎檬榨汁,然后用毛笔蘸着汁液在白纸上写字,等汁液完全风干之后,看起来就像一张无字的白纸了。可是只要在烛火上稍加烘烤,就能够立即让字迹显现出来。”秘书郎对郭虾蟆说道:“这一招我们和宋人都知道,是瞒不过去的。”

  他又抚摸着扇子柄上的的黄金吊坠说道:“这个东西您应该不陌生,这是内廷才有的,原本是用来赏赐一些节度使以上级别的高阶官员,他拿着这个东西过来,显然是想说是受了毕资伦的委托,有机密事情相告。”

  郭虾蟆结果扇面观看,上面只是写了“会州死局,何不速走”几个小字。

  他将声音压低了问道:“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宋义长说道:“毕先生托我给元帅带一句话,如今社稷倾覆,山河变色,不如暂且托身南朝,等待时机。公博学多闻,应该听说过三国时姜伯约的故事。”

  郭虾蟆笑了笑:“他倒是好心,甘凉之地距离南朝有数千里之远,中间有崇山峻岭阻隔,我怎么带领数千兵马越过这么多山水抵达南朝?”

  他说的确是实情,从会州抵达宋朝最西边的边境文州也需要数百里山路,而且直接面对的就是陇南汪世显的大本营巩昌,要想在万军丛中杀出一条血路到达南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数千人一起走那不可能。”宋义长说道:“我能做到的顶多是让元帅一人走,顶多让元帅一家人走。”

  郭虾蟆神色肃然,沉声说道:“让我扔了城中将兵独个逃生?南朝或许可以干的出来,我大金将士绝不可能如此!”

  宋义长喝道:“自山东红巾祸乱以来,投降南朝者无虑数十万人,还说什么孤城气节,为了重振社稷,还顾得上自己的名节么!”

  秘书郎说道:“就算是元帅能顺利到达南朝,身边没有兵将,还说什么重整河山?”

  “迂腐,投降南朝的金国旧部现在还有十多万人,在北边的金**队依附蒙古人的也很多,这些人岂能没有怨气?只要善加经营都是可以运用的力量,那毕资伦到京湖不过一年时间,手里已经有了数千人可以使用,难道郭元帅还不如他么?”宋义长说道:“宗庙覆灭之后再整山河本来就是千难万险的事情,耶律大石当年帅二百精骑远走西域,中间吃了多少苦头,终于能够复国成功,在西边别开一番天地。如果郭元帅以复国艰难,一心就死,那宋某只当白来了这会州一趟。”

  郭虾蟆只是艰难的摇了摇头:“吾非为金国尽忠,也身负守土职责,会州是我桑梓之地,怎么能够抛弃万千家乡父老到南朝去漂泊?若是那般,还不如就在此地和蒙古人大战一番,然后死的铜痛快来的更好。先生不用多说,要想我郭虾蟆离开会州,除非抬着我的尸体出去。”

  宋义长心中焦躁,自己冒了这么大的风险进城来救他,不料却是一个一心要与城池共存亡的愚夫蠢人。他这么自作死不打紧,只怕白翊杰那军马的主意要打水漂。

  他正准备继续努力游说一番,不要让这件事情就这样无疾而终。却听得郭虾蟆说道:“我是不必走了,只希望先生能替我救出两个人。”

  宋义长眼睛一亮,救不出正主,能够有货物交差,也总算对白翊杰有了一番交代,但不知道这两个郭虾蟆看的比自己还重要的角色是什么来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