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二十九章 诸侯对刘易的顾虑

《三国小兵之霸途》第二十九章 诸侯对刘易的顾虑

作者:一级烟枪王 字数:4630 书籍:三国小兵之霸途

  当天下群雄听到刘易说他另有一路大军欲与盟军兵分两路攻伐董卓之时,他们全都不禁有点惊虑。

  别看刘易他仅只是暂居于盟军诸侯的未位,勉强可算为第十八路诸侯。也因为刘易对于此次起兵讨伐董卓之事表现得颇为低调,也没有发表过什么的意见,让他们也都稍为安心一点。但其实,他们一直都在关注着刘易,生怕刘易又弄出什么的大动静来破坏了他们的打算计划。

  无他,因为他们都知道刘易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人。再者,因为刘易以往一直都表现得相当的独立强势,许多人,他们都担心刘易会争做联军盟主,然后总揽兵权。以刘易的性格,只要想做,势必会采取一种极度强硬的态度,如果刘易强势起来,谁敢与刘易正面相阻相抗?以刘易的性格,一旦让他做了盟军盟主,那么,他恐怕就不是像袁绍这样,仅仅是收缴了他们的军粮便算,到时候,他硬要把众军打乱编制,全都以军汉来进行一次整编,削弱众诸侯对自己本部兵马的影响力,甚至完全撤去他们的统兵权亦有可能。如果是这样,各路诸侯怎么办?听不听刘易的命令?

  一众诸侯,他们的心里,对刘易可是相当的顾忌的。

  天下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思,都是借此机会,与董卓把持的这个汉廷划清关系,达到他们各自拥兵自立的目的。

  而因为有刘易参与,却让众人不得不多一份担心。

  他们担心什么?他们都担心,此时的天下,依然还是大汉。不管他们怎么说怎么想也好,汉廷却依然存在。他们起兵讨伐董卓,也是打着讨伐董卓奸贼,恢复汉室社稷,振兴大汉的旗号。换句话来说,他们这一次起兵讨伐董卓,并不是造反,与几年前的黄巾军暴乱有着本质的区别。再说白了一点,便是天下诸侯都不服董卓所把持的朝廷的号令,所以,要把董卓灭掉,但这个汉廷,他们还是要匡扶的。

  可这一次讨伐董卓,却与历史上的事件多出了一些变故来。那便是名正言顺的汉室正统嫡亲的少帝刘辩还在。并且,还是在刘易的手中,这便使得形势似乎有点玄妙起来。

  假如说,刘易把少帝一起带到了盟军这里来,那么,一众诸侯就头痛了。估计也不会再有争夺盟主之事发生,因为,少帝在这里,比谁都大,所有天下诸侯,都要听从少帝的号令,而听少帝的号令,那么就等于是听从刘易的号令。

  他们不听还不行,这事儿也很难说得清楚。

  他们明着反董卓,就表明他们对董卓不满,可引申为对董卓把持的这个朝廷不满。加上,陈留王可是董卓扶立的皇帝,有逼宫之嫌,天下诸侯反董卓,那就无形中表示,陈留王这个皇帝,也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历史上,因为少帝刘辩及皇后已经被董卓害死,陈留王便成为大汉唯一的一个皇们继承人。所以,不管陈留王是如何做了皇帝的,都没有人再有争拗,哪怕是董卓死后,天下诸侯也一样把陈留王这个献帝当作是正统皇帝来看待。

  可如今,少帝刘辩还在啊,如果他出现在盟军当中,那么,盟军自然得要承认少帝刘辩的正统皇帝的地位。一旦承认,那么他们就要拥立,他们所有人,都只是少帝的臣子,那时候,刘易便是正正式式的太傅,百官三公之首,其地位已经超然于所有的之上。

  有刘易这样强势的人扶持少帝刘辩,到时候,天下群雄谁还能再作他想?谁不在刘易的强势之下乖乖的做臣子?如此,实在是谁也不想看到有刘易一同前来参与讨伐董卓的联盟。但刘易的强势摆在这里,谁也不敢真的对刘易如何,唯有把刘易当作是一般的诸侯,尽量的冷处理刘易。

  也幸好,刘易所带来参与会盟的兵马,仅只有二千人,如此,也让这些诸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威胁。

  现在,他们听到刘易另有大军,要作另一路与盟军合击董卓,这的确让他们感到有点心惊。不知道刘易的大军现在在哪里,他们想到,万一,盟军打败了董卓之后,让刘易的军队先一步占据洛阳,把献帝从董卓的手上得到,到时候,少帝与献帝都在刘易的手上,那么,他们这些天下诸侯岂不是白忙了么?等于白白给刘易打工。

  天下诸侯的担心,刘易也早有预料,也正因为如此,刘易才没有打算尽起自己的兵马前来一起与众诸侯结盟。可以想像,刘易的大军一旦全来了陈留,再加上他与孙坚、马腾等人的良好关系,刘易的势力将会是如何之大?那时候,完全把天下群雄震慑,在刘易的强势之下,他们还不联合起来对抗刘易?到时,不用谈什么的讨伐董卓了,他刘易与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的大军可能都会先有一战。

  刘易面对孙坚及众人的惊问,不由笑了笑,一脸坦然的样子道:“实不相瞒,少帝已经亲率新羽林军以及当初刘某的护粮官兵、荆州护江都尉军,还有一些义军,共计约有三两万人马,准备于宛城向洛阳出兵,声讨逼他退位的董卓。不过,董卓兵力雄厚,而宛城至洛阳一带,尽皆是原野之地,有利于董卓骑军的冲杀,所以,暂时还不能马上向董卓军发起攻击,因为仅那一点兵力,难以抵抗董卓的大军。一切,还得看我们盟军与董卓交战的情况,如果盟军牵制了董卓大军的主力,那么,少帝才有机会从侧翼率军攻击董卓,一举击败董卓!”

  “好!我们盟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单从一路进攻,也略显战术单薄,如此我们也只能与董卓的大军死拼,若有少帝另率一军从侧翼进攻,则可起到牵制作用,让董卓军顾此失彼。”孙坚叫好道:“刘易兄弟你瞒得我很苦啊,与你一路来参与盟军,都还真的以为你就仅只有这两千兵马,想不到你还留着这么一手。你不就说?早知道我孙文台就不来了,在宛城便与你合军,打出讨董的旗号来,怕怎么说也能召集得到十万大军吧?那样两路大军夹击董卓,岂不是更好?”

  刘易苦笑道:“文台你太想当然了,刚招募征集起来的兵士,尽管再多,可缺乏战斗力,在宛城要面对的,可是董卓的骑兵冲击,别说我们十万军马了,哪怕是二十万,正面与董卓对阵,也是我们吃亏。而且,从陈留向洛阳进攻,多是雄关隘道,董卓就只派出小部份军士紧守关隘,便可阻盟军进击,转而派出大军与我们决战,那么我们又如何抵挡?”

  “呃,这个,那还是从陈留开始攻击好了。”孙坚老脸一红,讪然的说道。

  如何进攻董卓,从哪里开始攻击,在结盟之前,众诸侯早议论过多次了,董卓大军,骑兵占着绝对的优势,所以,不宜在平原荒野与之决战。从宛城方向进攻洛阳,又或者盟军移师从冀州进入并州,从北面攻击,最终都要通过一大片平原,只要董卓陈兵于平原等待盟军决战,盟军也难有胜算。而从陈留沿黄河向洛阳进击,虽然要翻山越岭,要一座座关隘打下去,但是却可以利用天然的地势,不利于他们骑兵的展开,使得董卓的骑兵失去一定的优势,最少,可以使之失去大兵团冲击的优势。

  所以,盟军从汜水关开始向洛阳进攻,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实际上,从汜水关开始向洛阳进攻,只要杀到虎牢关之下,并攻占虎牢关,便等于打通了直杀到洛阳城下的通道,使洛阳成为一座孤城,直面天下联军。也就是说,从汜水关向洛阳进攻,是一条最快捷的线路。

  不管是从宛城方向,又或者是从并州方面进攻洛阳,除了要在平野之地进行长途行军之外,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董卓军的攻击之外,还要面临黄河、洛水的天险,到时候,在平野之间想渡河进攻洛阳,亦是有风险的事。

  “刘易,少帝果真准备从宛城向洛阳进军?”曹操待刘易与孙坚说完,他才装作关切少帝,有点惊疑的道:“少帝年幼,岂可亲自领军?没有你在少帝身边护着,万一发生什么的意外,岂不是追悔莫及?”

  “对啊,正是如此,我才拒绝孙文台一起打先锋之议,随时都要回去保护少帝。刘某此次前来参与盟军会盟,最主要的便是受少帝之托,少帝认为,天下英雄都为了汉室社稷而抛头颅洒热血,而他作为汉室少帝,又岂能落后于众英雄?因此,少帝特让刘易前来与诸君见上一面,一同结盟,向诸君表明,讨伐董卓,还有他这个少帝在与诸位一起并肩作战。到时候,待盟军攻下通往洛阳的大门虎牢关之时,少帝便会正式向洛阳进军。虎牢关离洛阳,与宛城离洛阳,距离都相差不远,估计,少帝亦将会与诸位一同会军于洛阳城下。斩董卓以谢天下。”

  “那、那刘易你又何时回去与少帝会合?”袁绍这个盟主听到将来有可能要与少帝见面,那么见面之后,他的这个盟主还算是什么的盟主?到时候,这些天下英雄,怕都会直接听命于少帝,而不是听命于他这个盟主了。

  袁绍还真的不希望此事有少帝、刘易的参与,但是刘易也与他们相结盟,此刻也不好再反对或者把刘易排除出盟军之列。此刻,他倒希望刘易能够快点离开盟军,免得削弱了他对盟军的掌控。

  “这事不急,我先随孙文台一起行动,一来可以看看董卓的实力,二来也可以看看天下英雄如何迎战董卓,见识见识天下英雄的英姿,待大军杀到虎牢关之下我再回去与少帝相会合,一起向洛阳进军也未迟。”刘易淡定的道。

  刘易来参与结盟,自然得要让盟军都知道自己有一支大军在参战,现在,盟军盟主已经选定,作战方案亦已经落实,也是时候告诉这些人的时候了。如果不预先告诉大家自己另有一军,那么到时候自己的大军出现的时候,谁知道他们会误会是董卓之军?哪怕没有误会成敌军,但刘易突然冒出一支大军在洛阳,到时候也会让这天下英雄有一种被刘易算计了的感觉,像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肯定会与这为借口,与刘易翻脸。如此,刘易得要尽可能的让他们今后没有太多的借口对自己的用兵。

  另外,这事儿与这些人早说了也不行,若早说了,他们也会因为刘易强势存在的原因而让盟军结盟都成问题。极有可能,袁绍等人,会率军离去,抑或自行去攻击董卓,绝不会与刘易结盟的。

  可现在,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不管是曹操或者是袁绍他们,此刻都只能接受刘易是他们盟军一份子的事实。

  众人惊疑归惊疑,盟军出兵攻击董卓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一众人各自领命离开中军大帐,刘易也随孙坚一同离开,准备拨营出兵,进攻汜水关。

  天下诸侯起兵声讨董卓,董卓早便已经知道消息,事实早在曹操发出檄文声讨他的时候,他很快便知道了。只不过,那时候董卓以为曹操成不了大气候,根本就不给予理会,整天在京城皇宫里寻欢作乐,淫乱宫廷。

  如果董卓给予曹操足够的重视的话,在曹操发出矫诏到现在,也差不多有一个月左右,也足够时间让董卓调动大军杀到陈留了。也正因为如此,也才让曹操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天下诸侯前来会盟。

  后来,董卓才知道,原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曹操这个小小的都骑尉,居然可引得天下诸侯响应,纷纷出兵声讨他。在得知天下有哪几路诸侯出兵的时候,董卓也不禁有点心慌了。他董卓再强,难道还能强得过天下英雄?

  所以,他一心慌起来,觉得袁家在天下的声望实在是太大了,袁隗在京城的影响力也太大,万一在盟军来攻击他的时候,袁隗在暗里弄出一些什么动作来,使得京城内乱,那样,他董卓双如何再与天下诸侯相抗?因为,他第一时间,便随便寻了一个借口,突然率军将袁府围住,捉拿了袁家满门。

  对于袁家,董卓其实也早便想对其动手了,只是一直都担心动了袁家,会引起朝中太多朝官的不满,如此才迟迟没敢动手。但现在,他也是没有选择了。

  杀了袁家满门,董卓也知道与盟军一战在所难免,和李儒等一众谋臣武将商议过后,调兵遣将,作出了抗击天下英雄盟军的准备。

  洛阳,城高墙厚,只要兵力足够,一般是难以被击破的。董卓为了加强对洛阳皇城的掌控,他勒令城内各势力的军队,必须要并入他董卓军,也就是正式整编了洛阳各大势力的军队。同时,他也进驻了十万大军,严格控制着洛阳京城。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洛阳四周八大镇的镇守,只要八大关不被盟军击破,那么盟军便永远也没有机会杀到洛阳城下。

  因此,几乎每一关隘,董卓都派出了他最得力的猛将去镇守。

  东郡,也就是洛阳京城东面一片区域的城镇,统归胡轸镇守;南面一带,归张济领军镇守;京城西面、西北方向,由原来大败于刘易的郭汜,李两人分别率军镇守关隘。北面黄河沿线一带,由其弟董晏率军镇守。另外,在洛阳城外,还常驻五万大军,随时可增援各镇。

  天下英雄正式结盟,组成盟军向洛阳进攻的消息也传到了董卓耳中。盟军的进攻方向,也已经明确。

  董卓虽然残暴不仁,但却并不是草包,他得知盟军向汜水关一路攻击而来,他便看出盟军最终的目的便是想击破虎牢关。而他也自然知道,虎牢关于洛阳来说是何等重要,想要稳据洛阳,想要继续在洛阳京城逍遥,那么虎牢关便是董卓的必守之关。

  他召集手下众将,忧心重重的道:“盟军势大,号称百万,如今已向汜水关进击,若被盟军击破汜水关,便会让他们直接兵临虎牢关之下,而众卿可知虎牢关于洛阳京城的重要性?要说,虎牢关便是洛阳京城的咽喉也不为过,尔等,可有谁可领军阻击盟军于汜水、虎牢两关之外?”

  “义父莫忧!区区盟军,有如土鸡瓦狗,待孩儿领军迎敌,教他们绝对是有来无回!”吕布首先请战,昂然的道。

  他认董卓为义父之后,基本就没有正式上战场的机会,一直都是充当董卓护卫的角色,他近日已经对这种状态有所严倦了,现在机会离开董卓,统军出战,他又怎能不争取?

  “相国!杀鸡何用牛刀?还是让我华雄领军,定教盟军碰得一个头破血流。”

  “相国!……”

  除了镇守洛阳四周的将领之外,董卓手下战将也颇多,一个个争相请战。

  PS:悲摧!!!这更昨天码好了,却突然断了一天网络,人在乡下,上网不太方便,网吧都在几十公里之外,哭……

  没法,今天补更!!!三万更求收藏,订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